《本草從新》~ 卷一 草部 (5)
卷一 草部 (5)
1. 柴胡
宣、發表和里、退熱升陽、解鬱調經。
苦微寒。味薄氣升為陽。主陽氣下陷。能引清氣上行。而平少陽厥陰之邪熱。(肝、膽、心包、三焦相火、時珍曰:行少陽黃芩為佐、行厥陰黃連為佐、宣暢氣血。散結調經。人第知柴胡能發表、而不知柴胡最能和里。)為足少陽膽經表藥。(膽為清淨之腑、無出無入、其經在半表半裡、法當和解、小柴胡湯之類是也、若病在太陽、服之太早、則引賊入門、若病入陰經、復服柴胡、則重虛其表、最宜詳慎。)治傷寒邪熱。
痰熱結實。心下煩熱。諸瘧寒熱。(東垣曰:諸瘧以柴胡為君、佐以引經之藥、喻嘉言醫門法律云:瘧發必有寒有熱、蓋外邪伏於半表半里、適在少陽所主之界、入與陰爭、陽勝則熱、出與陽爭、陰勝則寒、即純熱無寒為癉瘧溫瘧、寒多熱少為牝瘧、要皆自少陽而造其極偏、補偏救弊、亦必還返少陽之界、使陰陽協和而後愈也、謂少陽而兼他經則有之、謂他經而不涉少陽、則不成其為瘧矣、脈縱屢遷、而弦之一字、實貫徹之也。)頭眩嘔吐。
(邪在半表半裡、則多嘔吐。)目赤胸痞脅痛。(凡脅病多是肝木有餘、宜小柴胡湯加青皮川芎白芍。)口苦耳聾。(皆肝膽之邪。)熱入血室。(沖為血海、即血室也、男女皆有之、柴胡在臟主血、在經主氣。)胎前產後諸熱。小兒痘證。能散十二經瘡疽血凝氣聚。功同連翹。
(連翹治血熱、柴胡治氣熱、為小異。)陰虛火炎氣升者。禁用。產江南古城山。名齊接口者佳。(定遠縣出者亦好。)外感生用。內傷升氣酒炒用。凡治中及下降用梢。有汗咳者。蜜水拌炒。前胡、半夏為使。惡皂角。按柴胡所用甚多。今藥客入山收買。將白頭翁、丹參、小前胡、遠志苗等俱雜在內。
謂之統柴胡。藥肆中俱切為飲片。其實真柴胡無幾。須揀去別種。用淨柴胡。苗、主治卒聾。搗汁頻滴之。
銀州柴胡(宣、治勞熱。)治虛勞肌熱。骨蒸勞瘧。熱從髓出。小兒五疳羸熱。根長尺余。微白。
白話文:
柴胡具有疏散、發散、調和表裡、退熱升提陽氣、疏解鬱悶、調理月經的功效。
柴胡味道苦,性微寒。藥性屬於味薄而氣往上走的陽性藥。主要治療陽氣下陷的症狀,能夠引導清氣上升,並平息少陽、厥陰的邪熱。(這裡指的肝、膽、心包、三焦的相火,李時珍認為,如果藥效要作用在少陽,就用黃芩來輔助;如果作用在厥陰,就用黃連來輔助,可以疏通氣血、散解凝結、調理月經。世人只知道柴胡能發散外邪,卻不知道柴胡最能調和體內。)柴胡是足少陽膽經的表藥。(膽是清淨的臟腑,沒有出入,它的經脈在半表半裡之間,治療方法應該採用和解的方式,例如小柴胡湯。如果病邪還在太陽經,就太早服用柴胡,就會引狼入室;如果病邪已經進入陰經,又服用柴胡,就會更加虛弱,所以要特別小心。)柴胡可以治療外感傷寒的邪熱。
柴胡可以治療痰熱結實、心下煩熱、各種瘧疾引起的寒熱。(李東垣認為,各種瘧疾都應該以柴胡為主藥,再搭配引經藥物。喻嘉言在《醫門法律》中說,瘧疾發作一定有寒有熱,是因為外邪潛伏在半表半裡,也就是少陽所主的範圍,當邪氣與陰氣相爭,陽氣勝過陰氣就會發熱;當邪氣與陽氣相爭,陰氣勝過陽氣就會發冷。純熱而沒有寒冷的,叫做癉瘧、溫瘧;寒冷多於發熱的,叫做牝瘧。這些都從少陽而導致極端的偏頗。要矯正這些偏頗,也必須回歸到少陽的範圍,使陰陽調和才能痊癒。他說,少陽可能兼有其他經脈的病症,但如果其他經脈的病症不涉及少陽,就不會形成瘧疾。即使脈象不斷變化,但弦脈這一點是貫穿始終的。)柴胡也能治療頭暈、嘔吐。(病邪在半表半裡,就容易引起嘔吐。)目赤、胸悶、脅痛。(凡是脅部的疾病多半是肝木過盛,適合用小柴胡湯加上青皮、川芎、白芍。)口苦、耳聾。(這些都是肝膽的邪氣所致。)熱邪進入血室。(沖脈是血海,也就是血室,男女都有。柴胡在臟腑主導血液,在經脈主導氣。)柴胡可以治療懷孕前後的各種發熱、小兒的痘瘡。能夠消散十二經脈中的瘡瘍、血凝、氣聚,功效和連翹相似。(連翹治療血熱,柴胡治療氣熱,這點稍有不同。)陰虛火旺、氣往上衝的人禁用。產於江南古城山,叫做齊接口的柴胡最好。(定遠縣產的也不錯。)外感病用生的,內傷升提用酒炒的,凡是治療中間部位或下降的用柴胡的梢部。有汗或咳嗽的,用蜜水拌炒。前胡、半夏可以作為柴胡的輔助藥。忌與皂角同用。柴胡的使用非常廣泛。現在藥商入山收購,常將白頭翁、丹參、小前胡、遠志苗等混雜其中,叫做統柴胡。藥店中都將其切成飲片,其實真正的柴胡不多,必須挑選出其他種類,使用乾淨的柴胡。柴胡苗,主要治療突然耳聾,搗汁頻繁滴入耳中。
銀州柴胡具有宣散作用,可以治療勞熱,虛勞引起的肌肉發熱、骨蒸勞瘧、熱從骨髓中發出的情況,以及小兒五疳引起的消瘦發熱。根長一尺多,顏色微白。
2. 前胡
宣、解表、瀉下氣、治風痰。
辛以暢肺。解風寒。甘以入脾。理胸腹。(氣香。)苦泄厥陰(肝)之熱。寒散太陽(膀胱)之邪。性陰而降。功顓下氣。氣下則火降而痰消。(氣有餘便是火、火則生痰。)能除實(熱。)治痰熱哮喘。咳嗽嘔逆。痞膈霍亂。(乃手足太陰、陽明之藥、與柴胡純陽上升、入少陽、厥陰者不同。
)無實熱與外感者忌用。(柴胡前胡、均是風藥、但柴胡性升、前胡性降為異、肝膽經風痰、前胡能除之。)味甘氣香。性軟。冬月採者良。內有硬者。名雄前胡。須揀去勿用。半夏為使。惡皂角。忌火。
白話文:
前胡具有宣散、解除體表病邪、疏導向下之氣的作用,可以治療風痰。
它辛散的特性可以暢通肺氣,解除風寒;甘味的特性可以進入脾經,調理胸腹不適。(氣味芳香。)苦味的特性可以宣洩厥陰經(肝經)的熱邪;寒涼的特性可以驅散太陽經(膀胱經)的邪氣。藥性偏陰而有下降的作用,主要功效是向下疏導氣機。當氣機下行時,火氣就會下降,痰液也會消散。(氣有餘就會化為火,火則會產生痰。)它能夠清除實熱,治療痰熱引起的哮喘、咳嗽、嘔吐、胸腹痞悶、霍亂等症狀。(這是手太陰肺經、手陽明大腸經的藥物,與柴胡純陽上升,進入少陽經、厥陰經的作用不同。)
沒有實熱或外感風邪的人不宜使用。(柴胡和前胡都是風藥,但柴胡藥性是升的,前胡藥性是降的,這點是它們的不同之處。肝膽經的風痰,前胡可以去除。)前胡味道甘甜,氣味芳香,質地柔軟。冬天採收的品質較好。內部有硬塊的,稱為雄前胡,必須挑揀去除,不要使用。半夏是它的使藥,不宜與皂角同用,忌用火炙。
3. 獨活
宣、理伏風、去濕。
辛苦微溫。氣緩善搜。入足少陰氣分。(腎)以理伏風。治本經傷風頭痛。頭暈目眩。(宜與細辛同用。)風熱齒痛。(文潞公藥准、用獨活地黃等分為末、每服三錢。)痙癇濕痹。(項背強直、手足反張曰痙、濕流關節、痛而煩、曰濕痹、風勝濕、故二活兼能去濕。)奔豚疝瘕。
(腎積曰奔豚、風寒濕客於腎家所致、疝瘕亦然。)古方唯用獨活。後人分二種。以形虛大。有臼如鬼眼。節疏色黃者。為獨活。色紫節密。氣猛烈者。為羌活。並出蜀漢。又云:自西羌來者。為羌活。(故又名胡王使者。喻嘉言曰:羌活之獨本者、即真獨活。)
白話文:
獨活具有宣散、疏理潛藏的風邪、去除濕氣的功效。
味道辛苦,藥性微溫。藥氣平和,善於搜尋病邪。主要進入足少陰腎經的氣分,用來疏理潛藏的風邪。治療腎經受風引起的頭痛、頭暈目眩。(宜與細辛一起使用。)也能治療風熱引起的牙痛。(宋朝文潞公用獨活、地黃等分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。)還能治療痙攣、癲癇、濕痹。(脖子僵硬、手腳抽搐反張稱為痙攣;濕氣停留在關節,引起疼痛煩躁稱為濕痹。風能勝過濕邪,所以獨活和羌活都能夠去除濕氣。)也可用於治療奔豚、疝氣腫塊。
(腎臟積聚病邪稱為奔豚,是風寒濕邪侵入腎臟所導致;疝氣腫塊也是同樣的原因。)古時候的方劑只用獨活。後人將其分為兩種。形狀空虛肥大,有像鬼眼睛的凹陷,節間稀疏顏色黃的,稱為獨活。顏色紫黑、節間緊密、氣味猛烈的,稱為羌活。兩者都產自四川漢中一帶。還有一種說法是:從西羌來的,稱為羌活。(所以又名胡王使者。喻嘉言說:羌活中的獨本,就是真正的獨活。)
4. 羌活
宣、理遊風、發表勝濕。
辛苦性溫。氣雄而散。味薄上升。入足太陽。(膀胱)以理遊風。兼入足少陰、厥陰氣分。(腎肝)瀉肝氣。搜肝風。治風濕相搏。本經頭痛。(同川芎、治太陽少陰頭痛、凡頭痛多用風藥、以巔頂之上、惟風可到也。)督脈為病。(督脈並太陽經。)脊強而厥。剛痙柔痙。
(無汗為剛、有汗為柔、亦有血虛發痙者、大約風證宜二活、血虛忌用。)中風不語。(真中風者宜之、若氣血虧虛者、大忌。)頭旋目赤。散肌表八風之邪。利周身百節之痛。為卻亂反正之主藥。若血虛頭痛。遍身痛者。此屬內證。二活並禁用。
白話文:
羌活
能宣散、疏理游走的風邪、發散體表並排除濕氣。
味道辛苦,藥性溫和。氣味強盛且能發散。味道清淡而能向上升散。主要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,用來疏理游走的風邪。同時也能進入足少陰腎經和足厥陰肝經的氣分,可以瀉肝氣、搜尋肝風。能治療風濕相互搏擊所導致的病症,以及本經(膀胱經)的頭痛。(與川芎合用,能治療太陽、少陰經的頭痛。一般來說,各種頭痛多使用能散風的藥物,因為只有風邪能到達頭頂部位。)對於督脈的疾病(督脈與太陽經相關),如脊背僵硬而抽搐、剛痙和柔痙都有治療效果。(無汗屬於剛痙,有汗屬於柔痙,也有因血虛而導致抽搐的,總之,風邪引起的病症適合使用羌活和獨活,而血虛的情況則要忌用。)還能治療中風導致的失語。(對於真正中風的人可以使用,但如果是氣血虧虛導致的則絕對不能使用。)可以治療頭暈眼紅,能驅散體表八方來的風邪,能減輕全身各個關節的疼痛。是撥亂反正、治療外邪入侵的主要藥物。如果屬於血虛引起的頭痛和全身疼痛,這屬於內在的病症,羌活和獨活都不能使用。
5. 防風
宣、發表、去風勝濕。
辛甘微溫。升浮為陽。搜肝瀉肺。散頭目滯氣。經絡留濕。主上部見血。(用之為使、亦能治崩。)上焦風邪。頭痛目眩。脊痛項強。周身盡痛。太陽經證。(膀胱、徐之才曰:得蔥白、能行周身。)又行脾胃二經。為去風勝濕之要藥。(凡風藥皆能勝濕、東垣曰:卒伍卑賤之職、隨所引而至、乃風藥中潤劑、若補脾胃、非此引用不能行。)散目赤瘡瘍。
若血虛痙急。頭痛不因風寒。(內傷。)泄瀉不因寒濕。火升作嗽。陰虛盜汗。陽虛自汗者。並禁用。(同黃耆白芍、又能實表止汗、合黃耆白朮、名玉屏風散、固表聖藥、黃耆得防風而功益大、乃相畏而更相使也。)青州黃潤者良。軟蘆糯體。(登州萊陽次之。關東者、性硬不用。
)惡乾薑、白蘞、芫花。畏萆薢。殺附子毒。
白話文:
能夠宣散、發散、去除風邪並克服濕氣。
味道辛辣甘甜,藥性微溫。具有向上升浮的特性,屬於陽性藥物。能夠搜尋肝臟、宣洩肺氣。可以疏散頭部和眼睛的滯悶之氣,以及經絡中停留的濕氣。主要治療上半身出血的症狀。(用作藥引,也能治療崩漏。)適用於上焦的風邪,如頭痛、頭暈目眩、背脊疼痛、頸項僵硬、全身疼痛等屬於太陽經的病症。(膀胱經,徐之才說:與蔥白一同使用,能運行全身。)又可以通行脾胃二經,是祛風除濕的重要藥物。(一般來說,所有祛風藥都能克服濕氣,李東垣說:它像士兵一樣,能夠跟隨引導而到達需要的地方,是祛風藥中比較滋潤的藥物,若要補養脾胃,沒有它做引導是無法到達的。)還能疏散眼睛紅腫、瘡瘍。
如果屬於血虛引起的痙攣、抽搐,頭痛不是因為風寒引起的(屬於內傷),腹瀉不是因為寒濕引起的,火氣上升引起的咳嗽,陰虛引起的盜汗,陽虛引起的自汗等情況,都不能使用。(與黃耆、白芍同用,又能固表止汗,與黃耆、白朮同用,就成為玉屏風散,是固表的名方,黃耆因為有了防風,功效更大,是互相畏懼又互相協助的關係。)以青州產的,顏色黃潤的為佳。質地柔軟、像糯米一樣的最好。(登州、萊陽產的次之。關東產的,性質堅硬,不用。)
忌與乾薑、白蘞、芫花同用。畏懼萆薢。可以解除附子的毒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