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一 草部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草部 (4)

1. 種白朮

健脾燥濕。

止可用以調補常病之虛者。及病後調理脾胃。若生死關頭。斷難恃以為治。陰虛燥渴。肝腎有築築動氣者。勿服。產浙江台州燕山。亦以冬月採者為佳。並無鶴頸與須。反肥大於野術。熬膏良。(云術形長大、性燥劣、人或切片以雜之。)江西白朮。其形甚小。與浙江野術相似。

白話文:

白朮只能用來調養平時的身體虛弱。以及在病後調理脾胃。如果到了生死關頭,絕對不能依靠它來治療。陰虛火旺,肝腎有動火的,不要服用。產於浙江台州燕山的白朮,以冬月採收的品質最佳。它沒有像野白朮一樣的鶴頸和須,反而比野白朮更肥大。熬製藥膏效果很好。

(注:傳說野白朮形狀較細長,藥性較燥烈,有人會切片混入白朮中。)江西白朮,其形狀很小,與浙江野白朮相似。

雖有鶴頸而甚短。其體堅實。其味苦劣。(如野術不可得、唯用臺術為穩、余俱不可用。)

2. 蒼朮

補脾燥濕、宣、升陽解鬱。

苦溫辛烈。燥胃強脾。發汗除濕。能升發胃中陽氣。(上行雄壯、能除濕、治中氣下陷、下安太陰、使邪氣不入脾。)止吐瀉。逐痰水。(許叔微本事方曰:蒼朮能破水飲之澼囊、蓋燥脾以去濕、崇土以補脾、方用蒼朮一斤、大棗五十枚、去皮搗、油麻半兩、水二盞、研濾汁和丸、名神術丸、丹溪曰:實脾土、燥脾濕、是治痰之本。)消腫滿。

白話文:

具有苦、溫、辛、烈等特質。能燥化胃氣,強健脾胃。發汗祛濕,可以振奮胃中陽氣。(上行驅邪、能祛除濕氣、治療中氣下陷、下安太陰,使邪氣不侵犯脾臟。)止吐瀉,祛痰逐水。(許叔微的《本事方》記載:蒼朮能破除因水飲引起的囊腫,主要是因為它可以燥脾祛濕、補脾健脾。方中使用蒼朮一斤、大棗五十枚,去掉果皮搗碎、油麻半兩、水二盞,研磨濾取汁液和丸,名為神術丸。丹溪認為:補益脾胃陽氣,祛除脾胃濕氣,是治療痰飲的根本。)消腫滿。

辟惡氣。(為除邪氣之上品、闢一切嵐瘴邪惡鬼氣、陰濕處焚之佳。)散風寒濕。為治痿要藥。(陽明虛、則宗筋縱弛、帶脈不引、故痿躄、蒼朮陽明經藥、經曰:治痿獨取陽明、合黃柏二妙散、加牛膝名三妙散。)又能總解痰、火、氣、血、濕、食六郁。

白話文:

**闢除惡氣:**蒼朮是除邪氣的良藥,能驅散一切風嵐瘴疫和鬼怪,適合在陰濕的地方焚燒。

祛風散寒除濕: 蒼朮能祛除風寒濕邪,是治療痿證的要藥。因陽明虛損,宗筋就會鬆弛,帶脈會失去引帶作用,導致痿躄(癱瘓),而蒼朮是陽明經的藥物,如經書所說:「治療痿證專取陽明藥物」。將蒼朮與黃柏配伍成為二妙散,再加牛膝就成為三妙散。

化解各種鬱結: 蒼朮還能全面化解痰、火、氣、血、濕、食等六種鬱結。

(丹溪曰:諸郁皆因傳化失常、氣不得升降、病在中焦、將欲升之、必先降之、將欲降之、必先升之、越鞠丸用蒼朮、香附、蒼朮、能徑入諸經、疏泄陽明之濕、通行斂澀、香附乃陰中快氣之藥、一升一降、故郁散而平。)及脾濕下流。腸風帶濁。(帶濁赤者熱傷血分、白者濕傷氣分、並有寒熱二證、亦有因痰而帶濁者、宜二陳加二朮、升、柴。)燥結多汗者忌用。

白話文:

丹溪說:各種鬱症都是因為傳導和運化出了問題,氣上不去下不來,病在中焦。想要氣往上升,就必須先讓氣下降;想要氣下降,就必須先讓氣上升。越鞠丸使用蒼朮和香附,蒼朮能夠直接進入各種經絡,疏通陽明經的濕氣,通利收斂;香附是陰中能夠通氣的藥物。一升一降,鬱氣就會散開而平息。

脾臟濕氣下流,就會導致腸風帶下。帶下呈紅色的是熱氣損傷了血液,白色的是濕氣損傷了氣息,都會伴有寒熱兩種症狀。也有因為痰濕導致帶下的,可以使用二陳湯加蒼朮和柴胡來治療,可以升氣、排濕。

乾燥結塊、多汗的人不適合使用越鞠丸。

出茅山。堅小有硃砂點者良。糯米泔浸。焙乾。同芝麻炒。以制其燥。二術皆防風地榆為使。古本草不分蒼白。陶隱居分兩種。始各施用。(因濕氣身痛者、蒼朮泔浸、切、煎取濃汁、熬膏、白湯點服。)

白話文:

這味藥產自茅山,體積堅硬、小巧,上面有硃砂斑點的質量好。用糯米湯浸泡,烘乾後,再和芝麻一起炒,以減輕它的燥性。用蒼朮和地榆作引子,這兩種引子都具有防風功能。古代藥典並沒有區分蒼朮和白朮,是陶隱居才將它們分為兩種,並分別使用。(患有濕氣引起的身體疼痛的人可以用蒼朮浸泡糯米湯,切片後煎熬取濃汁,熬成膏狀,用白湯沖服。)

3. 桔梗

宣通氣血、瀉火散寒、載藥上浮。

苦辛平。色白屬金。入肺。(氣分。)瀉熱。兼入手少陰心。足陽明胃經。開提氣血。表散寒邪。清利頭目咽喉。開胸膈滯氣。凡痰壅喘促。鼻塞(肺氣不利。)目赤。喉痹咽痛。(兩少陰火。)齒痛(陽明風熱)口瘡。肺癰乾咳。(火鬱在肺。)胸膈刺痛。(火鬱上焦。)腹痛腸鳴。

白話文:

苦辛平。色白屬金。入肺。(氣分。) 苦味和辛味,性味平和。顏色白色,屬金元素。歸經於肺。(氣分)

瀉熱。兼入手少陰心。足陽明胃經。 有清熱降火的功效。同時也能作用於手少陰心經和足陽明胃經。

開提氣血。表散寒邪。 能疏通氣血,驅散表寒。

清利頭目咽喉。 清利頭目和咽喉部位的毛病。

開胸膈滯氣。 疏通胸膈部的氣滯。

凡痰壅喘促。鼻塞(肺氣不利。) 凡是由痰飲壅滯引起的喘促和鼻塞(因肺氣不利所致)。

目赤。喉痹咽痛。(兩少陰火。) 眼睛發紅。喉嚨腫痛。(由兩少陰經火旺所致)。

齒痛(陽明風熱)口瘡。 牙痛(由陽明經風熱所致)和口腔潰瘍。

肺癰乾咳。(火鬱在肺。) 肺部有膿腫導致的乾咳。(由肺中火鬱所致)。

胸膈刺痛。(火鬱上焦。)腹痛腸鳴。 胸膈部刺痛。(由上焦火鬱所致)。腹痛和腸鳴。

(肺火鬱於大腸。)並宜苦梗以開之。為諸藥舟楫。載之上浮。能引苦泄峻下之劑。至於至高之分成功。(既上行而又能下氣、何也、肺主氣、肺金清肅、氣自下行耳、枳桔湯治胸中痞滿不痛、取其能通肺、利膈下氣也、甘桔湯通治咽喉口舌諸病、取其苦辛散寒、甘平除熱也。)去浮皮。

白話文:

(肺部鬱積的熱邪阻塞在大腸。)因此應該使用苦梗來疏通。苦梗是各種藥材的「船隻」,能幫助它們向上運輸。它能引導那些苦寒、瀉下作用強烈的藥物到達最高的地方,發揮應有的功效。(既然苦梗既能向上運行,又能下氣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肺主導氣,肺金清涼肅降,氣自然會向下運行。枳桔湯治療胸中痞滿不痛,是因為它能疏通肺氣,利膈下氣。甘桔湯通治咽喉口舌諸病,是因為它苦辛散寒,甘平除熱。)去掉苦梗的外皮。

泔浸。微炒。畏龍膽、白芨;忌豬肉。(本經、桔梗一名薺苨、蓋桔梗薺苨乃一類、有甜苦二種、別錄始分薺苨條。)

白話文:

浸泡在穀物發酵後的水中。稍稍炒過。忌與龍膽草、白芨草同用。忌吃豬肉。(本草經記載,桔梗別名薺苨,桔梗和薺苨同類,有甜、苦兩種,別錄首次將薺苨列為獨立條目。)

4. 天麻

宣、祛風。

辛溫。入肝經氣分。通血脈。疏痰氣。治諸風眩掉。頭旋眼黑。語言不遂。風濕𤸷痹。小兒驚癇。(諸風眩掉、皆屬肝木、肝病不能榮筋、故見前證、天麻入厥陰而治諸疾、肝氣和平、諸疾自瘳。)血液衰少。及非真中風者。忌用。(風藥能燥血故也、按風藥同養血藥用、制其燥也、養血藥同搜風藥用、宣其滯也、古云:治風先治血、血行風自滅。)根類王瓜

白話文:

性味辛溫。歸肝經氣分。通暢血脈,疏散痰氣。治療各種風眩,頭暈眼花,言語不利,風濕痺痛,小兒驚風。

(各種風眩,都與肝木有關,肝臟病變不能滋養筋脈,因此出現上述症狀;天麻歸屬於厥陰經,能夠治療各種風疾,肝氣平和,各種疾病自然康復。)

氣血虧虛的人,以及非真正中風者,忌用。(因為風藥會燥血。)

注:風藥可以與養血藥同用,以緩解燥性;養血藥可以與袪風藥同用,以宣通氣滯。古人說:「治療風疾先治療血,血行則風自消。」

根類王瓜。

莖名赤箭。明亮堅實者佳。濕紙包。煨熟。切片。酒浸一宿。焙。子名還筒子。定風補虛。

白話文:

莖:

  • 名稱:赤箭草
  • 高品質標準:明亮、堅實
  • 處理方式:用濕紙包好,蒸熟切片,用酒浸泡一晚,再烘烤

子:

  • 名稱:還筒子
  • 功效:鎮定風氣,補虛

5. 秦艽

宣、去風濕。

苦燥濕。辛散風。去腸胃之熱。疏肝膽之氣。活血榮筋。(風藥中潤劑、散藥中補劑。)治風寒濕痹。(經曰:風寒濕三氣雜至、合而為痹、風勝為行痹、寒勝為痛痹、濕勝為著痹、痹在於骨則體重、在脈則血澀、在筋則拘攣、在肉則不仁、在皮則寒。)通身攣急。潮熱骨蒸。

白話文:

具有苦味和乾燥性質,能去除濕氣。辛味能發散風寒。能消除腸胃中的熱氣。疏通肝膽之氣。活血通絡,滋養經筋。(在風藥中能潤澤,在散藥中能滋補。)治療因風寒濕導致的痹症。(經典記載:風、寒、濕三種邪氣相混合,就會形成痹症。其中風邪盛則表現為行痹,寒邪盛則表現為痛痹,濕邪盛則表現為著痹。痹症可發生在骨頭,表現為身體沉重;發生在脈絡,表現為血脈不通暢;發生在筋腱,表現為拘攣;發生在肌肉,表現為麻木不仁;發生在皮膚,表現為寒冷。)全身攣急,潮熱骨蒸。

(時珍曰:手足陽明經藥、兼入肝膽、陽明有濕、則手足痠痛寒熱、有熱則日晡潮熱骨蒸、宋太宗太平聖惠方、治急勞煩熱、秦艽柴胡各一兩、甘草五錢為末、每服三錢、又方治小兒骨蒸潮熱、食減瘦弱、秦艽甘草各一兩、每服一二錢、錢乙小兒直訣、加薄荷五錢。)疸黃酒毒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手足陽明經藥物可以兼補肝膽。陽明經有濕氣,就會導致手足痠痛、寒熱。有熱氣時,會出現下午發燒、骨蒸潮熱的症狀。宋太宗《太平聖惠方》記載,治療急勞煩熱,可以用秦艽、柴胡各一兩,甘草五錢,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。還有另一個方子,治療小兒骨蒸潮熱、食慾減退、身體瘦弱,可以用秦艽、甘草各一兩,每次服用一到兩錢。錢乙的《小兒直訣》中,還加上了薄荷五錢。用於治療疸黃、酒毒。

腸風瀉血。口噤牙痛。(齒下齦、屬手陽明大腸經、張潔古珍珠囊曰:秦艽能去下牙痛、及本經風濕。)濕勝風淫之證。利大小便。(牛乳點服、兼治黃疸、煩渴便赤。)下部虛寒。小便不禁。大便滑者。忌用。形作羅紋相交。長大黃白。左紋者良。菖蒲為使。畏牛乳。(一切瘡口不合、秦艽為末摻之、效。

白話文:

大腸中氣血鬱結,導致腹瀉伴有血便。嘴不能張開,牙齒疼痛。(牙齦屬手陽明大腸經,秦艽能治療下牙疼痛和該經風濕引起的病症。)濕熱之氣勝過風氣所致的證候。小便和大小便較多。(喝牛奶可以緩解,兼治黃疸、口渴、小便發紅。)下腹部虛寒。小便失禁。大便稀溏的人,不宜服用秦艽。秦艽形狀像羅紋交錯,個頭較大,呈黃白色。左旋的品質較好。菖蒲作為藥引。忌服牛奶。(對各種創口不癒合,可以使用秦艽末摻敷,效果顯著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