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五 草部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草部 (3)

1. 百部

溫肺、治寒嗽、殺蟲。

甘苦微溫。能潤肺溫肺。治寒嗽暴嗽久嗽。(苦溫能利肺氣、千金方、用百部熬膏、入蜜、不時取服、可療三十年嗽。)殺蛔蟯蠅蝨。(同秦艽為末、入竹籠燒煙、薰衣被、去蝨、亦可煎湯洗衣被、作湯洗牛犬、去蝨。)一切樹木蛀蟲。(觸煙即死。)療骨蒸傳屍。疳積疥癬。

(皆有蟲、與天門冬形相類而用相仿、故名野天門冬、但天門冬治肺熱、此治肺寒為異耳。)能傷胃滑腸。脾胃虛人。須與補氣藥並行。根多隊成百。故名。取肥實者。竹刀劈去心皮。酒浸焙。

白話文:

百部,藥性溫和,可以溫暖肺部,治療因寒氣引起的咳嗽,還能殺蟲。

味道甘苦,性微溫。能夠滋潤肺部並溫暖肺氣,治療因寒氣引起的各種咳嗽,不論是剛發作的、突然的或是長久的咳嗽。(藥性苦溫能夠疏通肺氣,古代醫書《千金方》記載,用百部熬成膏,加入蜂蜜,隨時服用,可以治療三十年的咳嗽。)還能殺死蛔蟲、蟯蟲、蒼蠅和蝨子。(將百部和秦艽磨成粉,放入竹籠中燒煙,用來薰衣服和被子,可以去除蝨子,也可以煎湯洗衣服被子,或是用湯來洗牛和狗,也可以去除牠們身上的蝨子。)能殺死各種樹木上的蛀蟲。(接觸到煙就會死掉。)還能治療骨蒸勞熱引起的傳染病,以及疳積、疥瘡和癬。(這些病症都有蟲,百部的外形和功效與天門冬相似,所以又叫做野天門冬,但天門冬治療肺熱,百部治療肺寒,這是它們的不同之處。)百部藥性容易損傷胃,使腸道滑利,因此脾胃虛弱的人,需要和補氣藥一起服用。它的根部常常聚集成百,因此得名。選用肥大飽滿的根部,用竹刀削去中間的皮,用酒浸泡後烘乾。

2. 馬兜鈴

瀉肺下氣。

體輕而虛。熟則四開象肺。故入肺。寒能清肺熱,苦辛能降肺氣。(時珍曰:錢乙補肺阿膠散用之、非取其補肺、取其清熱降氣、則肺自安也、其中阿膠糯米、乃補肺之正藥。)治痰嗽喘促。血痔瘻瘡。肺大腸經熱。(痔屬大腸、大腸與肺為表裡、肺移熱於大腸、故腸風痔瘻、清臟熱則腑熱亦清、千金方、單服治水腫、以能瀉肺行水也。)亦可吐蠱。

(湯劑中用之、多作吐。)根名土青木香。塗諸毒熱腫。肺虛挾寒者。畏之如螫。實如鈴。去筋膜。用子。

白話文:

馬兜鈴可以宣洩肺氣、使氣下降。

它的質地輕而虛浮。成熟後會裂開成四瓣,形狀像肺臟,所以能入肺經。它的寒性可以清除肺熱,苦味和辛味能使肺氣下降。(李時珍說:錢乙的補肺阿膠散使用馬兜鈴,並不是要用它來補肺,而是要用它的清熱降氣作用,這樣肺自然就會安寧。其中阿膠和糯米才是真正補肺的藥物。)馬兜鈴可以治療痰多咳嗽、氣喘急促,還有血痔、瘻瘡等疾病,以及肺經和大腸經的熱症。(痔瘡屬於大腸的疾病,大腸和肺互為表裡,肺的熱會傳到大腸,所以腸風痔瘻的治療,只要清除臟腑的熱,腑部的熱也會跟著清除。《千金方》記載,單獨服用馬兜鈴可以治療水腫,因為它能夠宣洩肺氣、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。)馬兜鈴也可以用來催吐,去除體內的蠱毒。

(在湯藥中使用馬兜鈴,多數是作為催吐的藥物。)馬兜鈴的根部又叫做土青木香,可以塗抹在各種毒熱腫瘡上。如果本身肺虛又帶有寒症的人,使用馬兜鈴要像怕被毒蟲螫咬一樣小心。馬兜鈴的果實形狀像鈴鐺,使用時要去除筋膜,只用它的種子。

3. 栝蔞仁

俗作瓜蔞。瀉火潤肺、滑腸止血、治熱痰。

甘補肺。苦寒潤下。能清上焦之火。使痰氣下降。為治嗽要藥。(肺受火迫、失下降之令、故生痰作嗽。)又能盪滌胸中鬱熱垢膩。生津止渴。(丹溪曰:消渴神藥。)清咽利腸。(通大便、王貺是齋指迷方、焙研酒調、或米飲下、治小便不通。)通乳消腫。治結胸胸痹。酒黃熱痢。

二便不通。炒香酒服。止一切血。寒胃滑腸。胃虛食少。脾虛泄瀉。勿投。實圓長如熟柿。子扁多脂。去油。枸杞為使。畏牛膝、乾漆。惡乾薑。反烏頭。(脫肛、生栝蔞汁溫服、以豬肉汁洗手、按令自入。)

白話文:

俗名又稱瓜蔞。具有瀉火、滋潤肺部、滑利腸道、止血的功效,可以用來治療因熱引起的痰。

味甘可以補益肺氣。味苦性寒,能潤滑腸道使之通暢。能清除上焦的火氣,使痰氣下降,是治療咳嗽的重要藥物。(肺部受到火氣的侵擾,失去下降的功能,所以會產生痰而咳嗽。)也能夠清除胸中的鬱熱和油膩污垢,產生津液止渴。(朱丹溪說:是治療消渴症的神藥。)可以清咽利喉,通利腸道。(能使大便通暢,王貺在《是齋指迷方》中提到,將栝蔞仁焙乾研磨成粉,用酒調服,或是用米湯送服,可以治療小便不通。)能通乳消腫。可以用來治療結胸、胸痹,以及黃疸、熱痢。

如果大小便不通,將栝蔞仁炒香後用酒送服。可以止住各種出血。但性質寒涼,會滑利腸道,因此胃虛食慾不佳、脾虛腹瀉的人,不宜服用。栝蔞仁外形飽滿,呈圓長狀,像成熟的柿子。種子扁平,油脂豐富,使用時要去除油脂。枸杞可以作為其藥效的輔助藥。畏懼牛膝、乾漆,厭惡乾薑,並且與烏頭相剋。(脫肛時,可以用新鮮的栝蔞汁溫服,並用豬肉汁洗手,再將脫出的肛門按回。)

4. 天花粉

瀉火、潤燥、治熱痰。

酸能生津。甘不傷胃。微苦微寒。降火潤燥。滑痰解渴。生肌排膿消腫。行水通經。止小便利。(膀胱熱解、則水行而小便不數。)治熱狂時疾。胃熱疸黃。口燥唇乾。腫毒發背。乳癰瘡痔。脾胃虛寒者。均宜戒用。即栝蔞根。澄粉食。大宜虛熱人。畏惡同栝蔞。

白話文:

天花粉,可以瀉火、滋潤乾燥,治療熱痰。

味道酸能生津液,味道甘甜不傷胃,味道微苦、性微寒,可以降火氣、滋潤乾燥。能使痰液滑利,止渴,促進肌肉生長,排出膿液、消除腫脹,疏通行水、通經絡,停止小便頻繁(膀胱有熱,排除後水液運行就會恢復正常,小便就不會次數頻繁)。可以治療熱性癲狂的時疫、胃熱引起的黃疸、口乾唇燥、腫毒發背、乳房癰腫、瘡瘍痔瘡。脾胃虛寒的人,都不適合使用。天花粉就是栝蔞的根,澄粉食用,特別適合虛熱體質的人,與栝蔞的藥性相同。

5. 王瓜

即土瓜根。瀉熱、通、利水行血。

苦寒。瀉熱利水。治天行熱疾。黃疸消渴。(搗汁飲。)便數帶下。月閉瘀血。利大小腸。排膿消腫。下乳。(通乳藥多用之、單服亦可。)墮胎。唯實熱壅滯者宜之。稍稍挾虛。切勿妄投。根如栝蔞之小者。味如山藥。根子通用。(經疏曰:主治略似栝蔞、傷寒發斑、用王瓜搗汁、和伏龍肝末服、甚效。

黃疸變黑、醫所不能治、用土瓜根汁、平旦溫服一小升、午刻黃水當從小便出、愈。)

白話文:

王瓜,也就是土瓜的根。它能清瀉熱邪、疏通阻塞、利水消腫、活血化瘀。

性味苦寒,主要功效是清瀉熱邪、利水消腫。可以治療流行性熱病、黃疸、以及消渴症(糖尿病),(將它搗成汁來飲用)。還能治療頻繁腹瀉、白帶過多、月經閉止、瘀血積滯等症狀。它能疏通大小腸、排除膿液、消除腫脹,也能促進乳汁分泌。(通乳藥中經常使用它,單獨服用也有效果。)還能墮胎,但只適用於體質壯實、實熱壅滯的病症。如果稍微有體虛的情況,千萬不要亂用。它的根像小一點的栝蔞根,味道像山藥。根和種子都可以入藥。(《本草經疏》說:它的主要功效和栝蔞相似,對於傷寒發斑,可以用王瓜搗汁,和伏龍肝末一起服用,效果很好。

黃疸病情加重、變成黑色,醫生束手無策時,可以用土瓜根汁,在早晨溫服一小升,到中午黃水就會從小便排出,病就能痊癒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