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從新》~ 卷十一,菜部 (6)
卷十一,菜部 (6)
1. 紫菜
一名紫英。軟堅、消癭瘤。
甘寒而咸。消癭瘤積塊。(咸能軟堅。)治熱氣煩塞咽喉。藏器曰。多食令人腹痛。發氣。吐白沫。飲熱醋少許。即消。)
白話文:
紫菜,又名紫英。它能軟化堅硬的腫塊,消除癭瘤。
味道甘甜,屬性寒涼且帶有鹹味。能消除癭瘤和體內積聚的硬塊。(鹹味有軟化堅硬的作用。)也能治療因熱氣引起的胸悶、咽喉不適。藏器說,吃太多紫菜會導致腹痛,產生氣體,並可能嘔吐白色泡沫。此時喝一點熱醋,就可以緩解。
2. 海粉
潤、化痰。
甘寒而咸。清堅頑熱痰。消癭瘤積塊。(景岳曰:熱痰能清、濕痰能燥、堅痰能軟、頑痰能消、可入煎藥、亦可入丸藥。)治熱煩。養陰氣。
白話文:
潤燥、化痰。
味甘性寒且帶鹹味。能夠清除堅硬頑固的熱痰,消除癭瘤、積塊。(張景岳說:熱痰能清、濕痰能燥、堅硬的痰能軟化、頑固的痰能消除,可以加入煎藥,也可以加入丸藥。)可以治療熱病引起的煩躁,滋養陰氣。
3. 石花菜
瀉熱。
甘鹹大寒滑。去上焦浮熱。發下部虛寒。狀如珊瑚。有紅白二色。枝上有細齒。一種稍粗。而似雞爪。謂之雞腳菜。味更佳。(廣東新語云:石花出崖州海港中、三月採取、過期則成石矣。)
白話文:
石花菜,性味甘甜鹹,屬性大寒,質地滑潤。它能瀉除上焦的虛火,卻會引發下部的虛寒。外形像珊瑚,有紅、白兩種顏色。枝條上有細小的鋸齒,其中一種比較粗,像雞爪,被稱為雞腳菜,味道更好。(《廣東新語》記載:石花菜產於崖州海港中,在三月採摘,過期就會變成石頭。)
4. 龍鬚菜
清熱消癭。
甘寒。微咸。清熱消癭。利小便。(張華博物志、一種石發、似指此、與石衣之石發、同名也。)以上水菜類。
白話文:
龍鬚菜,性味甘涼偏寒,帶有一點鹹味。具有清熱、消除癭瘤的作用,並能幫助小便順暢。(根據張華《博物志》的記載,有一種石頭上的植物,外形和龍鬚菜相似,可能指的就是這種植物,它和石衣類的石髮,名稱相同。)以上屬於水生蔬菜類。
5. 木耳
治痔。
甘平。有小毒。利五臟,宣腸胃,治五痔,及一切血證。生古槐、桑樹者良。柘樹者次之。地耳、甘寒明目。石耳、甘平。明目益精。
白話文:
木耳,性味甘平,帶有少量毒性。它能疏通五臟,調暢腸胃,治療痔瘡,以及各種血症。其中,生長在古老的槐樹和桑樹上的木耳品質最好,生長在柘樹上的則次之。地耳,性味甘寒,有明目的功效。石耳,性味甘平,能明目且有益精的功效。
6. 香蕈
破血治風。
甘平。破血治風。松蕈、治溲濁不禁。
白話文:
香菇,味甘性平,可以破除瘀血,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。松菇,則可以治療小便混濁、無法控制的情況。
7. 磨茹蕈
理氣化痰。
甘寒。益腸胃。理氣化痰。(土菌、一名地蕈。)甘寒有毒。燒灰敷瘡疥。馬勃、亦菌類。見草部。
白話文:
磨菇蕈,能疏理氣機、化解痰液。
味道甘甜、性屬寒涼。能增進腸胃功能。疏理氣機、化解痰液。(別名土菌、又名地蕈。)味道甘甜、性屬寒涼,但帶有毒性。將其燒成灰,可以敷在瘡、疥等皮膚病患處。馬勃,也是菌類的一種,相關說明可以參考草部(的記載)。
8. 雞㙡
通、益胃治痔。
甘平。益胃清神。治痔。一名雞菌。(出雲南、生沙地間之蕈也、高腳傘頭、土人採烘寄遠、以充方物、又廣西橫州出雷菌、雷過即生、須疾採之、稍遲則腐或老、作羹甚美、其價甚珍。)以上芝栭類。
白話文:
雞㙡,性味甘平,可以增進食慾、使精神清爽,還能治療痔瘡。它又名雞菌。(這種菇類產於雲南,生長在沙地裡,有高高的菌柄和傘狀的菌蓋。當地人會採摘後烘乾,寄到遠方作為特產。另外,廣西橫州也產雷菌,通常在打雷過後就會長出來,必須盡快採摘,稍晚就會腐爛或變老。用來煮湯味道非常鮮美,價格也相當昂貴。)以上都是屬於靈芝類的菇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