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十一,菜部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一,菜部 (4)

1. 馬齒莧

瀉熱散血。

酸寒。散血解毒。祛風殺蟲。治諸淋疳痢。(海上方、搗汁合雞子服、治赤白痢。)血癖惡瘡。(多年惡瘡、敷兩三遍、即瘥、煎膏、塗禿瘡濕癬。)小兒丹毒。(搗汁飲、以滓塗之。)利腸滑產。葉如馬齒。有小大二種。小者入藥。性至難燥。去莖。亦忌與鱉同食。(雜物眯目不出、用東牆上馬齒莧、燒灰、研細、點少許於眥頭、即出。)

(子、明目。)明目。治青盲。及目中出淚。或出膿。

白話文:

酸性和寒性。散瘀血、解毒。祛風、驅蟲。治療各種淋巴結發炎、痢疾。(海上方:將馬齒莧搗汁與雞蛋混合服用,治療赤白痢。)血熱證引起的惡瘡。(多年惡瘡,敷用兩到三次即可痊癒;煎膏塗抹禿瘡、濕癬。)小兒丹毒。(將馬齒莧搗汁服用,並用渣滓外敷。)通腸滑胎。葉子像馬齒,有大小兩種。以小馬齒莧入藥。性味極難乾燥。除去莖部。忌與鱉同食。(眼睛異物堵塞睜不開,可用東牆邊的馬齒莧燒成灰,研成細粉,點少許在眼角,即可去除異物。)

2. 生菜

一名白苣。瀉熱利腸。

白話文:

一種叫做白苣的藥材,具有清熱和潤腸的功效。

苦寒。利五臟。通經脈。開胸膈壅氣。解熱毒酒毒。止渴利腸。(魚臍瘡、頭白痛甚、以針刺破頭、以白苣汁滴孔中、良。)

白話文:

性味苦寒,對五臟有益處。可以疏通經脈,緩解胸膈的氣脹。能解熱毒和酒毒。止渴潤腸。(治療魚臍瘡、因頭風引起劇烈頭痛時,可以用針刺破頭部,滴入苣蕒汁,效果很好。)

3. 萵苣

瀉熱利腸。

苦冷微毒。(中其毒者、以薑汁解之。)功同白苣。又能通乳汁。殺蟲蛇毒。自萵國來。故名。(江南人、鹽曬壓實、以備方物、名萵苣筍。)子、下乳汁。通小便。治痔漏陰腫下血。損傷作痛。炒用。(小便尿血、萵苣菜搗敷臍上、甚效、小便不通方同。)

白話文:

性質苦、冷,微有毒性。(中毒時,可用薑汁解毒。)功效與白苣相同,還能疏通乳汁,殺死蟲蛇之毒。原產於萵國,因此得名。(江南地區的人們會用鹽醃曬並壓實萵苣,作為方藥材備用,稱為萵苣筍。)萵苣的種子能疏通乳汁,利尿。可治療痔漏、陰部長腫、下血,以及損傷引起的疼痛。使用時應先炒過。(小便出血,可以用搗碎的萵苣敷在肚臍上,效果很好。小便不通時,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。)

4. 蒲公英

一名黃花地丁。瀉熱解毒。

白話文:

這是一種叫做黃花地丁的藥材,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
苦甘寒。(東垣曰:苦寒入腎、丹溪曰:花黃味甘、可入陽明、太陰經。)化熱毒。解食毒。消腫核。顓治疔毒乳癰。(乳頭屬厥陰、乳房屬陽明、同忍冬煎、入少酒服、搗敷亦良。)亦為通淋妙品。擦牙、烏鬚髮。(薩謙齋瑞竹堂方、有還少丹方、取其通腎。)白汁塗惡刺。

白話文:

金銀花味苦、甘,性寒。(東垣說:苦寒入腎;丹溪說:花黃味甘,可入陽明、太陰經。)能清熱解毒,消除飲食中毒,消腫化核。專治疔毒和乳癰。(乳頭屬厥陰,乳房屬陽明,可以用金銀花和忍冬煎湯,加少量酒服下,或搗碎敷於患處都有效。)也是利尿通淋的良藥。擦牙,烏鬚髮。(薩謙齋的瑞竹堂方中有「還少丹」方,採用金銀花通腎的功效。)白汁可以塗抹惡瘡。

(凡螳螂諸蟲孕育、遊諸物上、必遺精汁、干久則有毒、人手觸之成疾、名狐尿刺、慘痛不眠、百治難效、取厚汁塗、即愈、千金方極言其功。)葉如萵苣。花如單瓣黃菊。四時有花。花罷飛絮。斷之莖中有白汁。(多年惡瘡、蒲公英搗爛、貼之甚妙。)

白話文:

螳螂等昆蟲在繁殖過程中會爬行在各種物品上,並留下體液。這些體液乾燥後會產生毒性,如果人手觸碰到就會引起疾病,叫做「狐尿刺」。這種疾病疼痛難忍,導致無法入睡,也很難治療。用濃稠的螳螂體液塗抹患處就可以治癒,這在《千金方》中被高度推崇。

蒲公英的葉子像萵苣,花朵像單瓣黃菊,四季都有花開。花朵凋謝後會飛出種子。如果折斷蒲公英的莖,裡面會有白色汁液流出。(對於多年的惡瘡,將蒲公英搗碎敷在患處有很好的治療效果。)

5. 翹搖

即巢菜。宣、祛風熱。

白話文:

就是巢菜,有宣散和袪除風熱的功效。

辛平。利五臟。明耳目。去熱風。止熱瘧。(唐德宗貞元廣利方、煮汁服。)明耳目。活血平胃。長食不厭。甚益人。令人輕健。俗名花草。(蘇東坡云:菜之美者、蜀鄉之巢、故人巢元修嗜之、因謂之巢菜、又謂之元修菜、煮食蒸食、作菜作餡、俱佳。)

白話文:

性味辛平。滋補五臟,明目聰耳。祛除熱風,治療熱瘧。(唐德宗貞元廣利方:煮汁服用。)明目聰耳,活血調和胃氣。長期食用不膩,對身體十分有益。讓人感到輕盈健康。俗稱花草。(蘇東坡說:最美味的蔬菜,是蜀地的巢菜。蘇東坡友人巢元修酷愛此菜,因此稱之為巢菜,又稱元修菜。無論煮食、蒸食、作菜或作餡,都很美味。)

花草子。活血明目。(易簡方、為末、甘草湯服二錢、日三服。)今藥肆中。以此偽充沙苑蒺藜。(此物辛利、沙苑蒺藜澀固、其性大不相同。)

白話文:

古代中醫文

花草子:具有活血明目效果。(簡約藥方:研成粉末,以甘草湯送服二錢,每日三次。)在當今藥店中,有人用花草子冒充沙苑蒺藜。(這兩種藥物的特性截然不同,前者辛利,後者澀固。)

6. 蓴菜

通、瀉熱解毒。

甘寒滑。治消渴熱痹熱疽。逐水。解百藥毒並蠱毒。下氣止嘔。(和鯽魚作羹食。)療諸腫毒並諸瘡。(保生余錄、治一切癰疽、春夏用莖、秋冬用子、就於根側尋取、搗爛敷之、未成即消、已成即毒散、用葉亦可、保幼大全、治頭上惡瘡、以黃泥包豆豉、煨熟取出為末、以蓴菜油調敷之。)一名馬蹄草。

白話文:

性質甘寒滑。治療消渴、熱痹、熱疽。利水消腫。解百藥及蠱毒。降氣止嘔。(與鯽魚一起煮湯喝。)治療各種腫毒和瘡瘍。(據《保生餘錄》記載,可治一切癰疽,春夏用莖,秋冬用子,在根部附近尋找,搗爛敷上,未形成的膿瘡即消散,已形成的膿瘡就能化解,使用葉子也可以。據《保幼大全》記載,能治療頭上惡瘡,用黃泥包豆豉,煨熟取出後研成細末,用蓴菜油調和後敷用。)別名馬蹄草。

生吳越地湖澤中。(蓴本作蓴、賈思勰齊民要術云:蓴性純而易生、種以深淺為候、水深則莖肥而葉少、水淺則莖瘦而葉多、其性遂水而滑、故謂之蓴菜、並水葵露葵之名、形似馬蹄、三月至八月、味甜體軟可口、乃菜中之最美者也、九月至十月漸粗硬、則名葵蓴、或名豬蓴、言可飼豬也。)

白話文:

生長在吳越地區的湖泊沼澤中。(蓴菜原稱「蓴」,賈思勰在《齊民要術》中記載:「蓴菜性質純淨,容易生長,種植時以深度為指標,水深則莖肥而葉少,水淺則莖瘦而葉多,它的特性順應水性而滑嫩,因此稱為蓴菜」,並有水葵、露葵之名,外形類似馬蹄,在三月至八月間生長,味道甜美,口感軟嫩可口,是蔬菜中最美味的。到了九月至十月,莖漸粗且硬,則稱為「葵蓴」或「豬蓴」,意思是可餵養豬隻。)

7. 羊蹄

即禿菜。通、祛風。

白話文:

就是禿菜。有疏通、袪風的作用。

苦寒。治產後風秘。(搗汁二三匙、入水半盞煎之、空腹溫服。)頭風白屑。(宋太宗聖惠方、羊蹄草根杵、同羊膽汁塗之、永除。)喉痹不語。(羊蹄獨根者、勿見風日及婦人、以三年醋、研如泥、生布拭喉外令赤、塗之。)頭上白禿。(方同上。丹溪曰:羊蹄根屬水、是血分藥。)能制三黃、砒石、丹砂、水銀。

白話文:

**苦寒。**治療產後不通便。(將羊蹄根搗汁二三匙,放入半盞水煎煮,空腹溫服。)

頭風白屑。 (宋太宗聖惠方記載:將羊蹄根搗碎,與羊膽汁混合塗抹,可以永久根治。)

喉嚨腫痛不能說話。 (用單獨的羊蹄根,避免接觸風、日照和婦女。用三年老醋將其研磨成泥狀,用生布擦拭喉嚨外部至發紅,然後塗抹。)

頭上白禿。 (方法同上。丹溪說:羊蹄根屬水,是補血的藥物。)

能解三黃、砒石、丹砂、水銀等毒物。

8. 菾菜

菾音甜、一名莙薘菜。瀉熱通陽。

白話文:

這種植物的味道是甜的,又稱為莙薘菜,有清熱和通陽的功效。

甘苦涼滑。微毒。利五臟。通心膈。解風熱毒。療時行壯熱。(俱搗汁飲。)止熱毒痢。(夏月以菜作粥。)又搗敷禽獸傷。禹錫曰。食之動氣。冷氣人食之。必破腹。子、醋浸。揩面去粉滓。潤澤有光。

白話文:

甘味、苦味、涼性、滑利。微有毒性。能利於五臟。疏通心胸隔膜。清解風熱毒。治療流行性感冒,發熱壯實。(以上均搗汁服用。)止熱毒痢疾。(夏季以菜餚作粥。)還可以搗碎敷在禽獸傷口上。禹錫說:食用它會引起氣動。寒性體質的人食用,必定會腹瀉。用醋浸泡,抹在臉上可以去除粉滓。滋潤肌膚,有光澤。

9. 黃瓜菜

一名黃花菜。通結利腸。

甘。微苦微寒。通結氣。利腸胃。

白話文:

黃花菜。可以疏通腸胃,幫助排便。

味道甘甜,略帶苦味和寒性,能夠疏通氣機,促進腸胃功能。

10. 魚鯹草

古名蕺。瀉熱解毒。

辛微寒。有小毒。散熱毒癰腫。瘡痔脫肛。斷痁疾。解硇毒。敷惡瘡白禿。(淡竹筒內煨搗。)

白話文:

古代稱為蕺。能夠清熱解毒。

味道辛辣而稍帶寒性,有些微毒性。可以散發熱毒和消腫,治療瘡癤、痔瘡和脫肛,能止住痁疾,解硇砂之毒,外用可治療惡性瘡口和白癩頭。(使用時可放在淡竹筒內加熱搗碎。)

11.

瀉熱利水。

甘寒滑。去暴熱。利水道。(時珍曰:性冷而滑、泄陽氣、降而不升、耗人真元也。)作蔬味甘滑。亦可醋食。(採取嫩莖、以灰湯煮去涎滑、曬乾。)澄粉甚滑美。(其根紫色、皮肉有白粉、搗爛、再三洗澄、取粉。)

白話文:

這種植物性質寒涼滑利。可以清熱解毒,利尿通水。(李時珍說:它的性質寒涼滑利,會泄耗陽氣,降而不升,損耗人體真元。)可以用來做蔬菜,味道甘甜滑爽。也可以用醋來涼拌食用。(採集嫩莖,用灰湯煮過以去除滑液,然後曬乾。)澄粉非常滑嫩可口。(它的根呈紫色,皮肉有白色粉末,搗碎後反覆洗淨澄清,取粉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