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三 草部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草部 (17)

1. 蠡實

即馬蘭子。燥、治寒疝冷積。

甘溫。治小腹疝痛,腹內冷積,水痢諸病。

白話文:

馬蘭的果實,性味燥,可以治療寒疝和冷積。

味道甘甜溫和,可以治療小腹疝痛、腹內冷積、水痢等疾病。

2. 石龍芻

即龍鬚草。通淋。

苦微寒。治小便淋閉。莖中熱痛。敗席。主治略同。取彌敗有垢者方尺。煮汁服。

白話文:

龍鬚草,具有通利小便的作用。

味道苦,性微寒。可以治療小便不暢、閉塞不通,以及小便時尿道灼熱疼痛等症狀。它與其他藥材的功效大致相同。可以取用長滿污垢、約一平方尺大小的龍鬚草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3. 酸漿

即燈籠草。通、清濕熱。

苦寒。除熱利濕。清肺化痰。除煩滿。通小便。(治黃病效。)治上氣咳嗽。(並煮汁、或研膏、生搗汁服。)敷小兒閃癖。(丹溪曰:燈籠草、苦能除濕熱、輕能治上焦、故主熱嗽咽痛、此草治熱痰咳嗽、佛耳草、治寒痰咳嗽也、時珍曰:酸漿除熱、故能清肺、治咳、利濕、故能化痰治癖、一人病虛乏、有痰咳嗽、以此加入湯中、甚效。)根莖花葉。

俱可用。(葉貼灸瘡、不發。)

子、酸平。與根莖花葉同功。(天泡濕瘡、搗子敷之、或為末、油調。)

白話文:

酸漿,就是燈籠草。它能疏通經絡,清除體內的濕熱。

性味苦寒,能清除體內熱邪,排除濕氣,清肺化痰,消除煩躁和腹脹,並能通利小便。(治療黃疸病有效。)能治療氣喘咳嗽。(可以煮汁服用,或研磨成膏,也可以生搗取汁服用。)外敷可治療小兒的閃癖。(丹溪說:燈籠草,苦味能去除濕熱,輕清之性可以治療上焦的病症,所以能治療熱性咳嗽、咽喉疼痛。這種草藥治療熱痰咳嗽有效,佛耳草則治療寒痰咳嗽。時珍說:酸漿能清除體內熱邪,所以能清肺、止咳;它能利濕,所以能化痰、治療癖病。有個人體虛乏力,有痰咳嗽,將此藥加入湯中,效果很好。)

它的根莖、花、葉,都可以入藥。(用葉子貼在灸瘡上,不會發炎。)

它的果實,味酸性平,功效與根莖、花、葉相同。(對於天泡濕瘡,可以搗碎果實外敷,或者研磨成粉,用油調和後外敷。)

4. 鼠麴草

即佛耳草。救荒。

甘平。除痰止嗽。(時珍曰:別錄云:治寒熱、止咳嗽、東垣云:治寒嗽、言其標也、日華云:治熱嗽、言其本也、大抵寒嗽多是火鬱於內、而寒復於外也、按陳氏經驗方云:一奇散、治一切咳嗽、不論久遠、晝夜無時、用款冬花加倍、佛耳草減半、熟地黃二兩、焙研末、每用二錢、於爐中燒之、以筒吸菸嚥下、有涎吐去、予家藏獲久病此、醫治不效、偶在沅州得一婢用此法、兩服而愈也。)雜米粉。

作糗食甜美。荒年當糧最佳。

白話文:

就是佛耳草。可以救濟饑荒。

味道甘甜平和。可以化痰止咳。(李時珍說:別錄記載,它能治療寒熱病、止咳嗽。李東垣說它能治療寒咳,這是指它的表面功效。日華子說它能治療熱咳,這是指它的根本功效。大體來說,寒咳多是因為體內有鬱熱,同時體表又感受寒邪。根據陳氏經驗方記載,一奇散可以治療各種咳嗽,無論是久咳還是新咳,不分白天黑夜。用款冬花加倍,佛耳草減半,熟地黃兩兩,烘乾後磨成粉末。每次用二錢,在爐子中燒烤,用竹筒吸入煙霧嚥下,有痰就吐出來。我家曾經有人患此病很久,醫生治療無效,偶然在沅州得到一個婢女用此方法,兩次服用就痊癒了。)可以和米粉混合。

做成米糕吃,味道香甜美味。荒年時當作糧食是最好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