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三 草部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草部 (16)

1. 芭蕉根

瀉熱解毒。

甘大寒。治一切腫毒。發背欲死。赤遊風疹。風熱頭痛。(葛洪肘後方、並搗爛塗之。)產後血脹。(搗汁溫服二三合。)消渴飲水。(骨節煩熱、生搗汁、時飲一二合。)天行熱狂。(同上。)血淋澀痛。(聖惠方、旱蓮草等分、煎服、日二。)瘡口不合。(直指方、取汁抹之。)

白話文:

芭蕉根

能清熱、解毒。

味道甘甜,屬性大寒。能治療各種腫脹毒瘡,像是背部疔瘡快要致死的情況,以及紅色遊走性風疹、風熱引起的頭痛(可以把芭蕉根搗爛敷在患處,這是葛洪《肘後方》裡提到的方法)。也能治療產後血氣不通引起的腹脹(搗汁溫熱後服用二三小杯)。能緩解消渴症引起的口渴(若是骨節煩熱,可以將生芭蕉根搗汁,隨時喝一兩小杯)。也能治療流行性發熱引起的狂躁(方法同上)。還能治療血淋澀痛(《聖惠方》裡記載,可將芭蕉根與旱蓮草等分煎煮服用,一天兩次)。對於瘡口不癒合,可以取芭蕉根汁塗抹於患處(這是《直指方》裡提到的方法)。

2. 苧麻根

通、治血淋。

甘寒。治小便不通。(同蛤粉各半兩、為末、每服二錢。摘元方、苧根洗研、攤絹上、貼少腹、連陰際、須臾即通。)痰哮咳嗽。(虞搏醫學正傳方、煅存性為末、生豆腐蘸三五錢食、即效、未全可、以肥豬肉二三片蘸食、甚妙。)肛門腫痛。(生搗爛坐之。)脫肛不收。(搗爛、煎湯熏洗。

)療血淋。(煎湯頻服、亦治諸淋、藏器曰:苧性破血、將苧麻與產婦枕之、破血止血暈、產後腹痛、以苧安腹上、即止也。)

白話文:

苧麻根

味甘性寒,能通利小便,治療小便不通。(將苧麻根和蛤粉各取半兩,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。摘元方記載:將苧麻根洗淨搗爛,攤在絹布上,貼在小腹和陰部交界處,很快就能通利小便。)也能治療痰多哮喘咳嗽。(虞搏醫學正傳記載:將苧麻根煅燒後保留藥性,磨成粉末,用生豆腐沾取三五錢食用,效果很好。如果效果不完全,可以用肥豬肉沾取二三片食用,效果更好。)還能治療肛門腫痛。(將新鮮苧麻根搗爛後,直接坐於其上即可。)對於脫肛不收的情況也有療效。(將苧麻根搗爛後,煎湯熏洗患處。)

能治療血淋。(煎湯頻繁服用,也能治療各種淋病。《藏器》說:苧麻的藥性可以破血,將苧麻放在產婦的枕頭下,可以破血止血暈;產後腹痛,將苧麻敷在腹部,可以止痛。)

3. 萱草

通、去濕熱。

甘涼。煮食。治小便赤澀。去煩熱。利濕熱。除酒疸。作菹利胸膈。安五臟。令人歡樂忘憂。輕身明目。根治沙淋。下水氣。(小便不通、煎水頻飲甚良、遍身水腫亦效。)除酒疸。(黃色遍身者、搗汁服。)吹乳乳癰腫痛。(擂酒服、外以滓封之。)

白話文:

萱草,性味甘甜、偏涼。可以煮來食用。能夠治療小便赤黃澀痛,去除煩躁發熱,排除體內濕熱。還能消除因喝酒引起的黃疸,醃製成酸菜則能使胸膈舒暢,安和五臟,使人心情愉快忘卻憂愁,身體輕盈,視力清晰。萱草根可以治療砂淋(泌尿道結石),排除體內水腫。(小便不通暢時,煎煮藥汁頻繁飲用效果很好,全身水腫也有效。)也能消除因喝酒引起的黃疸。(全身發黃的人,可以搗汁服用。)將萱草搗爛後,敷於乳房腫痛處,可治療乳癰。(搗爛後用酒調和服用,外敷藥渣。)

4. 石龍芮

補陰潤燥。

苦平。補陰氣不足,治失精莖冷。令人皮膚光澤,有子。(時珍曰:石龍芮、乃平補之藥、古方多用之、其功與枸杞覆盆子相埒、而世不知用、何哉。)逐諸風。利關節。止煩渴。明耳目。用子。(根皮功用相仿、差不及爾。)

葉(名水堇、俗呼胡椒菜。)甘微辛。苦澀寒。除心下煩熱。主寒熱鼠瘻。瘰癧生瘡。結核聚氣。(食療本草、堇菜日乾為末、油煎成膏、日三五度、摩之便瘥。)下瘀血。(易簡方、血疝初起、胡椒菜挼按揉之。)止霍亂。解諸毒。(唐本草、搗汁洗馬毒瘡、並服之、又塗蛇蠍毒、及癰腫。淮南萬畢朮、蛇咬生瘡、生堇杵汁塗之。)

白話文:

石龍芮

滋養陰液,潤澤乾燥。

味道苦,性平和。能補益陰氣不足,治療遺精和陰莖冰冷,使皮膚光滑有光澤,並有助於生育。(李時珍說:石龍芮是一種平和的補益藥,古代的方劑中多有使用,它的功效與枸杞、覆盆子相當,但是世人卻不知道使用,這是為什麼呢?)能驅散各種風邪,使關節靈活,止渴除煩,使耳聰目明。其種子也有這些功效。(根皮的功效與種子相似,但效果稍微差一些。)

葉子(又名水堇,俗稱胡椒菜)味道甘甜,帶點辛辣,味苦澀,性寒。能消除心下煩熱,主治寒熱病、鼠瘻(淋巴結核)、瘰癧(頸部淋巴結核)、生瘡、結核腫塊和氣滯。(《食療本草》說,將堇菜曬乾磨成粉末,用油煎成藥膏,每天塗抹三五次就能治好。)能消散體內瘀血。(《易簡方》說,血疝初期,用胡椒菜揉搓按壓可以緩解。)能止霍亂,解各種毒。(《唐本草》說,搗爛取汁洗馬的毒瘡,並內服,也能塗抹蛇蠍咬傷的毒,以及癰腫。淮南的《萬畢術》說,蛇咬後生瘡,用生堇菜搗爛取汁塗抹。)

5. 狗尾草

疣目貫發。以莖穿之即干滅。凡赤眼拳毛倒睫者。翻轉目瞼。以一二莖蘸水。戛去惡血。甚良。一名莠。(莠之亂苗即此。)又名光明草。(治目疾、故名。)

白話文:

狗尾草可以治療疣,將莖穿過疣,疣就會乾枯脫落。凡是紅眼、睫毛捲曲倒插的人,可以將眼瞼翻開,用一兩根狗尾草莖沾水,刮去惡血,效果很好。狗尾草又名莠(田間雜草),莠的幼苗就是指它。又名光明草(因為能治療眼疾,所以有這個名稱)。

6. 敗醬

通、破血解毒。

苦平。解毒排膿。治癰腫。破凝血。療產後諸病。(時珍曰:敗醬乃手足陽明、厥陰藥也、善排膿破血、故仲景治癰、及古方婦人科、產後腰痛腹痛等證多用之、後人不知用、蓋未遇識者爾。)一名苦菜。用根苗。(楊氏療乳方、治蠼螋尿瘡繞腰者、敗醬煎汁、塗之甚良。)

白話文:

敗醬,味苦性平,具有通絡、破血、解毒的功效。它能解毒排膿,治療癰腫,也能破除體內的凝血,對於婦女產後各種疾病也有療效。

(李時珍說:敗醬是手足陽明經和厥陰經的藥物,擅長排膿和破血,所以張仲景用它來治療癰腫,而且古代婦科的方劑中也常用它來治療產後腰痛腹痛等症狀。後世的人不太會使用它,可能是還沒有遇到真正了解它的人。)

敗醬又名苦菜,使用根莖和葉苗。(楊氏的治療乳腺疾病的方子中,提到用敗醬煎汁塗抹,對於蠼螋尿液引起的繞腰皮膚病非常有效。)

7. 薇銜

通、祛風解毒。

苦平。治風濕痹。歷節痛。驚癇賊風。鼠瘻癰腫。(素問用治酒風、證見身熱懈惰、汗出如浴、惡風少氣、以澤瀉術各十分、薇銜五分、合以三指撮為後飯。)一名麋銜。一名鹿銜。(麋鹿一類也、蘇恭曰:南人謂之吳風草、一名鹿銜草、言鹿有疾、銜此草、即瘥也。)

白話文:

薇銜,性味苦,藥性平和。具有疏通經絡、驅除風邪、解毒的功效。

可以治療風濕引起的關節疼痛、遊走性疼痛,以及驚厥、癲癇等症狀。也能治療瘰癧(淋巴結結核)和癰腫(皮膚化膿性炎症)。《素問》裡記載,可以用來治療飲酒後引起的風邪,症狀表現為身體發熱、疲倦無力、大量出汗、怕風、氣短。可以使用澤瀉和白朮各十分,薇銜五分,混合後用三指捏取一小撮,在飯後服用。

薇銜又名麋銜,也叫鹿銜。麋和鹿是同一類的動物。蘇恭說,南方人稱它為吳風草,又名鹿銜草,意思是說鹿生病了,會咬銜這種草,病就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