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從新》~ 卷一 草部 (2)
卷一 草部 (2)
1. 珠兒參
補氣、除肺火。
苦寒微甘。味厚體重。補肺降火。肺熱者宜之。臟寒者服之。即作腹痛。鬱火服之。火不透發。反生寒熱。其性大約與西洋人參相同。不過清熱之功。熱去則火不刑金。而肺臟受益。非真能補也。出閩中。須多去皮。再用滾水泡。以其苦劣之味在外皮。近中心則苦味減而稍甘。
白話文:
珠兒參,主要功效是補氣、清除肺火。
味道是苦寒中帶點微甘,藥性濃厚實在。它能補益肺氣、降低肺火,適合肺部有熱的人服用。但如果體內臟腑虛寒的人服用,可能會引起腹痛。若是體內有鬱積的火氣,服用它,火氣反而無法順利發散,可能會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。它的藥性大致上與西洋參相似,但更偏重於清熱的功效。熱氣清除後,火氣就不會傷害到肺金,肺臟自然就能受益,並非真正補益肺氣的作用。這種藥材產自福建一帶,使用時需要盡可能去除外皮,再用滾水浸泡,因為它苦澀的味道主要在外皮,靠近中心的部分苦味會減輕,並帶有些微甘味。
2. 黨參
補中氣、生津。
甘平補中。益氣。和脾胃。除煩渴。中氣微虛。用以調補。甚為平妥。按古本草云。參鬚上黨者佳。今真黨參久已難得。肆中所賣黨參。種類甚多。皆不堪用。唯防風黨參。性味和平足貴。根有獅子盤頭者真。硬紋者偽也。(白黨、味微甘而甚淡、功力遠不及爾。)
白話文:
黨參,可以補益中氣、生發津液。
味甘性平,能夠補益中氣。它能增強氣力,調和脾胃,消除煩躁口渴。對於中氣稍微虛弱的人,用它來調理補養非常合適且穩妥。依照古代本草書籍記載,黨參以產於上黨地區的品質最佳。但現在真正的上黨黨參已經很難找到。市面上販售的黨參種類繁多,大多不堪使用。只有防風黨參,性味平和,功效值得肯定。它的根部若有獅子盤頭狀的才是真品,有硬紋的則是偽品。(至於白黨參,味道微甜但很淡,功效遠不如防風黨參。)
3. 土人參
補肺氣、通下行。
甘微寒。(蒸之極透、則寒性去。)氣香味淡。性善下降。能伸肺經治節。使清肅下行。補氣生津。治咳嗽喘逆。痰壅火升。久瘧淋瀝。難產經閉。瀉痢由於肺熱。反胃噎膈由於燥澀。凡有升無降之證。每見奇效。(其參一直下行、入土最深。)脾虛下陷。滑精夢遺。俱禁用。
以其下行而滑竅也。孕婦亦忌。出江浙。俗名粉沙參。(紅黨參、即將此參去皮淨、煮極熟、陰乾而成者、味淡無用。)
白話文:
土人參:
能夠補益肺氣,並使氣向下運行。
味道甘甜,性質稍微偏寒。(如果蒸到非常熟透,寒性就會減少。)氣味清淡,性質善於向下走。能夠舒展肺經的調節功能,使清氣肅降下行。可以補氣生津,治療咳嗽氣喘、痰多壅塞、火氣上炎、久病不癒的瘧疾、小便淋瀝不盡、難產、月經閉止、因為肺熱引起的瀉痢、因為乾燥阻塞引起的反胃、噎膈等症狀。凡是有氣往上走而不能下降的病症,往往會有奇特的療效。(它的根鬚一直向下生長,深入土中。)脾虛導致下陷、滑精遺精等情況,都不能使用。
因為它有向下走的特性且能滑利竅道,所以有身孕的婦女也要禁忌使用。產於江浙地區,俗稱粉沙參。(紅黨參,就是將這種參去掉外皮,煮到非常熟透,陰乾後製成的,味道淡而無用。)
4. 西洋人參
補肺降火。
苦寒微甘。味厚氣薄。補肺降火。生津液。除煩倦。虛而有火者相宜。出大西洋佛蘭西。(形似遼東糙人參、煎之不香、其氣甚薄、禁忌與珠參同。)
白話文:
西洋人參,能補益肺氣、降低虛火。
味道嚐起來苦寒中帶點微甘,藥味濃厚但氣味較淡薄。可以補肺降火、生津止渴、消除疲勞困倦,適合虛弱體質且有虛火的人服用。產於大西洋的法國一帶。(外形與遼東出產的糙人參相似,煎煮後沒有香味,氣味也比較淡薄,服用禁忌與珠參相同。)
5. 北沙參
補陰、清肺火。
甘苦微寒。味淡體輕。專補肺陰。清肺火。治久咳肺痿。金受火刑者宜之。寒客肺中作嗽者勿服。(人參補五臟之陽、沙參補五臟之陰、肺熱者用之。)白實長大者良。惡防己。反藜蘆。(肺熱咳嗽者、用沙參半兩、水煎服之、甚效。)
南沙參(補陰、清肺火。)功同北參,而力稍遜。色稍黃。形稍瘦小而短。近有一種味帶辣者。不可用。(產亳州。)
白話文:
北沙參
能夠滋養陰液,清除肺部的燥熱。
味道甘甜帶點苦味,藥性稍微偏寒。味道清淡,質地輕盈。主要功效是滋養肺部的陰液,清除肺部的燥熱。適合治療長期咳嗽、肺部虛弱萎縮等疾病,特別是肺部因火邪所傷的情況更為適合。如果是因為寒邪侵入肺部引起的咳嗽,就不適合服用。 (人參是補五臟的陽氣,沙參是補五臟的陰液,肺部有燥熱的人適合使用沙參。) 選擇顏色白皙、果實飽滿、體型較長大的沙參品質較好。不宜與防己同用,且與藜蘆相剋。(肺熱引起的咳嗽,可以用半兩沙參加水煎煮服用,效果很好。)
南沙參
具有滋養陰液,清除肺部燥熱的功效。
功效與北沙參相似,但藥力稍弱。顏色稍微偏黃,外型比較瘦小而短。最近有一種味道帶有辣味的南沙參,不可以使用。(產於亳州。)
6. 空沙參
即薺苨。寒利肺、甘解毒。
甘淡微寒。解百藥毒。利肺氣。和中明目。主咳嗽消渴強中。(莖長興盛、不交精液自出、謂之強中。)瘡毒疔腫。(李時珍本草綱目曰:薺苨寒而利肺、甘而解毒、乃良品也、而世不知用、惜哉。
人參、黨參、土人參、洋參、薺苨、沙參、桔梗相似、不可不辨、沙參體虛無心而味淡、薺苨體虛無心而味甘、桔梗體堅有心而味苦、黨參體實有心而味甘、土人參體實有心而味甘淡、人參體實有心而味甘、微帶苦、自有餘味、洋參雖似糙參、但氣不香爾。)即甜桔梗。(乃桔梗之一類二種。
)
白話文:
空沙參
空沙參其實就是薺苨。它性寒,可以清肺、利肺,味道甘甜,可以解毒。
味道甘淡,帶點微寒。能夠解各種藥物中毒,使肺氣通暢,調和脾胃,使眼睛明亮。主要用於治療咳嗽、消渴症(糖尿病)、強中(指男性生殖器勃起時不自主射精,也可能是指陰莖異常勃起)。也可以治療瘡毒、疔瘡腫痛。(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說:薺苨性寒可以清肺、利肺,味道甘甜可以解毒,是很好的藥材,可惜世人不知道使用,真是可惜。)
人參、黨參、土人參、洋參、薺苨、沙參、桔梗外形相似,必須仔細辨別。沙參質地虛軟無心,味道淡;薺苨質地虛軟無心,味道甘甜;桔梗質地堅硬有心,味道苦;黨參質地充實有心,味道甘甜;土人參質地充實有心,味道甘淡;人參質地充實有心,味道甘甜,帶一點微苦,而且有餘味;洋參雖然看起來像粗糙的人參,但是沒有人參的香氣。空沙參就是甜桔梗。(是桔梗中的其中一類兩種。)
7. 甘草
有補有瀉、能表能里、可升可降、生陰血。
味甘。生用氣平。補脾胃不足。而瀉心火。(能生肺金。)炙用氣溫。補三焦元氣。而散表寒。入和劑則補益。入汗劑則解肌。(解退肌表之熱。)入涼劑則瀉邪熱。入峻劑則緩正氣。(姜附加之、恐其僭上、硝黃加之、恐其峻下、皆緩之之意。)入潤劑則養陰血。能協和諸藥。
使之不爭。生肌止痛。(脾主肌肉、甘能緩痛。)通行十二經。解百藥毒。故有國老之稱。療諸癰腫瘡瘍。惟中滿證忌之。(甘令人滿、然亦有生用為瀉者、以其能引諸藥至於滿所、經云:以甘補之、以甘瀉之是已、故陶隱居名醫別錄、甄權藥性論並云除滿、脾健運、則滿除也。又甘草得茯苓、則不資滿而反泄滿、故云:下氣除滿、仲景有甘草瀉心湯、治痞滿。
)大而結者良。出大同。名粉草。(彈之有粉出。)細者名統草。補中炙用。宜大者。瀉火生用。宜細者。(去外赤皮。)
甘草頭。(宣、湧吐。)消腫導毒。(在上部者效。)宜入吐藥。
甘草梢。(達莖中。)止莖中痛。淋濁證用之。(取其徑達莖中也。)白朮、苦參、乾漆為使。
惡遠志。反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海藻,然亦有並用者。(胡洽百病方、治痰癖、十棗湯加甘草、東垣治結核、與海藻同用、丹溪治勞瘵、與芫花同行、非妙達精微者、不知此理。)
白話文:
甘草具有補益和瀉下的雙重作用,能作用於體表也能深入體內,可以向上升提也能向下沉降,還能滋養陰血。
甘草味甘。生用時藥性平和,能補養脾胃的不足,也能瀉除心火(還能生養肺金)。炙用後藥性溫和,能補養三焦的元氣,也能驅散體表的寒邪。加入補益的藥方中能增強補益效果,加入發汗的藥方中能疏解肌表(退散肌表的熱邪)。加入寒涼的藥方中能瀉除邪熱,加入峻猛的藥方中能緩解藥性對正氣的傷害(加入生薑可以防止藥性過於上行,加入芒硝或大黃可以防止藥性過於下泄,都是緩解藥性的意思)。加入滋潤的藥方中能養陰血,甘草能協調各種藥物,使其作用不會互相衝突。還能促進肌肉生長、止痛(脾主管肌肉,甘草能緩解疼痛)。能通行十二經脈,解除各種藥物的毒性,所以有「國老」的稱號。能治療各種癰腫瘡瘍,但腹部脹滿的病症要忌用(甘草會讓人腹脹,但也有生用來瀉下的情況,因為它能引導其他藥物到達腹脹的部位,醫書說:「用甘味補益,用甘味瀉下」就是這個意思,所以陶弘景的《名醫別錄》和甄權的《藥性論》都說甘草能消除腹脹,脾胃功能強健,腹脹自然就消除了。而且甘草與茯苓同用,不會導致腹脹反而能消除腹脹,所以說它能「下氣除滿」,張仲景的甘草瀉心湯就是用來治療痞滿的)。
粗大且內部堅實的甘草是好的,產於大同,稱為粉草(彈起來有粉末散出)。細小的甘草稱為統草,補益脾胃時要用炙過的,適合用粗大的,瀉火時要用生用的,適合用細小的(要去掉外面的紅色表皮)。
甘草頭(指甘草的上端部分,藥性宣散、能湧吐),能消腫、引導毒邪外出(對上半身的病症效果好),適合加入催吐的藥物中。
甘草梢(指甘草的末端部分,藥性能到達莖中),能止莖中的疼痛,淋濁病症要用它(取其藥性能到達莖中的特性)。白朮、苦參、乾漆可以作為甘草的輔助藥。
甘草忌與遠志同用。與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海藻同用會產生相反的作用,但也有同時使用的情況(胡洽的《百病方》治療痰癖,十棗湯中就加了甘草;朱震亨治療結核,就與海藻同用;丹溪治療勞癆,就與芫花同用,不是對藥性理解透徹的人,不會知道這些道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