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從新》~ 卷三 草部 (8)
卷三 草部 (8)
1. 大小薊
瀉、涼血破血。
甘苦涼。皆能破血退熱。治吐衄腸癰。小薊力微。能破瘀生新。不能如大薊之消癰毒。(丹溪曰:小薊治下焦之結熱血淋、本事方、一人冷氣入陰囊、腫滿疼痛、煎大薊汁服、立瘥。)兩薊相似。花如髻。大薊莖高而葉皺。小薊莖低而葉不皺。皆用根。(舌硬出血不止、或九竅出血、鮮薊搗汁、酒服、乾者為末、冷水服。)
白話文:
大、小薊,都有瀉下的作用,能涼血並使瘀血散開。
味道甘苦,性涼。兩者都能夠破除瘀血,退除熱邪,治療吐血、流鼻血和腸癰等疾病。小薊藥力較弱,能破除瘀血並促進新血生成,但不如大薊那樣能消除癰腫毒瘡。(朱丹溪說:小薊能治療下焦的鬱熱血淋等症狀,根據《本事方》記載,有一個人因寒氣進入陰囊,導致腫脹疼痛,煎煮大薊汁服用後,立刻痊癒。)大、小薊兩者藥性相似,花朵像髮髻。大薊的莖較高,葉子有皺褶;小薊的莖較矮,葉子沒有皺褶。兩者都用根入藥。(如果舌頭僵硬,出血不止,或身體九竅出血,可以用新鮮的薊搗汁,用酒送服;若是用乾燥的薊,則將其磨成粉末,用冷水送服。)
2. 馬鞭
瀉、破血、消脹、殺蟲。
味苦微寒。破血通經。殺蟲消脹。治氣血症瘕。下部䘌瘡陰腫。(搗塗、發背癰疽。楊梅毒氣。顓以驅逐為長。瘡證久而虛者。斟酌用之。下地甚多。春月生苗。方莖。葉似益母對生。夏秋開細紫花。作穗如車前穗。其子如蓬蒿子而細。根白而小。用苗葉。(集驗方、男子陰囊腫大如升、核痛、人所不能治、馬鞭草搗塗之。)
白話文:
馬鞭草,味道苦,性微寒。可以活血通經,殺蟲消脹。可以用來治療氣血不順導致的腫塊,以及下身陰部的瘡瘍腫痛。(搗爛外敷可以治療背部癰疽、梅毒瘡毒。馬鞭草主要的功效是驅逐病邪。但如果是久病體虛的瘡瘍,就要斟酌使用。馬鞭草分佈很廣,春天長出幼苗,莖呈方形,葉子像益母草一樣對生。夏秋季開出細小的紫花,像車前草一樣呈穗狀。它的種子像蓬蒿子一樣細小。根部是白色而細小的。一般使用它的莖葉。(有一個驗方說,男子陰囊腫大如升,睪丸疼痛,別人無法醫治,用馬鞭草搗爛塗抹就可以治好。)
3. 劉寄奴
瀉、破血止血。
苦溫。破血通經。除症下脹。止金瘡血。多服令人吐利。一莖直上。葉尖長糙澀。花白蕊黃。如小菊花。有白絮如苦蕒絮。子細長。亦似苦蕒子。莖葉花子皆可用。(風入瘡口腫痛、劉寄奴為末、摻之即止。)
白話文:
劉寄奴,性味苦,藥性溫和。具有瀉下、破血、止血的功效。能疏通經絡、消除腫塊、消脹氣,還能止金瘡出血。但服用過多會引起嘔吐腹瀉。這種植物的莖直立向上生長,葉子尖長且粗糙,花是白色花瓣黃色花蕊,像小菊花。開花後會有像苦蕒花絮一樣的白色絮狀物,種子細長,也像苦蕒的種子。它的莖、葉、花、種子都可以入藥。(如果風邪侵入瘡口導致腫痛,可以將劉寄奴磨成粉末敷在患處,就能止痛。)
4. 紅花
古名紅藍花。通、行血潤燥。
辛苦甘溫。入肝經而破瘀血。活血(瘀行則血活、有熱結於中、暴吐紫黑血者、吐出為好、吐未盡、加桃仁紅花行之、大抵鮮血宜止、瘀血宜行。)潤燥。消腫止痛。(凡血熱血瘀、則作腫作痛。)治經閉便難。胎死腹中。(非活血行血不能下。)產後血暈口噤。(有產婦血悶而死、名醫陸氏、以紅花數十斤煮湯、寢婦於上而熏之、湯冷再加、半日而蘇、金匱有紅藍花酒、治婦人六十二種風證。)喉痹不通。
痘瘡血滯。過用、能使血行不止而斃。酒噴微焙。胭脂活血。解痘毒。敷痘疔。(挑破、以油胭脂敷之。)子功與花同。葉搗塗遊腫。
白話文:
紅花,古時候又叫紅藍花。它具有疏通、運行血液並滋潤乾燥的功效。
味道辛苦甘溫,歸肝經,能破除體內瘀血。能活血(瘀血運行了,血液就活絡了。如果體內有熱結聚,導致突然吐出紫黑色的血,吐出來是好事,如果沒吐乾淨,可以加入桃仁、紅花來幫助運行瘀血。大體來說,鮮血適合止住,瘀血則適合運行)。它還可以潤燥,消除腫脹和止痛。(凡是血熱或血瘀,就會導致腫脹疼痛。)能治療月經閉止、大便困難,以及胎兒死在腹中的情況。(如果不是活血行血,就無法將死胎排出。)還能處理產後血暈、口噤等症狀。(曾經有產婦因為血悶而死,名醫陸氏用數十斤紅花煮湯,讓產婦在上面熏蒸,湯冷了就再加熱,半天就甦醒了。《金匱要略》裡有紅藍花酒,可以治療婦人六十二種風症。)它也能治療喉嚨腫痛不通。
還能治療痘瘡時的血液凝滯。但如果過量使用,會導致血流不止而喪命。用酒噴灑後稍微烘烤一下,可以使胭脂活血,解除痘毒,也能外敷治療痘瘡和疔瘡。(把痘瘡挑破,用油胭脂敷在上面。)紅花的種子功效和花朵相同。葉子搗爛後塗抹可以治療遊走性腫痛。
5. 王不留行
通行血。
甘苦而平。其性行而不住。(雖有王命、不能留行、故名。)能走血分。通血脈。乃陽明衝任之藥。(陽明多氣多血。)除風去痹。止血定痛。利便通經。催生下乳。(氣盛血滯者、可暫用以行之、否則宜慎。)治金瘡。(止血。)癰瘡疔瘡。(散血。)出竹木刺。失血後、崩漏家及孕婦。並忌之。花如鈴鐸。實如燈籠。子殼五稜。取苗子蒸。漿水浸。
白話文:
王不留行,可以使血液運行暢通。
味道甘苦,藥性平和。它的特性是能夠運行而不停留。(即使有君王的命令,也不能阻止它運行,所以叫做「王不留行」。)它能夠進入血液循環系統,疏通血脈,是屬於陽明經、衝脈和任脈的藥物。(陽明經的氣血旺盛。)能夠去除風邪、消除痹症,止血、鎮痛,使大小便順暢、疏通經絡,還能幫助催生、促進乳汁分泌。(對於氣盛導致血瘀的人,可以暫時使用來幫助血液運行,否則應謹慎使用。)可以治療外傷出血。(能夠止血。)以及癰瘡和疔瘡。(能夠散瘀血。)能夠將卡在身體裡的竹木刺拔出。但是,失血過多的人、有崩漏症狀的婦女,以及孕婦都不能使用。它的花像鈴鐺,果實像燈籠,果殼有五個稜角。取它的嫩苗和種子蒸過後,用米漿水浸泡。
6. 瞿麥
通、利水破血。
苦寒。降心火。利小腸。逐膀胱邪熱。為治淋要藥。(若產後淋、宜與蒲黃同用、五淋大抵皆屬濕熱、熱淋、宜八正及山梔滑石之類、血淋、宜小薊牛膝膏、腎虛淋、宜補腎、不可獨瀉、老人氣虛者、宜參朮兼木通山梔、亦有痰滯中焦作淋者、宜行痰兼通利藥、不可發汗、汗之必便血。)破血利竅。
決癰消腫。明目去翳。通經墮胎。(性利善下。)小腸虛者忌服。恐心熱未除。而小腸復病矣。當求其屬以衰之。花大如錢。紅白斑斕。色甚嫵媚。俗呼洛陽花。用蕊殼。丹皮為使。惡螵蛸。(竹木入肉、瞿麥為末、水服方寸匕、或煮汁、日飲三次。)
白話文:
瞿麥
能通暢血脈,有利尿、破除瘀血的功效。
味道苦澀,性寒涼。能降心火,使小腸順暢,驅逐膀胱的邪熱。是治療淋症的重要藥物。(如果產後出現淋症,應該和蒲黃一起使用;五淋症大多屬於濕熱,熱淋症適合用八正散、山梔子、滑石等藥物;血淋症適合用小薊、牛膝膏;腎虛引起的淋症,應該補腎,不可單純使用瀉藥。老年人氣虛的淋症,適合用人參、白朮,同時搭配木通、山梔子;也有因為痰滯留在中焦而引起的淋症,適合用化痰、通利的藥物,不可發汗,發汗會導致血尿。)能破除瘀血、疏通孔竅。
能消散癰腫、減輕腫脹,使眼睛明亮、去除眼翳。能通經、墮胎。(藥性有向下疏通的作用。)小腸虛弱的人忌用,恐怕心火還沒清除,小腸又再次生病。應該找出病因並加以削弱。花朵大如錢幣,有紅白相間的斑斕色彩,顏色非常美麗,俗稱洛陽花。使用花蕊和外殼,用牡丹皮作為使藥。忌與螳螂的卵鞘一起使用。(如果竹木刺入肉中,將瞿麥磨成粉末,用水送服一小匙,或將其煮汁,每天喝三次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