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三 草部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草部 (6)

1. 刺蒺藜

疏肝瀉肺。

辛苦而溫。散肝風而瀉肺氣。勝濕破血。催生墮胎。通乳閉。消癥瘕。細審其質。性不過瀉氣破血之品。古方俱用以補腎何也。產同州府。去刺。酒拌蒸。(牙齒動搖、出血不止、白蒺藜末、日擦之、佳。)

白話文:

刺蒺藜,可以疏通肝氣,並將肺部的燥熱瀉出。

味道辛苦,藥性溫和。能夠疏散肝部的風邪,並將肺部的氣向上瀉出。可以去除體內濕氣,也能夠活血化瘀。有催生和墮胎的作用,可以治療產後乳汁不通,也能改善閉經。還能消除腹部腫塊。仔細審視它的藥性,其實它只是一種瀉氣、破血的藥物。但古代的方劑卻都用它來補腎,這是為什麼呢? 產於同州府,使用時要去除刺,用酒拌過後蒸熟。(如果牙齒鬆動、出血不止,可以用白蒺藜的粉末,每天擦拭,效果很好。)

2. 沙苑蒺藜

補腎固精。

苦溫。補腎,強陰,益精明目。治虛勞腰痛。遺精帶下。痔漏陰㿉。性能固精。若陽道數舉。媾精難出者。勿服。出潼關。狀如腎子。帶綠色。(今肆中所賣、俱是花草子、真者絕無。)炒用。(亦可代茶。)

白話文:

沙苑蒺藜,性味苦溫,具有補腎、強壯陰氣、增益精氣、使眼睛明亮的作用。可以治療因虛勞引起的腰痛、遺精、婦女帶下、痔瘡、陰部濕疹等疾病。它具有固精的功效。但若男性性慾亢奮,頻繁勃起,導致精液難以射出時,則不宜服用。沙苑蒺藜產於潼關一帶,外形像小腎臟,帶有綠色。現在市面上所販售的,大多是它的花草種子,真正的果實已經很少見了。通常會將其炒過後使用,也可以當作茶飲來飲用。

3. 茺蔚

即益母草。通、行瘀血、生新血。

味辛。微苦微寒。入手足厥陰。(心包、肝。)消水行血。去瘀生新。調經解毒。(瘀血去則經調。)治血風血暈。血痛血淋。胎漏產難。崩中帶下。(帶脈橫於腰間、病生於此、故名為帶、赤屬血、白屬氣、氣虛者、補中益氣而兼升提、血虛者、養血滋陰而兼調氣。)消疔腫乳癰。

(亦取其散瘀解毒。)通二便。其性辛散滑利。全無補益。勿以其有益母之名而濫用之。瞳神散大者尤忌。(勒乳成癰、益母草為末、水調塗乳上、一宿自消、生搗亦得。)茺蔚子,調經明目。(血滯病目者、則宜之。)活血順氣逐風。(血和則氣行、血活則風散。)治心煩頭痛。

(血熱所致。)胎產崩帶。令人有子。(凡婦人血滯血熱者、服之有子、時珍曰、益母根莖花葉實、皆可同用、若治瘡腫、胎產、消水行血、則宜並用、若治血分風熱、明目調經、用子為良、蓋根莖花葉、專於行、子則行中有補也。)雖曰行中有補。終是滑利之品。非血滯血熱者勿與。

瞳神散大。均在忌例。微炒。忌鐵。

白話文:

茺蔚,就是益母草。它能疏通、運行瘀血,並產生新的血液。

味道辛辣,帶點苦味,性質稍微寒涼。主要作用於手足厥陰經(心包經、肝經)。它能消除水腫,促進血液循環,去除瘀血,產生新血。可以調理月經、解毒。(瘀血去除,月經自然會調順。)可以治療因血引起的頭暈、血痛、血淋(小便澀痛),以及胎漏(懷孕期間出血)、難產、崩漏(經血過多或不止)、帶下(女性私處分泌物異常)。(帶脈橫於腰間,疾病多由此而生,所以稱為「帶」。紅色屬於血,白色屬於氣。氣虛的人,應該補中益氣,並兼顧提舉;血虛的人,則應該養血滋陰,並兼顧調理氣。)可以消除疔瘡腫痛、乳房的癰腫。(也取它的散瘀解毒的功效。)可以疏通大小便。它的性質辛散滑利,完全沒有補益的作用。不要因為它有「益母」的名字就濫用。瞳孔放大的人尤其要忌用。(如果因為乳汁瘀積導致乳房生癰,可以用益母草磨成粉,用水調和塗在乳房上,過一晚就會消腫,也可以將新鮮的益母草搗爛使用。)

茺蔚的種子,可以調理月經、明亮眼睛。(因血瘀而導致眼睛疾病的人,就適合使用。)可以活血、理氣、驅風。(血液和順,氣自然運行;血液活絡,風邪自然消散。)可以治療心煩、頭痛。(由血熱引起的。)以及胎產、崩漏、帶下等婦科疾病。能幫助婦女懷孕。(凡是婦女有血瘀或血熱問題的,服用它就可以懷孕。李時珍說,益母草的根、莖、花、葉、種子都可以一起使用。如果要治療瘡腫、胎產、消除水腫、促進血液循環,則應該一起使用。如果要治療血分風熱,明目、調理月經,則以種子為佳。因為根、莖、花、葉主要在於運行,而種子則在運行中兼有補益的作用。)

雖然說在運行中兼有補益作用,但終究是滑利之品,不是血瘀或血熱的人,不要給他們服用。

瞳孔散大,都在禁忌範圍內。使用時要稍微炒過,忌用鐵器。

4. 夏枯草

散結、消癭、明目。

辛苦微寒。緩肝火。解內熱。散結氣。治瘰癧鼠瘻。癭瘤症堅。乳癰乳岩。目珠夜痛。(夜痛、及點苦寒藥反甚者、火為陰寒所郁故爾、夏枯能散厥陰之鬱火。)久用亦傷胃家。

白話文:

夏枯草

可以散開結塊,消除腫塊,使眼睛明亮。

味道辛苦,性微寒。可以緩和肝火,解除體內熱氣,散開結氣。能治療瘰癧(淋巴結核)、鼠瘻(膿腫潰爛)等疾病,以及堅硬的癭瘤(甲狀腺腫大)。也能治療乳癰(乳房膿腫)和乳岩(乳腺癌)。對於眼睛夜晚疼痛的症狀也有療效。(如果夜晚疼痛,點用苦寒藥反而更嚴重,是因為火被陰寒之氣鬱結的緣故。夏枯草可以散開肝經的鬱火。)但長期使用也會傷害脾胃功能。

5. 青蒿

瀉熱、理勞、清暑。

苦寒。得春木少陽之令最早。(二月生苗。)故入少陽、厥陰血分。(肝、膽。)治勞瘦骨蒸。(能除骨髓之熱、用童便浸、搗汁熬膏。)蓐勞虛熱。久瘧久痢。虛煩盜汗。(能除陰分伏熱。)風毒熱黃。瘙疥惡瘡。鬼氣屍疰。

(身中鬼氣、接引外邪、有遊走皮膚、洞穿臟腑、每發刺痛、變動不常者、為飛屍、附骨入肉、攻鑿血脈、見屍聞哭便作者、為遁屍、淫躍四末、不知痛之所在、每發恍惚、得風雪便作者、為風屍、纏結臟腑、沖引心脅、每發絞切、遇寒冷便作者、為沉屍、舉身沉重、精神錯雜、嘗覺昏廢、每節氣大發者、為屍疰、時珍曰:月令通纂言、伏內庚日、採青蒿、懸門庭、可辟邪、冬至元旦、各服二錢亦良、則青蒿之治鬼疰、蓋亦有所伏也。)明目。

清暑闢穢。凡苦寒藥。多與胃家不利。惟青蒿芬芳襲脾。宜於血虛有熱之人。以其不犯沖和之氣爾。寒而泄瀉者。仍當避之。使子勿使葉。使根勿使莖。熬膏良。(聖濟總錄、治鼻中息肉、青蒿灰、石灰等分、淋汁熬膏點之。)

白話文:

青蒿,具有退熱、調理勞損、清除暑熱的功效。

味苦性寒。它在春天木氣少陽之氣最盛的時候最早發芽(二月生苗)。因此,它能進入少陽和厥陰的血分(指肝和膽)。可用於治療因勞損導致的消瘦和骨蒸(能去除骨髓深處的熱,用童子尿浸泡後搗汁熬成膏藥效果更好)。還能治療產後虛勞發熱、久瘧久痢、虛煩盜汗(能去除陰分潛藏的熱邪)、風毒熱黃、皮膚搔癢疥瘡、惡性瘡瘍、鬼氣屍疰等疾病。

(所謂身中鬼氣,指的是外邪侵入體內,有時在皮膚遊走,有時深入臟腑,發病時會出現刺痛,且疼痛部位不固定;還有一種是附在骨頭肌肉中,侵蝕血脈,聽到哭聲或看到屍體就會發作;還有一種是侵入四肢末梢,不知疼痛部位,常常發病時會出現恍惚,遇到風雪就會發作;還有一種是纏結在臟腑中,向上侵犯心胸肋部,發病時會出現絞痛,遇到寒冷就會發作;最後一種是導致全身沉重,精神錯亂,時常感覺昏迷疲憊,在每個節氣時發病會加重。李時珍說,《月令通纂》提到,在庚日潛伏時採摘青蒿,懸掛在門庭可以辟邪,冬至和元旦時各服用二錢也很好,可見青蒿治療鬼疰是有其道理的。)此外,青蒿還有明目的功效。

青蒿能清除暑熱,避穢辟邪。一般的苦寒藥大多對胃不利,但青蒿帶有芳香之氣,能調和脾胃,適合血虛有熱的人服用,因為它不損傷平和之氣。但若因寒涼而導致腹瀉,則應避免使用青蒿。使用時,應盡量使用嫩葉而非老葉,使用根而非莖。熬製成膏藥效果更好。(《聖濟總錄》記載,治療鼻息肉,將青蒿灰和石灰等份混合,淋汁熬成膏藥塗抹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