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五 草部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草部 (4)

1. 木通

古名通草。輕、通、行水、瀉心小腸火。

辛甘淡平。輕虛。上通心包。降心火,清肺熱。(心火降則肺熱清。)化津液。(肺為水源、肺熱清則津液化、水道通。)下通大小腸膀胱。導諸濕熱由小便出。(凡利小便者、多不利大便、以小水愈通、大便愈燥也、木通能入大腸、兼通大便。

東垣曰:肺受熱邪、津液氣化之源絕、則寒水斷流、膀胱受濕熱癃閉約束、則小便不通、宜此治之、朱二允曰:火在上則口燥眼赤鼻乾,在中則心煩嘔噦浮腫,在下則淋秘足腫、必藉此甘平之性、瀉諸經之火、火退則小便自利、便利則諸經火邪皆從小便而下降矣。君火宜木通、相火宜澤瀉、利水雖同、所用各別。

)通利九竅。血脈關節。治胸中煩熱。遍身拘痛。(楊仁齋云:遍身隱熱疼痛、拘急足冷、由伏熱傷血、宜木通以通心竅、則經絡自流行也。)大渴引飲。(中焦火。)淋瀝不通。(下焦火、心與小腸相為表裡、心移熱於小腸則淋秘。)耳聾泄腎火、通竅、目眩。口燥舌乾。

(舌為心苗。)喉痹咽痛。(火炎上焦。)鼻齆(熱壅清道、則氣窒不通。)失音。(清金。)脾熱好眠。(脾主四肢、倦則好眠、心為脾母、心熱清則脾熱亦除。)除煩退熱。止痛排膿。破血催生。行經下乳。(火不亢於內、氣順血行、則經調有準、乳汁循常。)精滑氣弱。

內無濕熱及妊娠者。均忌。色白而梗細者佳。藤有細孔,兩頭皆通。(故通竅。金瘡踒折、釀酒日飲、亦治鼠漏。)

白話文:

古名叫做通草。它性輕,有疏通作用,可以使水分運行,並能瀉掉心和小腸的火氣。

味道是辛、甘、淡,性質平和。藥性輕浮,能向上疏通心包,降低心火,清除肺熱(心火降下來,肺熱自然就清除了),促進津液生成(肺是水的源頭,肺熱清除了,津液就能正常生成,水道也暢通)。向下則能疏通大小腸和膀胱,引導體內濕熱通過小便排出(一般來說,利小便的藥物多不利於大便,因為小便順暢了,大便就會乾燥。但木通能進入大腸,兼有通便的作用)。

(名醫)東垣說:肺受到熱邪侵擾,導致津液和氣的化生之源斷絕,寒水無法正常運行,膀胱受到濕熱的阻礙,產生小便不通的狀況,可以用木通來治療。朱二允說:火在上部,會出現口乾、眼睛紅、鼻子乾;火在中部,會出現心煩、嘔吐、水腫;火在下部,會出現小便不順暢、腳腫。必須借助木通甘平和緩的藥性,來瀉掉各經脈的火氣,火氣消退了,小便自然就順暢了,小便順暢了,各經脈的火邪就會隨著小便下降。君火(心火)宜用木通來清瀉,相火(肝腎之火)宜用澤瀉來清瀉。雖然都是利水,但功效各有不同。

木通能疏通九竅,使血脈和關節暢通,能治療胸中煩熱、全身拘攣疼痛。(楊仁齋說:全身隱隱發熱疼痛,拘急,腳冷,這是因為伏藏的熱邪損傷血液導致的,應該用木通來疏通心竅,這樣經絡就能自行運行了。)還可以治療口渴想喝水(這是因為中焦有火)。治療小便淋漓不暢(這是因為下焦有火。心和小腸互為表裡,心火傳到小腸就會導致小便不順暢)。可以治療耳聾,疏通耳竅,洩腎火,也能治療眼睛眩暈、口乾舌燥(舌頭是心臟的外在表現)。還可以治療喉嚨腫痛(這是因為火在身體上部)。治療鼻塞(這是因為熱邪壅塞在鼻腔,導致氣窒不通)。治療失聲(這是因為能清肺熱)。治療脾熱導致的嗜睡(脾主四肢,身體倦怠就會想睡覺,心是脾的母親,心火清除了,脾熱自然也就清除了)。能消除煩躁,退熱,止痛,排除膿液,破除瘀血,幫助分娩,促進月經來潮,促進乳汁分泌(體內沒有火氣,氣血運行順暢,月經就能正常,乳汁也能正常分泌)。對於精液滑脫、氣虛的人來說,

體內沒有濕熱的人以及孕婦,都不宜使用。顏色白、莖細的木通最好。它的藤蔓有細孔,兩頭都是通的(所以能疏通孔竅)。金瘡損傷、跌打損傷,用木通泡酒每天飲用,也可以治療鼠瘺。

2. 通草

古名通脫木。輕、通、利水退熱。

色白氣寒。體輕味淡。氣寒則降。故入肺經。引熱下行而利小便。味淡則升。故入胃經。通氣上達而下乳汁。治五淋水腫。目昏耳聾。鼻塞失音。(淡通竅、寒降火、利肺氣。)退熱催生。中寒者勿服。(百一選方、治洗頭風痛、新通草瓦上燒存性、研末二錢、熱酒下、牙關緊者、挖口灌之。)

白話文:

通草,古時候又叫做通脫木。它的性質輕、能使經絡暢通、有利尿退熱的功效。

通草顏色白、氣味寒涼。它的本質輕、味道淡。氣味寒涼,所以能使氣往下走,因此歸屬於肺經,能夠引導熱氣往下走,並幫助排小便。味道淡,所以能使氣往上升,因此歸屬於胃經,能夠使氣往上通達,並促進乳汁分泌。它可以治療小便淋瀝不暢、水腫、眼睛昏花、耳朵聽不清楚、鼻塞、聲音沙啞。(味道淡能通開孔竅、寒涼能降火、有利肺氣。)能退熱、催生。體質虛寒的人不要服用。(《百一選方》中記載,用來治療洗頭後引起的頭痛,將新鮮的通草在瓦片上燒成炭,研成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熱酒送服。如果牙關緊閉,可以撬開嘴灌入。)

3. 天仙藤

通、活血消腫。

苦溫。疏氣活血。治風勞腹痛。妊娠水腫。葉似葛。圓而小。有白毛。根有須。四時不凋。(一云即青木香藤。集效方、天仙藤一兩、好酒一盞、煎半盞服之、治疝氣作痛、神效。)

白話文:

天仙藤

性味苦,藥性溫和。可以疏通氣機、促進血液循環、消除腫脹。能治療因風邪引起的勞損腹痛、以及孕婦水腫。它的葉子像葛葉,但比較圓而且小,上面有白色絨毛,根部有鬚根,一年四季都不會凋謝。(有一說認為它就是青木香藤。)《集效方》裡記載,用天仙藤一兩,加入一盞好酒,煎煮成半盞服用,可以治療疝氣引起的疼痛,效果非常好。

4. 葛根

輕、宣、解肌、升陽散火。

辛甘性平。輕揚升發。入陽明經。能鼓胃氣上行。生津止渴。(風藥多燥、葛根獨能止渴者、以其升胃氣入肺而生津爾。)兼入脾經。開腠發汗。解肌退熱。(脾主肌肉。)為治清氣下陷泄瀉之聖藥。(經曰:清氣在下、則生飧泄、葛根能升陽明清氣。)療傷寒中風。陽明頭痛。

(元素曰:頭痛如破、乃陽明中風、可用葛根蔥白湯、若太陽初病、未入陽明而頭痛者、不可便服升葛湯發之、反引邪氣入陽明也、仲景治太陽陽明合病、桂枝湯加葛根麻黃、又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、是用以斷太陽入陽明之路、非太陽藥也。)血痢溫瘧。(丹溪曰:凡治瘧、無汗要有汗、散邪為主、帶補、有汗要無汗、扶正為主、帶散、若陽瘧有汗、加參耆白朮以斂之、無汗、加柴葛蒼朮以發之。)腸風痘疹。

(能發痘疹、丹溪曰:凡斑疹已見紅點、不可更服升葛湯、恐表虛反增斑爛也。)又能起陰氣。散鬱火。解酒毒。(葛花尤良。)利二便。殺百藥毒。上盛下虛之人。雖有脾胃病。亦不宜服。即當用者。亦宜少用。多則反傷胃氣。以其升散太過也。(夏月表虛汗多、尤忌。)生葛汁大寒。

解溫病大熱。吐衄諸血。

白話文:

葛根,藥性輕、能宣散、可以解除肌肉的僵硬、並能提升陽氣、散發體內虛火。

味辛甘,藥性平和。它具有輕盈向上發散的特性,主要作用於陽明經,能夠促進胃氣向上運行,產生津液以止渴。(一般風藥大多偏於乾燥,而葛根獨具止渴之效,是因為它能將胃氣向上引導至肺部,從而產生津液。)同時也能作用於脾經,開啟皮膚的毛孔以發汗,解除肌肉的僵硬並退熱。(脾主管肌肉的活動。)它被視為治療清氣下陷導致腹瀉的良藥。(醫書說:清氣下陷時會導致腹瀉,而葛根能提升陽明經的清氣。)能治療外感風寒、中風、以及陽明經頭痛。

(李杲說:頭痛如裂,這是陽明經中風的症狀,可以使用葛根蔥白湯來治療。如果太陽經剛開始生病,還未傳入陽明經就頭痛的話,不可以馬上服用升葛湯來發汗,反而會引導邪氣進入陽明經。張仲景治療太陽經和陽明經合併的疾病,會使用桂枝湯加入葛根和麻黃;另外還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,這是用來阻斷太陽經邪氣傳入陽明經的,並不是治療太陽經的藥物。)葛根還能治療血痢、溫瘧。(朱丹溪說:凡是治療瘧疾,如果沒有汗,就要使其發汗,主要以散邪為主,並兼顧補益;如果已經有汗,就要使其不再出汗,主要以扶正為主,並兼顧散邪。如果是陽瘧有汗,要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白朮來收斂;如果是陽瘧無汗,要加入柴胡、葛根、蒼朮來發汗。)葛根也能治療腸風、以及促進痘疹發出。

(葛根能促使痘疹發出,朱丹溪說:凡是斑疹已經出現紅點時,不可再服用升葛湯,恐怕會因為表虛反而使斑疹更加潰爛。)葛根還能振奮陰氣,疏散體內的鬱火,解除酒毒。(葛花的效果尤其好。)它能通利二便,並能解除各種藥物的毒性。對於體質上盛下虛的人,即使有脾胃方面的疾病,也不宜服用葛根。即使需要使用,也應該少量使用,過多反而會損傷胃氣,因為它升散的力量太過強烈。(夏天體表虛弱、容易出汗的人,尤其忌用。)生葛根汁藥性大寒。

可以解除溫熱病引起的高熱,以及各種出血症狀。

5. 茜草

通、行血。

色赤入營。氣溫行滯。味酸走肝。而咸走血。(本經苦寒。)入厥陰血分。(心包、肝。)能行血止血。(能行故能止、消瘀通經、又能止吐崩尿血。)消瘀通經。(酒煎一兩、通經甚效。)治風痹黃疸。

(疸有五、黃疸、谷疸、酒疸、黃汗疸、女勞疸、此蓋蓄血發黃、不專於濕熱者也、女勞疸必屬腎虛、亦不可以濕熱例治、當以地黃、萸肉、山藥壯其水、人參培其氣、兼陽虛者、姜附肉桂、亦所必用、再隨證而加利濕藥。)崩暈撲損。痔瘻瘡癤。無瘀滯者忌投。一名茹蘆。

一名血見愁。根可染絳。忌鐵。

白話文:

茜草,能疏通、運行血液。

顏色赤紅,能進入營分(血液中的營養部分)。藥性溫和,能疏通行滯的氣血。味道酸,能歸經於肝;味道鹹,能歸經於血。(《本經》記載茜草味苦性寒。)主要作用於厥陰經的血分(心包經和肝經)。能促進血液循環,也能止血。(因為能促進血液循環,所以能止血;能消除瘀血、疏通經絡,也能止吐血、崩漏、尿血。)能消除瘀血、疏通經絡。(用酒煎服一兩茜草,疏通經絡的效果非常好。)能治療風痹、黃疸。

(黃疸有五種:黃疸、穀疸、酒疸、黃汗疸、女勞疸。這裡的黃疸指的是因為體內積蓄瘀血導致的發黃,不單單指濕熱引起的。女勞疸必定是腎虛導致的,也不能用濕熱的方法來治療,應該用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來強壯腎水,用人參來培補元氣。如果兼有陽虛,就必須加上乾薑、附子、肉桂。再根據具體情況加上利濕藥。)能治療崩漏、暈厥、跌撲損傷、痔瘡、瘻管、瘡癤。沒有瘀血停滯的人禁用。茜草又名茹蘆。

又名血見愁。根部可以作為紅色染料。忌用鐵器煎煮。

6. 紫葳花

一名凌霄花。瀉血熱、破血瘀。

甘酸而寒。入厥陰血分。(心包、肝。)能去血中伏火。破血去瘀。主產乳余疾。崩帶癥瘕。腸結血閉淋閉。風癢。血熱生風之證。女科多用之。(肺癰有用之為君藥者。末和密陀僧、唾調、敷酒齄鼻、驗。)破血之藥。走而不守。虛人避之。孕婦尤忌。花開五瓣。黃赤有點。不可近鼻聞。傷腦。畏鹹鹵。(通身風癢、紫葳末酒服二錢、效。)

白話文:

紫葳花,又名凌霄花。能清瀉血分中的熱邪、破除血瘀。

味道甘酸,性質寒涼。歸入足厥陰肝經的血分(主要影響心包和肝)。能夠去除血液中潛伏的火熱,破除血瘀。主要治療產後乳汁不通等疾病,以及崩漏、帶下、癥瘕、腸道阻塞、血閉、小便不暢等症狀,還有風疹搔癢、血熱引起的風證。婦科常用此藥。(有時也會用來治療肺癰,作為主要藥物。將花磨成粉末,和密陀僧混合,用唾液調勻敷在酒糟鼻上,有效果。)此藥為破血的藥物,藥性走竄不守,體虛的人要避免使用,孕婦尤其忌用。花朵有五片花瓣,呈黃紅色並帶有斑點。不要靠近鼻子聞,會傷害腦部。畏懼鹹鹵。(全身風癢,將紫葳花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二錢,有效果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