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二 草部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草部 (10)

1. 白芷

宣、發表、祛風燥濕。

色白味辛。行手陽明庚金。(大腸。)性溫氣厚,行足陽明戊土。(胃。)芳香上達。入手太陰辛金。(肺。)故主治不離三經。通竅發汗。除濕散風。治頭目昏痛。(陽明之脈縈於面、故治頭面諸疾、楊吉老方、白芷湯泡四五遍、蜜丸彈子大、名都梁丸、每服一丸、荊芥點臘茶嚼下。)眉稜骨痛。

(風熱與痰、同酒浸黃芩為末、茶下。)牙痛。(上齦屬足陽明、下齦屬手陽明、二經風熱。)鼻淵。(肺主鼻、風熱乘肺、上爍於腦、故鼻多濁涕而淵、經曰:腦滲為涕、宜同細辛辛夷治之。)目癢淚出面皯。(干去聲、面黑氣。)瘢疵。(可作面脂。)皮膚燥癢。三經風熱之病。

及血崩血閉。腸風痔瘻。癰疽瘡瘍。三經濕熱之病。活血排膿。(腸有敗膿血、淋露腥穢、致臍腹冷痛、須以此排之。)生肌止痛。解砒毒、蛇傷。(先以繩扎傷處、酒調下白芷末五錢、種白芷、能闢蛇。)又治產後傷風。諸種頭痛。

(自魚尾上攻、血虛頭痛、多在日晚、宜四物加辛芷、氣虛頭痛、多在清晨、宜芎藁倍參耆、劉松石保壽堂經驗方、治偏正頭風、白芷川芎各三錢、搽牛腦上、加酒頓熟、熱食盡醉、其病如失。)燥能耗血。散能損氣。有虛火者勿用。癰疽已潰。宜漸減去。色白氣香者佳。(名官白芷、不香者名水白芷。

)不堪用。微焙。當歸為使。惡旋覆花。

白話文:

白芷,有宣散、發散、祛除風邪和乾燥濕氣的功效。

它顏色是白色,味道辛辣。它作用於手陽明經的庚金(對應大腸)。藥性溫和,氣味濃郁,作用於足陽明經的戊土(對應胃)。它的芳香可以向上傳達,作用於手太陰經的辛金(對應肺)。因此,白芷主要治療與這三條經脈相關的疾病。它可以疏通孔竅、發汗、去除濕氣、驅散風邪,治療頭部昏痛(陽明經的脈絡環繞面部,所以可以治療頭面部的各種疾病。楊吉老的方子,用白芷湯浸泡四五次,再將其製成蜜丸,大小如彈丸,叫做都梁丸,每次服用一丸,用荊芥點上臘茶後嚼服)。也能治療眉稜骨疼痛。

(風熱和痰一起作用時,可以將白芷和用酒浸泡過的黃芩研磨成粉末,用茶送服。)可以治療牙痛(上牙齦屬於足陽明經,下牙齦屬於手陽明經,都與這兩條經脈的風熱有關)。也能治療鼻淵(肺主管鼻子,風熱侵襲肺部,向上侵擾到腦部,所以鼻腔會流出很多渾濁的鼻涕,這就是鼻淵。醫書說:腦部滲出的液體是鼻涕。可以和細辛、辛夷等藥材一起使用)。可以治療眼睛癢、流淚、臉部出現黑斑(臉部黑氣)。也能治療疤痕(可以製成面脂使用)。以及皮膚乾燥發癢等三經風熱引起的疾病。

也可以治療血崩、閉經,以及腸風、痔瘡、瘻管、癰疽、瘡瘍等三經濕熱引起的疾病。能活血化瘀、排除膿液(腸道有膿血,滲出腥臭的液體,導致肚臍周圍腹部冷痛,需要用白芷來排除膿液)。可以促進肌肉生長、止痛。能解砒霜毒、蛇咬傷的毒(先用繩子紮住傷口,用酒沖服五錢白芷粉末,種植白芷,可以避蛇)。還可以治療產後傷風、各種頭痛。

(從魚尾穴向上侵犯的頭痛,多為血虛引起的,通常在傍晚發作,適合用四物湯加上辛夷和白芷來治療。氣虛引起的頭痛,多在清晨發作,適合用芎藭、黃耆加上人參來治療。劉松石保壽堂的經驗方,用來治療偏頭痛,用白芷和川芎各三錢,塗抹在牛腦上,加酒燉熟,趁熱吃完喝醉,頭痛就會消失。)白芷藥性乾燥,會耗損血液;藥性發散,會損傷氣。有虛火的人不要使用。癰疽已經潰爛的,應該逐漸減少用量。顏色白、氣味芳香的白芷是最好的(叫做官白芷,不香的叫做水白芷)。

沒有藥效的白芷不能使用。稍微烘烤一下。用當歸來引導藥效。忌與旋覆花同時使用。

2. 藁本

宣、去風寒濕。

辛溫雄壯。為太陽經風藥。(膀胱。)寒鬱本經。頭痛連腦者。必用之。(凡巔頂痛、宜藁本防風、酒炒升柴。)治督脈為病。脊強而厥。(督脈並太陽經、貫脊、又能下行去濕。治婦人疝瘕。陰寒腫痛。腹中急痛。(皆太陽經寒濕、胃風泄瀉。夏英公病泄、醫以虛治、不效、霍翁曰:此風客於胃也、飲以藁本湯而愈、蓋藁本能除風濕耳。)粉刺酒齄。

和白芷、作面脂良。)按頭痛挾內熱及傷寒。發於春夏。陽證頭痛。不宜進也。根紫色。似芎藭而輕虛。氣香味麻。惡䕡茹。(小兒疥癬、藁本煎湯浴、並浣衣。)

白話文:

藁本

可以宣散、去除風寒濕邪。

藥性辛溫且氣勢強盛。是屬於太陽經的風藥(對應膀胱經)。如果寒邪鬱結在本經,導致頭痛連到後腦的,就一定要用它。(凡是巔頂痛,適合用藁本搭配防風,用酒炒過後再加入升麻、柴胡一起使用。)可以治療督脈所引起的疾病,像是脊椎僵硬、四肢冰冷。(督脈與太陽經相連,貫穿脊椎,又能向下行以去除濕氣。也能治療婦女疝氣、腹部腫塊、陰部寒冷腫痛、腹部劇烈疼痛。(這些都是太陽經的寒濕所致)以及胃部風邪引起的腹瀉。曾有夏英公腹瀉,醫生用虛證來治療,卻沒效果。霍翁說:這是風邪侵襲胃部。於是給他喝藁本湯就治好了,可見藁本能去除風濕。)對於粉刺、酒糟鼻也有療效。

和白芷一起使用,做成面脂效果很好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頭痛是夾雜內熱或是傷寒,發生在春夏季節,屬於陽證頭痛,就不適合服用藁本。藁本的根是紫色的,外形像芎藭但是比較輕虛。氣味香麻。不適合與䕡茹一起使用。(小兒疥癬,可用藁本煎湯洗浴,並清洗衣物。)

3. 香薷

宣通利濕、消暑退熱。

辛散皮膚之蒸熱。溫解心腹之凝結。屬金水而主肺。為清暑之主藥。肺氣清。則小便行而熱降。(暑必兼濕、治暑必兼利濕、若無濕、但為乾熱、非暑也。)治嘔逆水腫。(熬膏服、小便利則消。)腳氣口氣。(煎湯含漱。)單服治霍亂轉筋。香薷乃夏月解表之品。無表邪者戒之。

(其性溫熱、陰暑宜用以溫散、若陽暑、則宜清涼、誤服之、反成大害、時珍曰:有處高堂大廈、納涼太過、飲冷太多、陽氣為陰邪所遏、反中入內、遂病頭痛惡寒、煩躁口渴、吐瀉霍亂、宜用之以發越陽氣、散邪和脾則愈、若飲食不節、勞役作喪之人、傷暑、汗出如雨、煩躁喘促、或瀉或吐者、乃內傷之證、宜用清暑益氣湯、人參白虎湯之類、以瀉火益元、若用香薷、是重虛其表、而益之熱矣。今人謂能解暑、概用代茶、是開門揖盜也。

)陳者良。宜冷服。(經所謂治溫以清涼而行之也、熱服作瀉。小兒發遲、陳者二兩、水一盞、煎汁三分、入豬脂半兩和塗、白禿慘痛、加胡粉和塗。)

白話文:

香薷

具有宣散通暢、排除濕氣、消除暑熱、退燒的功效。

它能用辛散的特性,疏散皮膚的蒸發熱氣。用溫熱的性質,解開心腹部位的氣血凝滯。歸屬於金水,主要作用於肺部。是清解暑氣的主要藥物。當肺氣清順時,小便就能暢通,熱氣自然下降。(暑熱必定夾帶濕氣,所以治療暑熱必須兼顧利濕。如果沒有濕氣,只是乾燥的熱,那就不是暑邪。)能治療嘔吐、水腫。(將香薷熬成膏服用,小便順暢就能消除水腫。)可以治療腳氣和口臭。(用煎好的湯含漱。)單獨服用可以治療霍亂導致的抽筋。香薷是夏季用來發汗解表的藥物,沒有表邪的人要避免使用。

(香薷的藥性是溫熱的,陰暑適合用它來溫散,如果是陽暑,就應該用清涼的藥物來治療。如果誤用,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。李時珍說:有些人居住在高堂大廈,過於貪涼,喝太多冷飲,導致陽氣被陰邪阻礙,反而深入體內,造成頭痛怕冷、煩躁口渴、嘔吐腹瀉、霍亂等症狀,這時就應該用香薷來發散陽氣,驅散邪氣,調和脾胃,這樣就能痊癒。如果是因為飲食不節制、過度勞累、或者在喪事期間傷到暑氣,導致汗出如雨、煩躁喘促,或是腹瀉嘔吐,這屬於內傷的症狀,應該用清暑益氣湯、人參白虎湯之類的藥方,來瀉火益氣。如果使用香薷,就等於是加重虛弱的表層,反而會加重熱氣。現在的人說香薷能解暑,就隨意用來替代茶飲,這簡直是引狼入室。

)陳舊的香薷藥效更好。適合冷服。(就像經書說的,治療溫熱的疾病要用清涼的藥物來調治。熱服會導致腹瀉。小兒發育遲緩,用陳舊的香薷二兩,加水一杯,煎煮到剩下三分之一的量,加入半兩豬油調和塗抹,可以治療白禿瘡的疼痛,如果再加上胡粉調和塗抹效果更好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