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四 草部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草部 (6)

1. 䕡茹

瀉、破血。

辛寒。蝕惡肉。排膿血。殺疥蟲。除熱痹。破癥瘕。(素問、同烏鰂骨、治婦人血枯。)根如萊菔。皮黃肉白。葉長微闊。折之有汁。結實如豆。一顆三粒。甘草為使。

白話文:

辛性寒涼。可以腐蝕惡肉。排出膿血。殺死疥蟲。消除熱痹症。化解癥瘕。

(《素問》中記載:與烏鰂骨同用,可以治療婦女血枯。)

它的根像蘿蔔。皮是黃色的,肉是白色的。葉子較長且稍寬。折斷它會有汁液流出。結出的果實像豆子。每顆果實有三粒種子。配甘草作為引子。

2. 天名精

一名地松、一名活鹿草、一名蝦蟆藍。瀉熱吐痰、破血解毒。

白話文:

這味藥又名地鬆、又名活鹿草、又名蝦蟆藍。有瀉熱、化痰、破血、解毒的功效。

辛甘而寒。能破血。(一婦產後、口渴氣喘、面赤有斑、大便泄、小便閉、用行血利水藥不效、用天名精根葉、濃煎膏飲、下血一桶、小便通而愈。)能止血。吐痰除熱、解毒殺蟲。治乳蛾喉痹。砂淋血淋。(蘇沈良方云:濃煎加乳麝少許、神效。)小兒牙關緊閉。急慢驚風。

白話文:

此藥味辛、甘、性寒。有活血化瘀的作用。(有一名產婦生完孩子後,口渴、氣喘、臉上發紅且有斑點,大便稀,小便不通,使用行血利水藥物無效,使用天名精根葉濃煎膏狀後飲用,排出一桶血塊,小便通暢而痊癒。)也有止血的作用。能夠止咳降火、解毒殺蟲。治療乳蛾喉痹。砂淋血淋。(《蘇沈良方》記載:濃煎時加入少許牛乳和麝香,效果極佳。)小兒牙關緊閉。急慢驚風。

(不省人事者、絞汁入好酒灌之、即蘇、以醋拌渣、敷項下。)服汁吐瘧痰。(喉蛾及驚風服之、亦取其吐痰。)漱汁止牙痛。搗敷蛇蟲螫毒。根名杜牛膝。功用相同。色白如短牛膝。(煎湯洗痔、渣塞患處良。)地黃為使。(男女吐血、地松曬乾為末、茅花湯調服二錢、效。

白話文:

昏迷不醒的人, 絞取汁液加入上等酒中灌服,即可甦醒。用醋拌渣滓,敷在頸部。

服用汁液可吐出瘧疾痰液。(對於咽喉腫痛和驚風,也服用汁液,取其吐痰之效。)用汁液漱口可止牙痛。搗碎敷用可治療蛇蟲咬傷的毒性。

根部名稱為杜牛膝,功效與牛膝相同。顏色呈白色,形狀較短。(煎湯清洗痔瘡,藥渣塞入患處效果良好。)地黃作為引導藥使用。

(男女吐血,)將地松曬乾研成細末,用茅花湯調服二錢,有效。

鶴蝨(瀉、殺蟲。)苦辛。殺五臟蟲。治蛔咬腹痛。(面白唇紅、時發時止、為蟲痛、肥肉汁調末服。)即天名精子。最黏人衣。有狐氣。炒熟則香。(怪疾奇方、大腸蟲出不斷、斷之復生、行坐不得、鶴蝨末水調半兩服、自愈。)

白話文:

鶴蝨 (用於瀉下、殺蟲)

味道:苦辛

功效:殺死五臟裡的寄生蟲。治療蛔蟲咬噬引起的腹痛。(面色蒼白,嘴脣紅潤,時有時無的發作,是寄生蟲引起的腹痛,用肥肉汁拌著粉末服用。)

同天名精,容易粘在衣服上,有狐臭味。炒熟後有香味。

(奇怪的疾病,奇特的偏方,大腸裡的寄生蟲不斷排出,排出後又再生,無法坐立行走,服用半兩鶴蝨粉末調水服用,就能自愈。)

3. 山慈姑

瀉熱解毒。

甘微辛而寒。功顓清熱散結。治癰瘡疔腫,瘰癧結核。(醋磨塗。)解諸毒。蠱毒。蛇蟲狂犬傷。根類慈姑小蒜。去毛殼。(有毛殼包裹者真、故今人俱稱為毛姑。)

白話文:

甘草味微辛、寒涼。主要功能為清熱散結。用於治療膿腫、疔瘡、腫脹,瘰癧和結核(可以用醋研磨外敷)。解各種毒。蠱毒。蛇蟲和狂犬傷。與慈姑和蒜頭同科,去掉毛殼(有毛殼包覆的纔是真品,所以現在的人們都稱之為毛姑)。

4. 茵芋

宣、去風濕。

辛苦微溫。治風濕拘攣痹痛。(時珍曰:古方治風癇、有茵芋丸、治風痹、有茵芋酒、治產後風、有茵芋膏、風濕諸證多用之、茵芋、石楠、莽草、皆治風妙品、世所罕知。)莖赤。

葉似石榴而短厚。炙用。

白話文:

茵芋性溫和,對風濕引起的抽搐、麻痹和疼痛有治療作用。(李時珍曰:古方中治療風癇的茵芋丸、治療風痹的茵芋酒、治療產後風的茵芋膏,都大量使用茵芋,茵芋、石楠、莽草等都是治療風病的良藥,但世人卻鮮有了解。)茵芋的莖部呈紅色。

5. 莽草

宣、去風濕。

辛苦而溫。治頭風癰腫。乳癰疝瘕。(蘇頌曰:古方風濕諸酒多用之、今人取葉煎湯、熱含、治牙蟲喉痹甚效、甄權曰:不入湯。)取葉細銼。以生甘草、水蓼二味同盛。入生稀絹袋中。甑中蒸一日。去二味曝乾。(聖惠方、治頭風久痛、莽草煎湯沐之、勿令入目。)

白話文:

藥性辛溫。用於治療頭部風濕、癰腫、乳腺結塊、疝氣和腫塊。(蘇頌說:古代用於治療風濕的各種藥酒中經常使用這種草藥。現代人取其葉子煎湯,趁熱含服,可以有效治療蛀牙和喉嚨痛。甄權說:不宜入湯。)

取其葉子切成細末。與生甘草、水蓼這兩味藥一起放入一個薄絹布袋中。放入蒸籠中蒸煮一天。取出後去除甘草和水蓼,曬乾葉子備用。(《聖惠方》記載:治療長久頭風疼痛,可用莽草煎煮湯液,用於洗頭,但要注意不要讓藥液進入眼睛。)

6. 仙茅

燥、補腎命。

辛熱。助命火。益陽道。明耳目。補虛勞。治失溺無子。心腹冷氣不能食。(溫胃。)腰腳冷痹不能行。(暖筋骨。)專於補火。唯精寒者宜之。(唐婆羅門始進此方、當時盛傳服之多效、如法制、陰乾蜜丸、酒服、禁食牛乳牛肉、許真君書云:甘能養肉、辛能養節、苦能養氣、咸能養骨、酸能養筋、滑能養膚、和苦酒服之、必效也。)火熾者。

白話文:

性味辛熱。有助於提升人體生命之火,增強陽氣,使耳朵和眼睛明亮。可以補益虛弱勞累以及治療不育。可以治療因心腹冷氣而不能進食(暖胃)。可以治療腰腳冰冷麻痹而不能行走(暖筋骨)。主要用於補火。只有身體極度虛寒的人才適合服用。(唐朝的婆羅門人首先引入此方,當時服用此方的人很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按照古法製作,將藥材陰乾後製成蜜丸,用酒送服。服用期間禁止食用牛奶和牛肉。許真君的書中寫道:甘味可以養肉,辛味可以養節,苦味可以養氣,鹹味可以養骨,酸味可以養筋,滑味可以養膚。將藥丸與苦酒一起服用,一定會有效。)對於火氣旺盛的人來說,不宜服用。

有偏絕之虞。葉如茅而略闊。根如小指。黃白多涎。竹刀去皮切。糯米泔浸一宿。去赤汁。則毒出。忌鐵。

白話文:

很容易中毒。葉子像茅草但較寬,根部像小指那麼粗。黃白色,表面有許多黏液。用竹刀去除外皮並切成小片。用糯米水浸泡一晚。除去紅色汁液,毒性就會跑出來。忌諱接觸鐵器。

7. 葈耳

一名蒼耳、即詩卷耳。輕、發汗、散風濕。

白話文:

一種叫做蒼耳的草藥,也就是詩經裡提到的卷耳。性質輕盈,能發汗,有散風濕的功效。

甘苦而溫。善發汗。散風濕。上通腦頂。下行足膝。外達皮膚。治頭痛目暗。齒痛鼻淵。肢攣痹痛。瘰癧瘡疥。(李瀕湖集簡方、採根煎熬、名萬應膏。)遍身瘙癢。(作浴湯佳。)散氣耗血。虛人勿服。去刺酒蒸。忌豬肉。(千金翼、治毒攻手足腫痛欲斷、蒼耳搗汁漬之、並以滓敷之、立效、春用心、冬用子。)

白話文:

此藥味道甘苦而溫和。有發汗解表的功效,能驅散風濕。藥力上可達頭部,下可達腳膝。外用可滲透皮膚。主治頭痛、視力模糊、牙痛、鼻炎、四肢麻痺疼痛、瘰癧瘡疥。(李瀕湖的《集簡方》中收錄了一味簡便的藥方,採集根部煎熬,取名為「萬應膏」。)全身瘙癢。(可作沐浴湯。)本藥能耗氣傷血,虛弱的人不宜服用。去除藥刺,用酒蒸服。忌食豬肉。(《千金翼方》記載了一味治療毒瘡導致手足腫痛欲斷的妙方,用蒼耳搗汁浸漬患處,並用藥渣敷貼,立竿見影。春季用嫩葉,冬季用種子。)

8. 木鱉子

瀉、外用治瘡。

味苦微甘。利大腸。治瀉痢疳積。瘰癧瘡痔。乳癰蚌毒。消腫追毒。生肌除䵟。(音旱、黑斑。)顓入外科。核扁如鱉。綠色。(去油者。番木鱉、形較小、有毛、治咽喉痹痛、消痞塊。)

白話文:

味道苦帶點甜。有利於大腸通暢。治療腹瀉、痢疾、疳積。瘰癧、瘡瘍、痔瘡。乳癰和蛤蜊毒。消腫、追毒。生長新組織、祛除黑斑。主要用於外科。果核扁扁的,像烏龜殼。果實綠色。(去油的南美番木鱉果,形狀較小,有毛,用於治療咽喉腫痛,化解硬塊。)

9. 土連翹

宣、行血。

苦溫。治風寒濕痹。歷節腫脹。撲損疼痛。(為末、同沒藥、血竭、酒服。)大損新血。無瘀勿用。(體虛有瘀、亦忌之。)

白話文:

性質苦、溫。治療因風寒濕引起的關節疼痛,關節腫脹,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。(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與沒藥、血竭一起,用酒送服。)

會損耗新的血液,有瘀血時才能使用。(身體虛弱、有瘀血時,不能使用。)

10.

宣、闢穢殺蟲。

辛溫。宣陽氣。行經絡。治山嵐瘴氣。(明時徵滇、深入瘴地、軍中皆染病、獨一營以服煙得免、由是遍傳遠邇、人皆服之矣。)寒濕陰邪。闢穢殺蟲。(搗汁、可毒頭蝨、煙筒中水、能解蛇毒。)其氣入口。頃刻而周一身。令人通體俱快。(其性純陽、能行能散。)用以代酒代茗。

白話文:

辛溫之性:

辛溫之性,能發散陽氣,暢通經絡。

治病功效:

用於治療瘴癘之氣。明朝攻打滇地時,軍中皆受瘴氣侵襲,唯有服用「煙」的一營倖免於難。從此,「煙」廣為流傳,人們爭相服用。

驅邪殺蟲功效:

能驅除寒濕陰邪,殺滅毒蟲。搗汁可用於毒殺頭蝨,煙筒中的水能解毒蛇毒。

食用感受:

其氣味入口,頃刻間遍及全身,令人通體舒暢。因其性純陽,能行能散。

其他用途:

可用來代替酒和茶。

終身不厭。(故一名相思草。)然火氣熏灼。(最爍肺陰、今人患喉風咽痛、嗽血失音之證甚多、未必不由嗜煙所致。)耗血損年。衛生者宜遠之。閩中產者最佳。(質細、名金絲、沈氏露書云:呂宋國有草、名淡巴菰、漳州人自海外攜來、莆田亦種之、今處處有之、不獨閩矣。

白話文:

煙草終身戒不掉。(因此有一個別名叫做相思草。)但火氣極大。(最損傷肺部陰液,現代人患有喉嚨痛、咽喉痛、咳血失聲的病症很多,不一定不與嗜好抽菸有關。)耗血損壽。注重養生的人應該遠離它。福建產的煙草最好。(質地細膩,名為金絲,沈氏的《露書》中說:呂宋國有草,名為淡巴菰,漳州人從海外帶了回來,莆田也種植,現在各地都有了,不只在福建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