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三 草部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草部 (7)

1. 續斷

補肝腎、理筋骨。

苦辛微溫。補肝腎。通血脈。理筋骨。主勞傷。暖子宮。縮小便。止遺泄。破瘀血。治腰痛胎漏。(懷妊瀝血。)崩帶腸風血痢。(平胃散一兩、用續斷二錢半、每服二錢、米飲下、治時痢甚效。)癰痔腫毒。又主金瘡折跌。(以功命名。)止痛生肌。女科外科。需為上劑。

(補而不滯、行而不泄、取用宏多。)川產良。狀如雞腳。皮黃皺節。節斷者真。(草茅根、形似續斷、誤服令人筋軟。)去向里硬筋。酒浸。地黃為使。惡雷丸。(葉搗罨打撲傷損。)

白話文:

續斷,能夠補益肝腎、調理筋骨。

味道苦澀帶點辛辣,藥性微溫。它能補養肝腎,疏通血脈,調理筋骨,主要用於治療勞損帶來的疾病。還能溫暖子宮,減少小便次數,治療遺精遺尿,破除瘀血,治療腰痛和胎漏(懷孕時出血)。也能治療崩漏、白帶、腸風血痢。(可以用平胃散一兩,加上續斷二錢半,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送服,治療時疫痢疾效果很好。)此外,還能治療癰瘡、痔瘡、腫毒,以及金屬外傷、跌打損傷。(因為它有接續斷骨的功效而得名。)具有止痛、促進肌肉生長的作用。婦科和外科疾病,都需要用到它,是重要的藥物。

(它補益而不停滯,疏通而不洩耗,用途非常廣泛。)四川產的品質最好,形狀像雞腳,表皮黃色且多皺紋,節段斷裂的是真品。(草茅根外形與續斷相似,誤服會使人筋骨軟弱。)使用時要去除內裡堅硬的筋。通常用酒浸泡後使用。地黃可以作為輔助藥,但忌與雷丸同用。(它的葉子搗爛後敷在跌打損傷處,可以治療。)

2. 胡盧巴

燥、補腎命、除寒濕。

苦溫純陽。入右腎命門,暖丹田,壯元陽。治腎臟虛冷。陽氣不能歸元。(同附子硫黃。)瘕疝冷氣。(同茴香巴戟川烏川楝吳茱萸。)寒濕腳氣。相火熾盛。陰血虧少者禁之。出嶺南。番舶者良。云是番萊菔子。淘淨。酒浸曝。或蒸或炒。(小腸氣痛、胡盧巴為末、每服二錢、茴香湯下。)

白話文:

胡盧巴

性味燥熱,能夠補益腎臟的命門之火,去除體內的寒氣和濕氣。

味道苦溫,屬純陽之性。藥性歸於右腎的命門,能夠溫暖丹田,增強元陽。主要治療腎臟虛寒、陽氣無法歸藏的病症。(作用與附子、硫磺相似。)也能治療腹部痞塊、疝氣等因寒氣引起的疾病。(可與茴香、巴戟天、川烏、川楝子、吳茱萸等藥材一同使用。)還能治療寒濕引起的腳氣。但若是體內相火過旺、陰血不足的人則不宜使用。這種藥材產於嶺南地區,其中由外國船隻運來的品質最佳,據說它是外國的蘿蔔子。使用時需先淘洗乾淨,再用酒浸泡後曝曬,或蒸或炒皆可。(若因小腸氣痛,可將胡盧巴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以茴香湯送服。)

3. 艾葉

宣理氣血、燥逐寒熱。

苦辛。生溫熟熱。純陽之性。能回垂絕之元陽。通十二經。走三陰。(太、少、厥。)理氣血。逐寒濕。暖子宮。止諸血。溫中開鬱。調經安胎。(胎動腰痛下血、膠艾湯良、膠艾煎服、亦治虛痢。)治吐衄崩帶。(治帶要藥。)腹痛冷痢。血痢。霍亂轉筋。殺蛔治癬。(醋煎服、外科有用干艾作湯、投白礬二三錢、洗瘡、然後敷藥、蓋人氣血冷、必假艾力以佐陽、而艾性又能殺蟲也。)以之灸火。

能透諸經而除百病。(丹田氣弱、臍腹冷者、以熟艾裝袋、兜臍腹、甚妙、寒濕腳氣亦宜、以此夾入襪內。)純陽香燥。凡血燥生熱者。禁與灸火。亦大傷陰血。虛者宜慎。陳久者良。揉搗如綿。謂之熟艾。灸火用。婦人丸散。醋煮搗餅。再為末用。(入茯苓數片同研、則易細。

)煎服宜鮮者。醋、香附為使。(艾附丸、調婦人諸病、宋時重湯陰艾、自明成化來、則以蘄州艾為勝、云灸酒罈、一灸便透、蒙筌、發明、並以野艾為真蘄艾、雖香、實非艾種、今人多以蓬蒿偽蘄艾。)

白話文:

艾葉,味道苦且辛辣。生用時性溫,熟用則性熱,屬於純陽之物。它能恢復快要耗盡的元陽,通暢十二經脈,特別能走入三陰經(太陰、少陰、厥陰)。艾葉能調理氣血,驅散寒濕,溫暖子宮,止住各種出血。還能溫暖中焦、疏散鬱結,調理月經,安胎(對於胎動不安、腰痛、下血等症狀,用膠艾湯效果很好,煎服膠艾湯也能治療虛弱引起的痢疾)。艾葉可治療吐血、流鼻血、崩漏、白帶(是治療白帶的重要藥物)。還能治療腹痛、寒性痢疾、血痢、霍亂引起的抽筋,殺死蛔蟲,治療癬(用醋煎服,外科也有用乾艾葉煎湯,加入二三錢白礬,清洗瘡口,然後再敷藥,因為人體氣血虛冷,必須藉助艾葉的陽氣來輔助,而且艾葉本身又能殺蟲)。將艾葉用於艾灸,能使藥力透達各經脈,消除各種疾病(對於丹田氣虛、臍腹發冷的人,可以用熟艾葉裝入袋中,兜住臍腹,效果非常好,寒濕引起的腳氣也適用,可以將艾葉夾入襪子內)。

艾葉屬於純陽燥熱之物,凡是血燥生熱的人,禁止使用艾灸,以免大傷陰血。體虛的人也要謹慎使用。陳年的艾葉藥效較好。將艾葉揉搗成棉絮狀,稱為熟艾,可以用於艾灸。婦女的丸劑、散劑,可以使用醋煮搗成餅狀,再研成末使用(加入幾片茯苓一同研磨,會更容易磨細)。煎服宜用新鮮的艾葉。醋和香附可以作為輔助藥物(艾附丸可以調理婦女的各種疾病。宋代重視湯陰艾,自明朝成化年間開始,則認為蘄州艾最好,據說用它灸酒罈,一灸就能透入。蒙筌的發明,並認為野艾是真正的蘄艾,雖然香,但其實並非艾的種類。現在很多人用蓬蒿來假冒蘄艾)。

4. 木棉

綱目作木綿、俗呼棉花。

甘溫。治血崩金瘡。(白綿或布、燒灰。)子油、辛熱微毒。治惡瘡疥癬。然燈損目。有草木二種。(草本出南番、宋末始入江南、今則遍及江北與中州矣、不蠶而綿、不麻而布、利被天下、其益大哉、木本出交州永昌等處。)

白話文:

《本草綱目》裡記載的名稱是木綿,民間俗稱棉花。

味道甘甜性溫和,可以治療婦女血崩和外傷出血(用白棉花或棉布燒成灰使用)。棉花籽榨出的油,味道辛辣性熱且帶有微毒,可以治療惡性瘡瘍和疥癬。但是用棉籽油點燈會損傷眼睛。棉花有草本和木本兩種。(草本棉花產於南方外國,在宋朝末年才傳入江南地區,現在已經遍佈江北和中原一帶,它不是蠶絲卻能產出棉絮,不是麻類卻能織成布,利益廣被天下,對人們的助益非常大。木本棉花產於交州、永昌等地。)

5. 雞冠花

甘涼。治痔漏下血。赤白下痢。崩中。赤白帶下。(分赤白用。)子治腸風瀉血。赤白痢。崩中帶下。(炒用。)苗治瘡痔及血病。以花狀命名。

白話文:

雞冠花,味甘性涼。可以用來治療痔瘡導致的漏血、腹瀉帶血(包括紅色和白色的血便)、婦女崩漏(大量出血)以及赤白帶下(分泌物異常)。(依照是紅色或白色分泌物來區分使用。)雞冠花的種子,可以治療腸風下血(腸道出血)、赤白痢疾、婦女崩漏以及帶下。(種子需炒過再用。)雞冠花的莖葉,可以治療瘡瘍、痔瘡以及各種血症。因為花朵的形狀像雞冠,所以被命名為雞冠花。

6. 元寶草

補陰。

辛寒補陰。治吐血衄血。生江浙田塍間。一莖直上。葉對節生。如元寶向上。或三四層。或五六層。

白話文:

性味辛涼,具有補陰的功效。可以治療吐血和流鼻血。這種植物生長在江浙一帶的田埂邊。莖直挺向上生長,葉子是對稱地長在莖的節點上,形狀像元寶一樣向上翹起。葉子可能有三四層,也可能有五六層。

7. 雪裡青

瀉熱。

苦大寒。治咽喉急閉。(搗汁灌之、立效。)一名過冬青。生田塍間。如天名精而小。葉布地生。無枝梗。四時不雕。雪天開小白花。

白話文:

雪裡青

性味苦,而且非常寒涼,可以清瀉體內的熱。

能治療咽喉突然腫脹堵塞的急症。(將它搗爛取汁灌入患者口中,效果迅速。)

它也叫做過冬青,生長在田埂邊。外形像天名精但比較小。葉子貼著地面生長,沒有枝幹。一年四季都不會凋零,在下雪天會開白色的小花。

8. 萬年青

瀉熱。

甘苦寒。治咽喉急閉。(搗汁、入米醋少許灌之、吐痰立蘇。)一名千年蒕。子可催生。

白話文:

味甘、味苦,性寒。可以清瀉熱邪。能夠治療咽喉突然腫脹閉塞的症狀。(將萬年青搗爛取汁,加入少許米醋灌服,吐出痰液後就能立刻恢復。)又名千年蒕。它的種子可以催生。

9. 白米飯草

一名糯米飯草。潤、補肺。

甘平。潤燥補肺。和中益胃。治勞傷肺氣。吐血咳嗽。(不論根莖花葉、搗汁熬膏、入上白蜜、煉稠、貯瓷器、隨時服。)又名𠲿𠲿草。用花尤良。(花味甚甘、兒童常採以𠲿其汁、故名。)

白話文:

這種草藥又名糯米飯草。它具有滋潤和補益肺臟的功效。

味道甘甜且性質平和。能滋潤乾燥、補養肺氣,調和脾胃,增進食慾,並能治療因勞累損傷引起的肺氣虛弱、咳血和咳嗽等症狀。(無論是根、莖、花、葉,都可搗爛取汁,加入上等白蜂蜜熬煮成膏狀,裝入瓷器中儲存,隨時服用。)它又名𠲿𠲿草,以花的效果最好。(花味道非常甘甜,兒童常常採摘花朵吸吮其汁液,因此得名。)

10. 淡竹葉

通、利水。

甘淡寒。利小便。(小便利、則心火因之而清、故能兼除煩熱。)有走無守。孕婦禁服。春生。苗高數寸。細莖綠葉。儼如竹。秋結小長穗。(根苗搗汁、和米作酒麴、甚芳烈。)

白話文:

淡竹葉

能疏通、利小便。

味甘淡性寒。能使小便順暢。(小便順暢,心火因此得以清除,所以也能夠消除煩躁發熱的症狀。)藥性走竄而無停滯。孕婦禁止服用。春天生長,幼苗高數寸,細長的莖和綠色的葉子,看起來像竹子。秋天結出細長的小穗。(根和莖搗汁,和米一起製作成酒麴,會非常香醇濃烈。)

11. 蓍實

補中氣。

味苦酸平。益氣充肌。明目。聰慧先知。久服不飢不老。(此神草也、故本經列之上品。)葉治痞疾。(腹中痞塊、蓍葉、獨蒜、穿山甲末、食鹽同好醋、搗成餅、量痞大小貼之、以兩炷香為度、其痞化為血、從大便出。)

白話文:

蓍實

能補養身體的中氣。

味道苦酸,性平和。能增強氣力、使肌肉豐滿,使眼睛明亮。並能使人聰明且有預知能力。長期服用能使人不感到飢餓,並且延緩衰老。(這被視為神草,所以《本經》將它列為上品。)

蓍葉能治療腹部痞塊等疾病。(若腹中有痞塊,可將蓍葉、獨蒜、穿山甲末、食鹽一同搗爛,加入醋調勻成餅狀,依痞塊大小貼敷,以燃燒兩炷香的時間為度。痞塊會化為血水,從大便排出。)

12.

通肺氣。

甘寒。利肺氣。(聖濟總錄、治肺壅鼻衄、箬葉燒灰、白麵各三錢、研勻、井花水調服二錢。)治諸血證。(並燒存性、溫湯服一錢。)通小便。(百一選方、治五淋血淋尤妙、多年煮酒、瓶頭箬葉、每用七個、燒存性、入麝香一釐、陳米飲下、日三服。)療喉痹。(集簡方、治咽喉閉痛、箬葉燈芯燒灰、等分、吹之甚妙。

)消癰腫。(趙宜真濟急仙方、治吹奶乳癰、五月五日、粽箬燒灰、酒服二錢即散、累效。)愈目疾。(經驗方、籠箬燒灰淋汁、洗之自效。)

白話文:

[箬]

能疏通肺部的氣。

味甘性寒。能使肺部的氣順暢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,治療肺氣壅塞導致的鼻子出血,將箬葉燒成灰,與白麵各三錢,研磨均勻,用井水調和服用二錢。)可以治療各種出血症狀。(將箬葉燒成炭,用溫水送服一錢。)能使小便順暢。(出自《百一選方》,治療五淋、血淋尤其有效,將多年煮酒的瓶口箬葉七個,燒成炭,加入麝香一釐,用陳米湯送服,每日三次。)可以治療喉嚨腫痛。(出自《集簡方》,治療咽喉閉塞疼痛,將箬葉和燈芯燒成灰,等量混合,吹入喉嚨,效果很好。)

能消除癰腫。(出自《趙宜真濟急仙方》,治療吹奶、乳房癰腫,用端午節的粽葉燒成灰,用酒送服二錢,就能消散,效果很好。)能治療眼疾。(出自《經驗方》,將籠箬燒成灰淋取汁液,用來清洗眼睛,就會有效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