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從新》~ 卷三 草部 (3)
卷三 草部 (3)
1. 刺蒺藜
疏肝瀉肺。
辛苦而溫。散肝風而瀉肺氣。勝濕破血。催生墮胎。通乳閉。消癥瘕。細審其質。性不過瀉氣破血之品。古方俱用以補腎何也。產同州府。去刺。酒拌蒸。(牙齒動搖、出血不止、白蒺藜末、日擦之、佳。)
白話文:
白蒺藜
性質:辛溫。
功效:
- 疏散肝風,瀉降肺氣。
- 勝濕利水,破血化瘀。
- 活血催生,墮胎。
- 通利乳汁,下閉結。
- 消除癥瘕積聚。
但是,仔細審查它的本質,發現它只具有瀉氣破血的性質。以前的古方都用它來補腎,這是為什麼呢?
產地:同州府。
用法:去掉刺,用酒拌勻後蒸熟。
附方:
- 牙齒鬆動,出血不止:白蒺藜末,每日擦拭患處,效果顯著。
2. 沙苑蒺藜
補腎固精。
苦溫。補腎,強陰,益精明目。治虛勞腰痛。遺精帶下。痔漏陰㿉。性能固精。若陽道數舉。媾精難出者。勿服。出潼關。狀如腎子。帶綠色。(今肆中所賣、俱是花草子、真者絕無。)炒用。(亦可代茶。)
白話文:
藥性苦、溫。滋補腎臟,增強陰氣,益精明目。治療虛勞腰痛、遺精帶下、痔瘡漏膿、陰部潰爛。藥性可以固攝精液。如果陽氣經常勃起,但射精困難,就不適合服用。產於潼關,形狀像腎臟,帶有綠色(如今市面上販售的,都是花草種子,真正的生首烏極少)。炒製後使用(也可以當茶飲)。
3. 茺蔚
即益母草。通、行瘀血、生新血。
白話文:
就是益母草。能夠活血化瘀、生新血。
味辛。微苦微寒。入手足厥陰。(心包、肝。)消水行血。去瘀生新。調經解毒。(瘀血去則經調。)治血風血暈。血痛血淋。胎漏產難。崩中帶下。(帶脈橫於腰間、病生於此、故名為帶、赤屬血、白屬氣、氣虛者、補中益氣而兼升提、血虛者、養血滋陰而兼調氣。)消疔腫乳癰。
白話文:
藥物味道辛辣。略帶苦味和寒性。作用於手足厥陰經(心包經、肝經)。
功能:
- 消除水腫,促進血液循環
- 活血化瘀,促進組織新生
- 調理月經,解毒(瘀血消除後,月經會正常)
臨牀應用:
- 治療血風血暈(貧血)
- 止血痛,止血崩
- 促使胎兒順利娩出,幫助難產
- 治療崩漏、帶下(帶脈橫跨腰部,病症發生於此,故稱「帶」。赤色屬於血,白色屬於氣。氣虛者,補中益氣,兼具升提作用;血虛者,養血滋陰,兼具調氣作用。)
- 消除疔瘡、腫脹、乳癰
(亦取其散瘀解毒。)通二便。其性辛散滑利。全無補益。勿以其有益母之名而濫用之。瞳神散大者尤忌。(勒乳成癰、益母草為末、水調塗乳上、一宿自消、生搗亦得。)茺蔚子,調經明目。(血滯病目者、則宜之。)活血順氣逐風。(血和則氣行、血活則風散。)治心煩頭痛。
白話文:
(它也可以散瘀血、解毒。)具有通便、大便的功效。它的性質辛散通利,沒有補益作用。不要因為它有益母這個名稱而濫用。瞳孔散大的人尤其要忌用。
(乳房長膿包,把益母草搗成粉末,用溫水調和後塗抹在乳房上,一晚上就會消退,生搗也行。)茺蔚子,可以調經、明目。(血滯引起的眼疾,可以使用茺蔚子治療。)活血順氣、驅逐風邪。(血氣和暢,氣血才能運行,血氣運行,風邪才能散去。)可以治療心煩、頭痛。
(血熱所致。)胎產崩帶。令人有子。(凡婦人血滯血熱者、服之有子、時珍曰、益母根莖花葉實、皆可同用、若治瘡腫、胎產、消水行血、則宜並用、若治血分風熱、明目調經、用子為良、蓋根莖花葉、專於行、子則行中有補也。)雖曰行中有補。終是滑利之品。非血滯血熱者勿與。
瞳神散大。均在忌例。微炒。忌鐵。
白話文:
(因為血熱的原因。)胎產和崩帶。讓女人懷孕生子。(凡是女人血滯或血熱的,服用這味藥可以懷孕生子。李時珍說,益母草的根、莖、花、葉、果實都可以一起用。如果治療瘡腫、胎產、消除水腫、活血,宜全部用上。如果治療血熱引起的風熱、明目、調經,用它的果實效果更好。因為益母草的根、莖、花、葉主要有活血的作用,而它的果實既能活血又能補益。)雖然說益母草活血中有補益的作用,但終究是滑利之品。不是血滯血熱的人不要服用。
4. 夏枯草
散結、消癭、明目。
白話文:
散除結塊、消除腫瘤、明亮視力。
辛苦微寒。緩肝火。解內熱。散結氣。治瘰癧鼠瘻。癭瘤症堅。乳癰乳岩。目珠夜痛。(夜痛、及點苦寒藥反甚者、火為陰寒所郁故爾、夏枯能散厥陰之鬱火。)久用亦傷胃家。
白話文:
苦辛性的藥物,微寒。能緩解肝火,清熱解毒。可以疏散結成氣塊,治療瘰癧、鼠瘻、腫瘤、硬塊、乳癰、乳腺炎等疾病。目珠夜間疼痛(夜間疼痛,以及點用苦寒藥反而加重者,是由於火熱被陰寒所抑制所致,夏枯草可以疏散厥陰經的鬱結之火)。長期服用也可能會傷及胃。
5. 青蒿
瀉熱、理勞、清暑。
白話文:
清熱、調理疲勞、解暑。
苦寒。得春木少陽之令最早。(二月生苗。)故入少陽、厥陰血分。(肝、膽。)治勞瘦骨蒸。(能除骨髓之熱、用童便浸、搗汁熬膏。)蓐勞虛熱。久瘧久痢。虛煩盜汗。(能除陰分伏熱。)風毒熱黃。瘙疥惡瘡。鬼氣屍疰。
白話文:
藥性苦寒。在一年四季中,於春季木氣當令的少陽之時萌發最早(二月生長出苗)。因此可以歸入少陽、厥陰的血分(肝臟、膽囊)。可治療勞累消瘦、骨髓發熱(可用童子尿浸泡,搗汁熬膏塗抹)、虛勞發熱、久瘧久痢、陰虛發熱盜汗(能清除陰分潛藏之熱)、風毒發熱發黃、瘙癢疥癬、惡性瘡瘍、鬼邪煞氣屍氣等病症。
(身中鬼氣、接引外邪、有遊走皮膚、洞穿臟腑、每發刺痛、變動不常者、為飛屍、附骨入肉、攻鑿血脈、見屍聞哭便作者、為遁屍、淫躍四末、不知痛之所在、每發恍惚、得風雪便作者、為風屍、纏結臟腑、沖引心脅、每發絞切、遇寒冷便作者、為沉屍、舉身沉重、精神錯雜、嘗覺昏廢、每節氣大發者、為屍疰、時珍曰:月令通纂言、伏內庚日、採青蒿、懸門庭、可辟邪、冬至元旦、各服二錢亦良、則青蒿之治鬼疰、蓋亦有所伏也。)明目。
白話文:
如果有人身體有邪氣入體,會引起皮膚遊走疼痛,甚至穿透臟腑,每次發作時都會刺痛,位置不定,這就是「飛屍」;
如果邪氣附著在骨肉上,侵蝕血脈,聽到看到屍體或聽見哭聲就會發作,這就是「遁屍」;
如果邪氣在四肢遊走跳躍,不知道疼痛在哪裡,每次發作時意識模糊,遇上風雪就會發作,這就是「風屍」;
如果邪氣纏結臟腑,衝上心窩,每次發作時絞痛,遇上寒冷就會發作,這就是「沉屍」;
如果全身沉重,精神錯亂,經常昏昏沉沉,每逢節氣時會大發作,這就是「屍疰」。
李時珍說:《月令通纂》記載,在庚申日摘取青蒿,懸掛在家門口,可以辟邪;冬至和元旦時,各服用兩錢青蒿,也有很好的效果,說明青蒿對於治療屍疰也有一定的作用。
清暑闢穢。凡苦寒藥。多與胃家不利。惟青蒿芬芳襲脾。宜於血虛有熱之人。以其不犯沖和之氣爾。寒而泄瀉者。仍當避之。使子勿使葉。使根勿使莖。熬膏良。(聖濟總錄、治鼻中息肉、青蒿灰、石灰等分、淋汁熬膏點之。)
白話文:
清熱解毒,驅除濕濁之氣。所有苦寒的藥物,大多對胃部不利。只有青蒿芳香清香,可以滋養脾臟,適合氣血虛弱且有熱象的人服用,因為它不會損傷人體的平和之氣。如果出現寒證和腹瀉,仍然應該避免使用青蒿。用青蒿時,只用根部,不要用葉子,也不要用莖。熬製膏狀,效果很好。
(聖濟總錄,治療鼻息肉,青蒿灰和石灰等分,用汁液熬製成膏藥塗抹。)
6. 連翹
輕宣散結、瀉火。
味苦微寒。而性升浮。其形似心。(實似蓮房有瓣。)故入手少陰、厥陰。(心、心包。)而瀉火。兼除手足少陽(三焦、膽。)手陽明經(大腸。)濕熱。散諸經血凝氣聚。利水通經。殺蟲止痛。消腫排膿。(皆結者散之、凡腫而痛者、為實邪、腫而不痛、為虛邪、腫而赤者、為結熱、腫而不赤、為留氣停痰。)為十二經瘡家聖藥。
白話文:
它具有苦味,性質微寒,但能上升和漂浮。它的形狀像心臟。(實際上像蓮蓬,有花瓣。)因此可以進入手少陰和厥陰經絡。(心臟和心包。)有瀉火作用,同時還能去除手足少陽經(三焦、膽)和手陽明經(大腸)的濕熱。可以疏散各種經絡中的血凝和氣滯。有利水通經,殺蟲止痛,消腫排膿。(所有結聚的都可以疏散,所有腫脹且疼痛的是實邪,腫脹但無疼痛的是虛邪,腫脹發紅的是結熱,腫脹不發紅的是氣滯痰凝。)是治療十二經絡瘡瘍的良藥。
(經曰:諸瘡痛癢、皆屬心火。)苦寒之物。多餌即減食。癰疽潰後勿服。(集驗方、治痔瘡腫痛、連翹煎湯、熏洗後、以刀上飛過綠礬、入麝香貼之。)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各種瘡痛和瘙癢,都與心火有關。
苦寒之物,如果食用過多,就會減少食慾。癰疽潰爛後,不要服用。
《集驗方》中記載了一個治療痔瘡腫痛的方法:取連翹煎湯,用來燻洗患處。燻洗後,用小刀蘸上綠礬,再塗抹少許麝香於痔瘡上。
7. 紫花地丁
瀉熱解毒。
辛苦而寒。治癰疽發背。疔瘡瘰癧。無名腫毒。葉似柳而細。夏開紫花、結角。生平地者起莖。生溝壑者起蔓。(乾坤秘藥、治稻芒黏咽不得出、地丁草嚼嚥下。)
白話文:
地丁草性質辛苦而寒涼。主治癰疽發背、疔瘡、瘰癧、無名腫毒等疾病。它的葉子像柳葉,但較細。夏季開紫色小花,結成角果。生長在平地上的地丁草會長出莖,生長在溝渠中的地丁草則會長出蔓藤。(根據《乾坤祕藥》記載,地丁草還能治療稻芒黏咽不得出,方法是將地丁草嚼碎後吞下。)
8. 漏盧
瀉熱解毒。
苦下泄,咸軟堅,寒勝熱。入胃大腸。通肺小腸。散熱解毒。通經下乳。排膿止血。生肌殺蟲。治遺精尿血。癰疽發背。(古方以漏盧湯為首稱。)出閩中。莖如油麻。枯黑如漆者真。甘草拌蒸。連翹為使。
白話文:
**苦味:**瀉泄通便 鹹味: 軟化腫塊 寒性: 勝過熱性 歸經: 胃、大腸 通竅: 肺、小腸 功效:
- 清熱解毒
- 通經下乳
- 排膿止血
- 生肌殺蟲
- 治療遺精、尿血
- 消散癰疽、發背
方劑:
- 漏盧湯:以漏盧為君藥
- **產地:**閩中
- **外觀:**莖部類似油麻,顏色枯黑者為真品
- **炮製:**與甘草同蒸,連翹為佐藥
9. 惡實
一名牛蒡子、一名鼠黏子。瀉熱解毒。
白話文:
牛蒡子,又稱為鼠黏子,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辛苦而寒。瀉熱散結除風。宣肺氣。清咽喉。理痰嗽。治痘證。消斑疹。利二便。行十二經。散諸腫瘡瘍之毒。利腰膝凝滯之氣。性冷而滑。惟血熱便閉者宜之。否則禁用。痘證虛寒泄瀉者。切勿妄投。實如葡萄而褐色。酒拌蒸。待有霜。拭去用。根苦寒。竹刀刮淨。絞汁。
白話文:
苦寒之性。能瀉熱、散結、除風。宣通肺氣。清咽喉。理順痰液咳嗽。治療痘瘡。消除斑疹。利二便。疏通全身十二條經絡。散發各種腫瘡瘍毒。疏通腰膝凝滯之氣。性寒而滑。只有血熱便祕者適合服用。否則禁止使用。痘瘡虛寒泄瀉者,切勿胡亂服用。形狀像葡萄,呈褐色。用酒拌蒸,待有霜出現,擦去霜即可使用。根性苦寒。用竹刀颳去外皮,絞汁服用。
蜜和服。治中風。汗出乃愈。搗和豬脂。貼瘡腫及反花瘡。(肉反出如花狀。小兒咽腫、牛蒡根搗汁、細嚥之。)
白話文:
蜜和服用。 治療中風。出汗後即可恢復。
搗碎和豬油敷用。 用於治療瘡腫和反花瘡。(肉像花一樣翻出來。小兒咽腫,用牛蒡根搗汁,緩慢嚥下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