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從新》~ 卷十七 蟲魚鱗介部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七 蟲魚鱗介部 (5)

1. 原蠶砂

燥濕去風。

蠶食而不飲。屬火性燥。燥能去風勝濕。(經曰:燥勝風、燥屬金、風屬木也。)其砂辛甘而溫。炒黃浸酒。治風濕為病。支節不隨。皮膚頑痹。腰腳冷痛。冷血瘀血。炒熱熨患處。亦良。(寇氏曰:醇酒三升、拌蠶砂五斗、蒸熱、鋪暖室席上、令患冷風氣痹人、以患處就臥、厚覆取汗、不愈、明日再作、但須防昏悶。)麻油調敷,治爛弦風眼。

(目上下胞屬脾、脾有風濕、則蟲生弦爛、又新瓦炙為末、少加雄黃、麻油調敷、治蛇串瘡、有人食烏梢蛇、渾身變黑、漸生鱗甲、見者驚縮、鄭奠一令日服晚蠶砂五錢、盡一二斗、久之乃退。)二蠶矢也。淘淨曬乾。原雄蠶蛾、氣熱性淫。主固精強陽。(蛇虺咬傷、用生二蠶蛾、研敷之。

白話文:

原蠶砂

乾燥濕氣、驅除風邪。

蠶只吃桑葉而不喝水,屬性為火,性質乾燥。乾燥的特性可以驅除風邪,戰勝濕氣。(醫書說:乾燥能戰勝風邪,乾燥屬性為金,風邪屬性為木。)蠶砂味道辛辣甘甜,性質溫和。炒黃後浸泡在酒中,可以治療因風濕引起的疾病,像是肢體活動不靈活、皮膚麻木、腰腿冷痛、寒性血瘀等。將蠶砂炒熱後熨敷患處,效果也很好。(寇氏說:用醇酒三升,拌蠶砂五斗,蒸熱後鋪在溫暖房間的席子上,讓患有冷風濕痹痛的人,將患處貼在上面躺臥,再用厚被子蓋住取汗,如果沒有好轉,隔天再做一次,但要小心可能會出現頭暈昏沉的狀況。)用麻油調和蠶砂外敷,可以治療眼瞼邊緣潰爛的疾病(眼瞼上下部位屬於脾,脾有風濕,就會長蟲、眼瞼邊緣潰爛)。另外,也可以將新瓦片烤過後磨成粉末,加入少許雄黃,用麻油調和外敷,可以治療帶狀皰疹。有人吃了烏梢蛇後,全身變黑,漸漸長出鱗甲,看到的人都感到驚恐,鄭奠一讓他每天服用晚蠶砂五錢,服用一兩斗後,很久才恢復正常。)蠶砂也叫做蠶屎,要淘洗乾淨,曬乾使用。雄蠶蛾,性質燥熱且性慾強,主要作用是固精、壯陽。(被蛇咬傷,可以用生的雄蠶蛾,研磨後外敷。)

2. 斑貓

一名斑蝥。大瀉,以毒攻毒。

辛寒有毒。外用蝕死肌,敷疥癬惡瘡;內用破石淋,拔瘰癧疔腫。(楊登甫云:瘰癧之毒,莫不有根,大抵治以斑蝥、地膽為主,制度如法,能使其根從小便出,如粉片血塊爛肉,此其驗也,以木通、滑石、燈心輩導之。斑蝥捕得,屁射出,臭不可聞,故顓走下竅,直至精溺之處,能下敗物,痛不可當,用須斟酌。)下猘犬毒。

(九死一生之候,急用斑蝥七枚,去頭翅足,糯米炒黃為末,酒煎,空心下,取下小狗三四十枚;如數少,再服。又方:糯米一勺,斑蝥廿一枚,分三次炒,至清煙為度,去蝥,取米為粉,冷水入清油少許,空心下,取利下毒物;如不利,再進。愈後,忌聞鐘鼓聲,復發則不可治。服之肚痛急者,用靛汁,或黃連水,解其毒。)潰肉(肌肉近之則爛。)墮胎。(斑蝥、蚖青、葛上亭長、地膽,四蟲形色不同,功略相近,食芫花為蚖青,青綠色尤毒;春生食葛花為亭長,黑身赤頭;夏生食豆花為斑蝥,斑色;秋生冬入地為地膽,黑頭赤尾。陶隱居云:乃一物而四時變化者,皆極毒,須慎用。)豆葉上蟲。黃黑斑文。去頭足。

糯米炒熟。生用則吐瀉人。亦有用米取氣,不取質者。畏丹參、巴豆。惡豆花、甘草。

白話文:

斑貓,又名斑蝥。它有強烈的瀉下作用,可以「以毒攻毒」。

性味辛寒,有毒。外用可以腐蝕肌肉,用來敷治疥瘡、癬和惡性瘡瘍。內服則可以治療結石引起的淋病,拔除瘰癧和疔瘡腫毒。(楊登甫說:瘰癧的毒,大多有根,治療主要用斑蝥和地膽,只要方法正確,就能使其毒根從小解出來,像粉末、血塊、爛肉一樣,這就是療效。可以用木通、滑石、燈心草等來引導藥效。斑蝥被捕捉時,會射出臭不可聞的氣體,所以它專門走下竅,直到精溺之處,能排泄出敗壞的物質,疼痛難以忍受,使用時必須謹慎。)還可以解治瘋狗咬傷的毒。

(有九死一生的危險時,緊急使用斑蝥七枚,去掉頭、翅膀和腳,用糯米炒黃後磨成粉,用酒煎服,空腹服用,能排出三四十隻小蟲,如果數量少,可以再服。另一個方子,用糯米一勺,斑蝥二十一枚,分三次炒,炒到冒清煙為止,去掉斑蝥,取米磨成粉,用冷水加入少許清油,空腹服用,用於排出體內的毒物,如果沒有效果,可以再服。病好後,要忌聽鐘鼓聲,如果復發就無法治療。服藥後肚子劇痛的,可以用靛汁或黃連水解毒。)會使肌肉潰爛(肌肉接觸到就會腐爛)。

可以墮胎。(斑蝥、蚖青、葛上亭長、地膽這四種蟲,雖然形狀顏色不同,但功效大致相似。蚖青吃芫花,呈青綠色,毒性尤其強烈;葛上亭長春天生長,吃葛花,身體是黑色,頭是紅色;斑蝥夏天生長,吃豆花,身上有斑紋;地膽秋天生長,冬天鑽入地下,頭是黑色,尾巴是紅色。陶弘景說:這四種蟲實際上是一種蟲在四季變化所形成的,都極其毒,必須謹慎使用。)是豆葉上的蟲。身上有黃黑色的斑紋。使用時要去掉頭和腳。

用糯米炒熟後使用。生用會導致人嘔吐和腹瀉。也有人只用糯米的藥氣,不取藥質。害怕丹參、巴豆,厭惡豆花和甘草。

3.

宣、去風。

甘辛有毒。色青屬木。故治諸風眩掉。(皆屬肝木。)驚癇搐掣。口眼喎斜。(白附、殭蠶、全蠍、等分為末、名牽正散、酒服二錢、甚效。)瘧疾風瘡,耳聾帶疝。厥陰風木之病。(東垣曰:凡疝氣帶下、皆屬於風、蠍乃治風要藥、俱宜加而用之。)似中風及小兒慢脾風。

病屬於虛者。法咸禁之。全用謂之全蠍。去足焙尾。名蠍梢。其力尤緊。(人被螫者、塗蝸牛即解。)緊小者良。

白話文:

蠍子,可以疏通經絡、祛除風邪。

味道甘辛,有毒。顏色青色,屬性為木。因此可以治療各種因風邪引起的眩暈搖晃(這些都屬於肝木的問題),以及驚嚇、癲癇抽搐、口眼歪斜(將白附子、僵蠶、全蠍等份磨成粉末,稱為牽正散,用酒沖服二錢,效果非常好)。還可以治療瘧疾、風疹瘡瘍、耳聾、陰部疝氣,這些都是厥陰經風木所引起的疾病。(李東垣說:凡是疝氣、白帶等病症,都屬於風邪所致,蠍子是治療風邪的重要藥物,都應該酌情加入使用)。它還可以治療類似中風的症狀和小兒慢性脾虛風。

如果病症屬於虛弱的,則應禁用蠍子。完整使用蠍子稱為全蠍,去除腳和尾巴烘乾,稱為蠍梢,其藥力更強。(人被蠍子蜇傷,塗上蝸牛汁就可以解毒)。蠍子越小藥效越好。

4. 水蛭

即螞蟥,瀉、破血。

咸,苦平,有毒。治惡血積聚,染須極效。(能引藥力倒上至根,用水蛭為細末,以龜尿調捻鬚梢,自倒入根也。)赤白丹腫,腫毒初生。(竹筒合咂有功。誤吞生者,入腹生子,咂血腸痛瘦黃,以田泥調水,飲數杯必下也,或以牛羊熱血,同豬脂飲之,亦下。)炒枯黃。畏石灰。咸。

白話文:

水蛭就是俗稱的螞蟥。它具有瀉血、破血的功效。

味道鹹,帶苦味,藥性平和但有毒。主要用於治療體內惡血積聚的症狀。如果想要染黑鬍鬚,效果非常好。(它能引導藥力向上直達髮根,使用方法是將水蛭磨成細末,用龜尿調和後塗抹在鬍鬚末梢,藥力自然會導入髮根。)對於紅色或白色的丹毒腫痛,以及剛開始發生的腫毒,都有治療效果。(用竹筒吸附患處能有效吸出毒血。如果不小心吞下活的水蛭,它會在腹中繁殖,吸血導致腸痛、消瘦、面黃,可以用田裡的泥土調水飲用數杯,必能將水蛭排出;或者用牛羊的熱血與豬油混合飲用,也能將其排出。)水蛭炒至枯黃後使用。它畏懼石灰。味道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