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從新》~ 卷十六,禽獸部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六,禽獸部 (2)

1.

補陽益精。

甘溫,壯陽氣。(藏器曰:「冬月食之,起陽道,令人有子。」)益精髓,暖腰膝,縮小便,治血崩帶下。(宗奭曰:「正月以前、十月以後,宜食之,取其陰陽定靜未泄也,故卵亦取第一番者。」蘇頌曰:「今人取雀肉,和蛇床子熬膏,和藥丸服,補下有效,謂之驛馬丸,此法起於唐世,云明皇服之有驗。」總錄治虛寒雀附丸,用肥雀肉三四十枚,同附子熬膏丸藥,亦祖此意也。)不可同李及諸肝食。

妊婦食之,令子多淫。凡陰虛火盛者勿食。服白朮人忌之。俗呼老而斑者為麻雀,小而黃口為黃雀。(八九月群飛田間,體絕肥,背有脂,如披綿,性味皆同,可以炙食,作鮓甚美,今人以之頓雞蛋,肥而可口。)頭血,治雀盲。(人黃昏時無所見,如雀目夜盲,日日取頭血點之。)

白話文:

[麻雀]

能補益陽氣、增強精髓。

性味甘甜溫和,能增強陽氣。(唐代名醫藏器說:冬天食用麻雀,可以增強性功能,使人容易生育。)能補益精髓、溫暖腰部和膝蓋、縮減小便次數。可治療婦女血崩、白帶過多。(宋代醫學家宗奭說:每年正月之前、十月之後,麻雀的陰陽精氣安定未泄,最適合食用。所以麻雀蛋也取第一窩的最好。蘇頌說:現在有人將麻雀肉和蛇床子一起熬成膏,再做成藥丸服用,有補下焦的作用,稱為驛馬丸。此方法始於唐朝,據說唐明皇服用後效果顯著。綜合來看,治療虛寒的雀附丸,用三、四十隻肥麻雀肉,和附子一起熬成膏做成藥丸,也是源於這個道理。)不能和李子以及其他動物的肝臟一起食用。

孕婦食用麻雀,會使孩子性慾過強。凡是體質陰虛火旺的人,不要食用。服用白朮的人,忌食麻雀。民間稱呼年老且羽毛有斑點的麻雀為麻雀,幼小且喙呈黃色的麻雀為黃雀。(每年八、九月,麻雀成群在田野間飛翔,身體最為肥壯,背部有脂肪,像披著棉花一樣,其性味與其他時候相同,可以烤食,做成醃製的魚肉也非常好吃。現在人常用麻雀肉燉雞蛋,味道肥美可口。)麻雀頭部的血,可以治療雀盲眼。(人到黃昏時視物不清,像麻雀一樣到了晚上就看不見東西,每天用麻雀頭部的血塗抹眼睛。)

2. 雀卵

補陽益精。

酸溫。益精血。治男子陰痿不起,女子帶下,便溺不利,除疝瘕。

(陶宏景曰:雀利陰陽,故卵亦然。和天雄服之,令莖不衰。《素問》云:「胸脅肢滿者,妨於食,病至則先聞腥臊臭,出清液,先唾血,四肢清,目眩,時時前後血,病名血枯,得之年少時,有所大脫血,若醉入房中,氣竭肝傷,故月事衰少不來。」治之以四烏鰂骨,一藘茹,二物併合之,丸以雀卵,大如小豆,以五丸為後飯,飲以鮑魚汁,利腸中及傷肝也。飲後藥先為後飯,本草三藥並不治血枯,而經法用之,是攻其所生所起爾。時珍曰:今人知雀卵能益男子陽虛,不知能治女子血枯,蓋雀卵益精血爾。)

白話文:

補陽氣、增益精華。

味道酸溫。能夠增益精血。可以治療男子陰莖萎靡不振,以及女子白帶過多、小便不順暢等問題。也能夠去除疝氣和腹部腫塊。(陶弘景說:麻雀能夠調和陰陽,所以麻雀蛋也有這個功效。將麻雀蛋和天雄一起服用,可以使陰莖不衰退。《素問》中說:胸部、脅部、四肢脹滿的人會影響食慾,發病時會先聞到腥臭味,流出清液,先吐血,四肢發冷,頭暈眼花,時常大小便出血,這種病稱為血枯,通常是年輕時大量失血,或是酒後行房導致精氣耗竭、肝臟受損,所以月經衰退甚至停止。治療方法是用四分量的烏賊骨,加上一分量的藘茹,將這兩味藥混合,再用麻雀蛋黃做成藥丸,大小如小豆,每次飯後服用五丸,並用鮑魚汁送服,可以疏通腸道,並修復受損的肝臟。服用藥丸時,先吃飯後服藥。本草綱目中這三味藥並不是用來治療血枯的,而醫經中這樣用,是針對病因來治療的。李時珍說:現在的人只知道麻雀蛋能補益男子陽虛,卻不知道它也能治療女子血枯,因為麻雀蛋能夠增益精血。)

3. 白丁香

消積。

苦,溫,微毒。治疝瘕、積脹、痃癖,及目翳、弩肉、癰疽瘡癤、咽噤齒齲。

(時珍曰:雀食諸谷,皆易消化,故所治諸證,皆取其能消爛之義也。)

陰人使雄,陽人使雌。臘月採得,去兩畔附著者,缽中研細,以甘草水浸一宿,去水焙乾用。

(日華曰:凡鳥左翼掩右者是雄,其屎頭尖挺直。雷斆曰:凡使勿用雀兒糞,雀兒黃口,未經淫者也。其雀屎底坐尖在上是雄,兩頭圓者是雌。時珍曰:別錄止用雄雀屎,雌雄分用則出自雷氏也。)

白話文:

白丁香

能夠消除積滯。

味道苦,性溫,帶有微毒。 可以治療疝氣、腹部腫塊、積聚脹痛、脅下痞塊等疾病,以及眼翳、贅肉(眼瞼或眼球上的肉狀增生物)、癰瘡、癤子、咽喉閉塞、牙齒蛀蝕等症狀。(李時珍說:麻雀吃了各種穀物,都容易消化,所以它能治療的各種疾病,都是取其能夠消積腐爛的功效。) 女性使用雄性麻雀的糞便,男性使用雌性麻雀的糞便。 在臘月採集,去除兩側附著的雜質,在缽中研磨成細末。用甘草水浸泡一晚,去除水分後烘乾使用。

(日華子說:凡是鳥左邊翅膀覆蓋右邊翅膀的是雄性,它的糞便頭部尖而挺直。雷斆說:凡是使用,不要用小麻雀的糞便,小麻雀是黃口,沒有經歷過交配,它的麻雀糞便底部尖在上面的是雄性,兩頭圓的是雌性。李時珍說: 別錄只用雄性麻雀的糞便,雌雄區分使用則出自雷氏。)

4. 鴿

一名鵓鴿。解毒。

鹹平。解諸藥毒。及人馬久患疥。治惡瘡風癬。白癜癧瘍風。唯白色者入藥。(凡鳥皆雄乘雌、鴿獨雌乘雄、故其性最淫。)卵、解瘡毒痘毒。屎名左盤龍。(時珍曰:野鴿者尤良、其屎皆左盤、故劉河間宣明方云然。)消腹中痞塊,瘰癧諸瘡。療破傷風,及陰毒垂死者。人馬疥瘡。

炒研敷之。驢馬和草飼之。消腫殺蟲。(頭瘡白禿、鴿粉研末敷之、先以醋泔洗淨。)

白話文:

鴿子,又名鵓鴿。

它有解毒的功效。味道鹹性平,可以解除各種藥物中毒,也能治療人和馬長久的疥瘡,以及各種惡瘡、風癬、白癜風、瘰癧、皮膚潰瘍等風邪引起的疾病。只有白色的鴿子才能入藥。(所有鳥類都是雄鳥騎在雌鳥身上交配,只有鴿子是雌鳥騎在雄鳥身上,所以它的性情最為淫亂。)

鴿子的蛋,可以解瘡毒和痘毒。鴿子的糞便,被稱為左盤龍。(李時珍說:野生的鴿子效果更好,它們的糞便都是左盤的,所以劉河間在《宣明方》中是這樣說的。)鴿子糞可以消除腹中的腫塊,以及瘰癧等各種瘡瘍。還可以治療破傷風,以及陰毒導致的垂危病人。也能治療人和馬的疥瘡。

將鴿子糞炒過後研磨成粉末外敷,或者將鴿子糞與草料混合餵食驢馬,可以消腫殺蟲。(頭上長瘡或白禿,用鴿子粉研磨成末外敷,先用醋水洗淨患處。)

5.

補虛溫中。

甘溫。屬巽屬木。(故動風。)補虛溫中。(日華曰:黑雌雞,補產後虛勞;馬益卿曰:妊婦宜食牡雞,取陽精之全於天也;崔行功纂要方曰:婦人產死,多是富貴擾攘,致產婦驚亂故爾;屏人靜產,更爛煮牡雞汁,煮粳米粥與食,自然無恙,雞汁性滑而濡,不食其肉,恐難化也;龔雲林醫鑑曰:四五年老母雞,取湯煮粥食,能固胎;孟詵曰:腹中水癖水腫,以黃雌雞一隻,如常治淨,和赤小豆一升,同煮汁飲,日二夜一;時珍曰:黃者土也,雌者坤象,味甘歸脾,氣溫益胃,故所治皆脾胃之病也,丹溪所謂雞屬土者,當指此雞。)雞冠居清高之分。

其血乃精華所聚。雄而丹者屬陽,故治中惡驚忤。(以熱血瀝口、塗面、吹鼻良。)本乎天者親上,故塗口眼喎斜。用老者,取其陽氣充足也。能食百蟲,故治蜈蚣、蚯蚓、蜘蛛咬毒。雞子,甘平鎮心,安五臟,益氣補血,清咽開音。(年深哮喘,雞子略敲損,浸尿缸中三四日,煮食,薑汁竹瀝湯送,能去風痰。)

散熱定驚,止嗽止痢。(醋煮食,治赤白久痢。)安胎利產。(胞衣不下,吞卵黃二三枚,解發刺喉,令吐即下。)多食令人滯悶。(今俗每產後即啖雞卵,然必煮極老極熟,方易消化,若生而嫩,即易停滯。)哺雞蛋殼,主傷寒勞復;研敷下疳,麻油調,搽痘毒,神效。

卵中白皮,主久咳結氣。(仙傳外科云:一人偶含刀在口,割舌已垂,未斷,一人用雞子白皮袋之,摻止血藥於舌根,血止,以蠟化蜜調沖和膏,敷雞子白皮上,三日接住,乃去皮,只用蜜蠟勤敷,七日全安;若欲速效,以金瘡藥參治之,此用雞子白皮無他,但取其柔軟而薄,護舌而透藥也。)雞肫皮,(一名雞內金,一名䏶胵,音皮鴟。)

甘平性澀,雞之脾也。能消水穀,除熱止煩,通小腸、膀胱。治瀉痢便數,遺溺溺血,崩帶腸風,膈消反胃,小兒食瘧,男用雌,女用雄。雞屎白,微寒下氣,消積,通利大小便。《內經》用治蠱脹。合米炒,治米症。醋和,塗蚯蚓、蜈蚣咬毒。(雄雞屎乃有白,臘月收之,白雞烏骨者更良,《素問》作雞矢醴,小兒緊唇,雞矢白研末敷之,有涎易去,牙齒疼痛,雞矢白燒末,綿裹咬患處,立瘥。)

白話文:

雞,有補虛、溫暖中焦的作用。

味道甘甜溫和,五行屬巽,也屬木。(所以容易引起風邪。)能補虛、溫暖中焦。(《日華子》說:黑母雞,能補產後虛弱勞損;馬益卿說:孕婦適合吃公雞,因為公雞吸收了陽氣的精華;崔行功《纂要方》說:婦女難產死亡,多是因為富貴人家吵鬧,導致產婦驚恐慌亂,所以要讓產婦靜養,再用煮爛的公雞汁,煮米粥給產婦吃,自然平安無事。雞汁性滑潤,不吃雞肉,恐怕難以消化。《龔雲林醫鑑》說:用四五年的老母雞,取湯煮粥吃,能穩固胎氣;孟詵說:腹中水腫,用水腫的病人,用黃母雞一隻,像平常一樣處理乾淨,和紅豆一升一起煮汁喝,每天早晚各一次。李時珍說:黃色屬土,雌性屬坤,味道甘甜歸脾,氣味溫和能增進胃氣,所以能治療脾胃的疾病。丹溪所說的雞屬土,應該是指這種雞。)雞冠長在頭頂,是高處的清陽之氣。

雞血是精華聚集的地方。公雞的血色紅,屬陽。所以能治療中邪、驚嚇。(用熱雞血滴入口中,塗在臉上,吹入鼻中,效果很好。)來於天的陽氣會向上走。所以可以塗抹在口眼歪斜的地方。要用老雞,取其陽氣充足。雞能吃百蟲,所以能治療蜈蚣、蚯蚓、蜘蛛咬傷的毒。雞蛋,味道甘甜平和,能鎮定心神,安穩五臟,益氣補血,清咽開嗓。(多年的哮喘,雞蛋稍微敲破一點,浸泡在尿桶中三四天,煮熟後吃,用薑汁竹瀝湯送服,能去除風痰。)能散熱定驚,止咳止痢。(用醋煮雞蛋吃,能治療久瀉不止的赤白痢疾。)能安胎利產。(胎盤不下,吞服二三枚蛋黃,解開頭髮刺激喉嚨,使其嘔吐,胎盤就能下來。)吃多了會令人感到滯悶。(現在民間習俗,產後都吃雞蛋,但是一定要煮得非常老非常熟,才容易消化,如果生嫩,就容易停滯。)哺育雞蛋殼,能治療傷寒勞累後的復發。研磨後敷在下疳處。用麻油調和,塗抹痘瘡毒,效果很好。

雞蛋中的白色薄膜,能治療久咳氣結。(仙傳外科說:一人偶然含刀在口中,割斷舌頭,但沒有完全斷掉,一人用雞蛋薄膜包住舌頭,在舌根處敷上止血藥,血止住後,用蠟化開調和蜂蜜成膏,敷在雞蛋薄膜上,三天接住,去掉薄膜,只用蜜蠟勤敷,七天完全康復,如果想要快速見效,用金瘡藥一起治療,用雞蛋薄膜沒有其他原因,只是取其柔軟而薄,保護舌頭,又能讓藥物滲透。)雞內金(又名雞肫皮、雞肶胵),味甘性平,帶澀味。是雞的脾臟。能消化水穀,消除熱氣,止住煩躁,疏通小腸、膀胱,治療腹瀉、便次頻繁、遺尿、尿血、崩漏帶下、腸風、膈食反胃、小兒食瘧。男性用雌雞的,女性用雄雞的。雞屎白,性微寒,能降氣,消除積滯,通利大小便。《內經》用來治療蠱脹。和米炒後,治療米症。用醋調和,塗抹蚯蚓、蜈蚣咬傷的毒。(公雞的糞便才有白色的,臘月收集,白雞烏骨雞的更好。《素問》中作雞矢醴,小兒口唇緊閉,用雞屎白研磨成末塗抹,有涎水容易去除,牙齒疼痛,用雞屎白燒成末,用棉花包裹咬住患處,立刻見效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