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從新》~ 卷十五,火土部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五,火土部 (1)

1. 卷十五,火土部

火類土類

白話文:

火類

土類

2. 桑柴火

主治癰疽發背不起,瘀肉不腐,及陰瘡瘰癧、流注臁瘡頑瘡,然火吹滅。(日炙二次。)未潰拔毒止痛,已潰補接陽氣、去腐生肌。凡一切補藥諸膏,宜此火煎之,但不可點艾傷肌。

(震亨曰:火以暢達、拔引郁毒,此從治之法也。時珍曰:桑木能利關節、養津液,得火則拔引毒氣,而祛逐風寒,所以能去腐生新也。《抱朴子》云:一切仙藥,不得桑煎不服,桑乃箕星之精,能助藥力、除風寒痹諸痛,久服,終身不患風疾故也。)

白話文:

主要治療癰疽、發背等腫塊無法消退,以及瘀血積聚導致肌肉腐爛、陰部瘡瘍、瘰癧、流注、臁瘡、頑固性瘡瘍等疾病。使用桑柴燃燒的火,並在火熄滅後(用太陽曬過兩次)的餘熱來治療。對於尚未潰爛的瘡瘍,可以拔除毒素、止痛;對於已經潰爛的瘡瘍,可以補充陽氣、去除腐肉、促進新肉生長。凡是需要用火煎煮的補藥或藥膏,都適合用這種火來煎製。但切記不可用艾草直接燒灼皮膚,以免傷及肌膚。

(朱震亨說:用火的目的是為了疏通、引導鬱積的毒素,這是採用反向治療的方法。李時珍說:桑木能夠疏通關節、滋養津液,經過火的炙烤,更能拔除毒氣、驅散風寒,因此能去除腐肉、促進新肉生長。《抱朴子》說:所有的仙藥,不用桑枝煎煮就沒有效果。桑木是箕星的精華,能夠增強藥力、去除風寒引起的痺痛,長期服用,可以終身不患風濕疾病。)

3. 炭火

櫟炭火、宜煅煉一切金石藥。烰炭火、宜烹煎炙焙百藥丸散。(時珍曰:燒木為炭、木久則腐、而炭入土不腐者、木有生性、炭無生性也、葬家用炭、能使蟲蟻不入、竹木之根自回、亦緣其無生性爾。)

白話文:

用櫟樹燒成的炭火,適合用來鍛鍊各種金屬礦物類的藥材。用鬆柴燒成的炭火,適合用來烹煮、煎熬、烘焙各種藥丸、藥散。(李時珍說:木頭燒成炭之後,木頭放久了會腐爛,而炭埋在土裡卻不會腐爛,這是因為木頭有生長的特性,而炭沒有生長的特性。葬禮時使用炭,可以使蟲蟻不進入,竹子、樹木的根也會自己避開,也是因為炭沒有生長特性的緣故。)

4. 蘆火竹火

宜煎一切滋補藥。

(時珍曰:凡服湯藥,雖品物專精,修治如法,而煎藥者鹵莽造次,水火不良,火候失度,藥亦無功。觀夫茶味之美惡,飯味之甘餲,皆繫於水火烹飪之得失,故煎藥須用小心老成人,以深罐密封,新水活火,先武后文,如法服之,未有不效者。火用陳蘆枯竹,取其不強,不損藥力也;桑柴火取其能助藥力;烰炭取其力慢;櫟炭取其力緊;溫養用糠及馬屎牛屎者,取其暖,而能使藥力勻遍也。)

白話文:

適合煎煮所有滋補藥材。(李時珍說:凡是服用湯藥,即使藥材品質精良,炮製方法正確,但煎藥的人如果粗心大意、隨便馬虎,水質、火候不佳,火候控制不當,藥效也會大打折扣。看看茶的味道好壞,飯的味道甘美與否,都取決於水和火的烹煮是否得當,所以煎藥必須由小心謹慎、經驗豐富的人來煎,用深罐密封,使用新鮮的水和活火,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煎,按照正確方法服用,沒有不見效的。煎藥的火,要用陳年的蘆葦或枯竹,取它們火性不強,不會損害藥力的特性;桑柴火則取其能幫助藥力的特性;炭火則取其火勢緩和的特性;櫟木炭火則取其火力強勁的特性。溫養身體時,使用米糠或馬、牛糞燃燒的火,是取其溫和,且能使藥力均勻散佈的特性。)

5. 燈火

治小兒驚風,昏迷搐搦竄視諸病。又治頭風脹痛。視頭額太陽絡脈盛處。以燈心蘸麻油。點燈淬之。良。外痔腫痛者。亦淬之。油能去風解毒。火能通經也。小兒初生。因冒寒氣欲絕者。勿斷臍。急烘絮包之。將胎衣烘熱。用燈炷於臍下。往來燎之。暖氣入腹內。氣回自蘇。

又燒銅匙柄。熨烙眼弦內。去風退赤甚妙。(時珍曰:凡燈惟胡麻油蘇子油然者、能明目治病、其餘諸油燈煙、皆能損目、亦不治病也。)

白話文:

用來治療小孩驚風、昏迷、抽搐、眼睛上翻等病症。也可以治療頭部風痛、脹痛。觀察頭部額頭太陽穴附近的絡脈,如果脈絡顯現,用燈心沾麻油,點燃後在患處快速點一下,效果很好。外痔腫痛也可以用這個方法。麻油能祛風解毒,火能疏通經絡。

新生兒因受寒氣而快要斷氣時,不要剪斷臍帶,趕快用棉絮包住嬰兒,將胎衣烘熱,用燈心在肚臍下方來回烤,讓熱氣進入腹內,氣息回轉就會甦醒。

另外,燒熱銅製湯匙的柄,熨燙眼瞼內側,能有效祛風退紅腫。(李時珍說:燈油只有用胡麻油或紫蘇油點燃的才能明目治病,其他油的燈煙都對眼睛有害,也不能治病。)

6. 燈花

主治:敷金瘡,止血生肉;小兒邪熱在心,夜啼不止,以二三顆燈心調抹乳吮之。

(時珍曰:昔陸賈言燈花爆而百事喜,《漢書·藝文志》有占燈花術,則燈花固靈物也。錢乙用治夜啼,其亦取此義乎?明宗室富順王一孫嗜燈花,但聞其氣,即哭索不已。時珍診之曰:「此癖也。」以殺蟲治癖之藥,丸服一料而愈。)

白話文:

燈花

主要治療:敷在刀傷、金屬創傷上,可以止血並促進肌肉生長。也能治療小兒因邪熱侵入心臟所引起的夜間啼哭不止,取二三顆燈心,調製後塗抹在乳頭上讓嬰兒吮吸。(李時珍說:以前陸賈說燈花爆開會帶來喜事,《漢書‧藝文志》有記載占卜燈花的法術,可見燈花本來就是帶有靈性的東西。錢乙用來治療夜啼,大概也是取這個意思吧。明朝宗室富順王有個孫子特別喜歡燈花,只要聞到燈花的味道,就會哭鬧著要。當時李時珍診斷後說:這是一種癖好,用殺蟲治療癖好的藥製成藥丸,服用一劑就好了。)

7. 艾火

灸百病。若灸諸風冷疾,入石硫黃末少許,更妙。

(凡灸艾火者,宜用陽燧火珠,承日取太陽真火;其次則用槐取火為良;若急卒難備,即用真麻油燈或蠟燭火,以艾莖燒點於炷艾,潤灸瘡,至愈不痛也。其戛金擊石、鑽燧入木之火,皆不可用。《邵雍皇極經世書》云:「火無體,因物以為體,金石之火,烈於草木之火是矣。」入木者,松火難瘥,柏火傷神多汗,桑火傷肌肉,柘火傷氣脈,棗火傷肉吐血,橘火傷營衛經絡,榆火傷骨失志,竹火傷筋損目也。《南齊書》載,武帝時,有沙門從北齊齎赤火來。其火赤於常火而小,云以療疾,貴賤爭取之,灸至七炷多驗。吳興楊道慶,虛疾二十年,灸之即瘥,咸稱為聖火,詔禁之不止,不知此火何物之火也。)

陽燧。(時珍曰:火鏡也,以銅鑄成,其面凹,摩熱向日,以艾承之則得火。《周禮·司烜氏》以夫燧取明火於日,是矣。)

火珠。(時珍曰:《說文》謂之火齊珠,《漢書》謂之玫瑰,音枚回。《唐書》云:東南海中,有羅剌國,出火齊珠,大者如雞卵,狀類水精,圓白,照數尺,日中以艾承之則得火,用灸艾,性不傷人。今占城國有之,名朝霞大火珠。)

白話文:

用艾草做成的艾炷燃燒,可以治療各種疾病。如果要用來治療風寒等疾病,可以加入少許硫磺粉末,效果會更好。(凡是使用艾火來灸療的,最好是用陽燧這種工具,在陽光下聚焦取得真正的太陽之火;其次是用槐木取火較好。如果情況緊急難以準備,就用真的麻油燈或蠟燭火,用艾草莖點燃艾炷來潤澤灸瘡,直到痊癒不痛。像是敲擊金屬、石頭,或是鑽木取火所產生的火,都不可以使用。邵雍在《皇極經世書》中說:「火本身沒有固定形體,是依附在其他物體上才會有形體。金屬、石頭所產生的火,比草木之火更猛烈。」用不同木材燃燒的火也有區別,用松木火不容易痊癒,用柏木火會傷神且多汗,用桑木火會傷肌肉,用柘木火會傷氣脈,用棗木火會傷肉導致吐血,用橘木火會傷害營衛經絡,用榆木火會傷骨且使人意志消沉,用竹木火會傷筋損眼。《南齊書》記載,武帝時,有僧人從北齊帶來一種紅色的火。

這種火比普通的火顏色更紅而且比較小,據說可以用來治病,當時不論貴賤都爭相使用,用這種火灸過七炷大多有效果,吳興的楊道慶患有虛弱之症二十年,用此火灸後就痊癒了,大家都稱這種火為聖火,即使下詔禁止也無法阻止,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火。陽燧,(李時珍說:這是一種取火的鏡子,用銅鑄造而成,表面凹陷,摩擦加熱後對著太陽,用艾草承接陽光就可以得到火。《周禮》的司烜氏,就是用陽燧這種器具從太陽取得明火。)火珠。(李時珍說:《說文解字》稱之為火齊珠,《漢書》稱之為玫瑰,發音為枚回。《唐書》記載:東南方的海中有一個羅剌國,出產火齊珠,大的像雞蛋,外形像水晶,圓潤潔白,可以照亮數尺,在陽光下用艾草承接陽光就可以得到火,用來灸療,性質溫和不傷人,現在占城國也有,名稱叫做朝霞大火珠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