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從新》~ 卷一 草部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草部 (9)

1. 獨活

宣,理伏風,去濕。

辛苦微溫,氣緩善搜,入足少陰氣分(腎),以理伏風,治本經傷風頭痛、頭暈目眩。(宜與細辛同用。)風熱齒痛。(文潞公藥准,用獨活、地黃等分為末,每服三錢。)痙癇濕痹。(項背強直,手足反張曰痙;濕流關節,痛而煩,曰濕痹。風勝濕,故二活兼能去濕。)奔豚疝瘕。

(腎積曰奔豚,風寒濕客於腎家所致,疝瘕亦然。)古方唯用獨活,後人分二種:以形虛大,有臼如鬼眼,節疏色黃者,為獨活;色紫節密,氣猛烈者,為羌活。並出蜀漢。又云:自西羌來者,為羌活。(故又名胡王使者。喻嘉言曰:羌活之獨本者,即真獨活。)

白話文:

獨活具有宣散、疏理潛藏的風邪、去除濕氣的功效。

味道辛苦,藥性微溫。藥氣平和,善於搜尋病邪。主要進入足少陰腎經的氣分,用來疏理潛藏的風邪。治療腎經受風引起的頭痛、頭暈目眩。(宜與細辛一起使用。)也能治療風熱引起的牙痛。(宋朝文潞公用獨活、地黃等分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。)還能治療痙攣、癲癇、濕痹。(脖子僵硬、手腳抽搐反張稱為痙攣;濕氣停留在關節,引起疼痛煩躁稱為濕痹。風能勝過濕邪,所以獨活和羌活都能夠去除濕氣。)也可用於治療奔豚、疝氣腫塊。

(腎臟積聚病邪稱為奔豚,是風寒濕邪侵入腎臟所導致;疝氣腫塊也是同樣的原因。)古時候的方劑只用獨活。後人將其分為兩種。形狀空虛肥大,有像鬼眼睛的凹陷,節間稀疏顏色黃的,稱為獨活。顏色紫黑、節間緊密、氣味猛烈的,稱為羌活。兩者都產自四川漢中一帶。還有一種說法是:從西羌來的,稱為羌活。(所以又名胡王使者。喻嘉言說:羌活中的獨本,就是真正的獨活。)

2. 羌活

宣,理遊風,發表勝濕。

辛苦性溫,氣雄而散,味薄上升,入足太陽(膀胱),以理遊風;兼入足少陰、厥陰氣分(腎肝),瀉肝氣,搜肝風,治風濕相搏,本經頭痛(同川芎,治太陽少陰頭痛,凡頭痛多用風藥,以巔頂之上,惟風可到也。),督脈為病(督脈並太陽經),脊強而厥,剛痙柔痙(無汗為剛,有汗為柔,亦有血虛發痙者,大約風證宜二活,血虛忌用。),中風不語(真中風者宜之,若氣血虧虛者,大忌。),頭旋目赤,散肌表八風之邪,利周身百節之痛,為卻亂反正之主藥。若血虛頭痛,遍身痛者,此屬內證,二活並禁用。

白話文:

羌活

能宣散、疏理游走的風邪、發散體表並排除濕氣。

味道辛苦,藥性溫和。氣味強盛且能發散。味道清淡而能向上升散。主要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,用來疏理游走的風邪。同時也能進入足少陰腎經和足厥陰肝經的氣分,可以瀉肝氣、搜尋肝風。能治療風濕相互搏擊所導致的病症,以及本經(膀胱經)的頭痛。(與川芎合用,能治療太陽、少陰經的頭痛。一般來說,各種頭痛多使用能散風的藥物,因為只有風邪能到達頭頂部位。)對於督脈的疾病(督脈與太陽經相關),如脊背僵硬而抽搐、剛痙和柔痙都有治療效果。(無汗屬於剛痙,有汗屬於柔痙,也有因血虛而導致抽搐的,總之,風邪引起的病症適合使用羌活和獨活,而血虛的情況則要忌用。)還能治療中風導致的失語。(對於真正中風的人可以使用,但如果是氣血虧虛導致的則絕對不能使用。)可以治療頭暈眼紅,能驅散體表八方來的風邪,能減輕全身各個關節的疼痛。是撥亂反正、治療外邪入侵的主要藥物。如果屬於血虛引起的頭痛和全身疼痛,這屬於內在的病症,羌活和獨活都不能使用。

3. 防風

宣,發表,去風勝濕。

辛甘微溫。升浮為陽。搜肝瀉肺,散頭目滯氣、經絡留濕。主上部見血。(用之為使,亦能治崩。)上焦風邪,頭痛目眩,脊痛項強,周身盡痛,太陽經證。(膀胱,徐之才曰:得蔥白,能行周身。)又行脾胃二經,為去風勝濕之要藥。(凡風藥皆能勝濕,東垣曰:卒伍卑賤之職,隨所引而至,乃風藥中潤劑,若補脾胃,非此引用不能行。)散目赤瘡瘍。

若血虛痙急,頭痛不因風寒(內傷),泄瀉不因寒濕,火升作嗽,陰虛盜汗,陽虛自汗者,並禁用。(同黃耆白芍,又能實表止汗;合黃耆白朮,名玉屏風散,固表聖藥;黃耆得防風而功益大,乃相畏而更相使也。)青州黃潤者良,軟蘆糯體。(登州萊陽次之,關東者,性硬不用。)

惡乾薑、白蘞、芫花,畏萆薢,殺附子毒。

白話文:

能夠宣散、發散、去除風邪並克服濕氣。

味道辛辣甘甜,藥性微溫。具有向上升浮的特性,屬於陽性藥物。能夠搜尋肝臟、宣洩肺氣。可以疏散頭部和眼睛的滯悶之氣,以及經絡中停留的濕氣。主要治療上半身出血的症狀。(用作藥引,也能治療崩漏。)適用於上焦的風邪,如頭痛、頭暈目眩、背脊疼痛、頸項僵硬、全身疼痛等屬於太陽經的病症。(膀胱經,徐之才說:與蔥白一同使用,能運行全身。)又可以通行脾胃二經,是祛風除濕的重要藥物。(一般來說,所有祛風藥都能克服濕氣,李東垣說:它像士兵一樣,能夠跟隨引導而到達需要的地方,是祛風藥中比較滋潤的藥物,若要補養脾胃,沒有它做引導是無法到達的。)還能疏散眼睛紅腫、瘡瘍。

如果屬於血虛引起的痙攣、抽搐,頭痛不是因為風寒引起的(屬於內傷),腹瀉不是因為寒濕引起的,火氣上升引起的咳嗽,陰虛引起的盜汗,陽虛引起的自汗等情況,都不能使用。(與黃耆、白芍同用,又能固表止汗,與黃耆、白朮同用,就成為玉屏風散,是固表的名方,黃耆因為有了防風,功效更大,是互相畏懼又互相協助的關係。)以青州產的,顏色黃潤的為佳。質地柔軟、像糯米一樣的最好。(登州、萊陽產的次之。關東產的,性質堅硬,不用。)

忌與乾薑、白蘞、芫花同用。畏懼萆薢。可以解除附子的毒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