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十二,谷部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二,谷部 (5)

1. 𦬣草米

救荒。

甘寒。作飯去熱。利腸胃,益氣力,久食不飢。(藏器曰:生米田中、苗似小麥而小、四月熟、可作飯、郭璞爾雅註疏云:一名守氣、生廢田中、似燕麥、子如雕胡、可食。)

白話文:

𦬣草米

救荒的食物。

味道甘甜,性寒涼。可以煮飯食用,能消除體內熱氣,幫助腸胃蠕動,增強體力,長期食用也不容易感到飢餓。(陳藏器說:這種米生長在稻田裡,幼苗像小麥但更小,四月成熟,可以煮飯。郭璞在註疏《爾雅》時說:它又名「守氣」,生長在荒廢的田地裡,外形像燕麥,籽實像雕胡,可以食用。)

2. 蒒草子

救荒。

甘平。補虛羸損乏。溫腸胃。止嘔逆。久食健人。輕身不飢。(博物志云:東海洲上有草、名曰蒒、有實、食之如大麥、七月熟、民斂獲至冬乃訖、呼為自然谷、亦曰禹餘糧、李珣南海藥譜曰:蒒實如球子、八月收之、彼民常食、中國未曾見也、方孝孺遜志齋集、有海米行、蓋亦蒒草之類也、其詩云:海邊有草名海米、大非蓬蒿小非薺、婦女攜籃晝作群、採摘仍於海中洗、歸來滌釜燒松枝、煮米為飯充朝飢、莫辭苦澀咽不下、性命聊假須臾時。)

白話文:

蒒草子

救災荒時可食用。

性味甘平。能夠補養虛弱、消瘦、損耗、疲乏的身體。能溫暖腸胃、止住嘔吐、噁心。長期食用可以使人身體健康。使身體輕盈而不易感到飢餓。《博物志》記載:東海洲上有一種草,叫做蒒,它有果實,吃起來像大麥,七月成熟。百姓收割直到冬天結束,稱它為「自然谷」,也叫做「禹餘糧」。李珣《南海藥譜》記載:蒒草的果實像小球,八月收穫。當地居民經常食用,中國還沒有見過。方孝孺《遜志齋集》裡有一篇海米行的文章,大概也是指蒒草這類的植物。他的詩寫道:「海邊有草名海米,不像蓬蒿那麼大,也不像薺菜那麼小。婦女們提著籃子白天成群結隊地採摘,還要在海水中清洗。回家後洗淨鍋子,燒松枝煮米飯充當早上的飢餓,不要嫌棄它苦澀難以下嚥,為了保住性命,暫時充飢。」

3.

救荒。

辛甘。苦微寒。作飯食。益氣宜脾。故曹植有芳菰精稗之稱。根苗。(金瘡及傷損出血不已、搗敷、或研末摻之即止、甚驗。)

白話文:

救荒。

味道辛辣甘甜,帶點苦味,性質稍微寒涼。可以煮飯食用,能補益氣力、調理脾胃。所以曹植有「芳菰精稗」這樣的說法。根部和莖葉:對於刀傷、損傷出血不止的情況,可以搗爛敷在傷口上,或是磨成粉末撒在傷口上,就能止血,效果很好。

4. 薏苡仁

補脾肺、通行水。

甘淡微寒而屬土。陽明藥也。(胃、)甘益胃。土勝水。淡滲濕。瀉水所以益土。故健脾。治水腫濕痹。腳氣疝氣。泄痢熱淋。益土所以生金。故補肺清熱。(色白入肺、微寒清熱。)治肺痿肺癰。咳吐膿血。(以豬肺蘸末服、良。)扶土所以抑木。故治風熱筋急拘攣。

(厥陰風木主筋、然治筋骨之病、以陽明為本、陽明主潤宗筋、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者也、陽明虛則宗筋縱弛、故經曰:治痿獨取陽明、又曰:肺熱葉焦、發為痿躄、蓋肺者、相傅之官、治節出焉、陽明濕熱上蒸於肺、則肺熱葉焦、氣無所主而失其治節、故痿躄、薏苡得土之燥、稟秋之涼、故能燥脾濕、善祛肺熱。

筋、寒則急、熱則縮、濕則縱、然寒濕久留、亦變為熱、又有熱氣熏蒸、水液不行、久而成濕者、薏苡去濕要藥。)令人能食。大便燥結。因寒筋急。勿用。其力和緩。用之須倍於他藥。炒熟微研。

白話文:

薏苡仁能補養脾肺,並能疏通體內的水分運行。

它的味道甘淡,性質稍微偏寒,五行屬性為土。屬於陽明經的藥物(主要作用於胃)。甘味可以增益胃氣,土能剋制水,淡味可以滲透濕氣,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,進而增強脾的功能,所以能健脾。可以治療水腫、濕痹(因濕氣導致的關節疼痛)、腳氣、疝氣、腹瀉、小便時灼熱疼痛等疾病。增強脾土的功能,就能生養肺金,所以也能補肺、清熱。(薏苡仁的顏色是白色,能入肺,微寒的性質可以清熱。)可以治療肺痿(肺功能衰退)、肺癰(肺部膿瘍),以及咳嗽吐膿血等症狀。(將薏苡仁磨成粉,沾上豬肺服用,效果很好。)扶助脾土的功能,就能抑制肝木的過旺,所以可以治療風熱引起的筋脈拘急、抽搐。

(肝經的風木主導筋的活動,但治療筋骨疾病,主要以陽明經為根本,陽明經主管滋潤宗筋,而宗筋負責束縛骨骼並使關節靈活,陽明經氣虛弱,宗筋就會鬆弛,所以說:治療痿症,要從陽明經下手,又說:肺部因熱而枯焦,會導致痿軟無力,因為肺是輔助心臟的器官,負責調節全身機能,陽明經濕熱向上蒸騰到肺部,就會使肺熱而葉枯,氣無法正常運行,導致失去調節功能,從而出現痿軟無力的症狀。薏苡仁能吸收土壤的乾燥之氣,又秉承秋季的涼爽之氣,所以能乾燥脾臟的濕氣,並有效祛除肺熱。

筋,受到寒冷會收縮,受到熱會彎曲,遇到濕氣會鬆弛,然而寒濕之氣如果長期滯留在體內,也會轉化為熱,還有因為熱氣薰蒸,導致體內水液運行不暢,時間久了也會形成濕氣,薏苡仁是去除濕氣的重要藥物。)能增進食慾。如果出現大便乾燥、因寒冷導致筋脈拘急的情況,則不宜使用。它的藥性比較緩和,用量需要比其他藥物多一倍。炒熟後稍微研磨成粉末使用。

5. 御米殼

即罌粟殼。澀腸、斂肺、固腎。

酸澀平。斂肺澀腸而固腎。治久嗽。瀉痢脫肛。遺精多溺。心腹筋骨諸痛。(東垣曰:收澀固氣、能入腎、故治骨病尤宜。)酸收太緊。令人嘔逆。(醋製而與參朮同行、可無妨食之害。)且兜積滯。反成痼疾。瀉痢初起。及風寒作嗽。忌用。(丹溪曰:此是收後藥、要先除病根。

)一名麗春花。紅黃紫白。豔麗可愛。凡使殼。洗去蒂及筋膜。取薄皮。醋炒或蜜炒。得醋、烏梅、陳皮良。(嫩苗作蔬、除熱潤燥、開胃厚腸、御米潤、治反胃。)甘寒潤燥。煮粥食。治反胃。(加參尤佳。)

阿芙蓉(一名阿片、俗作鴉片。澀、止瀉痢。)酸澀溫。微毒。止瀉痢。收脫肛。澀精氣。此罌粟花之津液也。罌粟結青苞時。午後以大針刺其外面青皮三五處。勿損裡面硬皮。次早津出。以竹刀刮收入瓷器。陰乾。故今市者。猶有苞片在內。(俗入房中術用之、京師售一粒金丹、云通治百病、皆方伎家之術耳、大有害、勿為其所惑。)以上稷粟類。

白話文:

御米殼

就是罌粟殼。它具有收斂腸道、收斂肺氣、固澀腎精的作用。

性味是酸澀而平和。主要功能是收斂肺氣、收澀腸道,並能固澀腎精。可以用來治療久咳、久瀉不止、脫肛、遺精、小便頻繁以及心腹、筋骨等各種疼痛。(李東垣說:它有收澀固氣的作用,能入腎,所以特別適合治療骨病。)因為其酸澀收斂的藥性太強,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。(用醋炮製後,與人參、白朮等藥材一同使用,可以避免其對腸胃的傷害。)但它有積滯的作用,反而會造成頑固性疾病。所以腹瀉剛開始或風寒引起的咳嗽,不宜使用。(朱丹溪說:這是一種收斂藥,必須先去除病根。)

它又名麗春花,花色有紅、黃、紫、白等,非常美麗。凡是使用它的殼,都要洗去花蒂和筋膜,取其薄皮,用醋或蜂蜜炒製。和醋、烏梅、陳皮一起使用效果更好。(嫩苗可以當蔬菜食用,有清熱潤燥、開胃厚腸的功效,罌粟米殼有潤腸作用,可以治療反胃。)它的性質是甘寒潤燥,煮粥食用,可以治療反胃。(如果加入人參效果更佳。)

阿芙蓉(又名阿片,俗稱鴉片。有收澀作用,可以止瀉痢。)

性味是酸澀而溫,有微毒。可以止瀉痢、收斂脫肛、固澀精氣。它是罌粟花的花苞中分泌出來的汁液。在罌粟花結出青色花苞時,在午後用大針刺破花苞外面的青皮三到五處,不要刺破裡面的硬皮,第二天早上會流出汁液,用竹刀刮入瓷器中陰乾。所以現在市面上賣的,裡面還會有花苞的碎片。(民間把它當作房中術的藥物使用,京城有人販售一種叫做「金丹」的藥丸,號稱能治百病,這都是江湖術士的騙人把戲,危害很大,千萬不要被他們迷惑。)以上都是屬於稷粟類藥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