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十一,菜部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一,菜部 (9)

1.

寬胃通腸。

辛平滑。有小毒。(宜與姜同煮、換水再煮、方可食之。)寬胃口,通腸閉。和魚煮食,甚下氣調中。梗、擦蜂螫。良。

白話文:

芋頭,可以使腸胃寬鬆暢通。

芋頭性味辛、平,略帶小毒。(適合與薑一同煮,並換水再次煮過後,才可以食用。)能使胃口變好,疏通便秘。與魚一同煮食,能有效降氣、調理脾胃。芋頭的莖,可以拿來擦拭蜂螫的傷口,效果很好。

2. 土芋

熟、厚腸胃、生、解藥毒。

甘辛寒。有小毒。煮熟食。厚腸胃。止熱嗽。生研水服。解諸藥毒。(當吐出惡物便止。)俗名香芋。

白話文:

煮熟後,可以強健腸胃。生的則可以解藥毒。

味道甘甜辛辣,性寒,帶有微小毒性。煮熟後食用,能強健腸胃,止住因熱引起的咳嗽。生的磨成汁加水服用,可以解除各種藥物中毒(當吐出不好的東西後就停止服用)。俗稱香芋。

3. 山藥

一名薯蕷。補脾肺、澀精氣。

色白入肺。味甘歸脾。補其不足。清其虛熱。潤皮毛。化痰涎。(薑汁拌炒。)固腸胃。止瀉痢。肺為腎母。故又益腎強陰。治虛損勞傷。脾為心子。故又益心氣。(子能令母實。)治健忘遺精。(性澀。)生搗敷癰瘡。消腫硬毒。色白而堅者佳。(形圓者、為西山藥、形扁者、為懷山藥、入藥為勝、俱系家種、野生者更勝。

)勿同麵食。零餘子。(山藥藤上所結子。)甘溫。功用強於山藥。益腎強腰腳。補虛損。食之不飢。(小便數多、山藥用礬水煮過、白茯苓等分為末、每米飲服二錢。)

白話文:

山藥,又名薯蕷。它可以補益脾肺,並收斂精氣。

它色白入肺,味甘歸脾,能補養不足,清除虛熱,滋潤皮膚毛髮,化解痰涎(用薑汁拌炒效果更好)。還能鞏固腸胃,止瀉痢。因為肺是腎的母親,所以山藥也能補益腎氣,強壯陰氣,治療虛損勞傷。又因為脾是心臟的兒子,所以山藥也能補益心氣(兒子能使母親強壯)。還能治療健忘和遺精(因為山藥有收澀的特性)。新鮮搗碎後外敷,可以治療癰瘡,消除腫脹硬塊和毒素。以顏色白且質地堅硬的為佳。(形狀圓的,是西山藥;形狀扁的,是懷山藥,藥效較佳,這些都是人工種植的,野生的效果更好。)

不要和麵食一起食用。零餘子(山藥藤上結的果實)性味甘溫,功效比山藥更強,能補益腎氣,強壯腰腿,補虛損,吃了不容易感到飢餓。(若是小便次數頻繁,可以用礬水煮過山藥,再和白茯苓等分為末,每次用米湯服用二錢。)

4. 甘薯

補、益氣強陰。

甘平。補虛乏。益氣力。健脾胃。強腎陰。即山薯。(陳祈陽異物志云:珠崖之人不業耕、唯種此、名薯糧、海中多壽、以不食五穀而食甘薯故也。)

白話文:

甘薯性味平和,可以補養身體虛弱、增強體力,還能強健腎陰。

甘薯性質平和。能夠補養虛弱的身體,增強力氣。還能健壯脾胃,強健腎陰。也就是俗稱的山藥。(陳祈陽的《異物志》記載:珠崖的人不從事耕種,只種植甘薯,稱它為薯糧。當地人長壽,是因為不吃五穀雜糧而吃甘薯的緣故。)

5. 百合

潤肺止嗽。

甘平。潤肺寧心。清熱止嗽。(朱二允曰:久嗽之人、肺氣必虛、虛則宜斂、百合之甘斂、勝於五味之酸收。)利二便。止涕淚。(涕淚、肺肝熱也、經曰:肺為涕、肝為淚、心為汗、脾為涎、腎為唾。)治浮腫臚脹痞滿。寒熱瘡腫乳癰。傷寒百合病。(行住坐臥不定、如有鬼神狀、蘇頌曰:病名百合、而用百合治之、不識其義、士材曰:亦清心寧神之效。)善通二便。

中寒下陷者忌之。花白者入藥。(肺病吐血、鮮百合搗汁、和水飲之、亦可煮食。)

白話文:

百合

可以滋潤肺部、止咳。

性味甘平,能滋潤肺部、安定心神,清除熱氣、止咳。(朱二允說:長期咳嗽的人,肺氣一定虛弱,虛弱就適合收斂,百合的甘味收斂作用,勝過五味子的酸味收斂。)也能幫助大小便順暢,止住鼻涕和眼淚。(鼻涕眼淚,是肺和肝有熱的表現,經書說:肺的液體是鼻涕,肝的液體是眼淚,心的液體是汗,脾的液體是口水,腎的液體是唾液。)可以治療水腫、腹部脹滿、痞塊等症狀,以及寒熱病、瘡腫、乳房腫痛。還能治療傷寒引起的百合病。(病人會出現坐立不安、行為怪異,好像被鬼神附身一樣,蘇頌說:病名叫百合病,就用百合治療,有些人不了解其中的道理,士材說:這是因為百合有清心安神的效果。)能有效疏通大小便。

中焦虛寒、氣機下陷的人不適合使用。白色花朵的百合適合入藥。(肺病導致咳血,可以用新鮮百合搗汁,加水飲用,也可以煮熟食用。)

6. 竹筍

通、爽胃消痰。

甘微寒。利膈下氣。化熱爽胃。消痰。(筍與竹瀝功近、有人素患痰病、食筍而愈。)竹能損氣。虛人食筍。多致疾也。(常見俗醫治痘、往往勸飲筍尖湯、不知痘瘡不宜大腸滑利、陰受其害者、不知其若干人矣。)小兒尤不宜食。最難化。(干筍尤甚。)冬筍、鞭筍較勝。以上柔滑類。

白話文:

竹筍,可以通暢腸道,使腸胃清爽,並能化解痰液。

竹筍味道甘甜,性質稍微偏寒。它能疏通橫膈膜下的氣機,化解體內熱氣,使腸胃清爽舒適,並能消除痰液。(竹筍的功效和竹瀝相似,曾經有人長期患有痰病,吃了竹筍後就痊癒了。)竹子有耗損氣的特性,體質虛弱的人吃竹筍,容易導致疾病。(常見庸醫治療痘瘡,常常勸人喝竹筍尖湯,卻不知道痘瘡不適合讓大腸過於滑利,陰氣受損的人,不知道有多少。)小孩尤其不適合吃竹筍,因為竹筍最難消化。(乾竹筍更是如此。)冬筍和鞭筍的品質較好,屬於柔滑一類的竹筍。

7. 茄子

一名落蘇。瀉、寬腸。

甘寒而利。散血寬腸。動風發病。(宗奭曰:蔬圃中唯此無益、丹溪曰:大腸易動者忌之、生生編云:性寒利、女人能傷子宮。)

茄根(瀉、散血消腫。)散血消腫。煮汁漬凍瘡。(喉痹腫痛、細嚼陳久醬茄、咽汁。)

白話文:

茄子,又名落蘇。有瀉下的作用,能使腸道通暢。

茄子味甘性寒,有利於排泄。能散瘀血,使腸道寬鬆。但容易引起體內氣血運行不順,誘發疾病。(宗奭說:菜園裡種的蔬菜,只有茄子沒什麼益處。朱丹溪說:大腸容易蠕動的人要忌食。生生編說:茄子性寒利,女性食用會傷害子宮。)

茄子根,能瀉下,散瘀血,消除腫脹。可以煮汁浸泡凍瘡。(若有喉嚨腫痛,可以細嚼陳年的醃茄子,吞下汁液。)

8. 壺盧

一名匏瓜、俗名葫蘆、通利水、消腫脹。

甘平滑。利水。治腹脹黃腫。(用亞腰壺盧、連子燒存性、每服一個、食前溫酒下、不飲酒者、白湯下、十餘日見效。)

白話文:

壺盧,又名匏瓜,俗稱葫蘆,能夠通暢水道、消除腫脹。

味道甘甜、性質平和而滑利。能夠利水。可以用來治療腹部脹滿、黃疸水腫的病症。(使用腰部較細的葫蘆,連同種子燒成炭,每次服用一個,在飯前用溫酒送服,不喝酒的人,可以用白開水送服,十幾天就能見到效果。)

9. 冬瓜

一名白瓜。通、瀉熱益脾。

寒瀉熱。甘益脾。利二便。消水腫。(多吃效。)止消渴。(苗葉皆治。)散熱毒癰腫。子、補肝明目。(凡藥中所用瓜子、皆冬瓜子也。)葉、治消渴瘧疾寒熱。(焙研、敷多年惡瘡。)

白話文:

冬瓜,又名白瓜。它能疏通、排泄體內熱氣,並且對脾臟有益處。

冬瓜性寒,能瀉熱。味甘,能滋養脾臟。它能使大小便順暢,消除身體水腫。(多吃效果更好。)還能止渴。(它的藤蔓和葉子都能治病。)能散去熱毒引起的癰腫。它的籽,能夠補肝、使眼睛明亮。(凡是藥材中所用的瓜子,都是冬瓜籽。)冬瓜葉子,能治療消渴病和瘧疾引起的忽冷忽熱。(將葉子烘乾研磨成粉,可以敷在多年不癒的惡瘡上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