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從新》~ 卷十一,菜部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一,菜部 (8)

1. 羊蹄

即禿菜,通、祛風。

苦寒,治產後風秘:(搗汁二三匙,入水半盞煎之,空腹溫服。)頭風白屑:(宋太宗聖惠方,羊蹄草根杵,同羊膽汁塗之,永除。)喉痹不語:(羊蹄獨根者,勿見風日及婦人,以三年醋,研如泥,生布拭喉外令赤,塗之。)頭上白禿:(方同上。丹溪曰:羊蹄根屬水,是血分藥。)能制三黃、砒石、丹砂、水銀。

白話文:

羊蹄,也就是禿菜。它具有疏通經絡、驅除風邪的功效。

藥性苦寒。可以治療產後因風邪引起的便秘。(將羊蹄搗爛取汁二三匙,加入半小杯水煎煮,空腹時溫服。)也能治療頭痛、頭皮屑。(《宋太宗聖惠方》記載,將羊蹄草的根搗爛,和羊膽汁混合塗抹,可以永久去除。)還能治療喉嚨腫痛、失聲。(使用獨根的羊蹄,採摘時不能見風日,也不能讓婦人看到,用三年以上的醋研磨成泥狀,用生布擦拭喉嚨外側讓它發紅,再將藥泥塗抹在上面。)也能治療頭上的白禿瘡。(方法同上。朱丹溪說:羊蹄根屬水,是屬於血分的藥。)羊蹄還能制約黃連、黃芩、黃柏這三種黃色藥材,以及砒石、丹砂、水銀等毒性藥材。

2. 菾菜

菾,音甜,一名莙薘菜。瀉熱通陽。

甘苦涼滑,微毒。利五臟,通心膈,解風熱毒,療時行壯熱。(俱搗汁飲。)止熱毒痢。(夏月以菜作粥。)又搗敷禽獸傷。禹錫曰:「食之動氣,冷氣人食之,必破腹。」子、醋浸,揩面去粉滓,潤澤而光。

白話文:

菾菜,讀音同「甜」,也叫做莙薘菜。它可以洩除熱氣,疏通陽氣。

味道甘甜帶苦,性質寒涼而滑潤,帶有微毒。它能幫助調理五臟,疏通心胸膈膜,解除風熱的毒素,治療時疫引起的發燒高熱。(這些病症都要搗爛取汁飲用。)它也可以止住熱毒引起的痢疾。(夏天的時候可以用菾菜煮粥食用。)此外,將它搗爛敷在禽獸的傷口上也有療效。劉禹錫說,吃菾菜容易使氣機擾動,體質虛寒的人吃了會容易腹痛。它的種子用醋浸泡後,可以用來擦拭臉部,去除臉上的污垢,使皮膚變得滋潤有光澤。

3. 黃瓜菜

一名黃花菜。通結利腸。

甘。微苦微寒。通結氣。利腸胃。

白話文:

黃瓜菜,又名黃花菜。可以疏通阻塞,使腸道暢通。

味道甘甜,帶點微苦,性微寒。能疏通鬱結的氣,使腸胃順暢。

4. 魚鯹草

古名蕺。瀉熱解毒。

辛微寒。有小毒。散熱毒癰腫。瘡痔脫肛。斷痁疾。解硇毒。敷惡瘡白禿。(淡竹筒內煨搗。)

白話文:

魚腥草,古名又叫蕺,它有清瀉熱氣、解除毒素的功效。

味道辛辣,屬性稍微偏寒,帶有微小的毒性。可以散去熱毒引起的癰腫,還能治療瘡、痔瘡和脫肛,也能夠截斷瘧疾發作。此外,它還能解硇砂的毒性,外敷則可以治療惡性瘡瘍和白禿。(將魚腥草放入淡竹筒中煨烤後搗爛使用。)

5.

瀉熱利水。

甘寒滑,去暴熱,利水道。

(時珍曰:性冷而滑,泄陽氣,降而不升,耗人真元也。)

作蔬味甘滑,亦可醋食。(採取嫩莖,以灰湯煮去涎滑,曬乾。)

澄粉甚滑美。(其根紫色,皮肉有白粉,搗爛,再三洗澄,取粉。)

白話文:

蕨,有瀉熱、利水的作用。

味道甘甜、性寒、質地滑潤。能去除體內急遽產生的熱氣,並使小便順暢。(李時珍說:它的性質寒冷又滑溜,會洩散身體的陽氣,使氣往下行而無法上升,會耗損人體的精氣。)可以當蔬菜食用,味道甘甜滑潤,也可以用醋涼拌。(採集嫩莖,用草木灰水煮過,去除黏液和滑溜感,再曬乾。)把蕨澄出的粉非常滑潤好吃。(它的根是紫色的,表皮和肉質有白色的粉末,搗爛後,反覆清洗沉澱,取出粉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