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從新》~ 卷十一,菜部 (5)
卷十一,菜部 (5)
1. 黑姜
燥、回陽。
辛苦大熱。除胃冷而守中。(辛則散、炮則稍苦、故止而不移、非若附子走而不守。)去臟腑沉寒錮冷。能去惡生新。使陽生陰長。故吐衄下血。(炮黑、止吐衄諸血、紅見黑則止也。)有陰無陽者宜之。亦能引血藥入氣分而生血。故血虛發熱。產後大熱者宜之。(此非有餘之熱、乃陰虛而陽無所附也、忌用表藥寒藥、炮姜能入肝、引眾藥生血、故與補陰藥同用、而熱自退、乃熱因熱用、從治之法、故亦治目睛久赤。)引以黑附。
能入腎而祛寒濕。能回脈絕無陽。通心助陽。而補心氣。(苦入心。)乾薑炮黑為黑姜。按姜味大辛。辛能僭上。(好古曰:服乾薑以治中者、必僭上、宜大棗輔之。)亦能散氣走血。(辛熱最能動血。)損陰傷目。凡陰虛有熱者勿服。孕婦尤忌。(齆鼻不通、乾薑末蜜調塞鼻中、即通。
)
白話文:
黑薑,性味燥熱,能使陽氣恢復。
它的味道辛辣,性屬大熱。可以去除胃寒,並能守護中焦(中醫概念,指脾胃)。(辛味有發散作用,炮製後會稍微變苦,所以能停留而不會亂跑,不像附子會到處流動而不會守在原地。)能去除臟腑深層的寒冷。可以去除壞死的組織,使新的組織生長。能夠促進陽氣產生,使陰氣增長。所以可以治療吐血、鼻血、大便出血等症狀。(炮製成黑色的薑,能止住各種吐血、鼻血等出血症狀,紅色出血遇到黑色就能止住。)適合有陰氣而無陽氣的人使用。也能引導補血的藥物進入氣分,而產生血液。所以血虛發熱、產後高熱的人適合使用。(這種發熱不是實熱,而是因為陰虛導致陽氣沒有依附,所以不可以使用發散或寒涼的藥物。炮製過的薑能進入肝經,引導其他藥物產生血液,所以和補陰藥一起使用,熱就會自然消退,這是以熱治熱、從病的根本治療方法,所以也可以治療眼睛長期發紅。)如果搭配黑附子使用,
能進入腎經而去除寒濕。能夠使脈象消失、沒有陽氣的人恢復生機。能暢通心陽、幫助陽氣,並能補益心氣。(苦味能入心。)乾薑炮製成黑色就叫做黑薑。按理說,薑的味道非常辛辣,辛辣的藥性有向上走的趨勢。(李杲說:服用乾薑來治療中焦的疾病,一定會使藥性向上走,最好搭配大棗來輔助。)也能發散氣、推動血液循環。(辛熱的藥性最能使血液活動。)會耗損陰液、損傷眼睛。凡是陰虛有熱的人都不能服用。孕婦尤其要忌用。(鼻塞不通,可以用乾薑粉末調和蜂蜜,塞入鼻孔中,就能使鼻子暢通。)
2. 胡荽
宣、發痘瘡、辟惡氣。
辛溫。微毒。主消穀。止頭痛,通小腹氣及心竅,利大小腸。其香竄。闢一切不正之氣。痧疹痘瘡不出。煎酒噴之。(痘疹不出、用酒煎沸、勿令泄氣、候冷、去滓、微微從項以下、噴身令遍、除頭面勿噴、蓋覆令暖、即出。)久食損人精神。令人多忘。病人食之腳軟。(孩子赤丹、胡荽汁塗之、面上黑子、胡荽煎湯、日日洗之。)
白話文:
胡荽,性味辛溫,帶有微毒。主要功能是幫助消化,能止頭痛,疏通腹部氣機及心竅,使大小腸通暢。它的香氣能散發,驅除各種不正之氣。麻疹、痘瘡發不出來時,可以將胡荽煎水後加入酒噴灑全身。(如果痘疹發不出來,用酒煎煮胡荽至沸騰,注意不要讓蒸氣散掉,待冷卻後,去除藥渣,輕輕地從脖子以下噴灑全身,避開頭面部,然後蓋好被子保暖,痘疹就能發出來。)長期食用會損傷精神,使人健忘。病人吃了會導致腳軟。(小孩子患上丹毒,可以用胡荽汁塗抹;臉上的黑斑,可以用胡荽煎湯,每天清洗。)
3. 大茴香
古作蘹香。燥、補腎命治寒疝。
辛溫。暖丹田。補命門。開胃下食。調中止嘔。療小腸冷氣。㿗疝陰腫。(疝有七種、氣血寒水筋狐㿗也、屬肝經病、以厥陰肝脈絡陰器也、多因寒濕所致、亦有挾虛者、當加參朮於溫散藥中。)腹痛霍亂。乾溼腳氣。能昏目發瘡。若陽道數舉。得熱則吐者。均戒。產寧夏。大如麥粒。輕而有細稜。(疝氣入腎、茴香炒作二包、更換熨之。)
白話文:
大茴香,古時候寫作「蘹香」。
性味燥熱,能夠補腎,治療因寒冷引起的疝氣。
味道辛辣溫熱。能溫暖丹田,補益命門之火。能開胃幫助消化,調理腸胃止嘔吐。可以治療小腸寒冷引起的疾病,以及睪丸腫脹等疝氣問題。(疝氣有七種,包括氣疝、血疝、寒疝、水疝、筋疝、狐疝和㿗疝,這些都屬於肝經的疾病,因為肝經的脈絡經過陰部。大多是因為寒濕引起的,也有一些是體虛的,這種情況應該在溫散藥中加入人參和白朮。)也能治療腹痛、霍亂,以及乾、濕腳氣。但服用過多會使眼睛昏花、引起瘡瘍。如果陽具容易勃起,或者遇熱就會嘔吐的人,都應當避免服用。主要產於寧夏,果實大約像麥粒一般,重量很輕,而且有細小的稜角。(如果疝氣影響到腎臟,可以用炒過的茴香裝成兩個布包,交替熱敷患處。)
4. 小茴香
一名蒔蘿。理氣開胃。
辛平。理氣開胃。亦治寒疝。食料宜之。(煮臭肉、下少許、即無臭氣、臭醬入末亦香、大茴尤捷、故名茴香。)小如粟米。炒黃。得酒良。得鹽則入腎。發腎邪。故治陰疝。(受病於肝、見證於腎、大小茴各一兩、為末、豬胞一個連尿入藥、酒煮爛為丸、每服五十丸。)八角茴香、(又名舶茴香。
)辛甘平。功用略同。自番舶來。實大如柏實。裂成八瓣。一瓣一核。黃褐色。
白話文:
小茴香,又名蒔蘿。它能調理氣機、幫助開胃。
性味辛,性質平和。能調理氣機、幫助開胃,也能治療寒疝。在食物料理中很適合使用。(煮味道不好的肉時,加一點小茴香,就能去除腥臭味。將小茴香磨成粉加入臭醬中,也會變香。大茴香的效果更快,所以叫茴香。)小茴香的樣子像小米粒一樣小。炒黃後使用,搭配酒一起服用效果更好。如果加鹽,則會進入腎經,可能會引發腎臟的邪氣,所以能治療陰疝。(如果病是從肝臟來的,但症狀出現在腎臟,可以使用大小茴香各一兩,磨成粉,加上一個豬膀胱連同尿液一起入藥,用酒煮爛做成藥丸,每次服用五十丸。)
八角茴香(又名舶茴香),性味辛甘,性質平和,功效與小茴香大致相同。是從外國傳來的,果實像柏樹的果實那麼大,裂開成八瓣,每一瓣裡面有一顆核,呈黃褐色。
5. 胡蘿蔔
寬中散滯。
甘平。寬中下氣。散腸胃滯氣。元時始自胡地來。氣味微似萊菔。故名。有黃赤二種。子似蒔蘿。可和食料。治時痢。
白話文:
胡蘿蔔,性味甘甜平和,可以寬暢中焦、使氣機下行,並能疏散腸胃中積滯的氣。這種植物在元朝時才從胡人地區傳來,氣味稍微像白蘿蔔,所以被稱為胡蘿蔔。胡蘿蔔有黃色和紅色兩種,它的種子像蒔蘿,可以加入食物中一起烹煮。胡蘿蔔還可以治療急性痢疾。
6. 水芹
通、去伏熱。
甘平。去伏熱。及頭中風熱。利口齒及大小腸。治煩渴。崩中帶下。五種黃病。(小便出血、水芹搗汁、日服二合。)
白話文:
水芹,性味甘平,可以去除體內潛伏的熱邪,也能治療頭部因風熱引起的疾病,對於口腔牙齒、大小腸都有益處,可以治療口渴煩躁、婦女的崩漏和帶下,以及五種黃疸病。(小便出血的情況,可以將水芹搗爛取汁,每天服用兩合。)
7. 旱芹
瀉、散結。
甘寒。除心下煩熱。療鼠瘻瘰癧。結核聚氣。下瘀血。止霍亂。(凡結核氣、旱芹日乾為末、油煎成膏摩之、日三五度、便痊。)
白話文:
旱芹
具有疏泄、消散腫塊的作用。
味道甘甜、性質寒涼。可以消除心胸以下的煩悶燥熱。能治療鼠瘡、瘰癧(淋巴結核)、腫塊聚結的症狀,也能夠排除體內瘀血,並能止住霍亂(急性腸胃炎)。(凡是因腫塊氣結引起的疾病,將旱芹曬乾磨成粉末,用油煎成藥膏來塗抹患處,一天塗抹三到五次,就會痊癒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