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從新》~ 卷十,果部 (2)
卷十,果部 (2)
1. 桃仁
瀉、破血潤燥。
苦平微甘。苦以泄血滯,甘以緩肝氣而生新血。(成無己曰:肝者、血之源、血聚則肝氣燥、肝苦急、急食甘以緩之。)通大腸血秘。治熱入血室。(衝脈。)血燥血痞。損傷積血。血痢經閉。咳逆上氣。(血和則氣降。)皮膚燥癢。(肌有血凝。)發熱如狂。(若小腹滿痛、小便自利者、為畜血。
)若非血瘀而誤用之。大傷陰氣。泡去皮尖炒。研碎。雙仁者有毒。不可用。香附為使。(婦人陰癢、桃仁杵爛、綿裹塞之、產後陰腫、桃仁搗研傅之、俱妙。)桃花(通、大瀉。),苦平。下宿水。除痰飲。消積聚。利二便。療風狂。(蘇鶚杜陽編載、範純佑女、喪夫發狂、閉之室中、夜斷窗欞、登桃樹、食花幾盡、自是遂愈、以能瀉痰飲滯血也。
儒門事親載、一婦滑瀉數年、百治不效、或言此傷飲有積也、桃花落時、以棘針刺取數十萼、勿犯人手、以面和作餅、煨熟食之、米飲送下、不一二時、瀉下如傾、六日行至數百行、昏困、唯飲涼水而平。)以攻決為用。但可施於氣實有餘之證。若無故而因除百病、美顏色諸謬說而服之。
為害不小。三月三日。採花揀淨。以絹袋盛。懸檐下陰乾。千葉者勿用。
_桃葉_宣、發汗、苦平。殺蟲發汗。(凡傷寒風痹、發汗不出、以火燒地、用水灑之、布干桃葉於上、厚二三寸、席臥溫復、取大汗、被中敷粉極燥、便瘥、凡麥麩蠶沙、皆可如此法用。)採嫩者。名桃心。入藥尤勝。桃子辛酸甘熱。微毒。多食令人有熱。生癰癤。(有損無益、五果列桃為下、以此與鱉同食、患心痛、服術人尤忌之。)桃梟(是桃子在樹、經冬不落者、正月採之。)苦微溫。有小毒。辟邪祛祟。(白禿頭瘡、干桃一兩、黑醜一合為末、臘豬脂調搽。)
白話文:
桃仁
具有瀉下、破血、潤燥的功效。
味道苦、性平、帶點微甘。苦味能疏泄血液的瘀滯,甘味能緩和肝氣,促進新血生成。(成無己說:肝是血液的來源,血液積聚會使肝氣乾燥,肝氣急躁,需要用甘味來緩解。)能疏通大腸的血滯。可以治療熱邪進入血室(衝脈),以及血燥、血瘀、損傷造成的積血、血痢、經閉、咳嗽氣逆。(血和則氣順而下降。)還能治療皮膚乾燥搔癢(因為肌膚有血凝)。發熱如狂(如果小腹脹滿疼痛,小便正常,則可能是體內蓄積了瘀血)。
如果不是因為血瘀而誤用桃仁,會大大損傷陰氣。使用時要去掉外皮和尖端,炒過後研磨成碎末。雙仁的桃仁有毒,不能使用。香附可以作為輔助藥物。(婦女陰部搔癢,用桃仁搗爛,用棉布包裹塞入陰道;產後陰部腫脹,用桃仁搗爛敷在患處,效果都很好。)
桃花
能疏通、強力瀉下。味道苦、性平。能排除體內積留的水液,消除痰飲,消除積聚,通利大小便,治療風狂病。(蘇鶚《杜陽編》記載,範純佑的女兒,喪夫後發狂,被關在房間裡,晚上打破窗戶,爬上桃樹,把桃花吃得差不多了,病就好了,因為桃花能瀉下痰飲和滯血。
《儒門事親》記載,一位婦人腹瀉多年,百治不癒,有人說這是因為有積飲,在桃花凋落時,用荊棘針刺取數十個花萼,不要讓人手碰到,用麵粉和在一起做成餅,煨熟後吃下,用米湯送服,一兩個小時後,腹瀉如傾瀉,六天瀉了數百次,昏迷不醒,只喝涼水才恢復。)
桃花的功效主要在於攻散決破,只適用於體內氣實有餘的病症。如果沒有這些病症,卻聽信能去除百病、美容養顏的謬論而服用,危害不小。三月三日採摘桃花,挑選乾淨的,用絲絹袋裝好,掛在屋簷下陰乾。千瓣的桃花不要用。
桃葉
具有宣散、發汗的功效。味道苦、性平。能殺蟲、發汗。(凡是傷寒風痹,發汗不暢,可以用火燒地,然後灑水,將乾燥的桃葉鋪在上面,厚二三寸,讓人躺在上面,蓋上被子,使其發汗,等汗乾後再在被中撲上爽身粉,這樣病就會好。麥麩、蠶沙等也可以這樣用。)採摘嫩葉,稱為桃心,入藥效果更好。
桃子
味道辛酸甘甜,性熱,帶有微毒。多吃會使人體內產生熱氣,生出癰瘡。(有損無益,五果中桃子排在最下面,如果和鱉一起吃會患心痛,服食道術的人尤其忌吃。)
桃梟
(指桃子在樹上,經過冬天沒有掉落的,正月採摘。)味道苦,性微溫,帶有小毒。能辟邪祛祟。(治療白禿頭瘡,用乾燥桃梟一兩,黑醜一合,研磨成粉末,用豬油調和後塗抹患處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