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十八 人部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八 人部 (2)

1. 月水

咸熱而毒。(寓意草中言、服紅鉛傷腦、其熱而毒可知、士材曰:服紅鉛而熱者、飲童便人乳、即解。)解毒箭。並女勞復。月經衣、治金瘡血湧出。(炙熱熨之。)又治虎狼傷。及箭簇入腹。(俱燒灰、酒服方寸七、日三。)素問謂之月經。又謂之天癸。邪術家謂之紅鉛。

白話文:

鹹熱而毒

(註:草中子書中記載,服用紅鉛會傷腦,其熱毒可想而知。士材說:服用紅鉛而發熱的人,可飲用童便人乳來解熱。)

解毒箭。並女勞復。月經衣、治金瘡血湧出。

(加熱熨燙傷口。)

又治虎狼傷。及箭簇入腹。

(都燒成灰,用酒服,每次方寸七,每日三次。)

素問 中稱之為月經。又稱為天癸。歪門邪道的術士稱之為紅鉛。

(時珍曰:女子、陰類也、以血為主、其血上應太陰、下應海潮、月有盈虧、潮有朝夕、月事一月一行、與之相符、故謂之月水、月信、月經、經者常也、有常軌也、天癸者、天一生水也、邪術家謂之紅鉛、謬名也、女人之經、或先或後、或通或塞者、其病也、復有變常、而古人並未言及者、不可不知也、有行期只吐血衄血、或眼耳出血者、是謂逆行、有三月一行者、是謂居經、俗名按季、有一年一行者、是謂避年、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、是謂暗經、有受胎之後、月月行經而產子者、是謂盛胎、俗名垢胎、有受胎數月、血忽大下、而胎不隕者、是謂漏胎、此雖以氣血有餘不足言、而亦異於常矣、女子二七天癸至、七七天癸絕、其常也、有女年十二十三而產子、如楮記室所載、平江蘇達卿女、十二受孕者、有婦年五十六十而產子、如遼史所載、亟普妻六十餘、生二男一女者、此又異常之尤者也、學醫者之於此類、恐亦宜留心焉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女性屬於陰類,以血為生命之源,其血與太陰經絡相應,又與海水潮汐呼應。月亮有盈虧,潮汐有早晚,女性的月事也是一月一次,與此相符,所以稱為月水、月信、月經。經是指有規律、有常軌。天癸是指天一生水,邪術之士把它稱為紅鉛,這是錯誤的說法。女性的月經,有時提前或延後,有時暢通或堵塞,這些都是疾病的徵兆。此外,還有一些變常的情況,古人尚未提及,不可不知。有的女性在月經期間只吐血流鼻血,或眼耳出血,這是逆行的表現;有的女性三月才來一次月經,稱為居經,俗稱按季;有的女性一年才來一次月經,稱為避年;有的女性一生不來月經卻能受孕,稱為暗經;有的女性受孕後,每個月仍來月經,並且能生產,稱為盛胎,俗稱垢胎;有的女性受孕數月後,忽然大出血,但胎兒未流產,稱為漏胎。這些現象雖然可以用氣血虛實來解釋,但仍屬於異常情況。女性二七歲天癸來潮,七七歲天癸閉絕,這是常規。也有女性十歲、二十三歲就生產的,如楮記室記載的平江蘇達卿的女兒,十二歲就受孕;也有女性五十六、六十歲才生產的,如遼史記載的亟普的妻子六十多歲生了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孩。這些都是異常情況中的特別案例。學醫者對於這些情況,也應留心注意。

女人入月、惡液腥穢、故君子遠之、謂其不潔、能損陽生病也、煎膏治藥、出痘、持戒修煉性命者、皆避忌之、以此也、今有方士邪術、鼓弄愚人、以法取童女初行經水服食、謂之先天紅鉛、巧立名色、多方配合、謂參同契之金華、悟真篇之首經、皆此物也、愚人信之、吞嚥穢滓、以為秘方、往往發出丹疹、殊可嘆惡、按蕭丫真金丹詩云:一等旁門性好淫、強陽復去採他陰、口含天癸稱靈藥、似恁洳沮枉用心、嗚呼、愚人觀此、可以自悟矣。士材濫誇紅鉛卻病延年、乃不經之說也。

白話文:

男子陰瘡、因不忌月事、陰物潰爛、用室女血衲、瓦上燒存性、研末、麻油調敷之。)

2. 口津唾

甘鹹平。辟邪魔。(鬼最畏唾。東陽方云:凡人魘死、不得叫呼、但痛咬腳跟及拇指甲際、多唾其面、徐徐喚之、自醒也。)消腫毒。明眼目。(時珍曰:津乃精氣所化、人能每旦漱口擦齒、以津洗目、及常時以舌舐拇指甲、揩目、久久令人光明不昏、又能退翳、凡人有云翳、但每日令人以舌舐數次、久則真氣熏及、自然毒散而翳退矣。)悅肌膚。

白話文:

甘甜鹹味,性平。驅除邪氣和惡鬼。(鬼最害怕唾液,東陽地區傳說:凡是被人魘死、不能呼喊、只能痛苦地咬腳後跟和拇指指甲邊緣,多吐唾沫在他臉上、慢慢呼喚,就能醒來。)消腫排毒。明目。(李時珍說:唾液是精氣所化,每天早上漱口擦牙、用唾液洗眼睛、常用舌頭舔拇指指甲、擦眼睛,時間長了,會讓人眼睛明亮清晰、消除黑翳,有的人說眼睛有黑翳,只要每天讓別人用舌頭舔幾次,時間長了,真氣就會燻到黑翳,自然毒氣散去,黑翳就會消失。)滋潤皮膚。

(五更未語之唾、塗腫輒消、拭目去障、咽入丹田、則固精而制火、修養家咽津、謂之清水灌靈根、人能終日不唾、收視返聽、則精氣常凝、容顏不槁、若久唾則損精神、成肺病、皮膚枯涸、故曰遠唾不如近唾、近唾不如無唾也。咽津不得法、最易成痰、亦宜知也。)

白話文:

在清晨未說話時所產生的唾液,塗抹在腫脹處可以消腫,擦拭眼睛可以消除障礙。將唾液咽入丹田,可以固守精氣並制約火氣。修煉養生之士將咽津稱為「清水灌靈根」。如果一個人能夠終日不吐唾液,收斂視線、專注於聽覺,那麼精氣就會經常凝聚,容貌也不會枯槁。如果長時間吐唾液,則會損傷精神,導致肺病,使皮膚乾枯。因此,說吐遠處的唾液不如吐近處的唾液,吐近處的唾液也不如不吐唾液。咽津如果不得當,很容易形成痰液,這也應當注意。

3. 人氣

主治下元虛冷。日令童男女以時隔衣進氣臍中。甚良。凡人身體、骨節痹痛。令人更互呵熨。久久經絡通透。又鼻衄金瘡。噓之能令血斷。(時珍曰:醫家所謂元氣相火、仙家所謂元陽真火、一也、天非此火不能生物、人非此火不能有生、故老人虛人、與二七以前少陰同寢、借其熏蒸、最為有益、杜甫詩云:暖老須燕玉、正此意也、但不可行淫、以喪寶促生爾、近時術家、令童女以氣進入鼻竅臍中精門、以通三田、謂之接補、此亦小法、不得其道者反以致疾、按續漢書云:太醫史循、宿禁中、寒疝病發、求火不得、眾人以口、更噓其背、至旦遂愈、異苑云:孫家奚奴、治虎傷蛇噬垂死者、以氣禁之、皆安。)

白話文:

此方治療下腹部受寒。每日預先讓童男童女在隔著衣服的情況下,對著肚臍吹氣。效果顯著。所有人的身體和關節疼痛,可以找人互相對著疼痛處吹氣並撫摸。持續一段時間後,經脈就能通暢。再比如,流鼻血和刀傷,對著傷口吹氣,可以止血。(李時珍說:醫家所謂的元氣相火,與道家所謂的元陽真火,其實是一回事。天地萬物沒有這團火就無法生存,人沒有這團火就無法誕生。因此,老人和體虛的人,可以和未成年人同牀而眠,借用他們的體溫,對身體很有益處。杜甫的詩句「暖老須燕玉」,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。但是,不要發生性行為,以免損害身體。近來,一些術家讓童女用她們的氣息吹入男子的鼻孔和肚臍精門,以打通三田,稱為接補。這也是一種小手段,如果不得其法,反而會導致疾病。根據《續漢書》記載:太醫史循在宮中患有寒疝病發作,找火卻找不到,於是眾人輪流用嘴對著他的背部吹氣,直到天亮才康復。異苑中也記載:孫家的一個僕人,用自己的氣息止住了虎傷和蛇咬瀕死者,使他們都痊癒了。)

4. 初生臍帶

主治止瘧。解胎毒。(燒末飲服。)敷臍瘡、臍帶功用、不過如上。(近日市醫、妄名之為坎氣、用以大補氣血、不知出於何典。)

白話文:

主要功效:治療瘧疾,解除胎毒。(將藥材研成細末服用。)敷於臍瘡、臍帶,但功效與上述相同。(近代一些醫生錯誤地稱其為「坎氣」,用來大補氣血,不知出於何處的說法。)

5. 人胞

一名紫河車、一名混沌皮。大補氣血

甘鹹溫。本人之血氣所生。故能大補氣血。治一切虛勞損極。(虛損、一損肺、皮槁毛落、二損心、血脈衰少、三損脾、肌肉消脫、四損肝、筋緩不收、五損腎、骨痿不起、六極曰氣極、血極、筋極、肌極、骨極、精極。)恍惚失志。癲癇病。由膀胱虛者。尤宜用。(取其以胞補胞之義。

白話文:

甘鹹性溫。它是人體自身氣血所產生。所以能大補氣血。治療因氣血虛弱而造成的各種虛勞損傷嚴重的情形。(虛損分六種:一損肺,導致皮膚乾枯、毛髮脫落;二損心,導致血脈衰弱,氣血不足;三損脾,導致肌肉消瘦;四損肝,導致肌筋鬆弛,收縮無力;五損腎,導致骨頭痿弱,不能站立行走;六極指氣極、血極、筋極、肌極、骨極、精極。)神志恍惚。癲癇病。由膀胱虛弱引起者。尤其適合使用(取其以同類臟器補同類臟器的道理)。

)以初胎無病婦人。而色紫者良。有胎毒者害人。(以銀器插入、焙煮不黑則無毒。)長流水洗極淨。酒蒸。焙乾研末。或煮爛。搗碎入藥。(如新瓦炙者、反損其精汁。)

白話文:

使用第一次懷孕且身體健康的婦女。胎盤顏色紫黑者較好。懷胎時中毒的,對人體有害。(用銀器插入或煮過不變黑表示無毒。)用水流長時間清洗乾淨。用酒蒸煮。烘乾後磨成粉末。或煮爛搗碎入藥。(像炙烤新瓦那樣,反而會損害它的精華。)

6. 人骨

主治骨病。接骨。臁瘡。並取焚棄者。〔時珍曰:古人以掩暴骨為仁德、每獲陰報、而方伎之流、心乎利慾、乃收人骨為藥餌、仁術固如此乎、且犬不食犬骨、而人食人骨、可乎、父之白骨、惟親生子刺血瀝之、即滲入、又酉陽雜俎云:荊州一人損脛、張七政飲以藥酒、破肉去骨一片、塗膏而愈、二年復痛、張曰:所取骨寒也、尋之、尚在床下、以湯洗、綿裹收之、其痛遂止、氣之相應如此、孰謂枯骨無知乎、仁者當悟矣。

白話文:

本方主治骨病、接骨、臁瘡。還收集焚燒後剩下的骨頭。

李時珍評論:

古人認為掩埋曝露的骨頭是一種仁德,每每獲得陰間的報答。但是,一些醫生卻心存利益,收取人的骨頭作為藥餌。這算得上仁術嗎?狗都不吃狗的骨頭,而人卻吃人的骨頭,這合適嗎?父親的骨頭,只有親生兒子刺血滴上去才會滲入。另外,《酉陽雜俎》中記載:荊州有一個人腿受了傷,張七政給他喝藥酒,切開他的肉,取出了一塊骨頭,塗上藥膏後痊癒了。兩年後,腿又開始疼。張七政說:是你取出的那塊骨頭招來的寒氣。他們找了找,那塊骨頭還在牀底下。他們用熱水把它洗乾淨,用棉布裹起來收好。疼痛就消失了。氣的感應就是如此,誰說枯骨沒有知覺呢?仁者應該有所領悟啊。

(按月水、人胞、人骨後本有註文數段、與醫理藥用並無關係、今暫保留綱目李時珍原注外、余均刪略。)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