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從新》~ 卷九,木部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九,木部 (5)

1. 郁李仁

瀉氣、破血潤燥。

辛苦甘平,性降。下氣行水,破血潤燥。治水腫癃急,大腸氣滯,關格不通。用酒,能入膽治悸,目張不瞑。(一婦因大恐而病,愈後目張不瞑,錢乙曰:「目系內連肝膽,恐則氣結,膽橫不下,郁李潤能散結,隨酒入膽,結去膽下,而目瞑矣。」)下後令人津液虧損,燥結愈甚,乃治標救急之藥。津液不足者,慎勿輕投。湯浸,去皮尖。蜜浸,研如膏。

白話文:

郁李仁,它的藥性是瀉氣、破血、潤燥的。

味道是辛苦,性質平和。藥性是向下走的。能夠使氣向下運行、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、破除瘀血、潤滑乾燥。可以治療水腫、小便困難、大腸氣滯、腸道阻塞不通等症狀。用酒送服,能夠進入膽經,治療心悸、眼睛睜開無法閉合的狀況。(曾經有一個婦人因為受到極大的驚嚇而生病,病癒後眼睛睜開無法閉合,錢乙說:眼睛的脈絡內部連接肝膽,驚恐會導致氣機鬱結,膽氣橫逆無法下行,郁李仁能夠潤滑疏散鬱結,用酒送服可以使藥性進入膽經,鬱結解除膽氣下行,眼睛就能閉合了。)

服用郁李仁後會使人體內的津液虧損,反而會使乾燥便秘的情況更加嚴重。這是一種治療表面症狀、緊急救治的藥物。津液不足的人,不要輕易使用。使用時要先用熱水浸泡,去除外皮和尖端,也可以用蜂蜜浸泡後研磨成膏狀。

2. 女貞子

補陰除火。

甘苦涼,少陰之精,隆冬不凋。益肝腎,安五臟,強腰膝,明耳目,烏鬚髮,補風虛,除百病。(女貞酒蒸、曬乾二十兩、桑葚干十兩、旱蓮草十兩、蜜丸,治虛損百病。如四月即搗桑葚汁,七月即搗旱蓮汁,和藥不必用蜜。時珍曰:女貞上品妙藥,古方罕用,何哉!)純陰至靜之品。

唯陰虛有火者宜之,否則腹痛作瀉。女貞、冬青,時珍作二種,實一物也。(近人放蠟蟲於此樹。)冬至採佳,酒蒸。(搗汁熬膏,淨瓶收固,埋地中七日,每用點眼,治風熱赤眼。)

白話文:

女貞子,能滋補陰液、消除虛火。

味道甘甜帶苦,性涼。它能滋養人體少陰經的精氣,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會凋零。可以補益肝腎,安定五臟,強健腰腿膝蓋,使耳聰目明,烏黑鬚髮,補充因風邪引起的虛弱,去除各種疾病。

(女貞子用酒蒸過、曬乾,取二十兩,搭配桑葚乾十兩、旱蓮草十兩,用蜂蜜做成藥丸,可以治療因虛損引起的各種疾病。如果四月時用桑葚汁,七月時用旱蓮草汁來和藥,就不用加蜂蜜。李時珍說:女貞子是上品的好藥,但古代醫方很少使用,為什麼呢?)

它屬於純陰至靜的藥物。

只有陰虛有火的人才適合服用,否則會引起腹痛腹瀉。女貞和冬青,李時珍認為是兩種藥,實際上是一種東西。(現代有人把蠟蟲放在這種樹上。)最好在冬至時採摘。用酒蒸過。(也可以搗汁熬成膏,裝在乾淨的瓶子裡密封好,埋在地下七天,每次取出一些點眼睛,可以治療風熱引起的紅眼病。)

3. 五加皮

宣,祛風濕,補壯筋骨。

辛順氣而化痰,苦堅骨而益精,溫祛風而勝濕,逐皮膚之瘀血,療筋骨之拘攣。(腎得其養,則痰水去而骨壯;肝得其養,則邪風去而筋強。)治虛羸五緩。(五臟筋脈緩縱。)陰痿,囊濕,女子陰癢,小兒腳弱,明目,縮便,愈瘡,療疝,釀酒尤良。(王綸曰:風病飲酒,能生痰火,惟五加浸酒益人。)

下部無風寒濕邪而有火,及肝腎虛而有火者,勿服。莖青,節白,花赤,皮黃,根黑,上應五車之精,故名。芬香五葉者佳。遠志為使,惡元參。葉(作蔬食,去皮膚風濕。)

白話文:

五加皮的功效是宣散、去除風濕、補強筋骨。

它味辛,能使氣順暢並化解痰液;味苦,能使骨骼堅固並增益精氣;性溫,能驅除風邪並克服濕氣。它可以消除皮膚中的瘀血,治療筋骨的攣縮。(腎臟得到滋養,就能去除痰液和水腫,使骨骼強壯;肝臟得到滋養,就能驅除邪風,使筋脈強健。)它可以治療身體虛弱、五臟筋脈鬆弛無力等症狀,以及男性陽痿、陰囊潮濕、女性陰部搔癢、兒童腳軟無力。還有明亮眼睛、減少小便次數、癒合瘡瘍、治療疝氣的功效。用來釀酒尤其適合。(王綸說:風病患者飲酒,容易產生痰火,只有用五加浸泡的酒對人有益。)

如果下半身沒有風寒濕邪,而是有火熱,以及肝腎虛弱而有火熱的人,不要服用五加皮。它的莖是青色的、節是白色的、花是紅色的、皮是黃色的、根是黑色的,這對應天上五車星的精華,所以得名。香氣濃郁且有五片葉子的五加皮是最好的。用遠志作為輔助藥,忌與元參同用。五加皮的葉子可以作為蔬菜食用,能夠去除皮膚的風濕。

4. 枸杞子

滋補肝腎,而潤。

甘微溫,滋肝益腎。(景岳曰:用之以助熟地,甚妙。)生精助陽,補虛勞,強筋骨。(肝主筋,腎主骨。)養營除煩,去風明目。(肝開竅於目,黑水神光屬腎。)利大小腸,治嗌乾消渴。(諺云:離家千里,勿食枸杞,以其色赤,屬火,補精壯陽耳。然味甘性潤,仍是補水之藥,所以能潤腎益肝,明目而治消渴也。)便滑者勿用。

南方樹止數尺,北方並是大樹。以甘州所產,紅潤少核者佳。酒潤搗。

白話文:

枸杞子,可以滋養補益肝腎,同時具有潤澤的效果。

味道甘甜,性質稍微溫和。能夠滋養肝臟、補益腎臟。(景岳說:用它來輔助熟地黃,效果非常好。)可以促進精液生成、幫助陽氣生發,補益虛弱勞損的身體,強健筋骨。(肝臟主管筋,腎臟主管骨。)能夠滋養身體,消除煩躁,祛除風邪,使眼睛明亮。(肝臟的竅孔在眼睛,眼睛的黑睛和神光屬於腎臟。)可以疏通大小腸,治療咽喉乾燥和消渴症。(俗話說:離家千里,不要吃枸杞,因為它顏色赤紅,屬於火,有補精壯陽的作用。然而,它味道甘甜,性質滋潤,仍然是補水的藥物,所以能夠潤澤腎臟、補益肝臟,使眼睛明亮,並治療消渴症。)大便滑瀉的人不要服用。

南方生長的枸杞樹只有幾尺高,北方生長的則多為大樹。以甘州產的,顏色紅潤、籽核少的為佳。用酒浸潤後搗碎使用。

5. 地骨皮

涼血、除虛熱。

甘淡而寒。降肺中伏火,除肝腎虛熱,能涼血,而治五內煩熱。(熱淫於內,治以甘寒,地骨一斤,生地五斤,酒煮服,治帶下。)吐血尿血。(搗鮮汁服。)消渴咳嗽。(清肺。)外治肌熱虛汗,上除頭風痛。(肝有熱則自生風,與外感之風不同,熱退則風自息。)中平胸脅痛。(清肝。)下利大小腸,療在表無定之風邪,傳屍有汗之骨蒸。(東垣曰:地骨皮瀉腎火,能治外熱,地為陰,骨為里,皮為表。朱二允曰:能退內潮,人所知也;能退外潮,人實不知。病或風寒,散而未盡,作潮往來,非柴葛所能治,用地骨走表又走里之藥,消其浮游之邪,服之未有不愈者,特表明之。時珍曰:枸杞地骨,甘寒平補,使精氣充足,而邪火自退。世人多用苦寒,以芩連治上,知櫱治下,致傷元氣,惜哉!予嘗以青蒿佐地骨退熱,屢有殊功。)中寒者勿用。

甘草水浸一宿。葉(名天精草)苦甘而涼,清上焦心肺客熱,代茶止消渴。(婦人陰腫或生瘡,地骨皮煎水頻洗,效。)

白話文:

地骨皮

可以涼血、清除體內虛熱。

味道甘甜清淡,性寒涼。可以降低肺裡潛藏的火氣,消除肝腎的虛熱。能夠涼血,治療身體內部五臟的煩熱。(如果是體內有熱,可以用甘涼的藥物來治療,用一斤地骨皮,五斤生地,用酒煮過後服用,可以治療婦女的帶下病。)也可以治療吐血、尿血。(搗碎新鮮的地骨皮取汁服用。)還可以治療消渴症、咳嗽。(可以清肺。)外用可以治療肌肉發熱、虛弱出汗。向上可以治療頭風痛。(肝臟有熱就會產生內風,和外感風邪不同,熱退了,風就會自然停止。)向中間可以治療胸脅疼痛。(可以清肝。)向下可以疏利大小腸。可以治療在體表遊走不定沒有固定位置的風邪,還可以治療傳染病引起的有汗的骨蒸。(李東垣說:地骨皮可以瀉腎火,可以治療體表發熱,地是陰,骨是裡,皮是表。朱二允說:地骨皮可以退內熱,大家知道,但也能退外熱,大家卻不知道。有些疾病可能是風寒沒有完全散去,導致發熱潮熱,這不是柴胡葛根湯可以治療的,用地骨皮這種既走表又走裡的藥,可以消除游走的邪氣,服用後沒有不好的。我特別說明一下。李時珍說:枸杞和地骨,甘甜寒涼,可以平補,使精氣充足,邪火自然退去。世人大多用苦寒的藥物,用黃芩黃連來治療上部的疾病,用黃柏來治療下部的疾病,這樣會損傷元氣,太可惜了。我曾經用青蒿輔助地骨皮來退熱,多次有很好的效果。)體內有寒氣的人不要使用地骨皮。

用甘草水浸泡一夜。地骨皮的葉子(又名天精草),味道苦甘,性涼。可以清除上焦心肺的客熱。可以代替茶飲用,可以止渴。(婦女陰部腫痛或生瘡,用地骨皮煎水頻繁清洗,有效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