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本草從新》~ 卷一 草部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草部 (7)

1. 淫羊藿

補腎命門。

辛香甘溫。入肝腎。補命門。益精氣。堅筋骨。利小便。治絕陽不興。絕陰不產。冷風勞氣。四肢不仁。(手足麻木。)相火易動。遠之。一名仙靈脾。北部淫羊。一日百合。食此藿所致。故名。去枝。羊脂拌炒。山藥為使。得酒良。(牙齒虛痛、仙靈脾為粗末、煎湯頻漱、大效。)

白話文:

辛辣、香甜、溫和。歸於肝、腎經。滋補腎陽。補益精氣。強健筋骨。利尿。治療陽氣衰竭導致陽痿。陰道不通導致不孕。寒風侵襲身體。四肢麻木。心火易動。宜遠離。又名仙靈脾。北方稱為淫羊。又名百合。食用百合的藤蔓導致。故稱為淫羊藿。去除枝葉。用羊脂拌炒。配伍山藥。加酒效果更佳。(牙齒虛痛,將仙靈脾研磨成粗末,煎湯頻頻漱口,效果顯著。)

2. 巴戟天

補腎祛風。

甘辛微溫。入腎經血分。強陰益精。治五勞七傷。散風濕。治風氣腳氣水腫。陰虛而相火熾者。忌服。根如連珠。擊破、中紫而鮮潔者。偽也。中雖紫。微有白糝粉色而理小暗者。

白話文:

甘味微辛,溫和。歸經於腎經血分。補腎強精。治療五勞七傷病症。祛風濕,治療因風氣導致的腳氣浮腫。陰虛而虛火旺盛者不宜服用。

其根部形狀如串起的珠子。如果敲開,中間呈現紫色且顏色鮮艷的是假的。雖然中間是紫色的,但略帶白色紋路,顏色較暗淡的纔是真的。

真也。蜀產佳。(山葎根似巴戟、但色白、人或醋煮以亂之。)去心。酒浸焙用。覆盆子為使。惡丹參

白話文:

蜀地產的當歸品質上乘。

(山葎根很像巴戟天,但顏色是白色的,有些人用醋煮它來把它冒充巴戟天。)

用當歸時要除去中心部分。

用酒浸泡後焙乾服用。

覆盆子可以用作輔助藥材。

當歸與丹參相剋。

3. 瑣陽

補陽滑腸。

甘溫補陰。益精興陽。潤燥養筋。(強筋、故能興陽。)治痿弱。滑大腸。(便燥者啖之、可代蓯蓉、煮粥彌佳。)泄瀉及陽易舉而精不固者。忌之。鱗甲櫛比。狀類男陽。酥炙。

白話文:

甘溫的藥材可以滋補陰液、益精壯陽、潤澤乾燥、滋養筋骨(由於它能強筋,所以能振奮陽氣)。用於治療痿弱。能潤滑大腸(大便乾燥時食用,可以代替蓯蓉,煮粥食用效果更好)。但對於腹瀉、陽氣容易亢奮、精液不固的人來說,應當忌用。它的鱗片甲殼排列密集,外形像男性的生殖器。可以先用酥油煎炙後再服用。

4. 肉蓯蓉

補腎命門、滑腸。

甘酸鹹溫。入腎經血分。補命門相火。滋潤五臟。益髓強筋。治五勞七傷。絕陽不興。絕陰不產。腰膝冷痛。峻補精血。(時珍曰:補而不峻、故有蓯蓉之號。)驟用恐妨心。滑大便。功用與瑣陽相仿。禁忌亦同。長大如臂。重至斤許。有松子鱗甲者良。酒浸一宿。刷去浮甲。

白話文:

中藥性味:甘、酸、鹹,溫性。歸入腎經血分。

藥效:

  • 滋補腎陽(命門相火)。
  • 滋潤五臟。
  • 益精強筋。
  • 治療五勞七傷(過度勞累導致的虛弱)。
  • 陽氣不足引起的陽痿。
  • 陰氣不足引起的女性不孕。
  • 腰膝痠痛。
  • 快速補充精血(但李時珍認為其補充較溫和,故有「蓯蓉」之稱)。

注意事項:

  • 大量服用可能損害心臟。
  • 會導致大便溏瀉。
  • 藥效與「瑣陽」相似,禁忌也相同。
  • 形狀細長如手臂,重量可達數斤。
  • 以有松子鱗甲的品質較好。
  • 用酒浸泡一夜,刷掉表面的浮甲服用。

劈破。除內筋膜。酒蒸半日。又酥炙用。忌鐵。(蘇恭注唐本草曰:今人所用、多草蓯蓉、功力稍劣。)

白話文:

將藥材劈開,去除內部的筋膜層。用酒蒸煮半日。也可以酥炙後使用。忌諱使用鐵器。(蘇恭註解《唐本草》時說:現在所用的,大多是草蓯蓉,功效稍差。)

5. 白芨

澀、補肺、化瘀生新。

苦辛而平。性澀而收。得秋金之令。入肺止吐血。(摘元去、試血法、吐水內浮者肺血也、沉者肝血也、半浮沉者心血也、各隨所見、以羊肺肝心、蘸白芨末、日日服之、佳。)肺損者。能復生之。(以有形生有形也、人之五臟、惟肺葉損壞者、可以復生。)治跌打折骨。(酒服二錢。

白話文:

具有苦、辛、平的味道。性味澀且收斂。屬於秋天金氣掌管的藥物。能入肺,止咳血。(取茯苓、試血法:吐出帶水的血是肺血,沉澱下來的是肝血,半浮半沉的是心血,根據所見,用羊肺、羊肝、羊心蘸白芨末,每天服用,效果良好。)對於肺部損傷的人,具有修復作用。(有形之物生出有形之物,人體五臟中,只有肺的葉狀體損壞後,才能再生。)治療跌打損傷和骨折。(以酒送服二錢。)

)湯火灼傷。(油調末敷。)惡瘡癰腫。敗疽死肌。去腐。逐瘀。生新。除面上皯皰。(皯音干、去聲、面黑氣、疱音炮、面瘡也。)塗手足皸裂。令人肌滑。紫石英為使。畏杏仁。反烏頭。(重舌、鵝口、為末、乳汁調、塗足心。)

白話文:

紫石英

  • 治療燙傷。
  • 將紫石英磨碎,調和油脂敷用。
  • 治療惡瘡腫脹。
  • 清除腐敗組織和死肌。
  • 活血化瘀。
  • 生長新組織。
  • 去除面部黑斑和瘡皰。
  • 塗抹在手足乾裂處,使皮膚光滑。

注意事項:

  • 紫石英以紫水晶為輔佐藥物。
  • 忌用杏仁。
  • 與烏頭相剋。
  • 治療舌頭重疊或口瘡時,將紫石英磨成細末,用乳汁調和,塗抹在腳心。

6. 三七

一名山漆瀉、散瘀定痛。

甘苦微溫。散血定痛。治吐血衄血。血痢血崩。目赤癰腫。(醋磨塗、即散、已破者、為末摻之。)為金瘡杖瘡要藥。(杖時先服一二錢、則血不衝心、杖後敷之、去瘀消腫、易愈、大抵陽明厥陰血分之藥、故治血病。)能損新血。無瘀者勿用。從廣西山洞來者。略似白芨。

白話文:

藥性:甘、苦,微溫。

功效:活血止痛。治療吐血、鼻血、血痢、崩漏,以及眼睛發紅、腫痛(用醋研磨塗抹,傷口會立即消散,如果傷口已經破裂,就研磨成粉末敷上)。是金瘡和杖瘡的必備良藥(受杖刑時先服用一兩錢,防止血氣上衝,受杖後再敷上,可以祛瘀消腫,加速癒合。總體來說,這是一種治療陽明、厥陰經血分疾病的藥物,因此可以治療血癥)。

能化解新生的血液。沒有瘀血的人不宜使用。

產地:從廣西的山洞中採集。外形略似白芨。

長者如老幹地黃。有節。味微甘。頗似人參。以末摻豬血中。血化為水者真。(又有一種、葉似菊艾而勁厚、有歧尖、莖有赤稜、夏秋開黃花、蕊如金絲、盤紐可愛、而氣不香、根大如牛蒡、味甘、極易繁衍、云是三七、治金瘡折傷血病、甚效、與南中來者不同。)

白話文:

年紀大的人像老薑一樣,渾身都是筋骨。味道微甜,有點像人參。把薑末混入豬血中,如果豬血變成水,就是真的老薑。(另外還有一種,葉子像菊花或艾草,但更厚更硬,葉尖上有分岔,莖上有紅色的稜線,夏天和秋天開黃花,蕊像金絲,盤旋交錯十分可愛,但氣味不香,根像牛蒡那麼大,味道甘甜,繁殖得很快,俗稱三七,治療金瘡骨折和血病非常有效,和南方來的不同。)

7. 地榆

澀、止血。

苦酸微寒,性沉而澀。(收汗止血、皆酸斂之功。)入下焦。除血熱。治吐衄崩中。腸風(血鮮者為腸風、隨感而見也、血瘀者為臟毒、積久而發也、糞前為近血、出腸胃、糞後為遠血、出肺肝。)血痢。(蘇頌本草圖經曰:古方斷下、多用之。)氣血虛寒。及初起者。禁用。似柳根。外黑裡紅。取上截。炒黑用。梢反行血。得發良。惡麥冬。

白話文:

這種藥材性味苦酸微寒,性質沉降收斂。(收斂汗液、止血,都是因為其酸收斂的作用。)歸入下焦經絡。能清熱涼血,治療吐血、衄血、崩漏。

對於腸風(因血熱而引起的腹瀉,血色鮮紅稱為腸風,隨外感而發作;血瘀引起的腹瀉稱為臟毒,積久而發作,便前帶血者近血,出血部位在胃腸;便後帶血者遠血,出血部位在肺肝。)和血痢(蘇頌《本草圖經》記載:古方斷血,多用此藥。)有療效。

但氣血虛寒和初期病人禁用。

外形類似柳樹根,外表黑色,內部紅色。取其上部,炒黑使用。嫩梢能活血化瘀,得酒氣發揮良效。忌憚麥冬。

8. 丹參

補心、去瘀生新。

氣平而降。味苦色赤。入心與包絡。破宿血。生新血。(瘀去、然後生新。)安生胎。(養血。)墮死胎。(去瘀。)調經脈。(風寒濕熱、襲傷營血、則經水不調、先期屬熱、後期屬寒、又有血虛、血瘀、氣滯、痰阻之不同、大抵婦人之病、首重調經、經調則百病散。)除煩熱。

白話文:

藥物性質:氣息平穩,藥性向下。

藥物味道:苦。

藥物顏色:紅色。

歸經:心、包絡。

藥物功效:

  • 消散瘀血。
  • 生成新血。(先去除瘀血,才能生出新血。)
  • 安穩胎兒生長。(滋養血液。)
  • 墮除死胎。(去除瘀血。)
  • 調理經脈。(風寒濕熱侵犯營血,就會導致經血不調。經期提前通常屬於熱盛,經期延後通常屬於寒盛。此外,還有血虛、血瘀、氣滯、痰阻等不同的情況。婦科疾病中,最重要的是調經。經血調順,其他疾病也會消散。)
  • 消除煩熱。

功兼四物。(一味丹參散、功同四物湯。)為女科要藥。治冷熱勞。骨節痛。風痹不隨。(手足緩散、不隨人用、經曰:足受血而能步、掌受血而能握。)癥瘕。(症者有塊可徵、瘕者假也、移動聚散無常、須分別治。)血虛血瘀之候。又治目赤疝痛。瘡疥腫毒。排膿生肌。

白話文:

此藥功效等同於四物湯(一味丹參散的療效等同於四物湯)。是婦科必備的藥物。用於治療寒熱勞損、骨節疼痛、風濕痹阻(手腳無力、不聽使喚,經文雲:足部得到血液才能行走,手掌得到血液才能緊握)。治療癥瘕(癥指有明顯腫塊,瘕指假性腫塊,會移動、聚集、散開,治療時需區別對待)。氣血虛弱、氣血瘀滯等症狀。此外,還可用於治療眼睛發紅、疝痛、瘡疥、腫毒。能排膿生肌。

養神定志。通利血脈。雖能補血。長於行血。無瘀。斟酌用之。畏鹹水。忌醋。反藜蘆

白話文:

滋養精神,穩定心神。疏通血脈氣血。雖然能補血,但更擅長行血,不會讓氣血瘀滯。使用時要酌情斟酌。忌諱鹹味食物。忌醋。與藜蘆相剋。

9. 元參

瀉無根之火、補陰。

苦鹹微寒。入肺腎二經。(景岳云:本草言其入腎、而不知其尤入肺臟也、元素曰:元參乃樞機之劑、管領諸氣上下、清肅而不濁、風藥中多用之、活人書、治傷寒陽毒汗下後、毒不散、心下懊憹、煩不得眠、心神顛倒欲絕者、俱用元參、以此論之、治胸中氤氳之氣、瀉無根浮游之火、當以元參為聖劑也。)除煩止渴。

白話文:

苦鹹,微寒。歸肺、腎兩經。(景嶽說:本草記載它入腎,但不知道它尤其入肺臟。元素說:元參是樞機藥物,能統領全身氣機上下流動,清肅而不渾濁,常用於風藥中。活人書記載,治療傷寒陽毒汗下後,毒氣未散,胸悶煩躁,輾轉反側,心神失常者,均用元參。以此推論,治療胸中鬱悶之氣,消除虛浮浮游之火,應以元參為聖劑。)有清心除煩、止渴的作用。

降火滋陰。明目(為末、米泔煮羊肝、日日蘸食之、亦治赤脈貫瞳神。)解毒。利咽喉。(通肺氣。)通二便。下水氣、治頭痛。(火熱生風。)鼻瘡。(肺熱也、末塗、或以水浸軟、塞之。)瘰癧鼠瘻。(俱生搗敷、日三易。)發斑咽痛。頸下結核。急喉痹風。(以上皆肅清肺氣之功。

白話文:

清熱滋陰,明目(將羊肝磨成粉末,用米湯煮熟後每天蘸食)。也能治療貫通瞳孔的紅脈症狀。

解毒,利咽喉(通暢肺氣)。

通暢大小便,排除水氣,治療頭痛(火熱生風)。

治療鼻瘡(肺熱引起,將藥粉塗抹,或用藥水浸泡軟化後塞入鼻腔)。

治療瘰癧、鼠瘻(將藥物搗碎敷於患處,每天換藥三次)。

治療發斑、咽痛,頸下結核,急喉痹風(以上這些功效都是由於藥物清肺通氣的作用)。

)癰疽疝氣。溫瘧遊風。潮熱骨蒸。(肺金為腎水之上源、肺金清、則腎水自生、故又能理癆。)脾虛泄瀉者忌。取青白者。(元參色本青白、其黑色、乃後來濕蒸之壞色、若收採時即曬乾、並不黑也。)蒸過再焙。勿犯銅器。惡黃耆、萸肉、薑、棗。反藜蘆

白話文:

可以治療瘡毒、疝氣、瘧疾、風熱。潮熱、骨蒸(肺金是腎水的發源地,肺金清涼,則腎水自然產生,所以也能夠調理癆病)。脾虛泄瀉的人不要用。採收青白色者(元參本來的顏色是青白色,黑色是因為後來受潮發黴變壞了,如果採收後立即曬乾,就不會變黑)。蒸過之後再焙乾。不要接觸銅器。忌用黃耆、萸肉、薑、棗。相反,與藜蘆相生相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