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守真

《兒科萃精》~ 卷七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10)

1. 傷食吐

小兒因飲食無節,過食油膩,或麵食等物,以致壅塞中脘而吐。其證肚腹脹熱,惡食口臭,頻吐酸黏,眼胞虛浮,身體發熱。古法主先用三稜丸止其吐(如煨三稜、陳皮、薑製半夏、炒神麯、薑製黃連、枳實、丁香,共研細末,面和為丸,如黃米大,食後薑湯下)。

再用和胃湯化其滯(如陳皮、半夏、縮砂仁、炒蒼朮、薑製厚朴、藿香葉、炒香附、炙甘草、山楂、炒神麯,引用生薑)。

〔真按〕小兒因傷食而吐,但用山楂炭一錢,白雲苓一錢,萊菔子三分,炒神麯八分,廣橘紅一錢,引用五穀蟲三分。

白話文:

小孩因為飲食沒有節制,吃太多油膩的食物,或是麵食之類的東西,導致食物積在胃部中間而嘔吐。這種情況的症狀是肚子脹熱、不想吃東西、口臭、頻繁吐出酸臭黏稠的液體、眼皮虛腫、身體發熱。古代的方法主要是先用三稜丸來止吐(藥材像是煨過的三稜、陳皮、薑製半夏、炒過的麥芽、薑製黃連、枳實、丁香,全部磨成細粉,用麵粉和成丸子,像黃米粒那麼大,飯後用薑湯送服)。

然後再用和胃湯來化解積滯(藥材像是陳皮、半夏、縮砂仁、炒蒼朮、薑製厚朴、藿香葉、炒香附、炙甘草、山楂、炒麥芽,用生薑引藥)。

〔說明〕小孩因為吃壞東西而吐,但可以用山楂炭一錢、白茯苓一錢、萊菔子三分、炒麥芽八分、廣橘紅一錢,用五穀蟲三分來引藥。

2. 夾驚吐

小兒多因飲食之時,忽被驚邪所觸而吐,其證頻吐青涎,身體發熱,心神煩躁,睡臥不寧,古法主先用全蠍觀音散截其風〔如人參、蜜制黃耆、炒扁豆、茯苓、蓮肉、煨木香、白芷、羌活、防風、天麻、全蠍(去毒)、炙甘草,共為細末,薑、棗煎湯調服〕。

次用定吐丸止其嘔(如丁香二十一粒,蠍梢四十九條,薑製半夏三個,共為細末,令勻煮棗肉為丸,如黍米大,每服七丸,白滾湯化服)。

〔真按〕小兒因夾驚而吐,古人散劑丸劑,均不宜服,但用朱茯苓錢半,薑汁炒竹茹一錢,天竺黃一錢,連翹殼八分,生甘草梢五分,先以金銀器煎湯,再煎藥服。

白話文:

小孩子常常因為吃飯的時候,突然受到驚嚇或邪氣的侵擾而嘔吐,這種情況的症狀是頻繁吐出青色的口水,身體發熱,心情煩躁,睡覺不安穩。古時候的方法主要是先用全蠍觀音散來阻截風邪(藥方包含人參、蜜製黃耆、炒扁豆、茯苓、蓮肉、煨木香、白芷、羌活、防風、天麻、去除毒性的全蠍、炙甘草,將這些藥材一起磨成細粉,用薑棗煮的水來調服)。

接著用定吐丸來停止嘔吐(藥方包含丁香二十一粒、蠍子尾巴四十九條、薑製半夏三個,將這些藥材一起磨成細粉,用煮爛的棗肉做成丸子,像黍米大小,每次服用七丸,用白開水送服)。

(註解)小孩子因為受到驚嚇而嘔吐,古人所用的散劑和丸劑,都不適合服用,應該改用朱茯苓一錢半,薑汁炒竹茹一錢,天竺黃一錢,連翹殼八分,生甘草梢五分,先用金屬器具煮水,再用這個水來煎藥服用。

3. 痰飲吐

小兒飲水過多,以致停留胸膈,變而為痰,痰因氣逆,遂成嘔吐之證,其候頭目眩暈,面青,嘔吐痰水涎沫也。古法主香砂二陳湯(如二陳湯本方加藿香、砂仁)。

虛者古方主香砂六君子湯(如六君子湯本方加藿香、砂仁)。

〔真按〕小兒因痰飲而吐,但用化州橘紅一錢,炒茯苓錢半,半夏曲八分,藿香葉五分,川樸花一朵,炙甘草三分,引用北乾薑一薄片,虛者加炒黨參八分,炒白朮一錢。

白話文:

小孩喝太多水,導致水分停留在胸腔和橫膈膜之間,時間久了就變成痰。痰因為氣往上逆行,就形成了嘔吐的症狀。這種情況的表現是頭暈眼花,臉色發青,嘔吐出來的是痰水和口水。

古時候的治療方法主要用香砂二陳湯(也就是二陳湯的原方加上藿香、砂仁)。

如果是體質虛弱的小孩,古時候的治療方法主要用香砂六君子湯(也就是六君子湯的原方加上藿香、砂仁)。

[真按] 小孩因為痰飲而嘔吐,可以用化州橘紅一錢,炒過的茯苓一錢半,半夏曲八分,藿香葉五分,川樸花一朵,炙甘草三分,再加上一片薄薄的北乾薑來引藥。如果是體質虛弱的小孩,可以再加炒過的黨參八分,炒過的白朮一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