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兒科萃精》~ 卷七 (8)
卷七 (8)
1. 肺虛喘急
小兒虛喘之證,氣乏聲音短澀,古法主王潔古黃耆湯(如人參、炙黃耆、炙甘草、地骨皮、炒桑白皮等味)。
白話文:
小孩有虛喘的問題,呼吸短促、聲音乾澀。古時候,中醫常用王潔古黃耆湯治療,藥方包括人參、炙黃耆、炙甘草、地骨皮、炒桑白皮等藥材。
〔真按〕小兒因純粹肺虛而喘,不夾他證。方用西洋參一錢,蜜炙桑白皮,地骨皮各八分,甜杏仁一錢,炙甘草三分。
白話文:
【眞按】小孩子因純粹肺虛而喘,沒有其他症狀。方子用西洋參一錢,加上蜂蜜炙過的桑白皮、地骨皮各八分,甜杏仁一錢,炙過的甘草三分。
喘促夾痰者,古法主百合固金湯(如百合、天門冬、麥門冬、生地、熟地、當歸、白芍、生甘草、貝母、玄參、桔梗等味)。
白話文:
對於呼吸急促伴有痰液的患者,古方以百合固金湯為主(如百合、天門冬、麥門冬、生地、熟地、當歸、白芍、生甘草、貝母、玄參、桔梗等藥材)。
〔真按〕小兒因肺虛夾痰而喘,重在補肺化痰,方以栝蔞霜錢半,百合一錢,川貝母一錢,炒麥冬六分,制天冬六分,西洋參錢半,炒白芍八分,生甘草三分。
白話文:
真按:小兒因肺虛夾痰而喘,重點在於補肺化痰,藥方中使用栝蔞霜半錢,百合一錢,川貝母一錢,炒麥冬六分,制天冬六分,西洋參半錢,炒白芍八分,生甘草三分。
喘促夾熱者,古法主本事黃耆湯(如五味子、白芍、天冬、麥冬、人參、黃耆、熟地、炙甘草、白茯苓,引用烏梅、薑、棗)。
白話文:
如果病人喘息急促而且發熱,根據古人的方法,主要以「本事黃耆湯」作為治療方法。
方劑包括五味子、白芍、天冬、麥冬、人參、黃耆、熟地、炙甘草和白茯苓。另外,還可以加入烏梅、薑和棗來增強療效。
〔真按〕小兒因肺虛夾熱,而作喘者,此方甚不相宜。方以西洋參一錢,連心麥冬一錢,潤玄參一錢,生白芍六分,白茯苓錢半,淡竹葉一錢,川貝母八分,炙桑白皮五分,生甘草梢五分,引用鮮栝蔞錢半。
白話文:
〔真正的看法是〕如果小孩因為肺虛夾雜熱氣而引發喘鳴,用這種藥方很不合適。這個藥方用西洋參一錢、連心的麥冬一錢、潤玄參一錢、生的白芍六分、白茯苓一錢半、淡竹葉一錢、川貝母八分、炙過的桑白皮五分、生的甘草梢五分,再用新鮮的栝蔞一錢半當作引子。
2. 風寒喘急
小兒因受風寒,內閉肺氣,則氣逆不降,呼吸氣急,以致作喘,發熱無汗,古法主華蓋散(方見風寒咳嗽)。
白話文:
兒童因為受到風寒,內在的肺氣閉塞,導致呼吸氣道不通暢,出現了呼吸急促的喘息,並且發熱但是不流汗。根據古方,治療這種情況的主方是華蓋散(具體藥方請參考風寒咳嗽條目)。
〔真按〕麻黃表散太過,兒體萬不能支,但用嫩蘇葉八分,薄荷尖五分,苦杏仁錢半,信前胡三分,冬桑葉一錢,醋炒青皮三分,引用鮮枇杷葉一片。
白話文:
麻黃散表太過,孩子身體承受不住,就用嫩蘇葉八分,薄荷尖五分,苦杏仁錢半,信前胡三分,冬桑葉一錢,醋炒青皮三分,用鮮枇杷葉一片泡水喝。
3. 痰飲喘急
小兒痰飲作喘,實因痰壅氣逆,其音如潮。響聲如曳踞者,古法主蘇葶滾痰丸(方見食積咳嗽)。
白話文:
小兒患有痰飲咳嗽的現象,主要原因是痰液阻滯、氣息逆亂,發出的聲音就像潮水一樣。如果呼吸聲就像拖拉東西一樣,根據古法,可以使用蘇葶滾痰丸來治療(具體用法請參閱「食積咳嗽」)。
〔真按〕此方太猛,慎勿輕試。但用甜葶藶三分,淡海蜇皮三錢,鮮荸薺三枚,生甘草五分,煎好,以枇杷露、杏仁露各半兩沖服。
白話文:
【真按】這個方子太猛烈了,不要輕易嘗試。但是用甜葶藶三分,淡海蜇皮三錢,鮮荸薺三枚,生甘草五分,煎好,再用枇杷露、杏仁露各半兩沖服。
若停飲喘急不得臥者,古法主蘇葶丸(如炒蘇子、苦葶藶子各等分,蒸棗肉為丸),淡薑湯下。
白話文:
如果停飲導致喘急,無法平躺睡覺,可以服用古法炮製的蘇葶丸(將炒過的蘇子、苦葶藶子各等分,與蒸過的棗肉混合均勻製成丸劑),並用淡薑湯送服。
〔真按〕停飲喘急,先宜瀉飲降逆,此丸暫時可服,但須以薑汁和棗肉為丸。放小兒口中,銜化徐徐嚥下。
若兒過小,改用炒蘇子二分,微炒葶藶一分,棗一枚,生薑一小片,煎服。
白話文:
對於因為積水導致的呼吸急促,應該先用藥物來排除體內積水並降逆。這種藥丸可以暫時服用,但需要用薑汁和棗肉製成丸狀。將小丸放在小孩口中,慢慢含化吞下。
如果孩子太小,則改用炒過的蘇子二分、稍微炒過的葶藶一分、一顆棗和一小片生薑,煎煮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