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守真

《兒科萃精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七

2. 痰證門

3. 痰證解

痰本水穀所化,其所化何以變為痰,蓋所化之津液不能四布,留於胸中,變為濁液,故書多責於脾。謂脾氣清澈則痰不生,脾氣濁混則痰始成。小兒之痰,多由乳食無節,或過食厚味,脾胃不能運化而生。若陰氣素盛,則化為飲;陽氣素盛,則化為痰。書又言痰之標在脾,痰之本在腎。

蓋以脾屬後天,腎屬先天。凡後天之病,未有不根先天之所致也。表痰宜散,熱痰宜吐,實痰宜降,寒痰宜燥,痰之變幻萬端,然在小兒只分燥濕兩種。此治小兒痰證最簡便最切要之良法也。

白話文:

痰這種東西,本來是水和食物消化後產生的,那為什麼消化後的津液會變成痰呢?那是因為消化後的津液不能順利地在身體各處運行,停留在胸腔中,變成了混濁的液體,所以醫書大多責怪脾臟。認為脾氣清澈,就不會產生痰;脾氣混濁,痰才會形成。小孩的痰,大多是因為餵食乳品或食物沒有節制,或是吃太多油膩厚重的食物,導致脾胃無法消化運化而產生。如果體內陰氣過盛,就會轉變成「飲」;陽氣過盛,就會轉變成「痰」。醫書又說,痰的表象在脾臟,而痰的根本在腎臟。

這是因為脾臟屬於後天,腎臟屬於先天。所有後天發生的疾病,沒有不是因為先天因素所導致的。治療痰的表症應該用發散的方式,熱痰應該用催吐的方式,實痰應該用下降的方式,寒痰應該用燥濕的方式。痰的變化非常多端,但在小孩身上,只要分成燥痰和濕痰兩種。這是治療小孩痰症最簡便、最重要且有效的良方。

4. 燥痰

小兒燥痰,是痰因火而動。火盛則痰多稠黏,氣逆喘咳,夜臥不寧,面赤口乾,小便黃赤,輕者古法主清氣化痰丸(如膽南星、半夏、橘紅、枳實、杏仁、栝蔞仁、黃芩、白茯苓,共為末,薑汁為丸,薑湯化服)。重者古法主蘇葶滾痰丸(如蘇子、苦葶藶、大黃、沉香、黃芩、青礞石,共為末,水泛為丸),量兒虛實服之,薑湯送下。

〔真按〕燥痰必澀滯難出,如南星、半夏、薑汁等味。既慮其愈結愈堅,葶藶、礞石、沉香並用。又慮其愈破愈弱,但以苦杏仁二錢,栝蔞仁錢半,川貝母一錢,新竹茹錢半,麩炒枳殼八分,萊菔子五分,引用竹瀝汁十滴,重者本方加甜葶藶三分。

白話文:

小孩的燥痰,是因為體內火氣旺盛而引起的痰。火氣旺盛時,痰會變得又多又濃稠,導致呼吸不順、咳嗽、晚上睡不安穩、臉色發紅、口乾舌燥、小便顏色黃且深。

輕微的燥痰,古時候會用清氣化痰丸來治療(成分包含膽南星、半夏、橘紅、枳實、杏仁、栝蔞仁、黃芩、白茯苓,全部磨成粉,用薑汁做成藥丸,再用薑湯送服)。

嚴重的燥痰,古時候會用蘇葶滾痰丸來治療(成分包含蘇子、苦葶藶、大黃、沉香、黃芩、青礞石,全部磨成粉,用水做成藥丸),要根據小孩的體質虛實來決定服用劑量,並用薑湯送服。

(註解:)燥痰通常會黏稠難以咳出,所以會用到南星、半夏、薑汁等來化痰。但又擔心這些藥物會使痰更結實難以排出,所以會加入葶藶、礞石、沉香等來破痰。另一方面又擔心破痰太過會使身體虛弱,因此只用苦杏仁二錢、栝蔞仁一錢半、川貝母一錢、新竹茹一錢半、麩炒枳殼八分、萊菔子五分,並加入竹瀝汁十滴,如果情況嚴重,可以在這個基礎方子上再加甜葶藶三分。

5. 濕痰

小兒濕痰,因過食生冷油膩之物,有傷脾胃,遂致脾土虛濕,不能運化而成。其痰滑而易出,脾虛不運,故懶食,脾主四肢,故倦怠嗜臥,脾屬土,故面色多黃。痰多者,古法主枳桔二陳湯(如枳殼、桔梗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炙甘草,引用姜)加蒼朮、白朮以除濕化痰。

痰飲盛者,古法主桂苓甘術湯(如茯苓、桂枝、生甘草、土炒白朮,引用生薑)。

〔真按〕濕痰必清稀色白,絮絮不休,但以化州橘紅錢半,半夏曲一錢,土炒白朮錢半,米泔浸炒蒼朮五分,炒茯苓一錢,白芥子五分,炙甘草三分,引用薑汁炒竹茹一錢。

痰飲盛者,加九轉膽南星三分,生薑一片。

白話文:

小兒的濕痰,是因為過量食用生冷油膩的食物,傷害了脾胃,導致脾臟虛弱、濕氣積聚,無法正常運化而形成。這種痰滑潤容易咳出,因為脾虛不能運化,所以小孩會食慾不振,脾主管四肢,所以小孩會感到疲倦想睡,脾屬土,所以臉色大多偏黃。痰多的情況,古時候的處理方法是用枳桔二陳湯(藥材包含枳殼、桔梗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炙甘草,用生薑引藥)再加上蒼朮、白朮來去除濕氣、化解痰液。

如果痰飲過多,古時候的處理方法是用桂苓甘術湯(藥材包含茯苓、桂枝、生甘草、用泥土炒過的白朮,用生薑引藥)。

(真正的重點是)濕痰一定清稀、顏色偏白,連續不斷地產生,可以用化州橘紅七分半、半夏曲三分半、用泥土炒過的白朮七分半、用洗米水浸泡炒過的蒼朮一分半、炒過的茯苓三分半、白芥子一分半、炙甘草少許,用薑汁炒過的竹茹三分半來引藥。

如果痰飲過多,可以再加上九轉膽南星少許,以及一片生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