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兒科萃精》~ 卷六 (19)
卷六 (19)
1. 熱淋
小兒熱淋,因膀胱蓄熱而成,其候小便不通,淋漓澀痛,古法主十味導赤湯(如生地、山梔子、木通、瞿麥、滑石、竹葉、茵陳蒿、黃芩、生甘草、豬苓等共十味)。
白話文:
小孩子的熱淋病,是因膀胱蓄積熱氣而形成的,其症狀是小便不通順、淋漓澀痛,古法主要以十味導赤湯來治療(包括生地、山梔子、木通、瞿麥、滑石、竹葉、茵陳蒿、黃芩、生甘草、豬苓等共十味藥材)。
〔真按〕小兒熱淋,遽用十味,未免過劑,但用細生地二錢,小木通一錢,寸麥冬一錢,車前子一錢,淡竹葉一錢,生甘草梢三分,引用燈芯三十寸,虛者加西洋參五分。
白話文:
〔我的看法〕小兒熱淋病,一下子用十種藥,未免太多,只要用生地黃兩錢、小木通一錢、麥冬一錢、車前子一錢、淡竹葉一錢、生甘草梢三分,用燈芯引三十寸,體虛的人再加西洋參五分。
2. 石淋
小兒石淋,逢溺則莖中作痛,常帶砂石之狀,因膀胱蓄熱日久所致,正如湯瓶久經火煉,底結白磏也,輕者古法主葵子散(如炒桑皮、瞿麥、梔子、赤茯苓、木通、車前子、炙甘草、葵子等味),重者古法主八正散(如萹蓄、瞿麥、滑石、木通、赤苓、車前子、生大黃、生梔子,引用燈芯)。
白話文:
小兒石淋病,在排尿時莖部會疼痛難忍,常伴隨砂石狀物排出,是由於膀胱長期蓄積熱火引起的。這就像湯瓶經過長時間的火煉後,底部就會結出白色的水垢一樣。輕度的石淋,可以用古法中的葵子散治療,成分包括炒桑皮、瞿麥、梔子、赤茯苓、木通、車前子、炙甘草和葵子等;嚴重的石淋,可以用古法中的八正散治療,成分包括萹蓄、瞿麥、滑石、木通、赤苓、車前子、生大黃、生梔子,並用燈芯引燃服用。
〔真按〕小兒熱結膀胱,日久始至成淋,下如砂石,亦由平日失治,今治之亦不為晚,方用生地黃二錢,大木通一錢,川黃連五分,飛滑石三錢,赤茯苓錢半,生甘草梢五分,引用鮮竹葉十五片,燈芯十莖。
重者加生錦紋六分。
白話文:
〔甄權按〕小兒熱氣積聚在膀胱,時間久了就形成淋病,小便像砂石一樣,也是因為平時沒有及時治療引起的,現在治療也不算太晚。藥方:生地黃二錢,大木通一錢,川黃連五分,飛滑石三錢,赤茯苓錢半,生甘草梢五分,用鮮竹葉十五片,燈芯十莖煎服。
3. 血淋
小兒血淋,因心熱傷於血分,熱氣傳入於胞,日久則尿血同出,遂成血淋,莖中不時作痛,古法主小薊子飲(如通草、滑石、竹葉、當歸、小薊、炒梔子、生甘草、蒲黃、藕節等味,水煎空心服)。
白話文:
小孩子的尿液中帶血,是由於心臟過熱,傷害了血管,熱氣傳播到尿道,時間長了就會出現尿血,並且尿道中會經常疼痛。古時候的治療方法是以小薊子飲為主(包括通草、滑石、竹葉、當歸、小薊、炒梔子、生甘草、蒲黃、藕節等藥材,用水煎煮後,空腹服用)。
若莖中痛甚者,古法主五淋散(如當歸、赤芍、苦葶藶、炒黃芩、木通、梔子、車前子、淡竹葉、滑石、葵子、生甘草、赤茯苓,引用蔥白)。
白話文:
如果莖中的疼痛特別嚴重,可以用古方五淋散(成分包括:當歸、赤芍、苦葶藶、炒黃芩、木通、梔子、車前子、淡竹葉、滑石、葵子、生甘草、赤茯苓,並以蔥白為引)來治療。
〔真按〕小兒血淋,必有瘀血蓄於莖中、割痛難忍,急用通則不痛之法,方以鮮生地三錢,白歸身五分,赤芍藥錢半,鮮竹葉二十片,滑石塊三錢,車前子八分,引用真西琥珀五分。
白話文:
【真按】小兒血淋,必定是瘀血積於莖中,會疼痛難忍,趕緊用通則不痛的方法治療,可以用以下藥方:鮮生地三錢、白歸身五分、赤芍藥錢半、鮮竹葉二十片、滑石塊三錢、車前子八分,引用真西琥珀五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