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守真

《兒科萃精》~ 卷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2)

1. 濕霍亂吐瀉交作

濕霍亂乃暑飲合邪,其證吐瀉交作,刻無停機,肚腹疼痛,口渴引飲,胸膈膨悶,飲盛者,古法主二香飲(如蘇葉、藿香、茯苓、扁豆、厚朴、陳皮、半夏、生甘草、大腹皮、白芷、桔梗、黃連、香薷,引用生薑、燈芯)。

暑盛者,古法主辰砂益元散(如辰砂、滑石、甘草,引用燈芯、生薑)合抱龍丸沖服。

〔真按〕小兒得吐瀉寒證,方用潞黨參二錢,炒白朮六分,炙甘草一錢,北乾薑三分,淡附子一片,陰陽水煎服。寒甚,加來復丹一分,沖服。

熱證方用荷葉梗二錢,縮砂仁五分,生扁豆錢半,油厚朴五分,宣木瓜六分,赤茯苓錢半,新會皮一錢,塊滑石三錢,生甘草五分。

注意:熱湯米湯,切忌勿犯,必待其吐瀉過後一二時,服藥過後,俟胃氣稍回,渴止知飢,方可稍與稀粥吃之。

白話文:

因暑熱飲水過多而引起的濕霍亂,症狀為上吐下瀉同時發作,一刻不停,肚腹疼痛,口渴想喝水,胸口脹悶。如果是飲水過多造成的,古方用二香飲(包含紫蘇葉、藿香、茯苓、扁豆、厚朴、陳皮、半夏、生甘草、大腹皮、白芷、桔梗、黃連、香薷,加生薑、燈芯煎服)。

如果是暑熱過盛造成的,古方用辰砂益元散(包含辰砂、滑石、甘草,加燈芯、生薑煎服),並配以抱龍丸一起服用。

如果小孩出現吐瀉的寒症,可用潞黨參二錢,炒白朮六分,炙甘草一錢,北乾薑三分,淡附子一片,用陰陽水煎服。如果寒症嚴重,可加服來復丹一分。

如果是熱症,可用荷葉梗二錢,縮砂仁五分,生扁豆一錢半,油厚朴五分,宣木瓜六分,赤茯苓一錢半,新會皮一錢,塊滑石三錢,生甘草五分。

注意:熱湯和米湯千萬不要給患者喝,必須等到吐瀉停止一兩個小時後,服藥過後,等胃氣稍微恢復,不渴了且知道餓了,才可以稍微給患者吃一點稀飯。

2. 附例

小兒濕霍亂,有先瀉後吐者,乃脾胃虛寒,故先瀉白水,而吐亦不多,口氣緩而神色不慢,額上有汗,六脈沉細,此屬虛寒,方用理中丸三錢,加藿香五分,木瓜三分,川樸五分,陰陽水煎服。

小兒濕霍亂,有先吐後瀉者,乃脾胃有熱,故喘促唇紅,吐多面赤,隨即泄瀉,渴飲水漿,脈數,此屬積熱,方用雲茯苓三錢,漂白朮二錢,結豬苓二錢,宣澤瀉二錢,藿香梗一錢,川樸花一朵,扁豆皮一錢,引用鮮荷梗五寸,陰陽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附例

案例一:

有一種小兒濕霍亂,是先腹瀉然後才嘔吐,這是因為脾胃虛寒的緣故。所以會先拉出像白開水一樣的糞便,嘔吐的量也不多,呼吸和緩,臉色沒有明顯變化,額頭上有汗,脈象沉細。這種情況屬於虛寒,可以用理中丸三錢,加上藿香五分、木瓜三分、川樸五分,用陰陽水煎煮後服用。

案例二:

另一種小兒濕霍亂,是先嘔吐然後才腹瀉,這是因為脾胃有熱的緣故。所以會呼吸急促、嘴唇紅,嘔吐量多、臉色發紅,隨即出現腹瀉,口渴想喝水,脈象數。這種情況屬於積熱,可以用雲茯苓三錢、漂白朮二錢、結豬苓二錢、宣澤瀉二錢、藿香梗一錢、川樸花一朵、扁豆皮一錢,再加上五寸新鮮的荷葉梗,用陰陽水煎煮後服用。

3. 疳證門

4. 疳解

凡十六歲以上為成人,病則為癆,十六歲以下為小兒,病則為疳。緣所稟之氣血虛弱,真元不足,臟腑嬌嫩,易於受傷,有因一歲以內,腸胃未堅,乳食雜進,所吮之乳,與所食之物,不相融化而成者;有因兒僅歲余,甘肥無節,積滯日久,面黃肌削,而成者;有因二三歲後,雜物恣其啖食,食久成積,又因取積太過,反傷胃氣而成者;有因大病之後,吐瀉瘧痢,乳食減少,以致脾胃失養而成者;有因乳母寒熱不調,或喜怒房勞之後,即與乳哺而成者。究其病源,莫不由於脾胃。

蓋胃為水穀之海,水穀之精氣為營,悍氣為衛,營衛豐盈,灌溉五臟,所以氣足毛孔緻密,腠理堅強,血足則顏色鮮妍,皮膚潤澤,若病疳之形不魁,乃氣不足也,病疳之色不華,又血不足也,而要皆由脾胃之因積化熱,因熱成疳,消耗氣血,煎熬津液,其證初起,不過尿如米泔,午後潮熱,歷久失治,則轉為頭皮光急,毛髮焦稀,腮縮鼻乾,口饞唇白,兩眼昏爛,操眉擦鼻,脊聳體黃,鬥牙咬甲,焦渴自汗,便白瀉酸,肚大青筋,酷嗜瓜果咸炭水泥者,即疳之正候也。若謂治疳必攻其積,然積為虛中之積,恐攻不受攻,而疳危矣。

若謂治疳必除其熱,然熱為虛中之熱,恐除未盡除,而疳又危矣。苟能分其所屬而善治之,何至有惡食滑瀉,乳食直下,牙齦黑爛,頭項軟倒,四肢厥冷,下痢腫脹,面色如銀,肚硬如石,肌肉青黑,肛門如筒,口吐黑血,吐痢蛔蟲,種種不治之危候乎,故不厭煩辭而為之解。

白話文:

十六歲以上稱為成年人,生病就稱為癆病;十六歲以下稱為小兒,生病就稱為疳病。這是因為稟受的氣血虛弱,真元不足,臟腑嬌嫩,容易受到傷害。有些是因為一歲以內,腸胃還未堅固,就混合餵食母乳和其他食物,所吸吮的母乳與所吃的食物,不能相互融合而形成的;有些是因為小孩才一歲多,就無節制地餵食甜膩肥厚的食物,積滯日久,面色發黃、身體消瘦而形成的;有些是因為兩三歲以後,隨意讓小孩吃各種食物,吃久了形成積滯,又因為過度服用消積的藥物,反而損傷胃氣而形成的;有些是因為大病之後,嘔吐、腹瀉、瘧疾、痢疾,減少母乳和食物的攝取,導致脾胃失去營養而形成的;有些是因為乳母的身體寒熱不調,或在情緒激動、性生活過度之後,就馬上餵奶而形成的。追究其病因,都是由於脾胃的問題。

胃是容納水穀的地方,水穀的精氣是營氣,悍氣是衛氣,營衛充足,灌溉五臟,所以氣足則毛孔緻密,腠理堅強,血足則面色鮮潤,皮膚有光澤。如果患了疳病,形體不豐滿,這是氣不足的表現;患了疳病,面色不潤澤,這是血不足的表現。而這些都是由於脾胃的積滯化熱,因熱而形成疳病,消耗氣血,煎熬津液。這種病症初起時,不過是小便像淘米水一樣,午後有潮熱,時間久了沒有治療,就會轉變為頭皮發亮緊繃,毛髮焦枯稀疏,臉頰凹陷,鼻子乾燥,嘴饞,嘴唇發白,兩眼昏暗潰爛,經常揉眉毛、擦鼻子,脊背高聳,身體發黃,磨牙,咬指甲,口渴,自汗,大便色白,腹瀉有酸臭味,肚子大且青筋暴露,特別喜歡吃瓜果、鹹的、木炭、水泥等東西,這些就是疳病的典型症狀。如果認為治療疳病一定要攻下積滯,然而這種積滯是虛弱之中的積滯,恐怕過度攻下會使病情更加危急。

如果認為治療疳病一定要清除熱邪,然而這種熱是虛弱之中的虛熱,恐怕沒有完全清除,疳病又會更加危急。如果能夠分辨疳病的不同類型,並且妥善治療,怎麼會出現厭食、腹瀉、母乳和食物直接排出、牙齦黑爛、頭頸軟弱無力、四肢冰冷、腹瀉伴有水腫、面色蒼白如銀、肚子堅硬如石、肌肉青黑、肛門鬆弛如筒狀、口吐黑血、嘔吐腹瀉並伴有蛔蟲等各種不治的危險症狀呢?因此我不厭其煩地為大家解釋這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