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兒科萃精》~ 卷五 (12)
卷五 (12)
1. 麻疹初潮辨證
麻疹初潮,未現標時,必身熱憎寒頭疼,咳嗽,或吐,或乾嘔,或瀉,或腹痛,或鼻塞,或鼻流清涕,噴嚏呵欠,眼胞浮腫,目淚汪汪,腮赤,煩躁不寧,古法主宣毒發表湯(如升麻、葛根、前胡、桔梗、枳殼、荊芥、防風,薄荷、木通、連翹、牛蒡子、竹葉、生甘草,引用芫荽)。
白話文:
麻疹初期,在皮疹出現之前,通常會出現以下症狀:身體發熱、怕冷、頭痛、咳嗽、嘔吐或乾嘔、腹瀉或腹痛、鼻塞或流清涕、打噴嚏、哈欠、眼皮浮腫、眼睛充血發紅、腮部發紅、煩躁不安。
根據傳統中醫的治療原則,在麻疹初期,應採用「宣毒發表湯」來治療。宣毒發表湯的組成包括:升麻、葛根、前胡、桔梗、枳殼、荊芥、防風、薄荷、木通、連翹、牛蒡子、竹葉和生甘草。在煎煮時,可以加入芫荽。
〔真按〕疹亦胎毒所發,其色紅而碎密,行於皮膚之間者,屬手少陰心經君火也,心肺相連,肺位乎上,心經火旺,則肺受之,故肺受毒最重。
白話文:
(真按)疹子也是胎毒所引起,它的顏色紅而顆粒細密,在皮膚間流動的,屬於手少陰心經的君火。心和肺相連,肺的位置在上,心經火旺,肺就受到影響,所以肺受到的毒素最重。
咳嗽者,肺因心火炎上,而肺葉焦舉也。
鼻流清涕者,鼻為肺之竅,以火爍金,而液自流也。
目中淚出者,肺熱則移於肝,肝之竅在目也。
呵欠者,肝屬木,木能生風之故也。
吐與乾嘔者,心火流入於胃也。
眼胞浮腫,腹痛而泄瀉者,肺熱流於大腸,肺與大腸相表裡也。
腮赤煩躁,心火旺也。
噴嚏,肺經火邪也。
或手掐眉目唇鼻及面者,肺熱之候也。
白話文:
咳嗽是因為心火上升影響到肺,導致肺葉受熱而乾燥。
鼻流清涕是因為鼻子與肺相連,當心火影響肺金時,體液會自然流出。
眼淚流出是因為肺部的熱度傳到了肝臟,而肝開竅於眼睛。
打呵欠是因為肝屬木,木能生風所造成的。
嘔吐和乾嘔是因為心火影響了胃部。
眼瞼浮腫、腹痛和腹瀉是因為肺部的熱度傳到了大腸,肺和大腸是相表裡的器官。
臉頰紅赤且煩躁不安是心火旺盛的表現。
打噴嚏是因為肺經受到了火邪的影響。
如果有人不自覺地掐眉毛、眼睛、嘴唇、鼻子或臉部,這也是肺熱的一個症狀。
細看兩耳根下頸項連耳之間,以及背脊之下,至於腰間,必有三五紅點,此即麻疹之報標,方用薄荷葉八分,粉葛花五分,荊芥穗五分,連翹殼錢半,牛蒡子一錢,細木通一錢,鹽枳殼六分,淡竹葉錢半,引用燈芯七莖。
附加減法:
白話文:
仔細觀察耳根下方,頸項與耳朵連接的地方,以及背脊以下,到腰部之間的位置,通常會有三到五個紅點,這就是麻疹的預兆。這時需要使用以下藥材:薄荷葉八分、粉葛花五分、荊芥穗五分、連翹殼半錢、牛蒡子一錢、細木通一錢、鹽枳殼六分、淡竹葉半錢,加上七根燈芯草,一起煎煮服用。
無咳加留白陳皮一錢,以甚其咳,有咳切不宜加;往來潮熱者,除淡竹葉不用,加蘇葉五分,蔥白一寸,以疏表之,潮熱太甚者,加赤茯苓八分,生地錢半,淡黃芩一錢;無汗,加蔥白三寸以發之;喘促,加栝蔞仁錢半,甜葶藶三分,炒萊菔子三分;嘔吐,加竹茹錢半,柿霜一錢;呃逆,加鮮枇杷葉一片,鮮竹茹一錢;鼻衄,加鮮茅根三錢;咽喉痛,加射干一錢,牛蒡子照原方倍用之;唇乾齒燥,舌苔枯黃口渴等候,加麥冬錢半,天花粉八分,生條芩八分,黑梔仁五分;熱甚、大便堅實者,加火麻仁二錢,炒枳實八分;大便溏者,除枳殼不用;大便溏泄而有微汗者,除薄荷竹葉二味不用;洞泄者,加豬苓錢半,澤瀉錢半;小便赤者,除薄荷葉加赤茯苓錢半,車前子六分;小便不通者,加細生地三錢,木通八分,淡竹葉照原方倍用。
白話文:
-
沒有咳嗽的,加入陳皮一錢,以加重它的止咳效果,有咳嗽的就不宜加入;往來潮熱的,除了淡竹葉不用,加入蘇葉五分,蔥白一寸,以疏散表邪,潮熱太嚴重的,加入赤茯苓八分, 生地錢半,淡黃芩一錢;
-
沒有汗的,加入蔥白三寸以發汗;喘促的,加入栝蔞仁錢半,甜葶藶三分,炒萊菔子三分;
-
嘔吐的,加入竹茹錢半,柿霜一錢;呃逆的,加入新鮮枇杷葉一片,新鮮竹茹一錢;
-
鼻出血的,加入新鮮茅根三錢;咽喉痛的,加入射干一錢,牛蒡子根據原方加倍使用;
-
脣乾齒燥,舌苔枯黃口渴等症狀的,加入麥冬錢半,天花粉八分,生條芩八分,黑梔仁五分;
-
發熱嚴重和大便堅實的,加入火麻仁二錢,炒枳實八分;大便溏洩的,除了枳殼不用;
-
大便溏洩而有微汗的,除了薄荷竹葉二味不用;
-
洞洩的,加入豬苓錢半,澤瀉錢半;
-
小便赤的,除了薄荷葉加入赤茯苓錢半,車前子六分;
-
小便不通的,加入細生地三錢,木通八分,淡竹葉根據原方加倍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