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兒科萃精》~ 卷五 (10)
卷五 (10)
1. 治痘潰爛流血不止
〔真按〕此方可用古牆屋之爛草、或稻草,洗淨曬乾為末,摻之可止,因此草久經風霜雨露之滋,而感天地陰陽之氣,善解痘瘡之毒,並能收濕氣也。
白話文:
可以用古老房屋牆壁上的老舊雜草,或稻草,洗乾淨曬乾後磨成粉末,灑在患處可以止血。因為這些草長年受到風霜雨露的滋潤,感受到了天地的陰陽之氣,能有效緩解痘瘡的毒性,並且能吸收濕氣。
2. 未種而自出痘
痘出發熱,古法主解肌疏表,多用升麻葛根湯(如升麻、葛根、赤芍、甘草,引用芫荽),或用荊芥、防風、前胡、牛蒡、紫草、木通、紅花、天蟲、川芎、蟬蛻等味。
〔真按〕伍氏方法,見點忌升麻,即葛根疏表亦忌,世俗布痘,每盛發於君相風木燥金司令,蓋非火不發也,若裡熱甚重,煎灼脂液,只可苦寒下奪,略佐升表,方用生石膏三錢,生大黃一錢,連翹殼二錢,赤芍藥錢半,天花粉錢半,紫草五分,細木通一錢,粉丹皮錢半,引用犀角尖磨汁二分。腹痛加小青皮五分。
白話文:
痘瘡發出來的同時會發燒,古代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舒緩肌肉、疏通表層,大多使用升麻葛根湯(例如升麻、葛根、赤芍、甘草,並用芫荽作為藥引),或是使用荊芥、防風、前胡、牛蒡、紫草、木通、紅花、殭蠶、川芎、蟬蛻等藥材。
伍醫師的方法,看到痘點就忌用升麻,連葛根疏通表層也忌用。民間的痘瘡,大多在春季或秋季發作,這與五行中的木和金有關,可以理解為沒有火就不會發作。如果體內熱氣非常重,像火一樣煎熬灼燒油脂和津液,只能用苦寒的藥物來瀉火,稍微加一點疏通表層的藥,方劑使用生石膏三錢、生大黃一錢、連翹殼二錢、赤芍藥一錢半、天花粉一錢半、紫草五分、細木通一錢、粉丹皮一錢半,並用犀牛角尖磨成汁二分作為藥引。如果腹痛就再加小青皮五分。
3. 附例
小兒痘已發齊,又須涼血解毒,方用生地黃二錢,淨連翹錢半,金銀花二錢,生甘草五分,紫花地丁錢半,紫草五分,便滑改用紫銚。血熱加丹皮錢半,犀角屑三分;火盛加黃連五分,石膏三錢,羚羊角三分,有癍加金汁一小匙,玄參錢半;頭面不起,加川芎五分,雞冠血五滴;咽喉痛加射干一錢,玄參錢半,山豆根錢半;狂亂躁擾,加地龍汁一小匙;毒重血凝,加豬尾血一小匙,冰片二分。
小兒痘已堆沙靨痂,恐有餘毒,宜進清涼,佐以分利,方用生苡仁二錢,百合一錢,片茯苓三錢,霍石斛二錢,北沙參錢半,炒麥冬錢半,川尖貝一錢,生草梢五分。
白話文:
[附例]
第一個處方:
如果小孩的痘疹已經完全發出來,仍然需要使用涼血解毒的方法。處方使用:生地黃二錢,淨連翹一錢半,金銀花二錢,生甘草五分,紫花地丁一錢半,紫草五分,如果大便稀軟就改用紫銚。如果血熱就加入丹皮一錢半,犀角屑三分;如果火氣旺盛就加入黃連五分,石膏三錢,羚羊角三分;如果出現斑疹,加入金汁一小匙,玄參一錢半;如果頭面部位的痘疹發不出來,加入川芎五分,雞冠血五滴;如果咽喉疼痛就加入射干一錢,玄參一錢半,山豆根一錢半;如果出現狂躁不安的症狀,加入地龍汁一小匙;如果毒性重、血液凝滯,加入豬尾血一小匙,冰片二分。
第二個處方:
如果小孩的痘疹已經進入結痂的階段,擔心還有餘毒未清,應該使用清涼的藥物,並佐以分利之品。處方使用:生苡仁二錢,百合一錢,片茯苓三錢,霍石斛二錢,北沙參一錢半,炒麥冬一錢半,川尖貝一錢,生草梢五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