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守真
《兒科萃精》~ 卷四 (15)
卷四 (15)
1. 冬溫
冬令暴冷折陽,外感發熱,頭疼身痛,嘔惡必從太陽。若渴能飲水者,則裡熱見症,又非傷寒可比。幼科太陰中寒居多,厥陰間亦有之,若冬令應寒而反溫,氣候應藏反泄,即病冬溫,古法亦以辛溫為主。
白話文:
在冬天,如果突然變得很冷,會損傷陽氣,容易受到外來病邪的侵襲,從而引發發熱、頭痛、身體疼痛、嘔吐等症狀,這通常是太陽經受寒引起的。如果患者口渴,還能喝水,這表明內部有熱證,與傷寒不同。在小兒科中,太陰中寒的病例較多,厥陰間寒的也有。如果在冬季,天氣應該寒冷,但反而溫暖,氣候應該藏起來,但反而泄漏,就會得冬溫病。古方中也以辛溫藥物為主。
〔真按〕冬溫非寒症可解,若涉表邪一二,裡熱必兼七八,或外受之邪,與里邪相搏,則鬱於經絡,治法當以里證為主,稍兼清散,方用大沙參三錢,桑葉二錢,肥玉竹三錢,生苡仁三錢,甜杏仁三錢,苦杏仁二錢,炒麥冬錢半,生甘草之分,引用絲瓜絡三寸、廣橘絡錢半為劑。
白話文:
〔我的意見〕冬天溫補並不適合感冒症狀的人,如果感冒初期只有一兩分寒邪,裡面必然有七八分的熱邪;或者外來感受的邪氣,和裡面的邪氣互相搏擊,鬱結在經絡之中,治療方法應該以治裡面的病症為主,兼用清熱、疏散的藥物,可以用大沙參三錢、桑葉二錢、肥玉竹三錢、生苡仁三錢、甜杏仁三錢、苦杏仁二錢、炒麥冬錢半、生甘草的分量,加入絲瓜絡三寸、廣橘絡錢半為一劑藥方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