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守真

《兒科萃精》~ 卷四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9)

1. 火熱解

人身有二火,一曰君火,猶人火也,二曰相火,猶龍火也。小兒平素有火,加以寒鬱,而熱成矣。若臟氣素陰,則寒雖入而熱不生。在初惟見無熱惡寒,至夜方見熱作。且有平素無熱,因於火虛而熱上浮,其症有似於熱。又或中有食滯,上下氣不通泄,而身時見熱作,皆非真正純熱之謂。

白話文:

人體的火有兩種,一種叫君火,就像人為創造的火一樣。另一種叫相火,就像傳說中的龍火一樣。小孩子平時有火,再加上寒氣鬱結,就會產生熱症。但是,如果臟腑的元氣原本偏陰,即使寒氣入侵,也不容易產生熱症。剛開始生病的時候,會出現沒有發熱現象或怕冷的症狀,直到晚上才會發熱。而且有的人平時沒有發熱現象,由於火虛的緣故,熱氣上升而出現發熱,其發熱症狀類似於熱症。另外,還有人腸胃中有食物滯留,上下氣機不能順暢通行,而身體時而發熱,這種情況都不是真正純粹的發熱。

故治熱須分表裡陰陽,及有積熱、伏熱、熱毒、假熱之異也。火與熱有連帶關係,本草治火之藥,多屬治熱之藥,故以熱並於火,但舉熱病而火在其中矣。

白話文:

因此要治療熱症,必須辨別表裡陰陽,以及積熱、伏熱、熱毒、假熱的區別。火和熱有連帶關係,本草中治療火症的藥物,大多屬於治療熱症的藥物,所以把熱與火並列,單獨提出熱病,而火症也包括在其中了。

2. 肝熱

小兒四肢滿悶,便難轉筋,多怒多驚,筋痿不能起床,按其肌肉之下至骨之上有熱,寅卯間尤甚,此肝熱也。古法主柴胡飲(如柴胡黃芩人參當歸赤芍大黃甘草各等分)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小兒四肢關節痠痛、沉重,大便不通暢,轉動身體會抽筋,容易發怒和受到驚嚇,筋萎縮不能起牀,按壓肌肉至骨頭之間有熱感,清晨寅時到卯時之間尤其嚴重,這是肝火旺盛造成的。古法中用柴胡飲來治療(如柴胡、黃芩、人參、當歸、赤芍、大黃、甘草等分),用水煎服。

〔真按〕瀉肝之熱,但用石決明三錢,車前子一錢,淡竹葉錢半,生草梢三分,引用生白芍磨汁沖藥服。

白話文:

中醫的真按說,想要瀉肝火,只需要使用石決明三錢、車前子一錢、淡竹葉半錢、生草梢三分,再用生白芍磨汁沖服即可。

3. 心熱

小兒心煩,掌中熱,而腕微按其皮膚之下,肌肉之上,輕手乃得,重按之則全不熱,日中為甚,此熱在血脈,即心熱也。古法主黃連瀉心湯(如黃連一味)煎湯服。

白話文:

小孩子的煩躁不安,手心很熱,如果手掌微壓在皮膚下,肌肉上,輕輕按壓就覺得熱,用力按壓就不熱了,這在白天更明顯,這種熱在血脈裡,就是心火熱。古書上的方法是使用黃連瀉心湯(例如只有黃連一味)煎湯服用。

〔真按〕瀉心之熱,單用黃連,苦寒礙胃,但用麥冬去心一錢,淡竹葉一錢,生甘草梢三分,引用燈芯三十寸,煎服即退。

白話文:

真按:瀉心火的方法很多,如果只用黃連來清心瀉火,藥性苦寒,容易傷胃。如果加入去心麥冬一錢、淡竹葉一錢、生甘草梢三分,用三十寸燈芯為引,煎服,就能有效清心瀉火,而且能避免傷胃。

4. 脾熱

小兒怠惰嗜臥,四肢不收,無氣以動,輕手捫之不熱,重按至筋骨亦不熱,不輕不重,在輕手重手之間,過夜尤甚,此熱在肌肉,即脾熱也。古法實熱則主調胃承氣湯(如大黃芒硝甘草三味),虛熱則主補中益氣湯(如人參黃耆白朮升麻等十味)。

白話文:

小孩常常懶惰想睡覺,四肢蜷縮,沒有精神活動,輕輕用手撫摸不熱,用力按壓到筋骨也不熱,不輕不重地按壓,介於輕手重手之間,過夜後症狀更嚴重,這是因為熱在肌肉,也就是脾熱。古法認為實熱證則應以調胃承氣湯為主(如大黃、芒硝、甘草三味),虛熱證則以補中益氣湯為主(如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升麻等十味)。

〔真按〕瀉脾之熱,實者只用生黃芩一錢,生白芍一錢,生甘草梢五分;虛者只用鮮竹茹錢半,生白芍一錢,雲茯苓錢半,白通草三分,為劑。

白話文:

(醫生補充)治療脾胃的熱症,如果是實熱,只用生黃芩一錢,生白芍一錢,生甘草梢五分;如果是虛熱,只用鮮竹茹半錢,生白芍一錢,雲茯苓半錢,白通草三分,作為一劑藥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