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守真

《兒科萃精》~ 卷四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6)

1. 傷暑復感風寒

小兒受暑之後,復感風寒,其證發熱無汗,口渴飲水,面色紅赤,乾嘔噁心,或腹中絞痛。嗜臥懶食,古法主二香飲(如蘇葉、藿香、茯苓、扁豆、厚朴、陳皮、半夏、甘草、大腹皮、白芷、桔梗、黃連、香薷,引用生薑、燈芯)。

白話文:

小孩在受到暑氣侵襲後,又受到風寒的侵襲,症狀是發熱不流汗、口渴想喝水、臉色紅赤、乾嘔噁心,或肚子絞痛。喜歡睡覺,懶得吃東西。古代的方法主要是喝二香飲(成分包括蘇葉、藿香、茯苓、扁豆、厚朴、陳皮、半夏、甘草、大腹皮、白芷、桔梗、黃連、香薷,並加入生薑、燈芯)。

〔真按〕香薷辛溫升散,即使以苦降之杏仁芩連制之,總不適用。但以蘇葉五分,藿香五分,茯苓錢半,厚朴八分,扁豆衣一錢,川黃連三分,引用鮮荷梗二錢、燈芯三十寸,為劑。

白話文:

(註解)香薷性辛溫,能升散氣機,即使用苦寒的杏仁、黃芩、黃連來制它,效果也不是很好。但我用蘇葉五分、藿香五分、茯苓錢半、厚朴八分、扁豆衣一錢、川黃連三分,加入少許鮮荷梗二錢、燈芯三十寸,來組成一方。

2. 附例

小兒傷暑氣虛,症見身熱有汗,頭痛口渴,煩躁不寧,足冷惡寒,氣乏神倦者,可於清暑之中,少加人參以益氣。

白話文:

針對暑氣導致兒童氣虛的狀況,症狀包括:

  1. 體熱但有出汗

  2. 頭痛且口渴

  3. 煩躁不安,坐立難安

  4. 足部冰冷且有畏寒的現象

  5. 元氣不足,精神倦怠

在清熱瀉火的治療原則中,可以適當添加人參來增強元氣。

小兒傷暑夾食,或吐或瀉者,但用川厚朴一錢,扁豆衣錢半,山楂二錢,豬苓三錢,枳實五分,生甘草三分,鮮荷葉邊錢半為引。

白話文:

小兒因夏季暑天,加上飲食不當而引起的嘔吐或腹瀉,可使用以下藥方:

川厚朴一錢(約3克),扁豆衣錢半(約1.5克),山楂二錢(約6克),豬苓三錢(約9克),枳實五分(約1.5克),生甘草三分(約0.9克),鮮荷葉邊錢半(約1.5克)作為引藥。

小兒暑風,因暑熱攻肝,而狀似驚風者,其症煩渴身熱有汗,手足抽搐,急宜利火降痰,但用川黃連六分,連翹錢半,黑梔子五分,飛滑石三錢,細木通八分,淡黃芩八分,小枳實八分,栝蔞霜錢半,車前子一錢,生甘草三分,鮮荷花露一兩,沖藥徐徐服之。

白話文:

小兒暑風,是因暑熱侵襲肝臟,而症狀像驚風一樣的小兒疾患。其症狀是煩渴、身熱、有汗,手腳抽搐。治療時宜迅速清熱祛痰,可用川黃連三分,連翹五分,黑梔子五分,飛滑石三錢,細木通八分,淡黃芩八分,小枳實八分,栝蔞霜五分,車前子一錢,生甘草三分,鮮荷花露一兩,將藥物沖泡後,慢慢給予患兒服下。

小兒暑熱衝心,或挾痰上衝,以致精神昏憒者,但用辰砂益元散三錢,燈芯三十寸,煎湯化抱龍丸一分服之。

白話文:

小兒因為暑熱侵襲心臟,或者痰濁上衝,導致精神昏沉恍惚的,只要使用辰砂益元散三錢,燈芯三十寸,煎湯化抱龍丸一分服用。

3. 濕解

濕邪有三大原因,曰天地人。何則?屬於天者,雨露之濕,從天而下降也。屬於地者,泥水之濕,由地之所生也。屬於人者,酒漿之快飲,生冷之恣食,汗衣之穿,濕席之臥,澡浴衣履之不幹,無一非人自取之地。經曰:諸濕脹滿,皆屬於脾。是治濕固當以理脾為先著,然濕因於寒為寒濕,因於熱為熱濕,因於風為風濕,因於燥為燥濕,是濕又當視其所因而通變之。治濕之法:濕在上宜散,濕在中宜燥,濕在下宜清,然此亦守經之法。

施於小兒,又當大而變之之謂化,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,法雖不能盡詳,爰照一隅之舉,為傷濕病。

白話文:

造成濕邪的三大因素,可以稱為天地人。原因何在?屬於天的是雨露的濕氣,從天上降下來的。屬於地的是泥水裡的濕氣,由地上生出來的。屬於人的是酒漿飲用過多,生冷的食物吃太多,穿汗濕的衣服,睡在潮濕的席子上,洗澡後衣服鞋子沒晾乾,都是人自己造成的。醫書上說:各種濕脹滿的症狀,都屬於脾臟的病症。所以治療濕邪,理當以調理脾臟為首要之務。但是濕邪會受到寒邪而變成寒濕,被熱邪侵襲而變成熱濕,受風邪影響而成為風濕,被燥邪侵襲而成為燥濕,所以治療濕邪還應視其具體類型而採取不同的方法。治療濕邪的方法:濕邪在上焦應以發散治療,在中焦應以溫燥治療,在下焦應以清利治療。但是這也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治療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