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守真

《兒科萃精》~ 卷三 (3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33)

1. 附例

小兒蟲自溺竅而出,因濕傷脾胃,下注小腸,糞溏完穀,不宜溫補,方用黃柏八分,茯苓錢半,豬苓錢半,槐米一錢,澤瀉錢半,川萆薢八分。

白話文:

小孩子的蟲從尿道跑出來,是因為濕氣傷害脾胃,向下流注到小腸,導致大便稀溏且夾雜未消化完全的食物。這種情況不適合使用溫補藥物,應該使用黃柏八分、茯苓一錢半、豬苓一錢半、槐米一錢、澤瀉一錢半、川萆薢八分的藥方來治療。

2. 二便秘結

小兒前陰主氣,後陰主血。蓋膀胱之津液,血所化也,由氣而後能出,太陰之傳送,氣之運也,由血而後能潤,此便溺之流通,即氣血之依附。血不化,氣不運,則二便秘結。古法主八正散(如淮木通、白滑石、黑梔子、車前子、巨麥穗、錦莊黃、生條芩。七味煎極熟,以芒硝沖服)。

〔真按〕小兒二便秘結,先用外導之法,以香油半盞,調芒硝一錢、皂角末少許。裝貯玻璃器管內,插穀道中,將調勻之油徐徐送入,少頃大便即通。內以玄明粉錢半,滑石粉二錢,生白蜜半兩,白滾水沖服,則二便皆通暢矣。

白話文:

小孩的前陰主要由氣所主導,後陰主要由血所主導。膀胱的津液是由血所化生的,需要透過氣的推動才能排出;而大腸的傳送,也是氣的運作。而大腸的潤澤,則需要血的滋養。所以大小便的通暢,是依賴氣和血的正常運作。如果血無法順利化生,氣無法正常運行,就會導致大小便秘結。古時的治療方法主要用八正散(包含淮木通、白滑石、黑梔子、車前子、巨麥穗、錦莊黃、生條芩。七味煎煮至熟,再用芒硝沖服)。

(編者按)小孩大小便秘結,應該先用外治的方法,用半盞香油,加入一錢芒硝和少許皂角末調勻,裝入玻璃器管內,插入肛門,將調好的油慢慢送入,不久大便就會通暢。內服則用半錢玄明粉、二錢滑石粉,加上半兩生白蜜,用滾水沖服,這樣大小便都會通暢。

3. 肛腫翻出

小兒積熱太盛,以致肛門作腫,大便艱難,努力翻出,肛脫不收,古法主外用蟠龍散消其腫〔如干地蟠龍(略用土焙)一兩,風化朴硝二錢,以上剉研為細末,仍和勻,肛門濕潤者干塗,乾燥者以濕油調塗〕。先用荊芥、生蔥、煎湯洗浴,輕予拭乾,然後敷藥。

內服皂刺大黃湯(方見便血)。

〔真按〕小兒肛腫翻出,但用生鱉頭(煅灰)一個,五倍子(煅末)三分,枯白礬三分,共研極細摻之,則肛自收。

白話文:

小孩因為體內積熱過多,導致肛門腫脹,大便困難,用力排便時肛門翻出,脫出後無法收回。古代的方法主要使用外用的蟠龍散來消除腫脹(藥方如下:乾地蟠龍(稍微用土烘烤)一兩,風化朴硝二錢,將以上藥材切碎研磨成細末,混合均勻,如果肛門濕潤就直接乾塗,如果乾燥就用麻油調和後塗抹)。先用荊芥、生蔥煎煮的湯清洗肛門,輕輕擦乾,然後敷藥。

內服皂刺大黃湯(藥方請參考便血篇)。

(按語)小孩肛門腫脹翻出,可以用生鱉頭(燒成灰)一個,五倍子(煅燒成末)三分,枯白礬三分,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塗抹在肛門上,肛門就會自行收回。

4. 附例

小兒肛漏瀉蟲,因真陰未充,陽獨升降,肌肉蒼赤,巔竅如蒙,當與壯水制火,兼以化蟲。方用生六味各二錢,加苦楝子白皮八分,煎服。

小兒夢中遺尿,但以生甘草頭一個,煎濃湯常飲之有效。

小兒水痘有似正痘,外候面紅唇赤,眼水如光,咳嗽噴嚏,涕唾稠黏,出時形如小豆,明如水泡,皮薄痂結,中心圓暈,易出易壓,溫之則痂難落,而成爛瘡。切忌姜椒辣物,並沐浴冷水,犯之則姜疥水腫。方用飛滑石錢半,地骨皮五分,生甘草五分,金銀花一錢,赤芍藥一錢,荊芥穗五分,引用小麥十四粒。

小兒最多瘡瘍,方用金銀花一錢,生甘草五分,赤芍藥一錢,淨連翹一錢,細木通五分,引用燈芯十莖。

小兒黃水瘡,方用煅石膏、煅龍骨、片松香、枯白礬各等分,共研細末,以雞蛋黃熬油,和前藥敷上。

小兒白禿癩瘡,方用百草霜一兩,雄黃一兩,膽礬六錢,輕粉一錢,榆皮三錢,用石灰窯內燒紅流結土渣四兩,共為細末,豬膽汁調勻,俟剃頭後搽之極效。

小兒疥瘡,但用苦參一兩,煎湯,滴入豬膽汁,乘熱遍身沐浴,內亦以苦參一錢煎服,但苦參不宜常服,每日洗一次,亦可痊愈。

小兒瘰癧,由肝膽二經風熱血燥而成,結若貫珠,多生於耳之前後,及頭項下至缺盆,及胸腋之側。初起如豆粒,漸如桃李,按之則動而微痛,宜速治不能久延,方用直殭蠶二兩,水洗三次,曬乾炒枯,另用晚米二兩,炒熱並研末,細米糊為丸,以夏枯草煎湯送下,量兒大小與之。

小兒湯火傷,方用生大黃末研極細,再用豬板油熬汁候冷,成凍如膏,和大黃末搽之即愈。急則以香油菜油先搽亦可。

白話文:

附例

小孩肛門漏出黏液且腹瀉,是因為體內陰液不足,導致陽氣獨自升發,使肌肉顏色呈現蒼白偏紅,頭頂像蒙了一層霧。應當滋養腎陰來制約陽亢,同時也要消除體內的寄生蟲。可以用生熟地黃各二錢、加上苦楝子白皮八分,煎煮後服用。

小孩睡夢中尿床,只需用生甘草頭一個,煎煮成濃湯經常飲用,就有效。

小孩長水痘,外觀看起來像天花,臉色紅潤、嘴唇發紅、眼睛像有光澤,伴隨咳嗽、打噴嚏、鼻涕濃稠。剛開始長出來的時候像小豆子,晶瑩剔透像水泡,皮膚薄,結痂後中心有圓暈。水痘容易冒出來也容易壓下去。如果用溫熱的方法處理,結痂就難以脫落,反而會變成潰爛的瘡。一定要避免食用薑、辣椒等辛辣食物,也不要洗冷水澡,若觸犯禁忌,則會產生搔癢、水腫。可以用滑石粉一錢半、地骨皮五分、生甘草五分、金銀花一錢、赤芍藥一錢、荊芥穗五分,再用十四粒小麥來引藥,煎煮服用。

小孩最容易長瘡,可以用金銀花一錢、生甘草五分、赤芍藥一錢、連翹一錢、木通五分,再用十根燈芯草來引藥,煎煮服用。

小孩長黃水瘡,可以用煅石膏、煅龍骨、松香片、枯白礬等份磨成細末,再用雞蛋黃熬油,與藥末混合後敷在患處。

小孩頭上長白禿癩瘡,可以用百草霜一兩、雄黃一兩、膽礬六錢、輕粉一錢、榆樹皮三錢,以及用石灰窯燒紅的土渣四兩,一起磨成細末,用豬膽汁調勻,等剃完頭髮後塗抹,效果極佳。

小孩長疥瘡,只需要用苦參一兩煎湯,滴入豬膽汁,趁熱全身洗浴,同時也可以用苦參一錢煎湯內服。但苦參不適合長期服用,每天洗一次澡,也可以痊癒。

小孩長瘰癧,是因為肝膽二經的風熱血燥所致,結塊像串珠一樣,大多長在耳朵前後、脖子下至鎖骨、以及胸部腋下。剛開始像豆子,漸漸長得像桃李,按下去會動而且稍微疼痛。應當及早治療,不能拖延太久。可以用殭蠶二兩,用水洗三次,曬乾後炒至乾燥,另外用晚米二兩炒熱後一起磨成粉末,用米糊做成藥丸,再用夏枯草煎湯送服,依照小孩年齡大小給予適量。

小孩被湯或火燙傷,可以用生大黃磨成極細的粉末,再用豬板油熬成油後放涼,變成像膏狀,與大黃粉混合後塗抹,很快就會好。緊急情況下,可以先用香油或菜油塗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