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守真

《兒科萃精》~ 卷八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8)

1. 內食外寒腹痛

小兒內傷乳食,外感寒邪,遂至食寒凝結,腹中作痛。其候發熱惡寒,而更為腹痛,惡食嘔吐,啼叫不已,古法主藿香和中湯(如藿香、砂仁、羌活、蒼朮、陳皮、厚朴、生甘草、山楂、炙甘草、香附、白芷、蘇葉、川芎,引用生薑)。

白話文:

小兒內傷乳食,外感冒了寒邪,於是食物在體內凝結,腹中疼痛。症狀是發熱怕冷,腹痛加劇,厭食嘔吐,啼叫不止。古法主張服用藿香和中湯治療(藥方包括藿香、砂仁、羌活、蒼朮、陳皮、厚朴、生甘草、山楂、炙甘草、香附、白芷、蘇葉、川芎,加入生薑)。

〔真按〕小兒因停食感寒,而腹作痛。方用藿香梗八分,川厚朴一錢,砂仁粉五分,廣陳皮一錢,炙甘草五分,嫩蘇梗八分,山楂炭錢半,炒麥芽八分,引用生薑二片。

白話文:

【今譯】

孩子因為飲食停滯,受到寒氣,所以肚子疼痛。方子用藿香梗八分、川厚朴一分、砂仁粉五分、廣陳皮一分、炙甘草五分、嫩蘇梗八分、山楂炭半錢、炒麥芽八分,用生薑二片引藥。

2. 童癆

小兒痘疹之後,或大病之後,用藥失當,或調養失宜,便成童癆。其候面黃口乾,煩嗽無痰,不思飲食,肌肉消瘦,漸延不起,古無成方。

白話文:

小孩在出疹後,或大病過後,使用藥物不當,或調養不周,就會演變成兒童癆病。症狀是臉色發黃、嘴巴發乾、煩躁不停的咳嗽但沒有痰、食慾不振、肌肉消瘦,逐漸虛弱不起,歷代醫書中沒有現成的方子。

〔真按〕童癆與成人癆證有別,其體由漸而損,其治亦當由漸而復,內以鮮地骨皮三錢,燕窩屑一錢,大紅棗七個,每日煎服一劑。外用雄黃五分,鏡面硃砂五分,真麝香五釐,倭硫磺五分,各研細末,滴入燒酒調勻,以獨囊大蒜一個,去蒂蘸藥,從背尾骨逐節擦上,看青腫處,即知癆蟲所在,此處多擦數次,其蟲自滅,內外並治,可以除根。

白話文:

(真按)兒童所患之癆病與成人所患之癆病是有區別的,兒童的身體是漸漸損害的,所以治療時也應當逐漸恢復, 內服用鮮地骨皮三錢,燕窩屑一錢,大紅棗七個,每天煎服一劑。外用雄黃五分,鏡面硃砂五分,真麝香五釐,倭硫磺五分,將這些藥研成細末,滴入燒酒調勻,用一個獨囊大蒜,去掉蒜蒂,蘸上藥物,從背後的尾骨逐節擦上去,看哪裡有青腫的地方,就知道癆蟲在哪裡,這個地方要多擦幾次,癆蟲自然就會消滅,內外兼治,可以除根。

3. 客忤

小兒神氣怯弱,忽有非常之物,或未識見人觸之,或入寺廟,與陰氣相忤,故謂之客忤。其候口吐青黃白沫,或下水穀鮮雜,面變五色,腹痛反側,瘛瘲,狀似驚癇,但眼不上竄耳。古法主雄麝散(如雄黃一錢,乳香五分,麝香一字,共為末)。每一字刺雞冠血調灌之,仍以母衣復兒身,即愈。

白話文:

小孩精神氣息虛弱,忽然遇到異物,或是從未見過的人碰到他,或進入寺廟,與陰氣相衝,所以稱之為「客忤」。症狀是口吐出青、黃、白色的泡沫,或拉出混雜著未消化的食物,臉色變化出五種顏色,肚子疼痛,翻來覆去,煩悶不安,症狀類似癲癇或驚癇,但眼睛不會往上翻、耳朵也不會抽動。古法以雄麝散(例如雄黃一錢,乳香五分,麝香一字,研成藥末)為主藥。每次取一字的藥末,用雞血調勻灌服,再用母親穿過的衣服蓋在小孩身上,就可以痊癒。

〔真按〕小兒客忤,又與大驚猝恐之證不同。方用硃砂拌茯神二錢,煅龍骨二錢,淡竹茹一錢,以金銀器煎湯代水煎藥服之。

白話文:

(我的意見是)小孩受到驚嚇,和大人受到驚嚇、恐懼的症狀不同。

可以用硃砂拌茯神二錢、煅龍骨二錢,淡竹茹一錢,用金或銀器皿煎煮藥汁代替水來煎藥服用。

4. 中惡

小兒神氣未充,一為邪惡所觸,何能主持,自然神魂離舍,目閉面青,悶亂,不省人事,古法主內服蘇合香丸,除其邪(方見肛門內合),外以生皂角末開其竅,嚏出,則氣通而蘇矣。

白話文:

小孩子的精神和元氣還沒有長大,一旦受到邪氣的入侵,哪能抵擋得了,自然會出現魂不守舍,閉著眼睛,臉色蒼白,精神恍惚,不省人事的情況。古代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服用蘇合香丸,來祛除邪氣(配方見肛門內的紙條),另外用生皁角末末打開孩子的神竅,打出噴嚏,邪氣散開通氣後,孩子就會蘇醒過來。

〔真按〕小兒中惡,外以生半夏末,生皂角末等分,以少許吹鼻,先通關開竅,內以燈芯十莖,淡竹茹錢半,煎濃湯,調抱龍丸細末五分,服之。

附:抱龍丸方

白話文:

〔甄權的按語〕小兒中醫的惡氣,可以用生半夏末和生皁角末各取適量,少許吹入鼻中,先通關開竅。內服十根燈芯草和半錢淡竹茹,熬成濃湯,加入五分抱龍丸細末,服用。

制膽星(一錢),天竺黃(八分),雄黃末(五分),鏡硃砂(五分),炒麥冬(二分),共為末,水糊丸。

白話文:

將膽星(一錢)、天竺黃(八分)、雄黃末(五分)、鏡硃砂(五分)、炒麥冬(二分)一起研磨成粉,然後用水混合成團狀製成丸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