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守真

《兒科萃精》~ 卷八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2)

1. 風濕腫

小兒通身腫者,頭面手足皆腫也,病由內停濕飲,外感風邪,風濕相搏,水道不利,外攻肌表,因而作腫,重者,古法主疏鑿飲(如商陸、秦艽、羌活、椒目、木通、赤小豆、茯苓皮、大腹皮、澤瀉、檳榔,引用姜皮)。

輕者,古法主茯苓導水湯(如紫蘇、陳皮、炒白朮、木香、炒桑白皮、去心麥冬、赤茯苓、澤瀉、木瓜、大腹皮、縮砂仁、檳榔,引用燈芯)。

若水停上攻於肺,喘急不得臥者,古法主蘇葶丸瀉之(方見痰飲喘急)。

水停中州脹滿者,古法主舟車神佑丸攻之〔如甘遂、芫花、大戟各一個(俱醋炒),大黃二兩,黑牽牛(頭末)四兩,炒青皮、正陳皮、木香、檳榔各五錢,輕粉一錢,共為細末,水丸,如椒目大,小兒二三丸,大兒五七丸,量服之,滾白水送下〕。

〔真按〕小兒身盡腫者,或因胎稟不足,卒冒風寒,或因瘧痢脾虛,皆能作腫,古方除茯苓導水湯外,如疏鑿飲等劑,以治壯實之兒,猶虞隕越,怯弱之兒,更所難勝。但用生於術一錢,炒厚朴一錢,廣陳皮一錢,制於術一錢,雲茯苓二錢,結豬苓二錢,宣澤瀉二錢,炙甘草五分,上肉桂三分,引用生薑三片。

重者頭面腫起,加蜜炙麻黃二分;作喘,加炒桑白皮一錢,苦杏仁二錢;小便黃赤,加木通八分;身腫,加五加皮一錢;腹脹,加砂仁五分,白蔻仁五分,丁香五分,枳殼八分;腳冷不溫,加熟附子五分,上肉桂三分,防己五分。

白話文:

小兒全身腫脹,包括頭面、手腳都腫起來,這種病是因為體內濕氣積聚,又受到外來的風邪侵襲,導致風濕互相作用,阻礙水分代謝,濕氣外攻到皮膚表面,因而產生腫脹。嚴重的,古時候會使用疏鑿飲來治療(藥材像是商陸、秦艽、羌活、椒目、木通、赤小豆、茯苓皮、大腹皮、澤瀉、檳榔,並用薑皮來引藥)。

症狀比較輕微的,古時候會使用茯苓導水湯來治療(藥材像是紫蘇、陳皮、炒白朮、木香、炒桑白皮、去心麥冬、赤茯苓、澤瀉、木瓜、大腹皮、縮砂仁、檳榔,並用燈心草來引藥)。

如果體內的水濕停留在上部,侵犯到肺部,導致喘促急迫、無法躺臥的,古時候會用蘇葶丸來瀉除(藥方請參考關於痰飲喘急的內容)。

如果水濕停留在中焦,導致腹部脹滿的,古時候會用舟車神佑丸來攻下(藥材像是甘遂、芫花、大戟各一份,都用醋炒過,大黃二兩,黑牽牛(磨成粉)四兩,炒青皮、正陳皮、木香、檳榔各五錢,輕粉一錢,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,用水做成藥丸,大小如椒目,小孩子服用二三顆,大孩子服用五七顆,依照狀況服藥,用滾開的白開水送服)。

[編者按] 小兒全身腫脹,有可能是因為先天體質虛弱,突然受到風寒侵襲,也可能是因為瘧疾、痢疾導致脾胃虛弱,這些都可能引起腫脹。古時候的藥方,除了茯苓導水湯之外,像是疏鑿飲等較為猛烈的藥方,用來治療體格強壯的小兒,都還擔心藥效過猛,更何況是體質虛弱的小兒,更是難以承受。因此,建議使用生白朮一錢、炒厚朴一錢、廣陳皮一錢、製白朮一錢、雲茯苓二錢、結豬苓二錢、宣澤瀉二錢、炙甘草五分、上肉桂三分,並用三片生薑來引藥。

如果腫脹嚴重,頭面腫起,可以加上蜜炙麻黃二分;如果出現喘氣,可以加上炒桑白皮一錢、苦杏仁二錢;如果小便黃赤,可以加上木通八分;如果全身腫脹,可以加上五加皮一錢;如果腹部脹滿,可以加上砂仁五分、白蔻仁五分、丁香五分、枳殼八分;如果腳部冰冷不溫,可以加上熟附子五分、上肉桂三分、防己五分。

2. 陽水

小兒陽水,因濕熱內郁,水道阻塞,外攻肌表,以致外腫內脹,發熱,口渴心煩,小便短赤,大便秘結。治宜泄水,熱盛煩渴者,古法主大聖濬川散〔如煨大黃、牽牛(取頭末)、郁李仁各一兩,木香三錢,芒硝三錢,甘遂五分,共為細末,薑湯調下,量兒大小用之〕。

濕盛脹滿者,古法主舟車神佑丸(方見風濕腫)。

〔真按〕小兒陽水,但用茯苓皮、大腹皮、炒桑白皮、生薑皮,五加皮各二錢,煎湯,送清寧丸一錢,微下之為穩。

白話文:

小孩罹患陽水,是因為體內濕熱積聚,導致水分排泄管道阻塞,進而侵襲皮膚表面,造成體外腫脹、體內腹脹,同時會發燒、口渴心煩、小便量少且顏色深紅、大便乾硬。治療原則應該以排除體內積水為主。如果熱象明顯,煩躁口渴嚴重,依照古法可以使用大聖濬川散來治療(藥方組成包括:煨製過的大黃、牽牛子末、郁李仁各一兩,木香三錢,芒硝三錢,甘遂五分,全部磨成細末,用薑湯調服,用量依照小孩年齡大小調整)。

如果體內濕氣過盛,導致腹部脹滿,依照古法可以使用舟車神佑丸來治療(藥方組成請參考治療風濕腫脹的藥方)。

(註:此處補充說明)對於小孩陽水的治療,也可以使用茯苓皮、大腹皮、炒桑白皮、生薑皮、五加皮各二錢,一起煎煮成湯,然後配服清寧丸一錢,輕微地幫助排泄,這樣治療比較穩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