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兒科萃精》~
1. 卷八
2. 水腫門
3. 水腫解
《經》曰:膚脹者,寒氣客於皮膚之間。腹大身盡腫,皮厚按之突而不起,腹色變,此其候也,又曰: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。又曰:水病下為胕腫,上為喘呼。不得臥者,標本俱病。若小兒水腫,皆因水停於脾肺二經。
藏於內者:水停胸中則喘。水停膈下則脹。發於外者,當察其所腫之部位。腫在腰以上者,屬風,治宜發汗。腫在腰以下者,屬濕,治宜利水。通身上下皆腫者,系風濕兩傷,治宜汗利兼施。腫而喘不得臥,宜逐肺飲。腫而脹滿便秘,宜攻脾水。腫從腹起至四肢者,可治。腫從四肢起至腹者,難治。陽水屬實,治宜攻泄。陰水屬虛,治宜溫外。
治腫之法,大概盡述於前。其間通權達變,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。又不可執膠柱鼓瑟之見。因作水腫解。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說:皮膚浮腫脹大,是因為寒氣侵入皮膚間。如果腹部腫大、全身都腫,皮膚變厚,按壓下去會凹陷且無法立刻彈回,腹部顏色也改變,這就是水腫的表現。又說:各種因濕氣引起的腫脹,都和脾的功能有關。還說:水病往下發展會導致腳踝浮腫,往上發展會導致呼吸喘促。如果水腫嚴重到無法躺平,就表示病症的根源和表面都受到影響。若是小孩子水腫,大多是因為水液積存在脾和肺這兩條經脈。
水液積存在體內的話:積在胸腔會導致喘氣,積在橫膈膜下會導致腹脹。若水腫表現在外,就要觀察腫脹的部位。腫在腰部以上的,屬於風邪引起,治療上應該用發汗的方式;腫在腰部以下的,屬於濕邪引起,治療上應該用利水的方式。如果全身都腫,表示是風濕一起侵犯身體,治療上應該發汗和利水同時進行。如果腫脹又喘不過氣而無法躺臥,應該驅逐肺部的痰飲;如果腫脹又腹脹便秘,應該攻瀉脾臟的水濕。水腫從腹部開始蔓延到四肢的,可以治療;水腫從四肢開始蔓延到腹部的,比較難治療。屬於陽水的水腫,性質屬實,治療上應該用攻下的方式;屬於陰水的水腫,性質屬虛,治療上應該用溫補陽氣的方式。
以上大概說明了治療水腫的方法。其中如何靈活運用,變化治療方式,要靠個人的領悟和判斷,不能固執己見、不知變通。因此寫下這篇關於水腫的解釋。
4. 風水腫
小兒上身腫者,頭面肩臂至腰間皆腫也,病由外感風邪,古法仿經所謂開鬼門。主越婢加蒼朮湯以發汗(如麻黃、煅石膏、生甘草、米泔浸炒蒼朮等味)。
〔真按〕小兒之腫,自上而起,既系因風,則治宜在肺。古方太猛,但用炒黨參五分,倍前胡五分,芽桔梗一錢,老蘇葉五分,真廣皮一錢,炙甘草五分,生薑皮一錢,大腹皮一錢,茯苓皮一錢,炒桑白皮一錢,五加皮一錢,引用燈芯十莖。
白話文:
小孩子上半身腫脹,從頭部、臉部、肩膀、手臂到腰部都腫起來,這種病是因為外感風邪所導致的,古時候的方法就像模仿經脈運行開鬼門一樣。主要使用越婢加蒼朮湯來發汗(像是麻黃、煅石膏、生甘草、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的蒼朮等藥材)。
〔真正重點〕小孩子的腫脹,從上半身開始,既然是因為風邪引起的,那麼治療重點應該放在肺。古代的藥方太過強烈,現在可以用炒過的黨參五分,加倍前胡五分,桔梗芽一錢,老蘇葉五分,真廣皮一錢,炙甘草五分,生薑皮一錢,大腹皮一錢,茯苓皮一錢,炒過的桑白皮一錢,五加皮一錢,用燈芯草十根來引藥。
5. 濕水腫
小兒下身腫者,腰臍至兩足皆腫也,病由脾經濕熱所致。古法仿經所謂潔淨腑。主內用貼臍法(如巴豆,去油,四錢,水硍粉二錢,硫磺一錢,共研勻成餅,先用新棉一片,包藥布貼臍上,外用帛縛時許,自然瀉下惡水,待下三五次,去藥,以粥補住)。
內服沉香琥珀丸〔如苦葶藶子一兩五錢,郁李仁一兩五錢,防己七錢五分,沉香一兩五錢,陳皮(去白)七錢五分,琥珀五錢,杏仁(去皮尖炒)五錢,蘇子五錢,赤苓五錢,澤瀉五錢,共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以麝香為衣,每服一錢,量兒大小與之,用白滾水下〕。
〔真按〕小兒之腫,自下而起,或因腎虛水泛,或因脾氣受濕,古方內外治法,皆極暴烈,此藥不宜妄施,但宜滲利。方用生於術二錢,白雲苓二錢,結豬苓二錢,炒澤瀉二錢,上肉桂三分,炒防己一錢,花檳榔一錢,引用生薑一片,燈芯十莖。
白話文:
小孩子下半身腫脹,從腰部、肚臍到雙腳都腫起來,這種病是因為脾經的濕熱引起的。古代方法仿照經書所說的清理腸胃。主要的治療方式是使用肚臍貼藥法(像是將去油巴豆四錢、水硍粉二錢、硫磺一錢,一起研磨均勻製成藥餅,先用一片新棉花包住藥餅,貼在肚臍上,外面用布綁住一段時間,自然就會排出惡水,等到排洩三到五次後,取下藥餅,用粥來補充身體)。
內服藥則用沉香琥珀丸(像是苦葶藶子一兩五錢、郁李仁一兩五錢、防己七錢五分、沉香一兩五錢、陳皮(去掉白色的部分)七錢五分、琥珀五錢、杏仁(去掉皮尖炒過)五錢、蘇子五錢、赤茯苓五錢、澤瀉五錢,一起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煉製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,用麝香當作外衣,每次服用一錢,根據孩子的大小來調整劑量,用白開水送服)。
(註解)小孩子的腫脹,從下半身開始,可能是因為腎虛導致水液氾濫,或是因為脾臟受到濕氣影響。古代內外治療的方法都非常強烈,這種藥不應該隨便使用,應該採用滲濕利水的方法。藥方用生白朮二錢、白茯苓二錢、豬苓二錢、炒澤瀉二錢、肉桂三分、炒防己一錢、檳榔一錢,用生薑一片,燈芯十根來引導藥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