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兒科要略》~ 第四章·痧痘論治 (15)

回本書目錄

第四章·痧痘論治 (15)

1. 第四節·痘證概要

若到起脹之候,身涼不熱,隱而不易起,皮薄而亮,根腳不紅,或泄瀉,或微癢,此重症也。至起脹色白皮薄,光潤易破,根窠全無紅色,或熱甚痘色紫黑,壅而不起,或面浮肉腫,而痘不起者,則為危證,灌漿之候,起脹之極,隨即灌漿,中陷者盡起,頂平者盡峻,飽滿光榮,先脹者先作漿,次脹者次作漿,循循有序,色如黃豆,二便如常,四肢溫和,此順症也。

若根窠紅而不潤,灌漿不滿,大便泄瀉,或稠密焦紫不起頂者,或灌漿時忽作痰喘者,或煩躁不得眠者,此重症也。至灌漿時內含清水,或乾枯退縮,根窠瘀紫,或身灌而頭面不灌,咳嗆喘急,大便或泄或閉,則為危證。結靨之候,痘漿灌足之後,其色漸變蒼老,先從人中面部次第結靨漸至胸腹兩腿,身無大熱,亦不畏寒,飲食增加,二便通調,此順症也。若身重發熱,不易結靨,或結靨如血色,或潰爛難收,或寒戰抽搐者,則為危證。

此辨痘證順逆之大概也。至於痘證愈後,元氣必然虧損,允當以調補為急。而痘期之禁忌,較痧疹尤煩,略有疏忽,變端即起,此皆不可不知,故並於後附述之焉。

近時引種之牛痘,症狀頗為平淡,種後一二日,局部略見紅腫,以後逐漸高脹灌漿,約至第十日左右而膿漿灌足,此後漸次乾燥收靨,至第二十日左右而痂落。在經過期中,發熱有盛有不盛,然至多不過一星期而已。小兒自第六個月至第十個月為種痘最適宜之期,以後三年一種,五年一種,均無不可。

惟種痘期內所應注意者,局部宜清潔,不可任其破潰,而忌口多日,尤為必要。蓋一則免破爛成瘡,二則免痘後餘毒不清以致無效也。

四、痘證治法

痘證於初起一二日發熱時,宜解表,使痘易出;三四五日清涼解毒,使痘易長;六七八九日溫補氣血,使易灌漿;十及十一二日清利收斂,使痘易靨。此治痘之常法也。然亦有先期而速,或後期而遲者,不可執一而論,先期則痘出甚速,無須藉乎狂表,後期則起脹灌漿遲遲,正有賴於透托。

又痘未盡出,不可清涼,因痘得寒將有凝滯之患;熱毒未盡解,不可溫補,因毒得溫將有蘊蓄不能化漿之慮。大抵痘證面紅者吉,身溫者吉,大便堅者吉,神志清明者吉,倘屬順症,自可不必多藥。初起只須微表,點粒即逐漸透達,疏朗分布,繼則漸次起脹,只須略用清化,內毒易解,起脹必足,迨漿灌充盈,正無須藉乎溫補。

若微覺低陷,則補托即起,至痘證面色不紅,或青或白,身熱不揚,大便溏薄,又或面赤如火,身熱如灼,大便不通,神明狂亂,皆為重症。大約面白便溏,當斟酌於溫補發散之間,面赤便難,當斟酌於攻下清血之間。此治痘之大概也。

白話文:

第四節·痘證概要

如果痘疹到了開始腫脹的時候,身體卻涼涼的不發熱,痘疹隱隱約約不明顯,皮膚薄且光滑,根部周圍沒有發紅,或者出現腹瀉,或是輕微搔癢,這都是病情嚴重的表現。如果痘疹腫脹時呈現白色,皮膚薄而光滑容易破裂,根部完全沒有紅色,或者發高燒導致痘疹呈現紫黑色,腫脹卻長不出來,或是臉部浮腫,肉也腫脹,痘疹卻長不出來,這都是危險的徵兆。當痘疹到了灌漿的時候,是腫脹最嚴重的時候,接著就開始灌漿,原本凹陷的會隆起,頂部平的會變得高聳,飽滿光滑,先腫脹的先灌漿,後腫脹的後灌漿,循序漸進,痘疹顏色像黃豆,大小便正常,四肢溫暖,這都是好的現象。

如果痘疹根部周圍發紅但不滋潤,灌漿不飽滿,大便腹瀉,或是痘疹又濃又密呈現焦紫色而且長不出來,或是灌漿時突然出現痰多喘息,或是煩躁睡不著,這些都是病情嚴重的表現。如果灌漿的時候痘疹內含有清水,或是乾燥萎縮,根部周圍呈現瘀紫色,或是身體有灌漿但頭臉沒有灌漿,咳嗽氣喘,大便不是腹瀉就是便秘,這些都是危險的徵兆。結痂的時候,痘漿灌滿後,顏色會逐漸變得蒼老,先從人中和臉部開始結痂,然後慢慢到胸腹部和腿部,身體沒有發高燒,也不怕冷,食慾增加,大小便順暢,這是好的現象。如果身體沉重發熱,不容易結痂,或是結痂顏色像血,或是潰爛難以收口,或是出現寒顫抽搐,這些都是危險的徵兆。

以上是辨別痘疹病情順利或不順利的大致情況。至於痘疹痊癒後,元氣必然會虧損,應該立即進行調養補氣。而痘疹期間的禁忌,比麻疹還多,稍微疏忽,就會產生變故,這些都是不可不知的,所以一併附在後面說明。

最近施打的牛痘疫苗,症狀比較輕微,接種後一兩天,局部會稍微出現紅腫,之後逐漸隆起灌漿,大約到第十天左右膿漿灌滿,之後慢慢乾燥結痂,大約到第二十天左右痂皮脫落。在接種過程中,發熱有時會比較嚴重,有時則比較輕微,但最多不會超過一個星期。小孩從第六個月到第十個月是接種疫苗最適合的時期,之後每三年或每五年接種一次,都是可以的。

唯獨在接種疫苗期間應該注意的是,局部要保持清潔,不可讓其破裂,而且要忌口多天,這也是必要的。因為一方面可以避免破裂形成瘡,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痘疹痊癒後殘留餘毒導致疫苗無效。

四、痘證治法

痘疹在剛開始發病的一兩天發熱時,應該用解表的藥物,使痘疹容易發出來;三四五天用清涼解毒的藥物,使痘疹容易生長;六七八九天用溫補氣血的藥物,使痘疹容易灌漿;十、十一、十二天用清利收斂的藥物,使痘疹容易結痂。這是治療痘疹的一般方法。但也有些情況是早期發病且病程快,或是後期發病且病程慢,不能一概而論。早期發病,痘疹發出的速度很快,不需要使用太過強烈的解表藥物;後期發病,痘疹腫脹灌漿的速度很慢,正需要用透發解表的藥物來幫助。

另外,痘疹還沒有完全發出來的時候,不可用清涼的藥物,因為痘疹受寒會產生凝滯的現象;熱毒還沒有完全解除的時候,不可用溫補的藥物,因為熱毒遇溫會積蓄而無法化成漿液。大體上來說,痘疹患者臉色紅潤是好的現象,身體溫和是好的現象,大便正常是好的現象,神志清醒是好的現象,如果是好的情況,自然不需要用太多藥物。剛開始發病時只要稍微解表,痘疹就會逐漸透發出來,分佈均勻,接著就會逐漸腫脹,只要稍微用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,體內的毒素容易解除,腫脹就會足夠,等到漿液灌滿時,就真的不需要用溫補的藥物了。

如果痘疹稍微有凹陷的跡象,就用補氣托毒的藥物來幫助其隆起,如果痘疹患者臉色不紅,或是青色或是白色,身體發熱不明顯,大便稀溏,又或者臉色紅的像火一樣,身體發熱像被灼燒一樣,大便不通,神志不清,這些都是病情嚴重的表現。大約是臉色蒼白大便稀溏的,應該考慮用溫補發散的藥物,臉色赤紅大便不通的,應該考慮用攻下清血的藥物。以上是治療痘疹的大致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