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兒科要略》~ 第六章·咳嗽論治 (12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六章·咳嗽論治 (12)

1. 第四節·雜證咳嗽

枳實(十六枚),芍藥(六分),桔梗(二分)

杵為散,以生雞子黃一枚,以藥散與雞黃相等,揉和令相得,飲和服之。

(十六)排膿湯,治內癰膿從嘔出。

甘草,桔梗,生薑,大棗

(十七)人參清肺湯,治肺胃虛寒,咳嗽喘急,坐臥不安,及久年勞嗽,吐血腥臭。

人參,阿膠,地骨皮,知母,烏梅,罌粟殼,甘草,杏仁,桑白皮(各等分)

清水煎服。

(十八)人參瀉肺湯,治肺經積熱上喘,胸膈脹滿,痰多,大便澀。

人參,黃芩,梔子,枳殼,薄荷,甘草,連翹,杏仁,桑白皮,大黃,桔梗

清水煎服。

(十九)人參定喘湯,治肺氣上逆,喉中有聲,坐臥不安,胸膈緊痛。

人參,麻黃,阿膠(蛤粉炒),半夏曲,五味子,罌粟殼(蜜炙),甘草(炙,各一錢),桑白皮(蜜炙,二錢)

加生薑三片,清水煎服。

(二十)薑汁背心,治寒痰壅塞經絡,不時發哮。

生薑搗取自然汁,用以漿布背心,貼肉著之,數易即愈。

(二十一)甘草豬膽丸,治醋嗆咳嗽。

甘草(去赤皮,二兩)

用豬膽汁五枚,浸三日,取出,火上炙乾為細末,煉蜜為丸。

白話文:

雜證咳嗽

  1. 枳實芍藥桔梗散:用枳實十六枚,芍藥六分,桔梗二分,將這些藥材搗成粉末。取一個生雞蛋的蛋黃,將藥粉與蛋黃等量混合,揉搓均勻後服用。

  2. 排膿湯:治療體內膿瘍,膿液從口中嘔出的情況。藥方包含甘草、桔梗、生薑、大棗。

  3. 人參清肺湯:治療肺和胃虛寒,導致咳嗽、氣喘、坐立不安,以及長年累月的勞損性咳嗽,咳出的痰帶血腥味。藥方包含人參、阿膠、地骨皮、知母、烏梅、罌粟殼、甘草、杏仁、桑白皮(各等量)。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  4. 人參瀉肺湯:治療肺經積熱,導致氣喘、胸悶、痰多、大便不暢。藥方包含人參、黃芩、梔子、枳殼、薄荷、甘草、連翹、杏仁、桑白皮、大黃、桔梗。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  5. 人參定喘湯:治療肺氣上逆,導致喉嚨有痰聲、坐立不安、胸悶疼痛。藥方包含人參、麻黃、阿膠(用蛤粉炒過)、半夏曲、五味子、罌粟殼(用蜂蜜炙烤過)、甘草(炙烤過,各一錢),桑白皮(用蜂蜜炙烤過,二錢)。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  6. 薑汁背心:治療寒痰阻塞經絡,導致不定時的哮喘發作。將生薑搗爛取汁,用薑汁浸濕布料做成背心,貼身穿著,多次更換即可痊癒。

  7. 甘草豬膽丸:治療因酸嗆引起的咳嗽。藥方使用甘草(去掉紅色的外皮,二兩),用五個豬膽的膽汁浸泡三天,取出後用火烤乾,磨成細末,再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