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活幼心書》~ 卷上·決證詩賦 (4)
卷上·決證詩賦 (4)
1. 痞似結胸
證同前證應無痛,病在陰經下早虛,邪毒結留心下滿,此名痞氣膈中居。
白話文:
這個證候和前面說的證候相似,但應該不會有疼痛的感覺。這個病是陰經虛弱導致的,而且病程初期就出現了虛弱的狀況。邪氣和毒素結聚在心下這個部位,造成胸口滿悶的感覺,這種情況就稱為痞氣停留在膈膜之中。
2. 壞證傷寒
此病初傳不識機,致令汗下失其宜,邪乘虛入傷榮衛,知犯何經急療之。
白話文:
這種病剛開始傳染時,往往因為不了解病情的變化,導致發汗或瀉下的治療方法不適當。邪氣因此趁虛侵入,傷害了身體的營衛之氣,要知道病情侵犯了哪一經脈,就必須趕快加以治療。
3. 赤白痢
小兒下痢細尋推,不獨成於積所為,冷熱數般雖各異,寬腸調胃在明醫。
白話文:
小兒腹瀉的原因要仔細推究,不單單只是因為積食造成的。即使是冷、熱等各種不同的情況所引起的腹瀉,都需要高明的醫生透過寬鬆腸道、調理脾胃來治療。
4. 五色痢
痢成五色豈堪聞,日久傳來神氣昏,干痛煩啼為最苦,更防兒小命難存。
白話文:
痢疾拉出五種顏色,這狀況實在讓人難以忍受,時間久了會使精神氣色變得昏沉。腹部乾痛、煩躁啼哭是最痛苦的症狀,更要提防年紀小的孩子可能因此喪命。
5. 風痢
風毒乘脾黃褐色,看來其痢與驚同,但聞不臭斯為異,獨瀉脾經自有功。
白話文:
風邪毒氣侵入脾臟,造成黃褐色的痢疾,看起來這種痢疾的症狀和驚嚇導致的腹瀉很像,但如果聞起來沒有臭味,這就是不同的地方,這種獨特的腹瀉是因為只傷到脾經所引起的,治療上自有其針對性的方法。
6. 腫證
古今議腫是脾虛,大抵多從濕熱為,十種根因各調治,詳分補瀉在臨機。
白話文:
古時候到現在都認為腫脹是脾虛引起的,大多是由於濕熱所造成。腫脹的原因有十種,需要針對不同的原因來調理治療,詳細區分補益或瀉下的方法,要根據臨床情況來靈活運用。
7. 五疳
五疳五臟五般看,治法詳推事不難,若見面黃肌肉瘦,齒焦發豎即為疳。
白話文:
五疳的病症,可以從五臟對應的五種情況來觀察,仔細推敲其病理,治療方法並不困難。如果看到患者臉色發黃、肌肉消瘦、牙齒焦枯、頭髮豎立,這就是患了疳症。
8. 走馬疳
傷寒熱毒上熏蒸,面色光浮氣喘生,口臭齒焦腮有穴,馬疳如此是真形。
白話文:
傷寒的熱毒向上蒸騰,導致臉色浮腫發亮,呼吸急促。口中發出臭味,牙齒焦黑,腮部出現潰爛的洞穴,這就是走馬疳的真實樣貌。
9. 脫肛
肛門出露久難收,再感風傷事可憂,況自先傳脾胃弱,更詳冷熱易為廖。
白話文:
肛門脫出在外,久久難以自行收回,如果又感受風邪侵襲,情況就令人擔憂了。何況本身如果是因為先天遺傳的脾胃虛弱,更要仔細分辨是寒症還是熱症,以便對症治療,否則容易加重病情。
10. 癇證
驚傳三搐後成癇,嚼沫牙關目上翻,明辨陰陽參色脈,不拘輕重總風痰。
白話文:
癲癇的發生,通常在驚嚇、抽搐三次之後形成。發作時會口中咀嚼吐沫、牙關緊閉、眼睛向上翻。要明確分辨其陰陽屬性,並參考臉色和脈象。無論病情輕重,大多與風痰有關。
11. 瘧證
夏傷於暑秋成瘧,間日連朝不少差,解表去邪須次第,再宜養胃固脾家。
白話文:
夏天因暑氣受傷,到了秋天就容易形成瘧疾,這種病會隔天發作,而且連續好幾天早上都這樣,沒有減輕的跡象。治療時,要按部就班的先解表,把外來的邪氣去除,之後還要調理脾胃,讓它強壯起來。
12. 癖證
本因積久成頑結,男左女右居腹脅,俗云龜癆不須聽,化癖調脾自安帖。
白話文:
這種病症是因為積累很久而變成頑固的結塊,男子多在左邊,女子多在右邊,位置在腹部或脅肋部。民間俗稱「龜癆」的說法不必聽信,只要化解積塊、調理脾胃,自然就會安好。
13. 諸疝
諸疝元來各有名,蓋因寒濕氣侵成,治分芍藥烏梅散,勻氣金鈴與五苓。
白話文:
各種疝氣本來都有各自的名稱,大多是因為寒氣和濕氣侵入身體所造成的。治療上可以根據情況,選用芍藥烏梅散、勻氣散、金鈴散或五苓散等方劑來處理。
14. 龜胸
無端唇口忽然紅,心肺因痰飲聚中,風熱乘之加喘急,形如覆掌號龜胸。
白話文:
嘴唇和嘴角無緣無故突然變紅,是因為心臟和肺部有痰液和水飲積聚在其中。如果又受到風熱侵襲,會加重喘氣急促的症狀,胸部看起來像翻過來的龜殼,所以稱之為「龜胸」。
15. 驚丹
兒在胎時母受驚,驚傳邪熱子傷神,忽然赤片微微起,涼解肌膚始見寧。
白話文:
小孩在母親懷孕時,母親受到驚嚇,驚嚇導致邪熱傳給小孩,使小孩心神受傷。此時小孩身上會忽然出現微微的紅色斑片,用清涼的方式來緩解皮膚的熱,情況才會好轉平靜。
16. 咳嗽
咳嗽雖然分冷熱,連聲因肺感風寒,眼浮痰盛喉中響,戲水多因汗未乾。
白話文:
咳嗽雖然有分寒咳、熱咳,但是連續不斷的咳嗽,多半是因為肺部感受了風寒。如果眼睛浮腫、痰很多、喉嚨裡有痰聲,那通常是因為玩水後沒有擦乾汗水而引起的。
17. 齁䶎
孩兒齁䶎為啼時,食以酸鹹又乳之,或自肺經傷水濕,風痰結聚早為醫。
白話文:
小孩齁齁的聲音,通常是在哭鬧的時候出現。如果這時又餵他吃酸的、鹹的食物,或是餵奶,可能會因為肺部受到損傷,導致體內水濕過多,進而產生風痰阻塞,應該及早治療。
18. 瘡疹
毒停在胃布諸經,運氣變遷瘡疹生,面口唇紅兼嗽渴,腹疼中指冷分明。
白話文:
毒邪停留在胃部,散佈到全身經絡,隨著身體的氣機變化,就會產生瘡疹。患者的臉、口、嘴唇會呈現紅色,同時會有咳嗽和口渴的症狀,腹部會疼痛,中指冰冷會特別明顯。
19. 豆瘡傳變
黑陷瘡枯嗽失音,瀉兼渴甚吐無停,身涼食減多沉困,更有痰多命必傾。
白話文:
豆瘡如果轉變成黑陷,導致瘡痂乾枯、咳嗽、聲音沙啞,又兼有腹瀉、極度口渴、嘔吐不止,身體發冷、食慾不振、精神萎靡,還痰多,這種情況非常危險,性命堪憂。
20. 斑疹
斑證總言因胃熱,赤生黑死分明別,忽如錦片出肌膚,溫毒發時從兩脅。
白話文:
斑疹這種病症,總的來說是因為胃裡有熱,所以會發病。皮膚上的疹子呈現紅色表示病情還能好轉,如果變成黑色就表示病情危急。疹子突然像錦緞碎片一樣出現在皮膚上,通常是溫熱毒邪發作,而且多半從身體兩側肋骨的地方開始出現。
21. 陰囊腫
厥陰少陰寒激搏,致令腫縮宜溫藥,光浮不痛作虛醫,赤腫須憑涼劑卻。
白話文:
陰囊腫大,如果是因為肝經、腎經受到寒邪刺激而搏動引起的,導致陰囊腫脹收縮,應該用溫熱藥物來治療。如果陰囊腫大是光滑浮腫但不疼痛,這種情況是虛證,要用補虛的方法來治療。如果是陰囊紅腫熱痛,就必須用寒涼的藥物來消除。
22. 驚癱鶴膝
風濕流傳骨節間,痛兼心悸是驚癱,若於腕脛多疼重,凝結成團鶴膝看。
白話文:
風濕病邪在骨頭關節間流竄,導致疼痛又伴隨心悸,這種情況就稱為驚癱。如果疼痛主要集中在手腕、小腿,而且非常嚴重,甚至會凝結成硬塊,看起來就像鶴的膝蓋,就稱為鶴膝風。
23. 瘰癧
初發原於耳項旁,證輕多謂是無妨,因循作腫成膿後,穿破名為瘰癧瘡。
白話文:
瘰癧這種病,剛開始發生時通常在耳朵或脖子旁邊,症狀輕微時,很多人都認為沒什麼關係。如果因此沒有處理,任由它發展腫大化膿,最後破開,這種情況就叫做瘰癧瘡。
24. 五淋
淋病雖然分五盅,要明各類在詳看,曰膏曰冷同其證,血石均為熱一般。
白話文:
淋病雖然分為五種,但要清楚明白各種類型的差異,需要詳細觀察。像是膏淋和冷淋,它們的症狀相似;而血淋和石淋,基本上都屬於熱性病症。
25. 腹痛
大凡腹痛初非一,不特癥瘕與痃癖,分條析類證多端,看取論中最詳悉。
白話文:
一般來說,腹痛的原因並非只有一種,不單單是癥瘕(腹內腫塊)或痃癖(腹內積塊)這些疾病,它還可以細分成很多不同的類別,病因十分複雜。要了解腹痛,應該仔細研究醫學典籍裡的詳細論述。
26. 丁奚
久積成疳因失治,肚高頸細變丁奚,更兼手足如筒樣,面白身黃汗不時。
白話文:
長期積累的病症如果沒有好好治療,就會變成疳病,肚子會變得很大,脖子卻很細,這時就會變成像丁奚這樣的病症。而且手腳會像竹筒一樣細長,臉色蒼白,身體發黃,還會常常流汗。
27. 哺露
積傳疳後曰丁奚,哺露因而又得之,腹大青筋蟲滿肚,吐頻瀉數急調脾。
白話文:
因積食、傳染而引起的疳病,之後又得了另一種病叫做「丁奚」。這種病是因為哺乳期間的飲食不當造成的,會導致肚子脹大、青筋暴露、肚子裡滿是寄生蟲,而且會頻繁嘔吐、腹瀉,所以要趕緊調理脾胃。
28. 口瘡
心脾胃熱蒸於上,舌白牙根肉腐傷,口角承漿分兩處,有瘡雖異治同方。
白話文:
心、脾、胃的熱氣往上蒸騰,導致舌頭發白、牙齦根部的肉腐爛損傷。口角和承漿穴這兩個地方,雖然長瘡的部位不同,但治療方法是一樣的。
29. 諸瘡
滿頭及額生如癩,但用連床得安瘥,遍身糜潰更多煩,一抹金塗無不快。
白話文:
頭部和額頭長瘡,看起來像癩病一樣,只要使用連床這種藥材就能痊癒。如果全身皮膚潰爛嚴重,讓人感到非常煩躁,塗抹金黃色的藥膏就能很快好轉。
30. 目疾
生下經旬目見紅,蓋因胎受熱兼風,涼肝心藥斯為妙,疝氣豆瘡宜別攻。
白話文:
嬰兒出生十天左右,眼睛就出現發紅的狀況,這大概是因為在胎兒時期就受到熱氣和風邪的影響。使用清涼肝火、安定心神的藥物,效果會很好。如果是疝氣或水痘等其他疾病引起的眼睛發紅,則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療。
31. 丹毒
小兒氣弱肌膚薄,熱毒乘虛來發作,急須化毒與消風,毒散風消始安樂。
白話文:
小孩因為氣虛體弱、皮膚又薄,所以熱毒容易趁虛侵入發作。這種情況必須趕快化解毒素、消除風邪,等到毒素散去、風邪消退,病症才會好轉,孩子才會平安快樂。
32. 重舌鵝口
孩兒胎受諸邪熱,熱壅三焦作重舌,或成鵝口證堪憂,用藥更須針刺裂。
白話文:
嬰兒在胎內受到各種邪熱侵襲,導致熱邪壅滯在三焦,就可能形成重舌,或者發展成鵝口瘡,這些情況都令人擔憂。治療時除了要用藥,更需要使用針刺來劃開病灶。
33. 五軟
稟賦元虛髓不充,六淫之氣易來攻,頭兼手足身羸弱,此證名為五軟同。
白話文:
先天體質虛弱,導致精髓不足,容易受到外界各種邪氣侵襲。 這種情況會出現頭部、手腳和身體都虛弱無力的症狀,這種病症就叫做「五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