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活幼心書》~ 卷下·信效方 (42)
卷下·信效方 (42)
1. 烏白丸
治五六歲以上小兒,頭風苦痛,或一邊作痛,及療耳聤耳。
綿川烏(湯浸潤略炮去皮臍),草烏(略炮去皮),川,白芷,蒼朮(如上制,四味各一兩)
白話文:
四川烏頭(用湯浸泡,然後略微炮製並去除皮和臍),草烏(略微炮製並去除皮),川芎、白芷、蒼朮(如上所述製備,四種藥材各一兩)
上件銼焙為末,用生蔥汁合面糊丸,綠豆大,慢火焙乾,睛曬亦好,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或七十丸,食後臨臥用溫清茶送下。其蔥汁法,用生蔥不去根葉,入水同搗爛取汁。
白話文:
將上件藥材用銼刀銼成粉末,用生蔥汁和麵粉糊做成丸子,綠豆大小,用文火慢慢焙乾,也可以曬乾,每次服用三十到七十丸,飯後睡前用溫熱的清茶送服。蔥汁的做法,是用生蔥不切掉根和葉,放入水中一起搗碎取汁。
2. 既濟解毒丹
治小兒中熱,睡中咬牙,夢語驚悸不寧,或吐血溺血,強渴引飲,手足動搖,狀似鬼祟,並宜投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小兒體內熱症,睡覺時磨牙、說夢話、驚恐不安,或者有吐血、尿血的情況,非常口渴想喝水,手腳不自主地動搖,看起來像被鬼怪附身的症狀,都適合服用這個藥方。
淨黃連(五分),黃葉(去粗皮),黃芩(淨者),大黃(三味各二錢半),肉桂(去粗皮),枳殼(同上制),白茯苓(去粗皮,三味各二錢),甘草(生用,七錢)
白話文:
淨黃連(五分),黃葉(去除粗皮),黃芩(淨的),大黃(這三味的藥材各二錢半),肉桂(去除粗皮),枳殼(與上同法炮製),白茯苓(去除粗皮,這三味的藥材各二錢),甘草(生用,七錢)
上除桂不過火,餘七味銼焙,仍同桂為末,滴水乳缽內熟杵,丸綠豆大,帶潤以水飛硃砂末為衣陰乾,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,用麥門冬熟水無時送下。吐血溺血,梔子仁煎湯下。兒小者,薄荷湯磨化投服。
白話文:
將桂枝去掉,不需灸烤,其餘七味藥材切碎後焙乾,再與桂枝一起研磨成粉末,滴入水在乳缽內充分研磨混合,丸成綠豆般大小,帶有濕潤感後,將水飛硃砂末做為外衣,陰乾後服用。每次服用 30 到 50 顆,用麥門冬熟水送服,不限時間。吐血、溺血者可將梔子仁煎成湯汁服用。對於兒童患者,可用薄荷湯研磨融化後服用。
3. 輕粉散
治長成小兒,蟲蛀牙疼,飲食不便。
輕粉,白礬(生用),雄黃,紅丹(四味各一錢),麝香(半字)
白話文:
輕粉、白礬(生用)、雄黃、紅丹(四種藥物各一錢),麝香(半字)
上件入乳缽細杵為末,先用五倍子、鶴蝨、生蔥,煮水大半碗,候溫灌漱令淨,次以前末藥一字或半錢擦患處,六七次即效。
白話文:
首先,將上述藥物放入乳缽中搗碎成細末。先用五倍子、鶴蝨、生蔥煎煮大半碗水,等到溫熱時,含在口中漱洗,使患處乾淨。然後,用上述藥末一字或半錢擦拭患處,重複六到七次即可見效。
4. 獨聖散
治嬰孩滿口白屑,或如粟谷,糜爛作痛,不能乳食,晝夜煩啼,此名鵝口證。
大北南星(銼開,白者為佳,不拘多少)
白話文:
治療嬰兒口腔內滿是白色碎屑,或者像小米粒一樣,糜爛疼痛,不能正常喝奶吃東西,日夜哭鬧不安,這種情況被稱為鵝口瘡。
使用大北南星(將其切開,選擇白色的較好,用量不限)。
上件為末,炒一錢或二錢,醋蜜調塗囟門上,於中間留一小指大不塗,及敷男左女上足心,仍以立效飲溫蜜水調點舌上,令其自化尤佳。
白話文:
將上件藥材研磨成粉末,取一錢或二錢,用醋和蜂蜜調勻後塗在囟門上,在中間留一個小指頭大小的地方不塗,同時敷在男性的左手心和女性的右足心,然後再用立效飲與溫熱的蜂蜜水調勻,滴在舌頭上,讓藥物自然化開,效果更好。
5. 藿香托裡散
治諸腫毒癰疽,已潰未潰者,及疔瘡流注遍身,並內外一切黃證,噁心嘔逆,憎寒壯熱,晝夜疼痛,不拘老少,悉宜服之,此藥非特解毒,大能正氣理虛,祛風去煩,排膿活血,定痛消腫。
白話文:
用於治療各種已經膿腫或尚未膿腫的腫毒癰疽,以及遍佈全身的疔瘡流注,以及所有內外黃疸症狀。伴有噁心、嘔吐、畏寒、高燒,以及晝夜疼痛,無論年齡大小,都適合服用。這種藥物不僅可以解毒,還能增強正氣,補益虛症,祛風,去除煩躁,排出膿液,活血,鎮痛和消腫。
藿香,連翹,山梔仁,川當歸(酒洗),木通(去節),芍藥,殭蠶(去絲),甘草(八味各二錢半),大黃(生用),茵陳,黃耆(生用),貝母(四味各五錢)
上件㕮咀,每服二錢,酒水各大半盞,煎八分。病在上食後溫服,病在下食前溫服。
白話文:
藿香、連翹、山梔仁、川當歸(用酒清洗過)、木通(去掉節)、芍藥、殭蠶(去掉絲)、甘草(以上八味藥各二錢半)、大黃(生用)、茵陳、黃耆(生用)、貝母(以上四味藥各五錢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