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世榮

《活幼心書》~ 卷下·信效方 (3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·信效方 (39)

1. 快斑飲

治痘瘡出不快。

麻黃(去節存根,一兩半,略以酒浸透一宿,焙乾),紅色曲(半兩),薄桂(去粗皮),甘草(二味各三錢)

白話文:

麻黃(去掉節巴,留下根部,一兩半,稍微用酒浸透一夜,烘乾),紅曲(半兩),薄桂皮(去掉粗糙的外皮),甘草(這兩種各三錢)

上銼焙為末,每服一錢,用溫白湯無時調服。

2. 消暑清心飲

解伏熱中暑,煩躁作渴,神氣不清,及有驚搐,名暑風證,投之即效。

香薷(去老梗),澤瀉(去粗皮,二味各一兩),扁豆(同上制),淨黃連羌活豬苓(去皮),厚朴(同上制),白朮,乾葛,赤茯苓(去皮),升麻川芎(十味各半兩),甘草(一兩二錢)

白話文:

香薷(去掉老的莖梗),澤瀉(去掉粗糙的外皮,這兩種藥材各一兩),扁豆(同上處理),淨黃連,羌活,豬苓(去掉外皮),厚朴(同上處理),白朮,乾葛,赤茯苓(去掉外皮),升麻,川芎(這十種藥材各半兩),甘草(一兩二錢)

上件㕮咀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七分,無時帶涼服。治暑風證,先投此劑得效,次服卻暑丹,其搐不致再發。

白話文:

在上一篇中咀方劑的基礎上,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一碗水,煎至七分,不分時段,溫涼服用。用於治療暑風證,先服用此劑方劑見效後,再服用卻暑丹,這樣搐就不會再發作了。

3. 定喘飲

治夾風痰喘氣促,不拘冷熱二證。

人參(去蘆),麻黃(不去根節),防己(去黑皮),訶子(去核),半夏(同上制),甘草(六味各五錢)

白話文:

人參(去除根須),麻黃(連根帶節),防己(去除黑皮),訶子(去除果核),半夏(與上述五味同法加工),甘草(各五錢)。

上件㕮咀,每服二錢,水一盞,姜二片,煎七分,無時溫服。

4. 常山飲

治瘧後單熱不退。

常山檳榔(二味各二兩),烏梅(一兩,和核)

白話文:

常山、檳榔(各兩)烏梅(一兩,連核)

上前二味各銼片,各用醇醋釀一宿,常山炒乾,榔檳曬乾,仍同烏梅㕮咀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七分。熱未發,先空心帶涼服,仍忌雞酒羊面生果毒物。有寒熱經久不除者,加此劑於小柴胡湯藿香飲內,同煎亦效。

白話文:

將前兩種藥材切成薄片,分別用醇醋浸泡一夜。常山炒乾後,榔檳曬乾後,都與烏梅一起搗碎。每次服二錢,加水一碗,煎至七分熟。在發燒之前,空腹服用,並忌食雞肉、酒、羊肉、麵條、生水果和毒物。如果有寒熱久治不癒者,可以將這一劑加到小柴胡湯或藿香飲中,一起煎服,也會有效果。

5. 消毒飲

解急驚風毒,赤紫丹瘤,壯熱狂躁,睡臥不安,胸膈滿悶,咽喉腫痛,九道有血妄行,及遍身瘡疥。

牛蒡子(六兩),荊芥穗(二兩),甘草(一兩)

白話文:

牛蒡子(六兩):牛蒡是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,其果實稱為牛蒡子。牛蒡子具有祛風散寒、宣肺透疹、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等功效。

荊芥穗(二兩):荊芥是脣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,其花穗稱為荊芥穗。荊芥穗具有散風寒、清頭目、行氣活血、止痛止癢等功效。

甘草(一兩):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其根莖稱為甘草。甘草具有補中益氣、清熱解毒、潤肺止咳、調和藥性等功效。

上件㕮咀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七分,無時溫服。

6. 縮砂飲

和胃氣,消宿食,及理腹痛,快膈調脾。

沉香(一兩),縮砂仁烏藥(二味各二兩),淨香附(四兩),甘草(炙,一兩二錢)

白話文:

沉香(一兩)、縮砂仁、烏藥(這兩種藥材各二兩)、淨香附(四兩)、炙甘草(一兩二錢)。

上除沉香不過火,餘四味銼焙,仍同沉香研為細末,每服一錢,用溫鹽湯無時。調服,或空心燒鹽湯調下亦好,及紫蘇棗湯尤妙。

白話文:

將沉香放入火爐上烘乾,但不要燒過頭, 其餘四種藥材切碎後烘烤,再與沉香一起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溫熱的鹽湯沖泡,不拘時間。也可以在空腹時用鹽湯送服,或者用紫蘇棗湯送服,效果更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