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活幼心書》~ 卷上·決證詩賦 (2)
卷上·決證詩賦 (2)
1. 為醫先去貪嗔
為醫先要去貪嗔,用藥但憑真實心;富不過求貧不倦,神明所在儼如臨。
人有恆心,踐履端謹,始可與言醫道矣。凡有請召,不以晝夜寒暑遠近親疏,富貴貧賤,聞命即赴,視彼之疾,舉切吾身,藥必用真,財無過望,推誠拯救,勿憚其勞,冥之中,自有神佑。如臨汝張彥明為醫,未嘗以錢為較,應有求醫,期於必效。一日城中火災,周迴爇盡,煙焰中獨存其居,後且子孫榮貴。以此見天道有陰扶顯助之靈,誠為可敬。
白話文:
要當醫生,首先要去除貪婪和嗔怒,用藥要憑著真實的心意。對於富有的病人,不求過多;對於貧窮的病人,也不會感到厭倦。要如同面對神明一般,心存敬畏。
一個人如果能有恆心,行為端正謹慎,才可以談論醫學的道理。凡是有人請你出診,不論白天黑夜、天氣冷熱、路途遠近、親疏關係、富貴貧賤,聽到召喚就要立刻前往。看待他們的疾病,要像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,用藥一定要真實可靠,收取的費用不要過高。要真心誠意地救助病人,不要怕辛苦勞累,這樣冥冥之中,自然會有神明的庇佑。例如像張彥明行醫,從不計較錢財,只要有人求醫,就一定要讓藥物發揮效果。有一次城裡發生火災,周圍都被燒光,唯獨他家完好無損,之後他的子孫也榮華富貴。由此可見,上天有暗中扶持、顯著幫助的神靈力量,實在值得敬畏。
2. 辨證早決安危
色脈參詳貴造微,早憑疾證決安危;時醫怕觸病家諱,病稍差池便怨咨。
為醫固難,及幼尤難。故醫者診視小兒之證,倘色脈精明,則死生可判。若以恐觸病家之諱,猶豫其說,不吐真情,稍有差池,必招其怨。與其受怨於後,孰若告之於先。縱有危難,夫復何怨。昔扁鵲見桓侯曰:疾在腠理,不治將深。恆侯不信。復見曰:疾在骨髓,雖司命無如之何。後果弗起。學者於此,觸類究心,斯有得於扁鵲之妙旨。
白話文:
診斷時仔細觀察氣色和脈象,最重要的是能見微知著,及早根據疾病的徵象判斷病情的安危。現在的醫生害怕觸犯病人家屬的忌諱,病情稍微有變化,就會遭到埋怨。
當醫生本來就困難,治療幼兒的疾病尤其困難。所以醫生診斷小孩的疾病,如果能精確地判斷氣色和脈象,就能夠判斷病情的生死。如果因為害怕觸犯病人家屬的忌諱,而猶豫不說出真實的病情,稍有差錯,必定會招來埋怨。與其事後被埋怨,不如事先就告知實情。即使病情危急,又有什麼可被埋怨的呢?以前扁鵲見到蔡桓公說:「您的病在皮膚紋理之間,不治療會加深。」桓侯不相信。後來扁鵲又說:「您的病已經深入骨髓,即使是掌管命運的神也沒辦法了。」結果桓侯果然病重不治。學醫的人應該從這個故事中觸類旁通,深入研究,才能領悟扁鵲高明的醫術。
3. 五色主病
積黃青則是驚風,熱赤傷寒紫淡紅;黑痛白為虛冷嗽,更須隨部用神工。
望聞問切,醫者先之。凡看病形指文,聽聲察色,其病圖載方冊,皮有薄厚,但周時外嬰孩,多在懷抱,手無垢膩,則指白皮嫩,其紋顯而易見。至三五歲者,常貪戲耍,手弄泥水,則指粗皮厚,其紋隱而難辨。參諸面部,是為捷要。有紫黑而紋粗,或叫怒而容變,則倉卒難定,必須聽聲。
有中風而迷悶,或久患而昏沉,語遲失音,口瘡咽痛,尤非聞而知之所能盡。問證一節,最為的當。然幼幼方脈,謂之啞科,縱稍長成語不足信,有飽曰譏,癢曰痛,如是類者,屢嘗試之。每究心及此.初在父母審其得患之由,而告醫者參詳,則易於調治。多有病家不肯自言其致疾之始末,而一聽醫者之揣摩。
由是觀之,問亦難矣,必須診脈以決諸證。然南北稟賦不同,施治之法亦當隨其虛實冷熱用藥可也。若夫造妙工夫,初無其他,大學所謂若保赤子,心誠求之。專是業者,倘不盡此心之誠,何以察不言之疾乎?
白話文:
皮膚呈現黃色或青色,通常是驚風的徵兆;發熱時皮膚會呈現紅色,傷寒則呈現紫色或淡紅色;皮膚呈現黑色表示疼痛,呈現白色則是因為虛寒導致的咳嗽,更需要根據這些顏色出現的部位來判斷,這就需要醫者的專業判斷。
觀察、聽診、詢問、把脈,是醫生診斷的基礎。凡是看診,要仔細觀察病人的外形、手指紋路,聽聲音、看氣色,這些都記錄在醫書上。皮膚有薄有厚,但剛出生的小嬰兒,通常都在母親的懷抱中,手上沒有髒汙,所以手指皮膚白嫩,紋路很明顯。到了三五歲,常常玩耍,手上沾滿泥土,手指皮膚粗糙,紋路就變得模糊難辨。可以對照臉上的氣色,這是快速判斷的方法。如果皮膚出現紫黑色,紋路又很粗,或是因為哭鬧而臉色變化,倉促之間很難判斷,就必須聽病人的聲音。
有些中風的病人會昏迷,或是久病而意識模糊,說話遲緩或失聲,口瘡或咽喉疼痛,光靠聽是沒辦法完全了解病情的。詢問病況這一點,是最重要的。然而,嬰幼兒的病症,被稱為「啞科」,就算稍大一點的孩子,說的話也不可信,有時候吃飽了說肚子餓,癢說成痛,像這樣的情況常常發生,必須多方嘗試。每次我都在這方面用心,一開始要先從父母那裡了解發病的原因,再告知醫生參考,這樣比較容易治療。很多病家不願意自己說出發病的來龍去脈,而是一味地聽醫生的猜測。
從這裡看來,問診也很難。必須透過把脈來判斷各種病症。然而,南北方人的體質不同,治療方法也應該根據他們的虛實寒熱來用藥。要達到高超的醫術,其實沒有別的方法,就像《大學》所說的「像照顧嬰兒一樣」,要真心誠意地去求知。專門從事醫療工作的人,如果不能盡到這份真心誠意,又怎麼能察覺病人沒有說出口的病痛呢?
4. 診脈明證
小兒脈應二周前,一指分關寸尺全;六至號為無病子,不和氣主按如弦;浮洪風熱數驚候,虛冷沉遲實積堅;指滯脾經時緩應,過猶不及亂難痊。
叔和脈經曰:孩兒三歲至五歲,呼吸須將八至看,乃以八至為平。及觀張氏脈訣云:小兒常脈,只多大人二至為平。予嘗指下審之,果一息六至為平。若七至八至,乃是數脈,主發熱作驚。由此而論,則脈之微妙,不可不察,學者當審而切之,庶無錯誤。凡把幼稚之脈,僅二三歲者,但以一指揣按關部,側指於關前取寸口,側指於關後取尺澤,至四五歲余,卻密下三指,按三部,明標本,察病證,然後可以克進退,決安危。蓋周歲以前,氣血未完,脈難依據,周歲以後,氣血和平,始可診脈。
二歲以前,只依一指按關部取法為率。若弦緊主氣不和,先與順之,然後調中快氣,浮洪主風熱,先與解之,然後疏風除熱。急數主受驚,先與發散,然後鎮心退驚。沉遲主虛冷,先與溫之,然後理虛去寒。實滑主傷積。先與表之,然後疏滌積聚。沉緩主宿冷滯脾,錢氏脈訣云:沉緩為積,此又因宿冷積滯於脾,則脾氣弱而不能磨化穀食,遂成積也。先與和解,然後去積溫脾。
以上脈病,皆宜對證調治,有傳作乖異,尤在臨機應變,不可執一,所謂醫者意也。其有旨哉。若一息十餘至為危急,謂之太過;一息僅二至為虛極,謂之不及。大小不同為惡候,謂之亂,皆難治也。若年至十二三以上,又當參諸大方脈,以明得病之由,因其所制之方以為治,斯不誤矣。
白話文:
小兒的脈象,在兩周歲之前,用一根手指按壓關部,就能同時感受到寸、關、尺三個部位的脈動。一息之間脈跳六次是健康的表現,如果脈象不平和、像琴弦一樣繃緊,表示氣機不順。脈象浮而洪大,表示有風熱,脈搏跳動快表示有驚嚇;脈象虛弱、遲緩,表示身體虛冷;脈象沉實、有力,表示有積滯。按壓時感覺脈搏停滯不暢,對應的是脾經的問題,脈象跳動時快時慢。脈象跳動過快或過慢都不好,難以治癒。
《脈經》記載,三到五歲的孩子,呼吸之間脈跳八次是正常的。張氏的脈訣說,小兒的正常脈搏比成人多兩次。我仔細體會過,一息脈跳六次是正常的。如果脈搏跳七到八次,就是脈數,主發熱、驚嚇。由此可見,脈象非常細微,不可不仔細觀察。學習診脈的人要審慎切脈,才不會出錯。診斷幼兒的脈象,兩三歲的,只要用一根手指按壓關部,手指偏前按壓是寸口,偏後按壓是尺澤。四五歲以上的,可以用三根手指按壓寸、關、尺三個部位,明確脈象的表裡,觀察病證,然後才能判斷病情進退,決定安危。一歲以前的孩子,氣血未完全發育,脈象難以作為診斷依據,一歲以後氣血才趨於平和,可以通過脈象診斷。
兩歲以前,只用一根手指按壓關部來診斷。如果脈象像琴弦一樣繃緊,表示氣機不順,要先順氣,再調中快氣。脈象浮而洪大,表示有風熱,要先解表,再疏風除熱。脈象急促而快,表示受驚,要先發散,再鎮心退驚。脈象沉而遲緩,表示虛冷,要先溫補,再理虛去寒。脈象沉實而滑利,表示有積滯,要先解表,再疏散積聚。脈象沉而緩慢,表示有宿冷的積滯在脾,正如錢氏脈訣所說,沉緩是積滯的表現,這是因為宿冷積滯在脾,導致脾氣虛弱,不能消化食物,於是形成積滯。要先調和脾胃,再消除積滯,溫養脾氣。
以上這些脈象所對應的病證,都要對證治療。如果病證表現不正常,更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應變,不能死板。醫術的運用,意會很重要。這些都是要旨啊。如果脈搏一息跳動十多次,就是危急的象徵,稱為“太過”;一息只跳兩次,表示身體極度虛弱,稱為“不及”。脈搏大小不一,表示病情惡劣,稱為“亂”,這些都很難治療。如果孩子到了十二三歲以上,又要參照成人脈象來診斷,以明確得病的原因,根據病情制定治療方案,這樣才不會出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