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世榮

《活幼心書》~ 卷上·決證詩賦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·決證詩賦 (2)

1. 為醫先去貪嗔

為醫先要去貪嗔,用藥但憑真實心;富不過求貧不倦,神明所在儼如臨。

白話文:

作為醫生首先要去除貪婪和嗔怒,開藥時要憑著真誠的心;無論病人是富是貧都要一視同仁地治療,就像神明在旁監視一樣謹慎對待。

人有恆心,踐履端謹,始可與言醫道矣。凡有請召,不以晝夜寒暑遠近親疏,富貴貧賤,聞命即赴,視彼之疾,舉切吾身,藥必用真,財無過望,推誠拯救,勿憚其勞,冥之中,自有神佑。如臨汝張彥明為醫,未嘗以錢為較,應有求醫,期於必效。一日城中火災,周迴爇盡,煙焰中獨存其居,後且子孫榮貴。以此見天道有陰扶顯助之靈,誠為可敬。

白話文:

一個人有恆心,做事嚴謹小心,才能開始談論醫道。凡是有人來請,不論白天或黑夜,寒冬或酷暑,無論是遠是近,親戚或陌生人,富貴或貧賤,只要接到請診,立刻前去,看到病人的病痛,就好像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,藥物必定用真品,不求高額報酬,真心誠意地救治病人,不嫌勞苦,冥冥之中,自有神靈保佑。例如汝南郡的張彥明行醫,從不把錢放在第一位,答應病人一定有效。有一天,城裡發生火災,周圍的房屋都燒光了,但在濃煙烈火中,只有他的住處倖免於難,而且後代子孫都飛黃騰達。由此可見,上天有陰暗相助的神靈,誠心誠意地救人,確實值得敬佩。

2. 辨證早決安危

色脈參詳貴造微,早憑疾證決安危;時醫怕觸病家諱,病稍差池便怨咨。

白話文:

面色和脈象要仔細觀察,才能及早根據症狀判斷病情的安危;現在的醫生害怕觸碰到病人的忌諱,一旦病情有些許變化便會遭到埋怨。

為醫固難,及幼尤難。故醫者診視小兒之證,倘色脈精明,則死生可判。若以恐觸病家之諱,猶豫其說,不吐真情,稍有差池,必招其怨。與其受怨於後,孰若告之於先。縱有危難,夫復何怨。昔扁鵲見桓侯曰:疾在腠理,不治將深。恆侯不信。復見曰:疾在骨髓,雖司命無如之何。後果弗起。學者於此,觸類究心,斯有得於扁鵲之妙旨。

白話文:

看病本來就困難,看小孩就更是困難。所以,大夫給孩子看病,如果顏色、脈搏都很明朗,便可判斷生死。如果因為害怕觸犯患者家屬的禁忌,猶豫不決,不吐露真情,稍有差錯,一定會招來他們的怨恨。與其事後受到怨恨,不如事先把實情告訴他們。即使危難來臨,還可以避免被怨恨。從前扁鵲拜見桓侯說:「你的病在腠理之間,不治療就會深入。桓侯不信。扁鵲又拜見他,說:「你的病在骨髓裏,即使是掌管生命的神仙也無能為力。」後來桓侯果然不久於人世。學者就此觸類旁通、用心鑽研,便能得到扁鵲的妙旨。

3. 五色主病

積黃青則是驚風,熱赤傷寒紫淡紅;黑痛白為虛冷嗽,更須隨部用神工。

白話文:

積累黃色和青色的病症表示驚風,紅色偏熱、紫色偏淡紅的病症表示熱性傷寒;黑色代表疼痛,白色則是虛弱寒冷和咳嗽,還需要根據具體部位來施以巧妙的治療。

望聞問切,醫者先之。凡看病形指文,聽聲察色,其病圖載方冊,皮有薄厚,但周時外嬰孩,多在懷抱,手無垢膩,則指白皮嫩,其紋顯而易見。至三五歲者,常貪戲耍,手弄泥水,則指粗皮厚,其紋隱而難辨。參諸面部,是為捷要。有紫黑而紋粗,或叫怒而容變,則倉卒難定,必須聽聲。

白話文:

望聞問切,是醫生首先要做的。凡是看病症狀,觀察脈象,聽聲音,察看臉色,其病症圖像都載於醫書上。皮膚有厚薄之分,新生的嬰兒,多在懷抱中,手沒有污垢和油膩,手指細嫩白皙,紋路明顯容易看到。到三五歲的時候,經常貪玩耍,手沾滿泥水,手指粗糙皮膚厚,紋路隱藏難以辨別。參照面部,這就是捷徑。有紫黑而紋路粗糙的,或者叫喊生氣而臉色改變的,那麼倉促之間難以確定,必須聽聲音。

有中風而迷悶,或久患而昏沉,語遲失音,口瘡咽痛,尤非聞而知之所能盡。問證一節,最為的當。然幼幼方脈,謂之啞科,縱稍長成語不足信,有飽曰譏,癢曰痛,如是類者,屢嘗試之。每究心及此.初在父母審其得患之由,而告醫者參詳,則易於調治。多有病家不肯自言其致疾之始末,而一聽醫者之揣摩。

白話文:

有中風而昏迷,或者久病而昏沉、語言遲緩、失聲、口腔潰瘍、咽喉疼痛,尤其不是憑聽聞就能完全知道。詢問病症這一節,最為適當。然而幼小孩子的脈象,稱之為啞科,即使稍長大的孩子言語也不值得相信,有飽說成飢,癢說成痛,像這樣的情況,屢次嘗試過。每每用心研究到這個問題,最初向父母探詢他得病的原因,而告訴醫生詳細考察,那麼就容易調治。很多病家不肯自己說出得病的始末,而完全聽醫生揣摩。

由是觀之,問亦難矣,必須診脈以決諸證。然南北稟賦不同,施治之法亦當隨其虛實冷熱用藥可也。若夫造妙工夫,初無其他,大學所謂若保赤子,心誠求之。專是業者,倘不盡此心之誠,何以察不言之疾乎?

白話文:

基於以上觀點,看病也是件難事,必須診脈來判斷各種症狀。但南北各地的人身體素質不同,施治的方法也應該根據虛實冷熱來用藥。至於高明的醫術,其實並沒有其他訣竅,就像《大學》裡說的「像保護嬰兒一樣」,用心誠懇地去求索。專門從事醫學的人,如果不付出這樣的誠心,怎麼能察覺不出言語表達的疾病呢?

4. 診脈明證

小兒脈應二周前,一指分關寸尺全;六至號為無病子,不和氣主按如弦;浮洪風熱數驚候,虛冷沉遲實積堅;指滯脾經時緩應,過猶不及亂難痊。

白話文:

小兒的脈象應該在出生後二個星期前就可以把出來,而且一指就能分出關、寸、尺三個部位的脈象。六歲到十二歲的小兒,脈象應該如同沒有生病的孩子一樣,和平而有節奏,如果按起來像琴絃一樣,表示身體不健康。脈象浮而洪大的,表示有風熱,而且容易受到驚嚇;沉而遲緩的,是身體虛冷,實而堅硬的,是積食引起的;指頭按在脾經的部位時,脈象緩慢,表示脾虛;指頭按過去後,脈象反而出現,表示有病,很難痊癒。

叔和脈經曰:孩兒三歲至五歲,呼吸須將八至看,乃以八至為平。及觀張氏脈訣云:小兒常脈,只多大人二至為平。予嘗指下審之,果一息六至為平。若七至八至,乃是數脈,主發熱作驚。由此而論,則脈之微妙,不可不察,學者當審而切之,庶無錯誤。凡把幼稚之脈,僅二三歲者,但以一指揣按關部,側指於關前取寸口,側指於關後取尺澤,至四五歲余,卻密下三指,按三部,明標本,察病證,然後可以克進退,決安危。蓋周歲以前,氣血未完,脈難依據,周歲以後,氣血和平,始可診脈。

白話文:

《脈經》中叔和說:對於三歲到五歲的兒童,呼吸八次等於一息,以八息為正常。又參考了張氏的脈訣,小兒正常的脈搏,比成人多兩次為正常。我曾親自把脈驗證過,確實是一息六次為正常。如果脈搏七次或八次,就是脈搏太快,這表明孩子發熱驚厥。由此可見,脈搏的微妙變化不容忽視,學習中醫的人應當認真而仔細地切脈,這樣才能避免錯誤。凡是把脈給幼童,尤其是二三歲的幼童,只需用一根手指輕輕按壓關部,用手指側邊靠近關脈前面的部位取寸口脈,用手指側邊靠近關脈後面的部位取尺澤脈。四五歲以後的幼童,則用三根手指緊密地按壓,按三部脈,辨明本脈與標脈,察看病症,然後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,決定治療方案,判斷病情吉凶。因為周歲以內,氣血還沒發育完全,脈象難以依據。周歲以後,氣血和平,才能診脈。

二歲以前,只依一指按關部取法為率。若弦緊主氣不和,先與順之,然後調中快氣,浮洪主風熱,先與解之,然後疏風除熱。急數主受驚,先與發散,然後鎮心退驚。沉遲主虛冷,先與溫之,然後理虛去寒。實滑主傷積。先與表之,然後疏滌積聚。沉緩主宿冷滯脾,錢氏脈訣云:沉緩為積,此又因宿冷積滯於脾,則脾氣弱而不能磨化穀食,遂成積也。先與和解,然後去積溫脾。

白話文:

在兩歲以前,只根據一指按關脈的取法來進行診斷。如果脈弦緊,說明氣血不和,先要順氣,然後調中氣,使氣血運行順暢。如果脈浮洪,說明有風熱,先要解表,然後疏風除熱。如果脈急數,說明受到驚嚇,先要發散,然後鎮心退驚。如果脈沉遲,說明虛冷,先要溫補,然後理虛去寒。如果脈實滑,說明有積食,先要表裡雙解,然後疏滌積聚。如果脈沉緩,說明有宿冷滯脾,錢氏《脈訣》中說:「沉緩為積」,這是由於宿冷積滯於脾,脾氣弱而不能磨化穀食,因此形成積食。先要和解,然後去積溫脾。

以上脈病,皆宜對證調治,有傳作乖異,尤在臨機應變,不可執一,所謂醫者意也。其有旨哉。若一息十餘至為危急,謂之太過;一息僅二至為虛極,謂之不及。大小不同為惡候,謂之亂,皆難治也。若年至十二三以上,又當參諸大方脈,以明得病之由,因其所制之方以為治,斯不誤矣。

白話文:

以上所述的各種脈象疾病,都應根據症狀來對症治療。有的人傳授的治療方法乖張異端,尤應在診治時靈活變通,不能死守一種方法,所謂醫生要用心思考。這話很有道理。如果一息十幾次脈搏,就是危急的,稱為「太過」;一息只有兩次脈搏,就是極度虛弱,稱為「不及」。脈搏大小不一,是病情惡化的徵兆,稱為「亂」,都難以治療。如果病人年紀在十二三歲以上,還應參照成年人的脈象,以瞭解決病的原因,根據病情對症下藥,這樣就不會誤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