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世榮

《活幼心書》~ 卷下·信效方 (2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·信效方 (21)

1. 鎮驚丸

主急慢二驚,風痰上壅,手足抽掣,口眼喎斜,躁煩生嗔,精神昏悶,常服寧心鎮驚,疏風順氣。

白話文:

主治急性和慢性驚嚇,風痰上湧導致的手足抽搐,口眼歪斜,煩躁易怒,精神昏沈。常服用可以安定心神,鎮靜驚嚇,疏通風邪,調順氣機。

人參(去蘆,三錢),粉草(半生半炙),茯神(去皮木根),殭蠶(去絲),枳殼(如前制,四味各五錢),白附子,南星(如前制),白茯苓(去皮),硼砂,牙消,硃砂(水飛,六味各二錢半),全蠍(拾尾去毒),麝香(一字)

白話文:

人參(去掉蘆頭,用三錢),粉草(一半生曬,一半烘烤),茯神(去皮木根,用五錢),僵蠶(去掉絲,用五錢),枳殼(如前面製法,用五錢),白附子(用二錢半),南星(如前面製法,用二錢半),白茯苓(去皮木根,用二錢半),硼砂(用二錢半),牙消(用二錢半),硃砂(水飛,用二錢半),全蠍(去掉尾部毒鉤,用二錢半),麝香(用一錢)。

上除牙消、硼砂、麝香、硃砂四味,用乳缽細研,餘九味焙為末,入乳缽內和勻前四味,用糯米粉水煮清糊為丸,梧桐子大。就帶潤以銀硃為衣,每服三丸至五丸或七丸,急驚用溫茶清磨化投服。慢驚以生薑、熟附子煎湯研化溫服,薄荷湯化下,或麥門冬湯。

白話文:

首先將牙消、硼砂、麝香、硃砂這四味藥磨成細粉,剩下的九味藥材焙炒後再磨成粉末,將四味藥粉混入九味藥粉中均勻混合,加入糯米粉水煮成稀糊,製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藥。然後用帶點潤澤感的銀硃包覆藥丸,每次服用三到五顆或七顆,若是急驚可以用溫茶磨化後服用。如果是慢驚,可以用生薑和熟附子煎煮湯汁,將藥丸磨成粉末後加入湯汁中服用,也可以加入薄荷湯或麥門冬湯服用。

2. 烏犀丸

主諸積滯夾風,溫胃調脾,消進飲食,吐逆有酸餿氣,面黃肌瘦,不拘孩兒生後歲月遠近,並宜可服。

白話文:

主治各種積食停滯伴有風邪,溫養胃部調理脾臟,促進飲食消化,治療嘔吐並伴有酸臭氣味,面色黃瘦,不論孩子出生後的年齡大小,都適宜服用。

烏犀皂莢(銼,三寸長,安灰火中見清煙起為度,取出地上瓦碗蓋定,存性,冷用,七錢),硫黃,白薑(二味各三錢半),陳皮(去白),川烏(炮去皮臍,二味各五錢),巴豆(七十七粒,去殼膜心存油)

白話文:

烏犀皁莢(切成三寸長,放在灰火中燒到冒清煙為止,取出後用瓦碗蓋好,保持其活性,待冷卻後使用,七錢),硫黃、白薑(這兩種藥材各三錢半),陳皮(去掉白色部分),川烏(炮製後去除皮和肚臍,這兩種藥材各五錢),巴豆(七十七粒,去掉殼和膜,只留油)

上硫黃一味,先入研內研細,除巴豆外,餘四味同焙為末,仍以巴豆薄切,在乳缽極細杵,再同前五味藥末杵勻,用粳大米飯包作棕子一大個,小瓦瓶盛水熟煮,候冷取出。在沙缽中爛杵,細布兜緊,捻出如稠糊,安在別器內。以藥末亭分同杵細軟,丸粟谷大,取諸積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一丸至三十三丸,並用淡薑湯泡冷飯取汁小盞,五更初空心送下。

白話文:

首先研磨硫磺,直到粉末細膩均勻。除了巴豆以外,其餘四味藥材一起烘烤研磨成細末。將巴豆切成薄片,在乳缽中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然後將巴豆粉末與前五味藥粉末混合研磨均勻。用粳米飯包裹成一個大糉子,放入小瓦瓶中加水煮熟。待糉子冷卻後取出,在沙缽中研磨成糊狀。用細布將藥糊包紮緊實,擠出稠糊狀藥汁,放入另一個容器中。將藥末分成幾份,分別研磨至細膩柔軟。將藥末製成粟米粒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十五丸、二十一丸或三十三丸。用淡薑湯浸泡冷飯,取汁小盞,於凌晨五更初次空腹服用。

通利三五行,以勻氣散,止補,治積吐有酸餿氣,每服三丸至五丸,用淡薑湯入米醋少許候溫空心投下。

白話文:

暢通氣血、陰陽平衡,使氣機和順,止吐補虛,治療由於積食所引起的嘔吐有酸餿氣。每次服用三到五丸,用淡薑湯加入少量米醋,等溫熱後空腹服用。

3. 香芎丸

治諸淋證,若患風閉尤效。

淨香附(鹽水炒),川芎,赤茯苓(去皮,三味各半兩),海金沙,滑石(二味各一兩),枳殼(如前制),澤瀉(去粗皮),石葦(去毛梗取薄葉),檳榔(不過火,四味各二錢半)

白話文:

淨香附(用鹽水炒過),川芎,赤茯苓(去皮,這三味藥各半兩), 海金沙,滑石(這兩味藥各一兩),枳殼(按照前文方法炮製),澤瀉(去粗皮),石葦(去毛梗,取薄葉),檳榔(不過火,這四味藥各二錢半)

上件銼曬為末,糯米粉煮為清糊,丸麻仁大,每服三十三丸,至五十五丸或七十七丸,並用麥門冬熟水空心送下。若小便澀痛,滴三五點者,取長江順流水,用火微溫,入鹽少許調勻,空心咽服。

白話文:

將上件草藥曬乾研成粉末,糯米粉煮成稀糊,搓成麻仁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十三粒,逐漸增加至五十五粒或七十七粒,用麥冬水空腹送服。如果小便澀痛,滴血三五點,取長江順流而下的流水,用火稍微溫熱,加少量鹽攪拌均勻,空腹咽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