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世榮

《活幼心書》~ 卷上·決證詩賦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·決證詩賦 (4)

1. 瘡疹

有胎受穢液,熱毒蘊蓄於肺胃,因感時氣而發者,並以清肺飲疏表,及百解散去桂加黃連,水煎。或餘毒之氣上蒸,口齒糜爛作臭,飲食不便,以當歸散加七寶散,入鹽水姜煎服,並牛蒡湯疏風化毒。若疹出盛時,頭痛肚熱,神思煩悶,麥門冬湯主之。如夏月得此證者,煩躁發渴,小便少,神不安,投卻暑丹即效。

有毒氣甚者,滿口成瘡,目赤腫痛,失音噁心,此餘毒在肺胃之間未解,致肺胃俱虛,肺虛則語聲不全,胃虛則飲食不納,急宜早治。若氣促心煩驚悸者,病必致危矣,世言此證有溫毒發斑,有胃爛發斑。若溫毒發斑,其癮疹如錦紋片,出於兩腋之下。蓋兩腋者,氣之道路,故蘊毒隨氣之道路而先出,其疾咳嗽煩悶,或嘔清水,此因冬時感冒寒毒,停於肌肉之間,至春陽氣發動,而形於外,名為溫毒發斑。以百解散、牛蒡湯,及當歸散加陳皮、黃連為治。

胃爛發斑,初因傷寒下早,熱毒乘虛入里,及當下而不下,亦致熱毒內蒸於胃。胃受熱毒,則發出於皮膚,斑之赤者可療,黑者十死一生,治法亦同前議。活人書以玄參升麻湯、大青四物湯。化斑湯為治、大人小兒,病同一體,用藥施治,無逾古法,但小方分劑則輕少不等耳。

此證更宜投拔毒飲、升脈湯,前豆瘡餘毒發見,皮膚潰爛,治用黃土散。

白話文:

胎兒在母體內受到不乾淨的穢物影響,導致熱毒積聚在肺和胃中,又因為感受到外界的時令之氣而發病。這種情況可以用清肺飲來疏散體表,再用百解散去掉桂枝,加入黃連一起水煎服用。

如果殘餘的毒氣向上蒸發,導致口齒潰爛發臭,吃東西也不方便,可以用當歸散加上七寶散,用鹽水和生薑一起煎服,同時配合牛蒡湯來疏散風邪,化解毒素。如果疹子出得厲害,出現頭痛、肚子發熱、精神煩躁的情況,可以用麥門冬湯來治療。如果是夏天得這種病,會煩躁口渴、小便少、精神不安,服用卻暑丹就能見效。

如果毒氣很重,滿嘴都是瘡,眼睛紅腫疼痛,聲音沙啞,噁心想吐,這是因為殘餘的毒素在肺和胃之間沒有解除,導致肺和胃都虛弱了。肺虛就會說話聲音不完整,胃虛就會吃不下東西,必須盡快治療。如果出現呼吸急促、心煩意亂、驚恐不安的情況,病情就很危險了。

世人說這種病有溫毒發斑和胃爛發斑兩種。如果是溫毒發斑,出的疹子像錦緞紋路一樣,片狀的,先從腋下長出來。因為腋下是氣的通道,所以毒素會順著氣的通道先出來。這種情況會咳嗽、煩躁、或者嘔吐清水,這是因為冬天感染了寒毒,停留在肌肉之間,到了春天陽氣發動,就顯現在外面,叫做溫毒發斑。可以用百解散、牛蒡湯、以及當歸散加上陳皮、黃連來治療。

胃爛發斑,最初是因為傷寒病時過早用了瀉藥,導致熱毒趁虛進入體內,或者本該用瀉藥卻沒有用,也會導致熱毒在胃裡蒸騰。胃受到熱毒侵襲,就會在皮膚上發出斑疹,紅色的斑疹還可以治療,黑色的斑疹則十有八九會死。治療方法和前面說的差不多。有醫書用玄參升麻湯、大青四物湯、化斑湯來治療。大人和小孩得這種病,病理是一樣的,用藥治療的方法和古代沒有不同,只是針對小孩,藥的劑量要輕一些。

這個病還可以用拔毒飲、升脈湯來治療。如果之前出過豆瘡,現在又出現皮膚潰爛,可以用黃土散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