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世榮
《活幼心書》~ 卷上·決證詩賦 (1)
卷上·決證詩賦 (1)
1. 龜胸
嘗論此候,因風痰停飲,聚積心胸,再感風熱、肺為諸藏華蓋,居於膈上,水氣泛溢,則肺為之浮,日久凝而為痰,停滯心胸,兼以風熱內發,其外證唇紅面赤,咳嗽喘促。致胸骨高如覆掌,名曰龜胸。治法寬肺化痰利膈,以除肺經痰飲。先用五苓散和寬氣飲,入薑汁、蔥湯調服,次清肺飲、雄黃散、碧玉丸、如意膏為治。
若投前藥,愈而復作傳變,目睛直視,痰涎上壅,兼以發搐,則難治矣。龜背者,蓋初生嬰孩,未滿半周,強令坐早,客風吹著背脊,傳入於髓,故令背高如龜之狀,名曰龜背。終成痼疾,何以為治?
白話文:
這種病症,我曾經討論過,是因為風邪、痰液停滯,水飲積聚在心胸之間,又再次感受到風熱,肺是各臟腑的屏障,位於橫膈膜之上,水氣氾濫,肺就會因此而浮起,時間久了凝結成痰,停滯在心胸,加上風熱從內發作,外在表現為嘴唇紅、臉色赤紅、咳嗽、喘氣急促。導致胸骨高聳像覆蓋的手掌一樣,就叫做龜胸。治療方法是寬肺氣、化痰、疏利橫膈,來去除肺經的痰飲。先用五苓散和寬氣飲,加入薑汁、蔥湯調和後服用,接著使用清肺飲、雄黃散、碧玉丸、如意膏來治療。
如果服用先前的藥物,病況好了又復發,而且病情產生變化,眼睛直愣愣地看著,痰涎壅塞,加上抽搐發作,那就很難治癒了。至於龜背,指的是剛出生的嬰兒,還沒滿半歲,就勉強讓他太早坐立,被風吹到背脊,風邪進入到脊髓,所以才讓背部高聳像烏龜一樣,叫做龜背。最終會變成難以根治的疾病,該如何治療呢?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